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巡抚捻须一想,明白这八个字的分量,马上自己抄了一遍,盖上官印,并备了一份厚礼一同交给那太监。太监得了好处,自然也要帮巡抚的忙,赶到官中,转送上巡抚的奏折。皇帝见了那八个字,立即把李将军定上诬告之罪,削职为民,赶出京城。  

沈知县听字判案
 
  有个洋教士看中了襄阳城十字路口的一块地段,想在此繁华地区盖一座教堂。他就找到了房地产的老板,要买地皮。老板说:“这里可是寸金地啊!再说店房成群,这个买卖做不成的。”
  洋教士说:“我只要羊皮大的一块地皮,价钱嘛,任你用银元堆在这块羊皮上,能堆多少,我就给多少。”
  那老板利欲熏心,就同意了这个条件,双方签订了契约。洋教士就去买羊剥皮量地了。谁知他心怀叵测,将羊皮剪成羊皮条,竟将一条街都围了进去,老板觉得受了欺骗,便告到了县衙里。
  沈知县把原告、被告和有关人以及店铺住房的主人都传来县衙。洋教士为了虚张声势造舆论,把在襄阳的洋人都请来助阵。
  沈知县对众人喝道:“这里是公堂所在,所有人都统统给我跪下!”
  中国人一听喝声,齐刷刷地跪了下来,而洋教士与一班洋人都昂首挺立不肯跪下。还强词夺理说:“我们是天主的信徒,只给天主下跪,决不向异教徒下跪!”
  沈知县佯装不懂。间道:“你们的天主是谁?”
  “我主耶稣。”
  “这个名字好陌生,怎么我都没有听到过?”知县装糊涂到底,洋人们发出了一阵笑声。知县对洋教士说:“你把天主的名字写出来!”
  “那还不容易,快取文房四宝来!”洋教士显然是个中国通。
  “不必!”知县拿过公案上的朱笔,伸过手掌,“就写在我手心上好了。”
  洋教士就在知县手心写上“耶稣”两字。知县将手凑近耳旁,突然肃立,说道:“天主耶稣要我传言,要你们统统跪下!”
  洋人们一听此言,俨然把知县当作耶稣的化身,只得跪在大堂上。
  知县又将手心附在耳上,接着对洋教士厉声喝道:“万能的天主耶稣告诉我,你利用财迷心窍的异教徒,玩弄偷梁换柱的鬼把戏去骗人,叫我当堂代天主重责你四十大板!”
  洋教士一听,忙辩驳道:“你撒谎,天主决不会帮异教徒说话的!”但其他洋人却面面相觑,不敢吭声。
  知县喝道:“你竟敢怀疑天主吗?快给我打!”
  差役们闻声上前掀倒洋教士,重打了四十大板。直打得洋教士屁滚尿流,皮开肉绽。
  知县又听了听手掌,说:“万能的天主说,只要这迷途的羔羊退还契约,再不提及此事,可以饶恕他的罪过!”
  洋教士疼痛难忍,只好当场答应:买地契约作废,所付银两全部赔偿给受损失的中国百姓。
  待等洋人走后,知县又恢复了当地父母官的面目,下令重打那利欲熏心的房地产老板四十大板,以儆效尤。百姓们闻听此事,都称赞沈知县断案机智公正。  

起义军木头穿衣
 
  公元1784年(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甘肃回民田五等忍受不了清朝压迫,愤而起义。起义军很快攻下了安西州(现在的甘肃安西)。清朝廷忙派出陕西固原提督(官职名)刚培去镇压。
  刚塔指挥清兵大肆进攻起义军,田五阵亡。
  起义军退据马家堡,刚刚安营扎寨,刚培兵将已怪叫着如潮卷来。
  夜深了,起义军的新首领吩咐手下说:“与其死守,不如设计撤走。等到天亮,我们就没命了。大伙赶快行动,就照我说的去做!”
  起义军们很快散开,按照新首领的命令分头准备。
  很快,起义军营垒四周并排立起了许多木杆,一件件义军衣服、帽子悬挂在上面。夜色中,风一吹,那木杆儿活像一个个人。
  起义军们认认真真打量一会儿,暗暗笑了,然后借着夜色掩护,翻山撤走了。
  刚塔将士只以为起义军在调兵遣将,且老远望见起义军营圭四周站着许多人,就更放心了:他妈的,你们早已被包围了,还瞎折腾个屁!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刚塔实在憋不住了,发动手下进攻。当他们逼近起义军营垒时,发现原来都是悬挂着的衣帽,起义军早已不见踪影。  

林则徐虔诚求雨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去广州查禁鸦片之前,曾在湖广总督任上大力查禁鸦片,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是1838年遇到罕见的大旱,田地里收成大减,米价十分昂贵,老百姓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林则徐忧心如焚,除了拿出自己的薪俸周济饥民外,还动员下属们尽力捐助。然而,两湖的官员们口头上说不尽同情百姓的好话,轮到真要出钱了,又一个个诉说自家经济的困难,有的干脆说有了上顿没下顿,家无隔夜之粮,结果没有人捐出一文钱来。
  林则徐见状,也不言语。第二天,他让人在官府衙门前张贴告示,说明某日他要率领众官设坛求雨,在这两天内大家必须沐浴戒荤,表示对苍天的真诚之心。
  到了求雨那天,沐浴清心的林则徐,徒步来到广场,走上高坛,俯伏在地,念念有词地祷告起上苍来。大小官员们也鱼贯走上高坛,俯伏在地祈祷。
  求雨仪式完毕,林则徐叫侍卫在高坛下铺设了大片芦席。自己带着官员们依次坐在芦席上休息。
  当时烈日当空,炎热异常。一直娇生惯养的官老爷们坐了没多久,就一个个口渴头晕,面色灰白起来。
  林则徐这才说道,“平时我们一直高高在上,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贵生活。在这大旱之年,我们怎知道‘农夫心内如汤煮’的情景?今天,我愿意跟大家都来尝尝贫苦百姓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苦滋味。”
  过了大约三炷香功夫,林则徐才说:“看来我们喉咙里都冒火了,茶水可不能不喝啊。”
  说完,他即刻传唤差役将凉茶桶扛了过来。他自己拿了葫芦瓢先舀了一瓢“咕咯咕咯”地喝了个饱,官员们当然也迫不及待地依次喝了。
  不一会儿,由于冷热交攻,林则徐首先呕吐出来,接着大家都呕吐了,弄得芦席上狼藉不堪。
  林则徐笑道:“这样倒可以量量各人的心肠和家庭经济状况了。”
  于是,他亲自检验各人的呕吐物,叫侍卫把所含的成分一一记录在案。检查结果,林则徐自己吐出的是粗糙低劣的杂粮野菜,而大小官员们吐出的不是山珍海味就是鱼肉荤腥。
  林则徐严肃地望着众官员低下的脑瓜,沉痛他说:“今天我真心诚意地向天求雨,为的是解除旱情,让百姓活下去。可你们是不是素食素水,真心诚意啊?再说,前几天我号召大家慷慨解囊,捐助灾民,你们一个个哭穷,有的还说什么揭不开锅啦,今天看看你们吃的都是些什么呀?我说啊,天公所以如此发怒,制造旱灾,完全是因为你们做官当老爷从不体恤民困的缘故啊!”
  官员们自知理亏,又羞愧又恐惧,生怕林总督要处罚他们,结果纷纷报上捐款济民的数额。。  

聂士成仙鹤引路
 
  公元1894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年)的某天,在朝鲜成欢驿(今汉城)以南的地方,一支援朝的清军,在转移途中误入了日本侵略军的埋伏圈。“全体人马,原地休息。”聂士成下达了命令,部队便开始原地待命。
  “我们在这异邦之地,人生地不熟的,怎么才能突出重围呢?”将士们乱作一团,不知所措,部队充满了绝望的情绪。
 ↑中一位小队长向聂士成建议道:“将军,我们总不能在此束手待毙。以在下之见,我们只有孤注一掷,组织全队人马向左面山口突围,来它个鱼死网破算了。”
  “不行,左面山口肯定是敌人重兵把守的所在。从那儿突围,无异于以卵击石。”聂士成道。
  “那么,其他各处也都有敌兵啊!”
  “不要惊慌,再仔细观察一下。”聂士成沉着冷静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突然,他发现右前方的一个高山岗上站着两只仙鹤。它们悠闲自在地在土岗的草丛里觅食:一忽儿又互相用嘴揭着羽毛,一忽儿伸长了颈脖向两旁张望。
  聂士成心里一亮:“你们看,那地方落着两只鹤,一定不会有敌人伏兵,我们就从那儿突围出去。”
  聂士成领着部队,悄悄地从鹤立的地方往外冲,果然一路上未遇到伏兵。走出有十里地了,士兵们才敢出声讲话。
  “好险啊,要不是我们聂将军料事如神,今天我们可要全完了。”将士们以十分敬佩的目光望着聂士成。
  聂士成还是那种沉着冷静的神情:“今后你们可要记住,战争中遇事要多观察,多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出奇制胜,置之死地而后生。”  

捕鸟师追飞罗网
 
  从前,有个技艺高明的捕鸟师,一天下午和徒弟出门捕鸟。在沙滩边,师徒俩悄悄将网张开,撒下了许多食饵,然后躲进芦苇丛中,静待鸟儿来自投罗网。
  食饵的香味扩散出去,鸟儿们闻香而至。麻雀聒噪着,呼朋引伴,成群的野雁拍打着蓬松的翅膀,一齐向沙滩边飞来。大概鸟儿们饿坏了,一着地便饥不择食地狠啄食饵,绿豆般的小眼睛不时警觉地向四周乱顾。正当鸟儿们为饥饿中找到如此美味的食物而暗暗庆幸时,捕鸟师猛地一拉绳,“呼啦啦”,没等这些平时一见风吹草动便迅速避逃的鬼精灵张开翅膀,就把它们全部罩在网中了。捕鸟师立即跑过去,正要按住网,忽然整个罗网扑腾腾地朝前跳动起来。捕鸟师紧追几步,没想到罗网竟然腾空飞起。原来,其中一只大鸟张开翅膀向上飞去,其余的雀鸟也跟着奋力腾飞,连网一起上了天。这些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的鸟儿们在生死存亡之秋,都拼力合作起来。
  捕鸟师抬头望着罗网,又看看日欲西坠的天空,对徒弟喊道:“快追!这些鸟儿飞不了!”徒弟感到很纳闷,可头次学捕鸟又不便多讲,于是跟着捕鸟师紧紧追赶。他们一边看住罗网的去向,一边随之越过田野,跨过村镇。足足跑了近半个时辰,还没追上罗网,行人见了,都嘲笑他们说:“真是两个大傻瓜,鸟在天上飞,人在地上跑,怎么追得上?”捕鸟师毫不理睬,仍全力往前追。
  这时,徒弟已跑得气喘吁吁,热汗淋漓,对捕鸟师傅说:“师傅,我们还是不要追了,歇一歇吧!”
  捕鸟师边走边说,“不!不能歇,再跑一会儿。就能追上的。”
  一会儿,夕阳落坡,红霞满天,天空就像拉上了一道血红色的帷幕。渐渐地,整个罗网果然掉落下来。捕鸟师扑上去,连网带鸟全部抓住了。他笑着对徒弟说:“怎么样,追上了吧。”
  徒弟很觉蹊跷,问道:“师傅,你怎么知道鸟网要掉落下来的呢?”
  捕鸟师指着天空说:”你想太阳西坠,夜幕降临,这些鸟儿都要各自回巢,有的想飞回树林,有的想翔归山崖:有的往东飞,有的向西飞。方向一乱,闹成一团,一个个精疲力竭,整个鸟网自然会掉落下来的呀。”  

周小泉夺瓷观音
 
  清朝末年,京城里来了个外国传教士巴登,一天,他来到报国寺游玩。登上毗卢阁看见一个神龛里放着一尊瓷观音,釉色晶莹,五彩缤纷。他踮起脚跟,掀起那观音的底端一瞧,啊,还是明代雕匠的绝作哩!他早听说过这个三百年前的无价之宝,就趁看守的小和尚不注意,偷走了这个宝贝。
  恰巧景德镇有名的雕瓷艺人周小泉来京传艺。听说这事后,对当家的和尚说:“你放心,那尊瓷观音,我曾多次来看过,七天之后,我准叫它回到你身边。”
  几天后,周小泉来到巴登的教堂里,取出一尊瓷观音给巴登一瞧,巴登惊讶地想:“呀!这只怎么和我从报国寺愉来的那只瓷观音一模一样?”忙把偷来的瓷观音拿出来比较一下。果然如此。
  周小泉说:“这观音是明代珍瓷,全中国只有两尊,我今天给你送来,正好配成对呢!”巴登高兴极了,忙问多少价钱。周小泉把假瓷观音和真瓷观音放在一起,装作欣赏了一会儿,说:“很便宜,一千两黄金。”巴登连连说太贵。周小泉趁他一不注意,将真假观音换了个位置。他抱起真的,说:“好,嫌贵就算了!”说完,转身走出教堂。
  巴登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苗头不对:“他怎么价也不还就走了呢?”急忙用放大镜察看留在桌上的观音。只见观音耳眼里印着肉眼无法看清的字:“大清周小泉仿制”,知道上当,一失手,那只假瓷观音跌个粉碎。
  巴登告到衙门里,说那瓷观音是他花一百两黄金买来的,被周小泉骗走了。他事先贿赂了衙门里审理案子的官吏,所以审判官在堂上说:双方都有道理,又都有证人,案子一时难以查清。他宣布:巴登和周小泉比喝酒,谁喝得多,观音就判给谁。固为他知道,巴登是个有名的大酒鬼。
  到了赛酒那天,京城著名的得月楼店门口人山人海。酒店门口搭了一个高台,台上摆好桌子和凳子。周小泉手中拎着一把特大号的酒壶,往桌上一放,便和巴登斟酒喝了起来,各喝了十几碗,把满满的一壶酒喝个精光。周小泉的徒弟上台提起酒壶,进入店内,一会儿,满满的一壶酒又提了上来,两人又一碗接一碗地猛喝起来。三大壶酒喝下去了。周小泉面不改色,而巴登却醉成一摊烂泥。审判官只得将瓷观音断给了报国寺。
  当家和尚将周小泉请到寺内,摆宴招待他。席间,周小泉揭开了斗酒不醉的秘密:原来,他制作的那把特制的大酒壶是夹层的,内层装酒,外层装水。壶把上有两个凶,分别连接着内外层。壶嘴也连着内外层。如果用手按庄上面的凶,外层的水就被吸牢,只能倒出酒来;如果按住下面的凶,只能倒出水来。实际上,周小泉喝的都是水呀。大家恍然大悟,夸他是个智慧不凡的巧匠。  

荔姐扮鬼吓淫棍
 
  清代的文学家纪晓岚曾在他的名著《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一个巧女自救的故事。
  巧女的名字叫荔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