《美元的衰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元的衰落-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际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必定要以首屈一指的综合国力和产业科技竞争力为坚强后盾。尽管美元相对世界许多货币持续贬值、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持续攀升,但是,美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显示: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世界各国打算大规模抛弃美元、吸纳其他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美国目前深陷次贷危机和信用危机,但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的各种数据依然表明:美国制造业的“绝对和相对生产力增长率却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美国制造业具有非常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竞争力,全球首屈一指,它们正是维持美国生产力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基础。忽视美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忽视其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巨大优势,忽视其高科技、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奢谈美元的衰落和崩溃,我们很可能误入歧途。如果我们对美国如何崛起、美元霸权如何形成和运转都没有起码的理解,我们又怎么能够推测美元的衰落和崩溃呢?
序二(2)
连美元相对衰落的结论,我们都很难轻易得出。是的,自2002年以来,相对一篮子货币,美元已经贬值已经超过25%。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纵然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各国所累积的美元储备资产却几乎直线攀升,不断创出天文数字般的惊人纪录。目前世界各国所累积的外汇储备资产超过5万亿美元、接近6万亿美元,全球新增的美元计价资产高达数十万亿。仅2001~2007年,日本和中国净增加的外汇储备就高达18万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累积速度尤其令人震惊: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已经突破18万亿美元!相应地,美国国债数量屡创新高,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弱势美元”或“贬值美元”与美元储备货币和美元资产的急剧增加,形成最强烈的对照,我称之为“美元悖论”。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相比,美元的地位似乎是衰落了。那时美国工业产出占世界工业产出的70%,黄金储备占全球的79%,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经历战争破坏的大国,全世界的重建都要依靠美国。然而,从美元全球霸权角度看,那时的美国却不如今天,因为那时美元霸权的统治还仅仅限于西方国家。今天,美元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美联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中央银行。美元究竟是衰落了还是更加强大了?我们绝不能轻易作出简单结论,也不能轻率认同美国学者的判断。
为什么美元贬值或“弱势美元”与美元资产急剧上升同时存在?易言之,我们应该如何解释“美元悖论”?美元贬值是否就意味着美元的衰落和崩溃?要回答这些重要问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基本规律。我将这个基本规律概括为人类货币体系演变的“大国理论”或“帝国理论”。大国定理的基本推论是:
(1)伟大国家创造伟大货币;强权国家拥有强权货币;霸权国家必定支配霸权货币体系。
(2)霸权国家必定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货币特权”擭取铸币税收入,并以此掠夺其他国家之资源。手段包括:无限制发行货币以降低货币真实价值、掌控货币体系以控制他国产业发展和税收制度、掌控货币体系以推行霸权国家的政治经济游戏规则。
(3)霸权国家之货币,必定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支付手段、结算工具、价值储藏手段、计价单位、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外汇市场干预货币、信息发布的主要媒介。
(4)霸权国家必定动用一切手段,粉碎任何挑战其货币霸权的努力。任何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之倡议,必然遭到霸权国家的否决。
(5)霸权国家之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必定是全球金融中心。其他地区之金融市场,皆围绕该中心运转,就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
(6)若霸权国家之货币纯属“法定货币”,没有任何贵金属或物质做最后支持(纯粹纸币),那么一般而言,霸权国家的国际收支必定是赤字,因为:只有霸权国家之国际收支出现赤字,他才能为世界其他国家输送储备货币。此乃国际经济学之“古诺定律”(The Cournots Law)的简单推论。
(7)霸权国家可以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贸易赤字、国际收支赤字和财政赤字(三大赤字),因为霸权国家之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确保世界其他国家自动为其三大赤字融资。
(8)三大赤字意味着霸权国家之总体国民储蓄长期维持低水平(甚至为负储蓄)。
(9)霸权国家之金融企业,必定是全球金融产业的垄断者。
(10)霸权国家必定不遗余力地要求其他国家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产业。
迄今为止,完全符合上述“十大事实”的货币本位制,只有当今的美元本位制(The Dollar Standard)。它始于1913年美联储的创立,经过1936年美、英、法“三国货币协定”和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最终完成于1971年的“尼克松新政”和1976年的IMF章程第八条款第二修正案。
从帝国定理的基本逻辑出发,我们可以尝试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从大历史角度看,美元还远远没有衰落,更谈不上崩溃。或许,我们很快会迎来一个新的强势美元周期。
最后回到维金的著作。公正地说,从逻辑推理之严密和事实证据之详尽两方面衡量,维金的著作称不上质量上乘之作。不过,他分析了美元近期贬值的各种原因,包括美联储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国民的低储蓄以及相应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有许多富有启发的见解。维金不是职业经济学家,相应文笔比较生动活泼,引用资料比较广泛,某些资料饶有趣味。这些是他著作的主要优点。当然,对全球投资策略感兴趣的读者,或许能从该书最后一章得到某些启示。如果读者能够受到维金著作的启发,愿意自己去深入研究美元霸权的兴起和运作机理,那可能就是本书最大的贡献。

序言
查克·巴特勒(Chuck Butler)
EverBank World Markets(everbank)的总裁
The Daily Pfennig(一份专门探讨货币市场的综合日报)专栏作家
两年前,我第一次拜读了《美元的衰落》一书的原稿。当时,安迪森找到我,请我为他的修订版新书做一个序。而此时,这本书曾经在美国金融界带来的轰动,却让人们依然记忆犹新。
自从The Demise of the Dollar第1版于2005年出版以来,美元就走上了贬值的不归路,一路下滑,似乎深不见底。这本书以干练的分析揭示了美元持续疲软的原因,而修订版则为我们诠释了美元的最新发展。
一味大谈特谈“强势美元符合美国人利益”的货币政策,显然是空洞无物的,毫无说服力。从当局首次提出这种谬论开始,美元对欧元再度贬值1/3,这就是事实。最近,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更是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美元疲软并不是美联储最担心的。
那么,美联储到底担心什么呢?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给我们吃了一粒宽心丸:他对强势美元的政策信心百倍,与此同时,他又对中国人纵容弱势货币的做法大放厥词。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在敦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还能对强势美元坚信不疑呢?对这个问题,坊间传闻,鲍尔森曾经说过,货币价值应取决于基础经济变量所决定的市场竞争力。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看看基础经济变量了。在《美元的衰落》一书中,很多素材会让您感悟:和以往时候相比,在2007年,衰败的美元似乎更符合我们眼前的现实!
今天,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每天都吃掉外国人的30亿美元。指望陌生人的慈悲过日子,这样的“好事”不知道还能挺多久?2005年,我们的贸易赤字是6 000亿美元,而且正处于增长之中;今天,这个数字变成了7 100亿美元,前进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
美国消费者还在花着别人的钱,或是原本应该攒下的救命钱。美国的净储蓄率已经变成了负数,而工资水平则在年复一年地跌落。美元面对的基础经济环境似乎与强势货币沾不上边。
货币供应情况又怎样呢?美国已经不增加M3(广义货币供应量,是一国货币供应总量)。不过,没人知道“乘直升飞机来的本·伯南克”还要印刷多少美钞。但有一件事却是我们确信无疑的,这就是:货币供应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在美国,通货膨胀也永远是无法抑制的。目前,美联储已经对通货膨胀听之任之,因此,我们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减息周期。
建立在信贷基础上的经济,再加上自由的货币政策,使得美联储能让通货膨胀率长期保持在低水平上。但形势正在变化,我们预见中的通货膨胀压力悄然而至,就像美国的货币供应一样,终将四处开花。
由此,我们正在与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法币体系为伍,站在灾难的边缘摇摇欲坠,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敢于揭穿美元的真面目。
在《美元的衰落》一书中,我们将会看到,美国经济以及美元的噩梦究竟源于何处,它背后的经济理论到底何在。我相信,这本书肯定会让你感到意犹未尽,它绝对有理由在最精悍、最成功的经济学书籍行列占得一席之地。在我们的想象中,经济学书籍似乎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但本书却不然,它在寓教于乐之中,以妙趣横生、通俗易懂的手法,让每个人都能大彻大悟:切莫被美联储、政府还有信口开河的竞选口号所蒙蔽。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前言(1)
走下神坛的美元本位
据报道,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人,著名的巴西女模特——吉赛尔·邦辰(Gisele Bündchen)在美国拍广告时曾要求以美元付费;著名说唱歌手JayZ在新拍摄的录像带中,耀武扬威地挥舞着手里的欧元——而不是美元。2007年感恩节的次日,黎明刚刚破晓,迫不及待的商家便打开店门,招徕顾客。与此同时,外国游客潮水般地涌到纽约市,希望在这里买到货真价实的便宜货。一位来自英国的游客站在记者的照相机前,挥舞着手里的新表:“这块劳力士又让我省了2 000美元!”现在,不再有人笑话加元——就在2007年9月,升值后的加元已经与美元持平,这也是1976年以来的第一遭。
漂亮的美人,愤怒的说唱歌手,绝望的美国零售商,兴高采烈的购物狂,还有终于敢在美国人面前掀桌子的加拿大人……就在2007年即将逝去,就在这本《美元的衰败》即将出版之时,到底还会发生什么呢?
尽管吉赛尔已经否认曾说过喜欢某种货币之类的话(实际上,她确实说过,只要是钱,什么币种都会让她高兴),不过,这个故事却在Bloomberg、CNBC、ENews以及《名人》(People)等各大主流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在纽约的大街上,美元已经名声扫地——不过,在其他国家,美元的声誉也许更糟糕。“美元盛世”的黄昏已经降临。欧元币值已超过美元50%,在英国,你可以用1英镑兑换2美元。
在2007年,19世纪犹太女诗人艾玛·拉扎罗斯(Emma Lazarus)诗中那句著名的副句一定要改成:“来吧,你们这些不知疲倦的人,把你的财富交给我吧,你们这些渴望自由购物的芸芸众生。”。在衡量一国生产力和社会保障程度的GDP中,70%的来源居然是零售,而不是我们自己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显然,美国人已经沉迷于廉价信贷。
美联储就职时间最长的主席——阿兰·格林斯潘,把我们带上了这条不归路,而2006年2月新上任的主席——本·伯南克,则传承了前任的衣钵。2007年10月底,他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美联储的决策机构)的同仁们信誓旦旦地声称:他们将在年内连续第三次减息。上任伊始,媒体就纷纷认为,伯南克不可能摆脱格林斯潘的影响;因为他就是“非理性繁荣”的化身;他在竭尽全力地推行原有货币政策:“负债有什么不好?负债没有任何问题。使劲去花钱——我们可以给你印”。
在企鹅出版社(Penguin Press)2007年9月出版的自传《峥嵘岁月》(The Age of Turbulence)中(颇具讽刺色彩的是,本书出版的几天之后,第二次减息就如期而至),格林斯潘指出,他认为严格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审查是错误的。也许你会觉得我有点刻薄,不过,如果当初加强贷款审查的话,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次贷危机;在这些高风险抵押贷款中,52%的借款人均有过不良贷款记录,而发行这些贷款的公司和机构,也几乎不受任何监管。在接受路透社的一次采访中,他对自己亲身参与打造的住房泡沫深感歉疚,“直到2005年底和2006年,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是这些住房泡沫,催生了今天的次贷危机和信贷危机。
在2007年的第三、四季度,按政府批准的贷款损失额,花旗银行(1138亿美元)、美林证券(848亿美元)、摩根士丹利(468亿美元)和巴克莱银行率先掀起了注销不良贷款的高潮。仅仅在第四季度,注销资产化就达到了令人惊愕的440亿美元。
但噩梦还远未结束。2007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住房销售额降至14年以来的新低,也是1993年7月以来的单季最低纪录。在旧金山等某些异常惨淡的市场上,建筑开发商的单套住宅削价幅度居然高达15万美元。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10月,抵押房产赎回权的丧失率几乎增加1倍(94%)。“自大萧条以来,房地产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暴跌”,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塔姆夫(John Stumpf)说,他认为2008年的日子肯定更难过,“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头,决战时刻尚未真正到来。即便到了决胜局,恐怕也要加赛一局才能决出胜负。”
前言(2)
不幸被他言中了。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的数字,到年底时,新住宅销售量狂跌264%,这也是198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而房价更惨——跌幅达248%。
《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对形势的总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