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回到屋里,虎生正在院里收拾东西,李氏放下手里的东西说:“虎生,把这些衣裳晾起来。”说着
,李氏催着要顾瑛进去烤火,顾瑛前世在住在奶奶家,她家的规矩像是洗衣裳做饭这些事从来不要男人
们做,此时听了李氏要虎生晾衣裳便说:“大娘,哪里能让虎哥做这些事,我们把衣裳晾了再去烤火也
不迟。”
“我的好姑娘,让虎生搭把手,我们娘俩个且受用一会子,下午还有事呢。” 说着李氏推着顾瑛进
去,虎生虽不知道为什么,但也跟他娘一样劝着顾瑛进去烤火。
顾瑛无法,还想再说什么时已被李氏推着进了屋里。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5 章

吃了中饭不久,虎生从外头回来,顾瑛正在院里涮洗凳子,顾瑛见他牵了一头牛,于是问道:“究竟下午家里还有何事,怎么还借了一头牛回来。”
虎生将牛系在院外的李子树下,对她说道:“下午你就晓得了。”
顾瑛听后,瞅了虎生一眼说道:“也不知道是啥事,你和大娘都打起了哑谜,惹得人心里怪好奇的,快些告诉我吧!”
虎生眼见顾瑛双颊微红,正低头抿嘴笑着,便不觉得有些呆了,因此只管怔怔得立在院里看着顾瑛,顾瑛被他看得怪臊的,于是将话头岔开,说道:“我见你套了牛车,想必是要行远路的。”
虎生回了神,脸上也是一红,低声说道:“倒不是别的,只是因要到田家坳去拉豆腐回来,路又有些难走,才借了二叔家的牛。”
顾瑛这才记起早两日前,虎生泡了一桶黄豆,当时也没有细问,想来是要打豆腐的,虎生又说:“因姥娘家里先前是开豆腐店的,所以我家里每年都要打几板豆腐,天冷存得住,况且娘又很会做几样豆腐的菜。”
“想来那一桶黄豆也打不得很多豆腐,为何要一起去,这必定是有什么原因才是?”顾瑛问虎生。
虎生笑了笑,嘴里道:“妹妹不知,田大家的豆腐打得很好,我跟娘逢了家里打豆腐,都要去喝一碗豆腐花儿,今年有你在,自然也跟着一起去尝尝的。”
顾瑛听到可以去喝豆腐花,便一口答应下来,心里有些期待,不免又有些好笑,自从到了桃源村,物资贫乏,现在喝一碗豆腐花也盼望着。
过了一会子,李氏从坡下挎着个篮子上来,远远的就问虎生:“东西都准备齐了没有?”
虎生回道:“牛已经借了过来,咱们可以走了。”说着从屋里拿了两个箩筐出来,又擦洗干净放到牛车上,李氏又叫顾瑛戴了头巾,虽说白日里太阳还算好,只等到日头下了山,也是冷得很,一行人收好了东西,便锁了门出去。
虎生在前面赶牛,李氏和顾瑛坐在牛车上,一路边说边笑直走了好久,李氏跟顾瑛讲了,顾瑛这才得知,这田家坳比桃源村还要偏,又几乎不通路,村里人过年打豆腐,一般都不到田家坳来,只因李氏知道田家坳的田大家里的豆腐打得最好,因此每年必要费些功夫,特意跑到田大家去打豆腐。
又走了大半日,虎生三人才到了田家坳打豆腐的田大家,顾瑛粗略一看,田大家里围了一个大院,后面一边几间土房,豆腐作坊跟居家都连在一起的,进了院,院里做着好几个人,都是附近其他村里的人,是专门到田大家里打豆腐的。
见了虎生进来,一个才留头穿着绿袄子的丫头冲屋里喊了一声;“娘,桃源村的赵大娘来取豆腐了。”
“啊哟,怎么这么晚才来。”一个声音从里屋里传了来,接着,布帘子被打起,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走出来了,那女人见了跟在李氏身后的顾瑛停住了脚,她细细打量了一番,扭头望着李氏说道:“想必这姑娘就是你老家来的舅侄女儿吧,长得真是好看。”
也是为了怕惹祸,桃源村里除了刘二叔一家知道顾瑛的来历,对外李氏一律称是从老家来的侄女儿,因为死了爹娘,家里又没个正经亲戚,这才投奔了来的,这话也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只因顾瑛跟虎生岁数差不多,又因虎生一直未曾定人家,那不信的人人便说李氏要拿这姑娘来配虎生。
李氏嘴里说:“正是呢,倒要你把她赞成这样!”李氏说了,回头跟顾瑛说;“这是你田大婶子。”顾瑛跟着叫了一声,那田大家的果然笑眯眯的拉着顾瑛又赞她是个懂事孩子。
彼此说了几句话,李氏又说:“我是带着哥儿跟姐儿来吃豆腐花儿的。”
“谁不知道你的习惯,早就等着呢!”
田大家的笑了一声,便转身进了屋,过了一会子,舀了三大碗豆腐花儿出来,虎生接了,又从怀里拿出个纸包,正是先前在家里已准备好的一小包糖。
田大家的对李氏说:“咱们这里都是咸口的,偏偏你们一家吃个豆腐花儿爱放甜的。”
李氏是打南边来的,吃豆腐花儿必定要放糖,这北地却爱吃咸豆腐花儿,自然惹得田大家的好奇,李氏笑了笑,说道:“几十年的习惯,改不过来了。”
虎生甜的咸的都无所谓,他特地转头问顾瑛,瑛娘想吃甜口还是咸口?”李氏嗔道:“你这傻孩子,瑛娘跟我一样从南边儿来的,自然也是吃甜的。”
瑛娘前世也是南方人,对虎生说吃甜的,虎生便三个碗里各放了一点儿糖,那穿绿袄子的丫头从屋里搬了几张凳子出来,李氏接了碗,招呼顾瑛挨着自己坐了吃豆腐花儿,顾瑛尝了一口,豆腐花儿稍稍带了点子豆腥味儿,倒是滑口得很,又很嫩,入了胃身上暖和得很。
不一会子,三人喝完了豆腐花儿,虎生收了碗,自已到田大家的灶间去舀了水将碗洗了,因作坊间里有田大在,田大家的便在院子里跟李氏一起说话。只还未到一袋烟的工夫,那院门又被推开。
田大家的和李氏看了来人,脸上倒有些讪讪得,顾瑛虽心里奇怪,也不便相问,那来的人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婆子,进了院子扫了众人一眼,视线便落在顾瑛身上,李氏起身对着那婆子说:“田姑婆也来了。”说完又对虎生喊了一声:“见了你田姑婆也不叫人。”
虎生闷声闷气的对着婆子喊了一声:“田姑婆。”
屋里人或多或少也是知道的,此时见了田姑婆,倒都不好插话,各自打了一声招呼,便自说起闲话来。
田大家的怕田姑婆当众给李氏没脸,于是笑着说:“大忙月的,谁家不是忙得脚不沾地,倒是婶子家,几个儿媳妇都是能干的,屋里屋外半点事都不需要你操心。”
田姑婆笑了两声,说道:“等你家狗蛋儿娶了媳妇儿,这一摊子事也可丢给他们了。”
田大家的虚应了几句,田姑婆便扭头看了顾瑛半晌,对李氏说:“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模样的姑娘呢,瞧着性情儿也是个好的。”
李氏干笑了两声,又对婆子让了坐,那婆子坐在李氏的凳子上,拉着顾瑛的手上下又看了看赞道:“果然是个好人儿,怨不得你家哥儿看不上我家侄女儿呢!”
瑛娘被她看得有些发毛,只是不好发作,于是只得眼巴巴的看着李氏。
“哎哟,姑婆说哪里话,你家姐儿谁不称赞,是我家虎生没福才是!”李氏讪笑了两句又说:“我已经听说了,你家姐儿已定了上黄村的,那屋里兄弟多,家里的小子又都是做家子,姐儿嫁过去是不必吃苦的。”
听李氏说起这些,那婆子脸上的脸色才松动了几分,其实自从她侄女儿配了好人家,她心里早没了气,只是才刚在听外头有人说虎生来取豆腐,车上坐了一个好看的姑娘,这才不服气,特意跑过来看看。
说着,田姑婆又问了顾瑛几句话,顾瑛随意回答了两句,便听到田大在里面喊豆腐好了,要虎生进去帮着打下手。
虎生进去后,不多时,便端着箩筐出来,顾瑛望了过去,见箩筐里放得都是还冒着热气的白豆腐,待豆腐都装好了,上面盖了两块湿纱布,虎生又进去跟田大结了钱,李氏便说要家去了,恐天晚了回去路上看不见。
田大家的送出门,那田姑婆也说了几句话,虎生一家将箩筐装到牛车上,便出了田家坳。
一出了田家坳,虎生沉着脸说:“那田姑婆的气性也忒大了,每见了娘一回,必定要说一些子话来刮剌几句。”
李氏摇了摇头,说道:“那也是怪我当时不好,没把事情说清,她心里有气也是有的。”
原来今年春上,李氏一直给虎生张罗着说亲的事,只是虎生总不往心里去,李氏以为虎生眼界儿高,便打听得这田家坳里的英姑模样儿性情儿都是好的,又会持家待物,便托了这田姑婆,田姑婆正是英姑家里的堂婶娘,她也是乐见两家结亲家,谁知竟被虎生拒了,李氏虽说生来性子是个大方的,这一时间也臊得了不得,每回见了田姑婆那是头也抬不起来。
虎生将眉头一皱,一路上话也不多话,回到桃源村天已经晚了,李氏嘱咐要虎生明天记得给刘二叔家里送去几块豆腐。
第二日,虎生拿了几块豆腐送到刘二婶家里,刘二婶又把家里前几日打好的糍粑给他带回来了,这东西或烤或煎或蒸或煮,孩子大多都爱吃,只不太好消化,平日也不过当做零嘴吃一点子就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6 章

至腊月二十三日,便要祭灶,本地有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至祭灶这日,虎生动手贴了灶王爷灶神奶奶的小像,摆了香案献品一类,贴了对联,上面书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又用麦芽做得糖粘在灶神嘴上,求了灶王爷上天面见帝君多讲些好话,李氏和顾瑛亲自看着他摆好了东西,两人一同退了出去,留下虎生一个在灶间忙活。
李氏跟顾瑛娘儿俩个携手进了里屋坐回炕上,李氏拉着顾瑛得一双手细细看了一番,说道:“这几日家里忙,吃饭都不正经了,让你陪着受了罪,瞧瞧,你这双手都不如你来时细嫩了。”
顾瑛忍不住抿唇一笑:“哪里就饿着我了?家里如今都已料理清楚了,后几日也没有啥要忙得。”
李氏知道顾瑛说得是宽慰话,于是又说道:“你不知道,往年家里就我和你哥哥两个,再精心弄了也不热闹,今年添了一个你,就是这几日累些,我心里也是欢喜的。”
薛顾瑛听了李氏一言,内心感动非常,只是嘴里的感激话却说不出来了,只得拉了李氏的手默默无言,只待听到外头响起一阵炮竹响,便知道虎生已祭完了灶,果然,不过片刻,虎生端了上贡的油面糕进来,三人一同分食了。
过了小年,年关更近,村里人更是日日都忙得脚不沾地,虎生家里扫了屋里的旧尘,又沾了糖果儿,炒了花生儿,备了干果,至二十七这日,虎生宰了鸡鸭,杀了活鱼,李氏在屋里准备炖肉一类的。
准备炖肉时,李氏才发现屋里八角不多了,便打发着虎生到村里刘二婶去借,虎生借了回来,看到院子里放着一张小方桌,原本放在屋里的火盆也被端了出来,正烧着极旺的火,李氏正洗了红薯放到筲箕里漏干了水,见虎生回来了便问道:“借来了么?”
虎生说道:“二婶家八角用完了,这还是找狗蛋娘借的。”
李氏接了虎生手里的东西,又说:“咱们趁着炖肉,将过年要用的丸子一并炸了,省得明日又起锅,红薯我准备得多了,待炸了红薯丸子,你给你二叔狗蛋家送去一碗。”
虎生憨厚的笑了两声,说道:“我今日素性便做个跑腿的,娘要我送什么东西只管支使一声就是。”
顾瑛听了也撑不住笑了出来,她正坐在一旁帮着剥葱,李氏将红薯放到蒸笼上大火蒸了,看了虎生一眼笑道:“待我想好了就叫你。”
说完后,从一旁的筲箕里拿出几块豆腐放在纱布上用力挤干了水,一直到成了豆腐渣,李氏又叫顾瑛把葱切成断放在豆腐渣里,加了调料,直把这些调料都揉得入了味,便指使着顾瑛和虎生一起帮着搓丸子。
虎生和顾瑛洗了手,相对着坐在矮桌上搓丸子,虎生是爱吃这豆腐丸子的,所以搓的丸子又快又好,倒是顾瑛,前世在老家,他们那儿并不兴用豆腐搓丸子吃,所以头几个丸子搓得大小不一,又极容易散开。
虎生抬头看了一眼顾瑛,说道:“这里怪冷的,妹妹做不惯这活,不如进去灶屋里帮着娘一起烧火。”
顾瑛不服气的笑道:“我看搓丸子不是什么难事,待我再搓两个就会了。”顾瑛在一旁看着虎生搓丸子,不过是在手里多捏了一会子,又用着巧劲儿,顾瑛看了几眼,又搓了几个丸子,搓得丸子也很匀称了。
虎生笑着说:“瑛娘就是聪明,学啥都快。”
顾瑛轻笑一声,又低头动手搓了几个丸子,李氏端着一个盆,里面放的是炸好的油豆腐,这炸的油豆腐煮火锅,做炖菜都是好的,李氏捻了一个油豆腐泡递到顾瑛的嘴边;“头一个贡给灶王爷了,第一个瑛娘来尝尝。”
顾瑛咬了一口,果然很香,李氏又拿了顾瑛和虎生搓好的丸子进了灶屋去炸,不大一会儿,李氏便在里面炸好了第一锅的豆腐丸子,起了锅漏了油,端了新出来的丸子端出来让虎生和顾瑛吃,此时,顾瑛和虎生已将盆里的豆腐渣都搓成了丸子,俩人洗了手,拿了丸子来吃,那丸子炸得又酥又脆,咬上一口葱姜的香味扑鼻而来,虎生一连吃了好几个,直到李氏笑他再吃下去,过年时没东西待客才住了嘴。
过了一会子,李氏在灶屋喊虎生把火盆上蒸的红薯端下来,虎生应了一声,将蒸的红薯端下来,剥了红薯的皮放一边冷了,同样搓成丸子裹了一层面粉滚了一滚,炸成金黄色起了锅,那在油锅里滚了一道的炸红薯外皮酥脆,内里又香甜,顾瑛喜爱非常,只因为这东西吃多了肠胃不好,顾瑛不过略吃了几个,李氏又叫虎生去给刘二叔和水生家里送炸得红薯丸子去,虎生拿了东西往村里去了。
此时外间已并无甚么紧要事,顾瑛干脆在灶下帮着李氏烧火,灶里两个大灶里要炖的肉类都已备齐了,现下又要备卤肉一类的,李氏起了锅里的油,又上了水,加了卤料一类东西,便将要卤的腊货放到锅里去卤,至此时,忙了一天的李氏方能坐下歇歇,顾瑛连忙去倒了一盅滚烫的茶水来捧给李氏,李氏舒了一口气,笑着受用了。
锅里的肉卤的久了,便渐渐有一股咸香味飘出来,此时并不必顾着灶间了,李氏和顾瑛挪到院里坐着说话,不过小半会儿的工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