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人每日拿着她跟顾珊两人出气,顾瑛还知好汉不吃眼前亏,那顾珊却是个爆炭脾气,被欺压了必定要骂回去,因此也弄得这顾海家的越发暗地里打压她们俩。
顾珊见顾海家的讥讽顾瑛,正要跟她对骂,顾瑛暗中拉了拉她,突然,一股念头涌上她的心头,也许这就是她一直在等待的机会,顾瑛连忙抬头对顾海家的说道:“嫂子有所不知,连日下雨,干柴不好寻,怕是要走好远呢。”
顾海家的恶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说道:“难不成因路远就不寻了?几位大人走了一日的路,肚子正饿着呢!”顾瑛陪笑说道:“嫂子说得对,都是我的不是,我现在就去捡柴禾来。”顿了顿,顾瑛又说:“只是现在已经耽误了半天,再捱下去,只怕要耽误赶路的时间,不如叫珊娘陪我一起去捡柴禾。”
顾海家的见她说的有理,便解了顾珊的绳子,又警告了一番,便打发着她俩去捡柴。顾瑛拉着顾珊匆匆往崖上去了,待渐渐看不见衙役跟顾家的犯妇们时,顾瑛急着对顾珊说:“趁这个空,咱们跑吧。”
顾珊一愣,说道:“姐,咱们跑到哪里去?”顾瑛拉着她边走边说;“别管是哪里,就算是给别人当丫鬟,也总归比当军妓好。”
顾珊此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一门心思的跟着顾瑛撒腿往前跑,也不知跑了多久,两人听到后头有追赶的声音,顾珊带着哭腔说;“姐,他们追来了,怎么办?”
顾瑛也听了,此时心里又急又怕,于是心一横对顾珊说:“咱们分开跑,往老林里钻。”顾珊哭着说:“姐,我不想跟你分开。”
顾瑛吼了她一句;“不分开咱们两个都跑不掉。”她指着北边说:“往那边跑,等躲过官差之后,咱们在早上经过的那个镇上碰头。”说完,顾瑛丢开她的手,往东边的林里子里钻进去了,此时她什么顾虑都抛到脑后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出去,逃出去,千万不要去做军妓!
顾瑛也不知自己跑了多久,这副身体实在太差了,况且她自从被押进牢里后,她就没有吃过一餐饱饭,她似乎听到身后有衙役追赶的声音,顾瑛不敢回头,只顾着埋头往前跑,耳边追赶的声音越来越近,逃不掉了,也许她会对这群衙役投降……
顾瑛醒来的时候,只觉半边身子都是钝痛的,腿上更是钻心的疼,她强自挣扎着坐了起来,这才发觉自己睡在一张土炕上,旁边开着一方小窗,上面糊着白纸,又贴了一对鲤鱼戏莲的窗花儿,炕头还放着一个针线笸箩,正对着的炕的是一个兰色粗织土造布门帘,地下又放着几个藤条编的箱笼,屋里的东西不多,但收拾得都极干净。
她又看自己,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粗布衣裳,原先穿的破旧衣裳都洗干净叠放在炕头,又见自己穿的是一身女人的旧衣服,便知这家里也是有女人的。顾瑛呆坐了一阵,方才想起自己因慌不择路,从崖上失足落下,现下看来,竟然是大难不死,也不知是什么人好心把自己救了回来,也不知顾珊有没有逃掉,一想到这里,顾瑛心里闷闷的。
顾瑛此时坐久了,觉得口干,又不好喊人,正在她发愣的时候,门帘被挑了起来,走进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那妇人头上一块青布包头,插了一支梅花样式木簪,一件青色粗布对襟长褂子,脚上穿着自制的白底深青圆口布鞋,整个人收拾的干净利落,再看她脸上亲切慈祥,风格竟很想前世早已离世的母亲,顾瑛莫名奇妙穿越到这世界里,受了两三个月的苦,此时见了一个肖像自己母亲的人,心头一热,连眼眶都忍不住有些发热,偏又不好无端落泪,只能暗自忍住。
妇人见顾瑛醒了,惊喜的说道:“姑娘,你昏死过去四五日了,今日总算醒了,可吃茶不?”嘴里说时,那妇人已用一个粗瓷茶碗倒了一碗水喂给顾瑛喝下了。
顾瑛听她说话时已有些微愣,原来这妇人的口音竟跟本尊与顾珊相同,她心中虽然不解,却不好发问,因此待喝了口茶之后,顾瑛想要强撑着下炕拜谢妇人,嘴里说道:“一定是大娘救了我一命,如此大恩,还请受我一拜。”
妇人连忙按住顾瑛说道;“好容易接上骨头,再弄移位了可难好,待好后,随你要拜多少,我自接了便是。”
原来,这地方叫做桃源村,村中也有几十户人,多姓刘,只有这大娘夫家姓赵,她本是定州人氏,娘家姓李,后嫁到了这北地,几年前,丈夫死了,跟独子虎生住在村东头,村里人都依着她夫家的姓叫她赵大娘。
这赵虎生几日前上山采草药,遇到昏死过去的顾瑛,慌忙将人背了回来,又因桃源村里无正经郎中,只有虎生还懂得一点子,细细查看了一番,原是小腿骨折,已重新接了骨,只好生调养,便无大碍。
李氏看着顾瑛说道:“我家虎生还说呢,从那么高的地方跌下来,竟还能保住性命,真真是老天爷保佑呢。”顾瑛又对李氏称谢说道:“能被大娘家里救回来才是老天保佑呢,若不然这天寒地冻的,冷也要冷死我的。”
李氏笑了笑,又问顾瑛姓名,家住何处,家里有几人,顾瑛心想,这桃源村正是往定州去的途中,为免衙役找来,无端给她家招麻烦,只说闺名叫瑛瑛,叫李氏唤她瑛娘便是。
李氏见顾瑛不肯说,也不再追问,只说:“你肚子想必也饿了,我去给你端些吃的来。”说着,李氏出了屋子,不过片刻的功夫,李氏端了一碗菜粥进来,顾瑛道了谢,大娘搬了一张炕桌放在炕上,摆了一小碟子腌萝卜,说道:“乡下地方,没有什么招待姑娘的,还请担待些罢。”
作者有话要说:水火棍:水火棍古时供差役使用之棍。形如短棍。棍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取不容私情之意,故名。



、第 3 章

顾瑛多日来一餐饱饭都没有吃过,如何会嫌弃,她道了一声谢,便开始大口吃起粥来,李氏见她吃的香甜,也满心高兴,于是拿了针线笸箩筐坐在炕边纳鞋底。
自从莫名奇妙穿越到这个世界里,一连串的变故让顾瑛连回想的空闲都没有,此时坐在热炕上,吃着热粥,想起前世的学校跟家人,她眼泪不知不觉中掉了下来。李氏见了先是一愣,随后放下手里的鞋底,对她说道:“好孩子,你是想起家里的娘老子了?”
这话一说,顾瑛眼泪流得越发急了,李氏拍了拍她的背,说道:“哭罢,哭出来心里就好受了。”顾瑛心里委屈,张嘴嚎啕大哭起来,直哭了半日放才止住了眼泪,一时顾瑛哭完了,李氏给她倒了一碗茶,说道:“你既是遇到我们,就是老天爷安排缘法,大娘不问你先前是做什么的,待你想说时再说,这些日子里,你只好生养着身子就是了。”
顾瑛才刚在李氏面前哭了一场,很是难为情,于是红着脸点了点头,李氏又将筷子递给她,说:“吃罢,粥要冷了。”
顾瑛接过碗筷,又低头吃起粥来,稍时,顾瑛吃完了,因她腿脚不方便,李氏将碗筷收拾了送出去,顾瑛见炕上笸箩筐里放着鞋面,剪子,锥子等物,其中有双鞋底刚纳了半个,看样子是大娘给她儿子虎生做的,顾瑛拿了过来左右看了看,跟她前世穿过的千层底布鞋的鞋底是一样的,小时候她家境不太好,靠着奶奶给人做鞋子上学,纳鞋底她也做过,只要有锥子有力气就行,顾瑛瞧了瞧纹路,帮着纳起剩下的半只鞋底。
李氏洗了碗筷进来时,顾瑛已经纳了两排,她见了连忙说;“你身子还伤着呢,怎么好要你动手,快放下来歇歇罢。”
顾瑛抬头笑了笑,说道:“只是腿脚不方便,手哪里又不能动。”李氏见顾瑛不认生,人又很豁达开朗,很是合她的脾气,便依了顾瑛,只坐在炕边看她做活。
又纳了几排,天渐渐暗了下来,李氏怕顾瑛伤了眼睛,也不许她再做,收了笸箩筐,只陪她说话,过了一会子,外面的院门被‘吱呀’一声推开,接着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外头响起:“娘,那姑娘醒了没有?”
李氏笑了一声,挑起帘子站在门口说道:“已经醒了,还不快进来见过你顾妹妹。”
外面的声响突然停下,正在顾瑛暗中好奇救自己的虎生长得什么样时,门帘又被打起,顾瑛抬头看过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身量高大的男子,生得浓眉大眼,模样憨厚敦实,穿着一身粗衣短打,脚上穿着一双草鞋,见了顾瑛,黑脸倒先红了,他对着顾瑛见了一礼,嘴里说:“见过顾妹妹。”
刚才跟李氏说话时,顾瑛已听说虎生小时跟桃源村里一个赤脚郎中学认草药,平时种着几亩旱田,闲时挖些草药攒下来送到镇上卖钱,又因桃源村地处偏僻,自从村里的老郎中死后,左邻右舍有个头疼发热的会来找虎生给一把草药,有时他也帮着给牲口看病。
顾瑛好歹也在顾家住了几十天,学着古人在炕上还了一礼,嘴里称谢:“听李氏说,赵大哥救了我的性命,救命之恩,不敢相忘,请受我一拜。”虎生憨笑两声,摆摆手说;“村里的人都管我叫虎生,妹妹也随着叫虎生就是了。”
顾瑛叫了他一声虎生哥,虎生臊红了脸,嘴里含糊应了一声,又说;“妹妹好生养着,我去烧火做饭。”说着,慌忙出去了,虎生去后不久,李氏已将虎生今日挖的草药归置好,又进来和顾瑛说话。吃过晚饭,李氏又来看顾瑛,原本顾瑛睡的是李氏的屋子,早几日;李氏已挪到虎生屋里,虎生便睡到放草药的屋里去,顾瑛知道后,心里很是感激。
转眼间,顾瑛在桃源村养伤已有一个月,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李氏怕顾瑛日后留下病根,轻易不让她下炕,这日早饭过后不久,虎生又上山挖草药去了,李氏正在屋里陪顾瑛说话,一时,外面有个女人的声音传来:“虎生娘在家吗?”
李氏应了一声,挑了布帘子出去,屋里顾瑛便传来大娘与人说话的声音,接着,门帘又被打起,先进来的是一个跟李氏年岁相差无几的妇人,后头还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穿了一身旧袄儿,圆圆的脸蛋,见了顾瑛也不怕生,歪着小脑袋盯着她看。
那妇人见了顾瑛,扬着嗓门说:“哎哟哟,这就是在你家里养伤的姑娘,长的真叫人喜欢。”顾瑛脸色一红,还未反应过来,这妇人一屁股坐在炕旁,拉着顾瑛的手左右看着,顾瑛很是尴尬只得转头望着李氏,李氏抿嘴笑着,对炕上的顾瑛说:“瑛娘,这是里正老婆,你喊她刘二婶便是了。”顾瑛听后,喊了一声刘二婶,那刘二婶拉着顾瑛嘘寒问暖,又说:“这么好看的姑娘,真是叫人越看越喜欢呢。”
李氏对着刘二婶嗔怪道:“你只顾这里说话,倒把正事忘了。”刘二婶子哎呀一声这才记起来,从带进来的一个竹篮里取出一块布,对着李氏说道:“这是小翠的爷爷前些日子往镇上去,跟人换得一块布,我想给小翠做一身衣裳,换个好花样儿,又怕白白描坏了,想请你来帮忙描一下。”
李氏听后,将炕桌搬上来,又摊开布,顾瑛在旁边凑过去看了一眼,是一块红底黄花的棉织布,布很粗糙,但比他们身上穿的自制土布好多了。李氏左右比划了一下,问刘二婶;“你想描个什么花样儿的?”刘二婶说:“上回你给有胜媳妇描的怪好看的,就描那个罢。”
李氏听后,不过几笔,利落了描了出来,顾瑛忍不住说道:“大娘的手艺真好。”刘二婶笑着对顾瑛说:“你不知道,虎生娘是打南边儿来的,裁衣裳,描鞋样,打络子样样儿都会,咱们村里谁家媳妇想要描个新鲜花样儿,找她来要就是了。”
李氏笑了笑没说话,刘二婶收了布料,从篮子里拿出一二十个鸡蛋放到炕桌上,李氏见了,说道:“你这是干什么,快收回去,不过是抬抬手的事罢了。”刘二婶横了她一眼说:“你当我是送给你吃的?这是我带给瑛娘吃的,早前儿便想来探她,一直不得闲儿。”顾瑛听说是带给她吃的,微微有些发愣,连忙摆摆手:“刘二婶,你太客气了,平白无故的怎好吃你家的鸡蛋。”
刘二婶说:“你到了咱们桃源村,便是缘份,几个鸡蛋,又不指着发财。”李氏见刘二婶如此说,这才收了鸡蛋,因惦记家里,刘二婶也没再久坐,匆匆出门,拉着一同来的小姑娘家去了。
过了几日,那日跟着刘二婶来的小姑娘常常过来找顾瑛玩,她名叫小翠,是刘二婶的孙女儿,小翠的爹原先在边关守胡人,后来战死了,刘二叔家只有他一个儿子,如今连个香火也没留下,因此家里很疼小翠,她年龄小,家里不指望她做事,刘二婶也随她来找顾瑛玩,顾瑛卧病在床,也乐得身边有人能说话打发时间。
偶尔也有几个好奇,特意跑过来看顾瑛的村妇,这些村妇多是口角麻利,常常打趣的顾瑛哑口无言,时常有人问起顾瑛来历,幸好有李氏打岔,好在这里地处深山里面,村民朴实,倒没有那么多计较,大家都只当她家里遭了不幸落难于此地,反倒对她更怜惜了几分。
这日,刘二婶又把小翠送到虎生家,便自下地做活去了,小翠坐在火炕边上看顾瑛做鞋子,突然问道:“姨娘会写字不?”顾瑛一怔,然后笑了笑问道:“如何问起这个来?”小翠便说;“咱们村里没人识字,上次阿爷到山外卖货,因为不识字又不会算帐,被人生生坑了,阿爷现在回想还闷闷不乐呢。”见顾瑛不说话,小翠又说:“我阿爹在外当兵,阿爷每次要给爹写信还要到镇上去求人,又要费笔墨钱,我奶奶说,姨娘一看就像是戏文里识文断字的小姐,姨娘教我识字可以不?”
这个时代里的文字跟前世一模一样,写字读书对她来说毫无压力,只是村里没人认字读书,笔墨又是贵重东西,谁家也没有备这些东西,顾瑛想了一会子说:“又没纸,又没墨,如何教?”
小翠听她的意思竟是愿意教的,顿时很兴奋,于是得意的一笑,说道:“我自有主意。”
顾瑛看得她喜得那样,心里又想,首要便是小翠如果能些经济算学,于她日后也许能有益处。便说道:“教你识字也不难,但你有几件事必要依我。”“姨娘尽管说,我没有不依你的。”
顾瑛说道:“一,跟我学认字,便要认认真真的学,如果三天打渔,两天倒晒网,我是不教的!”“这是自然的!”小翠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