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新秩序-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大豪门的内应非常有力,既没有惨烈的城墙战,也没有激烈的街巷战,基本没有什么折损,所以乌隗营完全能够胜任南下的急行军奔袭。

其次,赵原平希望解里能够给他一个机会,他想要亲自出马,将沧州以尽可能平稳的形式拿到手上,保全赵氏一脉。

这两个理由已经够充分了。虽然对库莫奚营很新任。但能不安排撒兰纳亲上战场,还是尽量不要安排的好,撒兰纳毕竟是都督的妾侍,真要是有个意外损伤,解里自己也不好交待。既然乌隗营还能战,那就可以考虑让他们先发。另外,赵原平想要保全赵氏的想法能够得到解里的深深理解,由本家人去劝服赵元德,肯定更有说服力一些。

赵原平想要当先锋。高明熏同样如此。这个当年面对乌隗部屡屡“转进”的渤海旧将如今当真是意气风发,胆气和信心比以前大了不知多少!他希望鸭渌营先发的第一个理由与赵原平相同,第二个理由则是为了反对赵原平先发。他认为,万一劝说不成真个开打。赵原平在面对自己亲族的时候,必然会相当为难。为了争取到先锋的地位,高明熏甚至抛开了和赵原平之间的“亲密战友情谊”,反对态度相当激烈。就只差明说赵原平会消极避战了。

高明熏的反对反而坚定了解里使用赵原平的意愿,原因很简单,解里简单的胡人思维里。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李都督教育我们多年,我们首先是一个战士,是一个军人,军人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所谓‘使命重于泰山,职责高于一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相信赵指挥是不会辜负都督期望的。”

赵原平如愿以偿得到了先锋的位置,他心急火燎的带领乌隗营立刻南下了。在赵原平的催促下,乌隗营一天就到雍奴,两天便至巨马水畔,然后大军永济渠南下,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甲都姚阿大所部已经进驻乾宁军城,距沧州城仅仅八十里。

并不是赵原平急着立功,他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劝服赵氏归顺,避免很有可能到来的大战。而且劝服的速度要越快越好,因为霸都骑还在平州地界上和李都督对抗,这在赵原平看来,是相当不明智的。

沧州拥有十一县并一军城,僖宗末年尚有居户五万余,在籍丁口二十余万,属于不折不扣的上州,也是义昌军节度府的根基和依托。但这些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沧州始终处于魏博宣武和卢龙军交战的一线,整块地盘都被打得满目疮痍,先不说弓高、胡苏、乐陵、无棣等战况最烈的诸县已经几无人丁,就连州城沧州的城墙至今还有许多坍塌之处没来得及修整。

如今的沧州,早已不复昔年盛况,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田舍败坏、村庄凋零,魏博和宣武两镇当日与卢龙谈判之时答允将沧州还给刘守光,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在魏博和宣武眼中,这样的沧州不仅没什么价值,而且还可能是极重的负担。尤其是宣武,占据棣州之后,便等于在黄河之北拥有了落脚之地,黄河已经不再是阻挡宣武北进的天堑,河北已成坦途,大军可以在河北大地上来去无阻。至于沧州,对于宣武而言,形如鸡肋。

赵氏是一个多月前完成举族搬迁的,从幽州繁华之地迁至败落的沧州,需要的勇气可不是一分半点。能够成为一镇节度,这样的诱惑可不是从来没有登顶过的赵氏所能抵挡,故此,无论赵元德还是赵霸,都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片土地。

但时至而今,赵元德忽然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看上去就像一个笑话,只不过区区一个多月,卢龙的天就变了。自家三郎头上的那顶“义昌军留后”的帽子都还没有戴正,转眼间就要被摘下来,甚至连整个赵氏都有灭族之忧!

难道命中注定,河间赵氏就只能附人骥尾,而不能成为人上之人么?

赵元德很不甘心,但却又极度无奈。当幽州易主、怀约联军出现在乾宁军城的消息传来后,浸淫数十年军务的这个老军头便很快看清了当前的形势。什么“三方聚首,歼敌于石城”的谋划,简直可笑到了极点,充满了太多的一厢情愿。相比而言,营州都督以大军绕行数百里,由东而西突袭幽州的这记重拳才是真正的妙招,打得人措不及防,打得人惊骇莫名,打得人沮丧绝望,也打得人不由不心中佩服。

更为可笑的是,自家三郎竟然还妄想直捣敌后,避开石城奔袭榆关……

赵元德只要在舆图上扫一眼,就能立刻明白,能够派遣一支军队自关外绕行数百里,从另一个方向绕过险峻的雄关边墙,不仅打进了幽州,还能够分兵兼顾南下,这样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该是多么惊人!哪怕这只是一支偏师,哪怕仅有三千人,能够派出这支军队的营州,其实力都堪称强大,绝对远超所谓的三方联合。

在这样的敌人面前竟然还妄想分兵,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

如果赵元德知道这支偏师拥有上万战兵,而且其中半数为骑兵,半数为骑马步卒,那么他的内心就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无奈之余,赵元德不得不承认,营州的谋略才是真正的大气魄,与营州相比,自己这边确实显得太小气了一些。

赵元德相当后悔,早知今日,当初何必非要来这破破烂烂的沧州?河间赵氏当了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义昌军留后仅仅两个来月,就要立刻滚蛋,这不是全天下的笑柄是什么?如果只是让人笑话一番也就罢了,关键是现在举族都有覆灭之忧!

想到这里,赵元德不由叹了口气,当年在幽州的时候,怎么就没看出来那个小小的宣节校尉崛起竟然如此神速?

现在的问题是,人家的兵锋离沧州城已经不过百里地,这点距离,骑兵一天工夫就能赶到,步卒也绝对超不过三天。沧州城千疮百孔,城墙上很多地方都露着缺口还没来得及修补,就算现在想修,也完全来不及了。更何况城中人力匮乏,战兵更被赵霸临走时抽调了一大半,这却该如何防守才是?

霸都骑全军五千人,赵霸调走了三千,人倒是还剩两千,但马却所剩无几了。所以赵元德只能拼凑出五百骑兵,剩下的都作为步卒来使用。他又再次大搜全城,得了近千男丁——身体和年龄就不用提了,这些人勉强算丁吧。

现在再去修补城墙,只能途耗粮食和体力,所以他打算在城下列阵,背城一战。

第二天,当赵元德重新披上已经卸掉数年不用的战甲,带领残缺不全的军队出城列好阵势时,北面数里外出现了一杆飘扬的将旗,紧接着,大队骑兵腾起一片雪雾,将天地阻隔。

等雪雾散去,赵元德眼前出现了一支标准的骑兵阵列。三支骑队分左中右三路,各自间隔半里。正中的骑队最厚密,以百骑为横列摆开正面,其后共有六排,每排前后相隔两个马身;左右两侧各自约二百骑,三骑为一排,摆出雁翅型,随时准备迂回侧击。

赵元德仔细一看,便立刻悚然动容。对方这千骑骑兵虽然不多,但人人彪悍,从马上姿态就可看出,这些骑兵都是骑马的好手。这些骑兵人人披甲不说,而且器械齐整,中央阵列的骑兵全部挺着长长的马枪,马身上跨着马刀;左右两侧的骑兵马刀同样跨在马身上,但人人手中都持着一柄短弩!

看到这里,赵元德头皮之上一阵发麻。他已经确定,自己这一战,凶多吉少。

第五十四章卢龙节度(二十三)

ps:惊喜的看到这本书诞生了第一位护法,虽然和别的书相比,这算不了什么,但老饭还是很开心的,非常感谢eagle周兄,啥也不说了,本章为eagle周兄加更,今天的正常更新晚上进行。(在办公室里躲着领导码字的感觉真的很惊险。。。)

怀约联军中央骑阵中驰出一名军将,身后一名护兵撑着“怀约联军第一骑兵营赵”的将旗紧跟在身后。两军相隔三四百步,那军将却没有停在中线上,而是直接冲到赵元德面前十余步的地方,方才勒马。

赵元德身旁十多名亲卫都极为紧张,或是张弓、或是挺枪、或是拔刀,纷纷指向这名骑将。

赵元德喝止住身边一众亲卫,示意他们退开,自己打马上前,望着那杆将旗轻轻叹息了几声,神色复杂的对那骑将道:“十二郎,没想到是你……没想到,你现在也独自领军了……”

骑将正是赵家十二郎,赵元德的侄儿赵原平。

赵原平在马上抱拳欠身,微微施礼:“大伯,两军阵前,孩儿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了。”

赵元德叹道:“无妨。某观十二郎麾下部曲,甲胄精良、身形健壮,似乎个个骑术了得,十二郎有此一军,天下之大,哪里都可去得了。河间赵氏,你与三郎可称并驾齐驱,实在是某想不到的啊。”“三郎”就是赵霸,在赵元德看来,麾下能够独领如许强军,赵原平与赵霸已经可以势均力敌了,对此,赵元德也十分欣喜——无论如何,看样子河间赵氏都有存续的依靠。

赵原平赧然道:“大伯谬赞……崔二的日子比某还要过得好一些,他如今掌管大军后勤。是调拨军辎的孔目官,比侄儿地位还要高上许多,侄儿整日只知弄枪厮杀,李都督都说过,将来大军之中,崔二比某重要得多……”

崔和出自赵元德夫人崔氏一族,是赵元德的妻侄,如今是虞侯司后勤处孔目,在后勤系统里,地位只在从事赵弘德之下。传言中。李都督入住幽州之后,后勤处将很有可能从虞侯司中脱离,升格为后勤装备司,作为赵弘德最欣赏的下属,崔和的官阶必将水涨船高。

听了这话,赵元德好一阵恍惚,当年强行想要塞入营州军中的那批赵氏子弟,属于赵元德看不上眼的纨绔。放在自家霸都骑中,害怕他们祸害了这支精锐。送到别处,旁人又不愿接受,赵元德便只能硬塞给营州。比如眼前的这个赵原平,赵元德当年对他的评价是“莽撞且好勇斗狠。无谋略”,对崔和的评价是“性子懦弱,于武事一途不尽心,好文笔刀纸。效账房先生例”。可是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两个人,如今却混得风生水起。自家与营州决裂之时,召唤他们回家,竟然被两人拒绝了。

“你二人过得尚好就可,将来赵氏也有个念想……赵氏与李都督为敌,必然会惹来大祸,只望你二人能看在同族份上,令赵氏不至遭灭门之祸……你可向李都督献上某家首级,恳求都督不要诛戮赵氏子弟……”赵元德惨然一笑。

“大伯说哪里话?侄儿此来沧州,乃是奉了钟指挥和解里指挥的命令,他二位是李都督身边最得信的心腹大将,他们答允侄儿,只要赵氏愿意归降,必可保全族无虞!”赵原平急忙说道。

赵元德闻之动容:“哦?他二人真如此说?李都督愿意放过赵氏?”

赵原平道:“确定无疑!他二人足可代李都督应允此事!”

“什么条件?”

“一,尽献沧州之地,不得有一兵一卒抵抗。”

“这是自然。”

“二,去‘节度留后’,赵氏回迁幽州。”

“应当的。”

“三,去霸都骑军制,今后卢龙军中,不可再蓄私兵。”

“不可再蓄私兵?这……”赵元德有些不甘:“将来面对王氏、李氏、高氏各族,河间赵氏如何自保?”

“今后各族均无私兵,天下只有卢龙军!”赵原平斩钉截铁的道。

赵元德立刻向赵原平身后的千骑精锐看过去:“这些兵……”

赵原平一指身后:“这些兵也不是孩儿的部曲,他们来自契丹乌隗部,如今编制为怀约联军第一骑兵营,上一任指挥是解里,他如今是怀约联军副都指挥,孩儿是才补的缺。之前孩儿做过营州军中营队副、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一营都头、虞侯,因功才升为指挥的。在某旗下,尚有营教化、副指挥、虞侯及参军、押衙、经历等各级军官……孩儿将来立了功,也许还会调往他处,或是总部三司,或是其余各厢……”

赵原平一解释,赵元德立刻便明白了,整个营州体系根本没有私军,军官是任意调动而来的,军兵也不是自家征募的,说白了,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非要说“私军”,那么整个营州体系的所有军队都是一支私军——营州都督李诚中的私军,除了他本人外,这些军官士兵不向任何人效忠。

“军权、事权一统?呵呵,李都督好手段啊……当年某家倒是小看了他……”赵元德感慨不已。

赵原平又将幽州城内各大豪门纷纷答允不再蓄养私兵,今后事营州都督李诚中为主的事情说了,再次劝道:“大伯,听侄儿一句吧,咱们赵氏向李都督归降,今后拥李都督为主,不仅咱们赵氏一脉能够保全,大伯还能继续安享太平,咱们这卢龙一镇,也才能真正立足根本,与河东、宣武著藩争霸!”

赵元德望着神采飞扬的赵原平,苦笑一声:“哪里有这么容易?你三哥和李都督交恶,当年在幽州的时候,相互间就没有给过对方好脸色……某相信李都督心怀天下,或许不会计较,但你三哥这性子,让他向李都督低头,也不知他愿不愿意。”

“三哥带兵去石城了?”

“不错。”

赵原平摇头叹道:“三哥打不过营州军的……”

“哦?你就如此笃定?”

“大伯。你不了解李都督是如何练兵的,而且就算你了解了,也是学不来的。营州军很厉害,不仅是甲胄军械,那个……孩儿也说不上来。大伯认为孩儿手下这千余骑兵如何?很不错吧?……但是打不过营州军左厢骑兵营,顶了天能和右厢差不多,要知道,营州军骑兵营是五百人马编制……一个对一个?那可能孩儿手下这些乌隗骑兵能赢,但是一结阵就不行了……实战演练过三次,都输了……”

赵原平在沧州城下和大伯赵元德谈论霸都骑和营州军骑兵实力对比的时候。赵霸正在碣石山下努力应证着自己这位堂弟的话。

最初的计划是趁两军纠缠之时,霸都骑全力东进,抢占榆关,由此叩开进入关外营州的大门。但是无论赵霸还是献策的张随山,他们都高估了义儿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低估了平州城和榆关的驻防兵力。这两个错误的判断导致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霸都骑被关在了平州东南狭小的山丘之间。

没想到刘守光败得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