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百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育儿百科-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07。“消化不良” 
经常有母亲带着1~2个月的婴儿,到医院检查时说“婴儿消化不良”。一询问,母亲所说的“消化不良”,是便中混有白色的粒状物,或带有绿色,或有透明的黏液。这种情况在母乳喂养的时候比较多见。再询问一下婴儿的情况,就会回答说“仍然健康”;检查一下婴儿,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排这种便就不属于是疾病。但母亲还会说“可是,最近便才变成这样的,以前的便都很好”而不认可。关于母亲对婴儿期排理想便的问题,请阅读一下上个月的〃84婴儿的消化不良”。 
到目前为止,一天只排便2~3次,一过1个月就变成了5~6次,或者黄色
的便变成了绿色,或者糊样的便变成了混有粒状物,这一般多是由于母乳喂养的时候,母乳分泌得很旺盛而引起,这一点可以通过婴儿体重的增加情况和前个月比较一下就清楚了。如果上个月每5天体重增加没有达到150克的婴儿,这个月每5天体重增加到150~200克,这就肯定是喝母乳的量增加了。 
即使是只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在这一时期持续颗粒状便的也不少见。如果在生后1个月喂母乳,没有出现粒状便的婴儿,但在换成牛奶之后出现了绿便就会让人担心。认为是刚开始换牛奶不适应,就换成了其他食物,可是婴儿还是同样排绿便。实际上,这样的绿便持续1个月至1个半月自然会变成黄便。这样的绿便之所以不用担心,是因为婴儿的情绪很好,体重也在持续增加。有时把新鲜的菠菜绞成汁,每天给婴儿50克以上时也会出现绿便。 
不论是牛奶喂养还是母乳喂养,只要是婴儿健康,体重增加,就不要把便的次数增多、“腹泻便”等情况放在心上。我们喂奶是以抚育婴儿为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婴儿排好便。这种时候,如果因为便不好就停掉牛奶换成米汤,或者是禁食、静点,或者注射葡萄糖等进行所谓的“治疗”,这只是在治疗便而没有考虑到婴儿。林格液或者葡萄糖,是婴儿没有能力吃奶或者脱水时给予的东西,通过所谓这样的“治疗”把经常笑的健康的婴儿弄哭的人,是不关心婴儿体重增加等情况的人,所以也不会去测量婴儿的体重。说是“消化不良”,却不量体重而进行治疗,是不明智的,还是改变一下方法比较安全。 
母乳分泌非常充足,婴儿的体重按每天40克增加时,可以限制母乳的喂养量。具体方法是在喂母乳前,在茶或者是凉开水中加糖,喂20毫升左右,这样一来,便的次数大多都会减少。不过有时母乳分泌不十分充足时也会出现“腹泻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体重增加很少(5天100克以下)就要加牛奶,加牛奶之后,多会变成“好便”。平均每天体重增加30~40克,婴儿健康,吃奶很好时,就不要考虑便的情况了。 
108。便秘 
关于婴儿的便秘,请阅读上个月的〃85婴儿的便秘”。只是到了这个月,因为能够加果汁了,所以有的婴儿就免去了灌肠的麻烦。喂什么果汁为好,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婴儿的喜好不同进行选择,既有喝苹果汁能够通便的婴儿,也有喝了苹果汁便反而变硬的孩子。可以从相应季节最容易买到的水果开始尝试各种水果汁(见98果汁的喂法)。 
喂多少果汁合适呢?可以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量。最初在20毫升的果汁中试着加10毫升左右的凉开水,如果便还没有变化,就可以不加凉开水了,而只喂纯果汁。如果1次不行就每天喂两次。如果喂果汁不能缓解便秘,可以使用乳酸菌饮料,喂量可以与果汁相同,酸奶酪也可以,但是这类饮料多少都含有一些有形物,所以两个月以下的婴儿有时很难食用。 
不论是喂果汁,还是给乳酸菌饮料,便秘仍然不见好转时,就可以灌肠,但不赞成用泻药。 
以肛门为中心,有一圈放射状的皱褶,其中如果有1个皱褶发生裂伤,排便的时候就会出现疼痛。这种因为疼痛造成不能用力排便而引起的便秘,如果用乳
酸饮料或者果汁能使大便变软的话,2~3天就可治愈,所以不要去药店买治痔疮的药。 
109。湿疹 
婴儿1~2个月,是脸上和头上经常出现湿疹的时期,请阅读“89面颊的疙瘩和臀部的糜烂”。湿疹还是要尽量趁轻时治疗为好。发生湿疹之后,很快就会扩散。症状很轻的时候,每天涂l~2次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就会很快治好。有很厚的油痂时,取掉油痂后就会出现红色的糜烂,如果有脂液渗出的话,在家庭中就不容易处理了。 
如果接受医生的治疗,多数很快就会治好,但其中也有好了之后马上又反复,而不易治好的情况,这种时候母亲也不要着急。如果没有一种到时候肯定会好的乐观态度,就会给医生造成压力。 
如果母亲每次就医时,只是说“没有办法了吗?比以前又加重了”之类的话,医生就会对自己的技术产生怀疑,而开始使用各种药效强的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中加入氟的药效强的药膏,或者用只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使用含有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时间一长皮肤就变薄,出现线状斑,或者发生出血。另外,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马上就会好,可是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不见效了。逐渐加量,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婴儿的脸胖得非常圆,婴儿的肾上腺皮质也不起作用了,而这并不是湿疹本身引起的损害。所以,对湿疹,母亲必须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如果婴儿的头顶出现了油痂,不要硬性取掉,待其自然痊愈。如果只是头部出现湿疹,其他部位都正常时,可以不去处理,等待6周后,会自然痊愈。 
洗澡时,是否使用肥皂,可以试一下再定。如果使用之后,湿疹扩散,就可以不用;也可以试用一下湿疹用的肥皂(弱酸性)。要经常换枕套以保持清洁,贴身衣服要采用棉质物,新物品应洗过之后再用。婴儿不要做日光浴。 
用过很多药仍不见好转时,如果在牛奶喂养的情况下,把一部分奶粉换成脱脂奶粉也是一种方法(把7勺奶粉换成3勺或4勺脱脂奶粉)。纯母乳喂养时,母亲也可以把母乳换成牛奶。不要做所谓的“改善体质”注射,外力改善不了体质,不要做无用功糟蹋婴儿。总之,每天都能观察到婴儿的是母亲,是每天涂几次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软膏好,还是持续用几天含氟的药效强的药膏好,就靠母亲自己判断了。 
110。积痰 
快到2个月的婴儿,有时嗓子里会发出“咝儿、咝儿”的声音,这是因为积痰的缘故。有时抱着婴儿的手会感觉到婴儿胸部发出的“咝儿、咝儿”的声音,和摸猫身体时感觉一样。半夜或者是黎明,婴儿“咳儿、咳儿”咳嗽,喝了很多母乳或牛奶之后,咳嗽的同时有时将奶全部吐出来。可是婴儿本人却非常健康,经常露出笑脸,喝奶也很好,量一下体温也不高。除了积存痰之外,什么变化也没有。因为吐奶而去就医,一般会诊断为“支气管炎”,有时还会加上“哮喘性”,
然后医生还会说:“做一阶段吸人治疗吧”。 
这种积痰的婴儿占来小儿科就医的孩子的二三成,这是属于一种支气管分泌稍旺盛的体质,像汗或者口水的分泌有个人差异一样,支气管的分泌也有个人差异。请注意,就像把经常出汗的孩子不能当作病人看待一样,也不能把因为痰而发出“咝儿、咝儿”声的婴儿当作病人看待。 
这个月龄的孩子不会因为咳嗽而晚上睡不着,如果只是发出“咝儿、咝儿”声,还是不要把他当作病人看待为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要治疗支气管分泌旺盛的体质的孩子,锻炼皮肤和黏膜是最好的方法。这样一来,婴儿就必须接触外界空气。如果当作病人看待的话,他就会被关在屋子里不出来,而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有人经常会问:“让这样的孩子洗澡好吗?”其实只有母亲了解孩子洗澡后“咝儿、咝儿”声严重了,还是即使洗澡了也没有关系。还没怎么样婴儿就开始了“咝儿、咝儿”声的话,那么就不要洗澡了。不过,第2天又很健康,食欲也没有变化的话,就可以试着洗澡。如果仍然没有加重,就可以继续洗澡。洗澡也是对皮肤的一种刺激,也是一种锻炼。容易积痰的体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不去在意,就会通过锻炼逐渐好转。如果把这种情况当作疾病去就医,1个月当中就会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必须吃药或者打针。如果经常去看病,还会在候诊室感染其他疾病。 
如果听说是“哮喘性”的,母亲就会更震惊了。不过只要婴儿很精神,经常笑,喝奶也很好,这种担心就是多余的了。其实应该担心的是父亲的烟,如果父亲不能戒烟,也应该在房间外吸。曾有过这样的报道,如果母亲每天吸烟10支,其婴儿哮喘的发病率是不吸烟母亲的婴儿的2倍。 
111。经常哭的婴儿 
在产院时就比其他婴儿能哭的孩子,回家之后也经常哭闹,有时会打扰邻居。 
有的婴儿只在吃母乳或牛奶时安静,吃完之后刚过30分钟,就像火烧一样哭起来,而且出汗,换掉湿的尿布之后,还是哭个不停。母亲以为是母乳或牛奶不足了,测一下体重,平均每天增加30~35克左右,说明也不是因为营养不足而引起的哭闹;或以为是因为便或气体积存而不舒服,就喂果汁或灌肠,使每天都能正常排便,结果还是哭闹;或以为是深秋天气冷了,就在被中放了暖水袋,结果婴儿还是一样的哭闹。只要一抱起来就安静了,但不能总抱着,可是一放下又哭起来,而且习惯晚上酣睡,他就像在和父母开玩笑一样,即使去就医,医生也不会发现哪里不正常。 
这样的婴儿,在20人中约有1人。住在同一公寓的婴儿都很安静,母亲就会担心,周围的人会嘲笑自己的育儿方法不当,这时如果父亲说“你不会照顾孩子”,母亲就更感到羞愧了。但是,没有人会哭一辈子,要乐观地想他一定能好。并不是没有因为大脑的问题而昼夜哭闹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没有情绪好的时候。我们这里所说的爱哭的婴儿在不哭的时候情绪很好,会露出可爱的笑容。有的老年人会说那是抱惯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不抱就不停地哭,一抱就很快好了,所以还是抱起来好。而且不要只在家里抱,还要抱到外边散步,接触外边空气。接
触了外边的空气,看到了外边的东西,有些疲劳了,回家之后就会睡觉。再大一点之后,开车带着他出去兜风,就会停止哭闹。怕养成抱的习惯,经常放着不管,让婴儿持续哭闹,是不应当提倡的。因为哭闹虽然不会损伤大脑或产生其他问题,但因为腹部用力有时会引起疝气(脐疝、腹股沟疝)。 
112。婴儿突然哭闹时 
一直情绪很好或者睡着的婴儿,突然就像哪里痛了一样地哭起来,即使抱起来也哭个不停,这时也许是肠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阻塞,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不处置也没有生命危险。 
肠道阻塞多是因为疝“嵌顿”引起的(见139腹股沟疝),腹股沟(在大腿根部性器官的附近)的疝最容易引起“嵌顿”。如果平时就发生过腹股沟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打开尿布,观察一下性器官的附近,如果那里异常肿胀、变硬,疝不像平时那样返回腹腔,说明已经发生了“嵌顿”。以前没有发生过疝气,初次在腹股沟处发生疝气,有时也会突然“嵌顿”,这时候因为母亲完全想不到疝气的问题,所以就会喂奶或者哄婴儿,这样做因为不能控制疼痛,婴儿哭得会更厉害。这时如果取下尿布,看一下性器官附近的话,就会发现某一侧有异常肿胀的情况,但是一般母亲想不到这一点。所以如果婴儿突然哭闹,不懂得去取下尿布,去观察一下腹股沟部是不行的。当然,因为凸肚脐也是疝的一种,也能引起“嵌顿”,所以平时发生过凸肚脐的婴儿,如果突然哭起来,必须观察一下脐部。肚脐部“嵌顿”时,肠管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肠套叠时,相连的肠管套在一起,肠腔不通畅,所以非常疼痛。喂牛奶也会吐出来,隔5分钟或10分钟疼痛加重是其主要特征。1~2个月的婴儿发生肠套叠的情况较少,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 
不管是疝的“嵌顿”,还是肠套叠,都必须马上带婴儿到外科进行处置,因为早期治疗不用切除肠管。肠道阻塞时,婴儿的病情比较凶险,母亲也会感到非同小可(见181肠套叠)。 
临床中还可见到婴儿突然大声哭闹,像发生肠套叠一样,但又和肠套叠不同,不用处置也能自然治愈,这种病被称为“大肠病”。这种病发生比较频繁,1个月的婴儿可以出现,2~3个月的婴儿最为多见,男孩、女孩都可能发生。“大肠病”与肠套叠相同的症状是:突然像哪里痛一样地哭起来,而且怎么做都哭个不停。不同的是:哭的方式不同,肠套叠的患儿是哭几分钟就停下来,又哭几分钟再停下来,这样反复,哭声逐渐变弱,然后会吐牛奶、无力。而“大肠病”的患儿可以持续大声哭闹20~30分钟,哭闹停止后,马上变精神;而且不会吐奶,喝牛奶也很多,在下1次发作的间歇期,能持续正常几小时,排便也正常,脸色也不会变成灰色。最初母亲因为很害怕就带婴儿去就医,等进到诊室时,婴儿却正常了,医生就会说:“没有异常啊”。结果回到家后,发现每天都这样发生2~3次,持续几天之后,就会认为原来哭闹后就没事了 
对于“大肠病”患儿,抱到外边去,或者灌肠,或者给他听“嘎啦、嘎啦”的声音,有时会治愈;如果上述方法不起作用,有时能哭闹2小时。“大肠病”是常见病,发病原因不明。一过3个月,就像被遗忘一样地自愈了;既不需要吃
药,还可以洗澡,也可以喂果汁通便。如果原来是只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大肠病”,母亲一停喂牛奶,他就好了。所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这种病属于牛奶过敏。可是把牛奶换成豆奶,达到治愈的非常少,所以不能把它全部说成是牛奶过敏。它的预防方法是抱孩子到外边去散步1~3小时。深夜发病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