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规矩不当回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拿规矩不当回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山,精诚所至,终于“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使得“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这就是『妇』孺皆知的《愚公移山》。常言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立下雄心壮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人们无不为九旬愚公的苦干精神所折服。可偏偏就是有人认为,愚公精神落伍了,不适合改革的形象。可是此人是真的愚吗?

    大智若愚

    大智之人,对人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得宠不惊、受辱不躁;处事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大智若愚,此之谓也!

    “大智若愚”可以解释为:有大智慧而不卖弄聪明,表面上好像很笨。意思非常明白,就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给人以很愚笨的感觉此为“大智若愚”。

    然而,却总有些人喜欢自作聪明,唯恐被人当做傻瓜,却常常上演一幕幕作茧自缚、引火烧身、自掘坟墓的傻瓜悲剧。这些人可能会一招得逞,一时得势,但玩的终究是小聪明,此乃“大愚若智”。古人早就说过:“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曾感叹:“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这些都可称为智慧的结晶。

    其实,“大智若愚”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是混混沌沌与天地一体,秉承天地间的灵气,为造物主所呵护。大智若愚者,永远似睡非睡,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态度总是淡淡的、傻傻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他们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身居闹市,仍心凉如镜”,就算身居官场商界,仍能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一切功名利禄,他们拿得起,放得下。他们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

    但是,他们却不是好惹的角『色』。若关系到厉害时,他们都会有一些惊人之举。大智若愚者藏才隐德,谦虚谨慎,以弱制胜,是任重而道远的担当者,比常人更能抓住成功的机会。用“大智若愚”来评价愚公再合适不过了。乍一看来,愚公的确很愚笨的,而且愚得有点不可理喻。难道不是吗?用自己的风烛残年去挖两座大山,不仅自己辛苦,而且要连累子子孙孙,千秋万代,也怪不得被古人取笑。

    可是,如果我们可以另一个角度去想,这种“愚笨的精神”却是当今走向成功的一个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这种“愚公精神”。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只要我们不对困难说放弃,就一定能到成功的彼岸;若是我们踌躇不前,望而生畏,那一定是一事无成。所以说“愚公不愚”。天才来自于勤奋,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愚公精神”。事实上,愚公到了90高龄才决定移山,是他几十年来策划的一个计谋。愚公几十年来一直在揣摩天帝的脾气,终于在垂暮之年『摸』准了天帝的脾气,知道天帝会被什么样的情形所感动,所以就策划出一幕专为天帝而设计的“移山”大戏,从而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他“搬山”的梦想。

    现代愚公

    也许是列子疏忽,也许是列子有意捉弄,惹得后人对“愚公”这个人物争论不休。其实,智者们心知肚明:愚公不愚。以前,愚公为了大家的方便而移山,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是让人人都去移山,我们所提倡的是愚公的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

    之所以说“愚公不愚”,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所要赞颂的只是愚公的意志和毅力,而并非他的智慧。古人云:“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放到职场中绝对是四海皆准。对职场人而言,只有细细品味古人的这两句话,从细微处入手,从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谨小慎微,才有可能左右逢源,成为一个让老板信任、同事敬重、业务精通、业绩骄人的职场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现状值就要有人定胜天的愚公精神。如今的公司,只要规模较大,企业管理都会有自己一套成形的制度,而制度制定的出发点,自然是首先为了公司的利益,而公司的礼仪又是建立在员工努力工作的基础之上,愚公努力工作的动力源也和礼仪密不可分,这个利益自然是员工的工资待遇,奖金福利。准确的说,利益是维系企业正常生存的基石。对于这一点,每一个老板自然是心知肚明,再明白不过。于是,平时的脚踏实地就是职场制胜法宝。

    人生在世,就要有愚公的精神。在学习上,始终坚定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向其靠近,坚持不放弃,那胜利就必然属于你。在生活上,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你必定是个最忠直的人。对人生来讲,始终坚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人生的旅途将会有个完满的句号。如果人们始终认为愚公是愚的,那最愚的则是人们自己了。做人要善于用心去领会身边的事物,要善于体会身边的所有,要善于运用身边的一切。

    

别拿规矩不当回事 第一章 “规矩”人生,方圆有度(下)

    6。树大招风风损树,人为名高名丧身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贵而不显,华而不炫。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骄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摘自洪应明《菜根谭》

    “树大招风风损树,人为名高名丧身。”为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在富贵的时候,不可得意忘形,应慎防祸害随时而来。所谓“爬得愈高跌得愈重”“高处不胜寒”“乐极生悲”,我们既不能唯恐招风,而要更上一层楼,就应当涵养柔德,自我检讨。

    做人姿态——低调

    示弱其实也是生存中的一种潜智慧。有时求胜反不如求败,这反而会是“强在弱中取,进在退中求”的途径。要想“高人一筹”,先学着“低人一等”才行。低调,是一种态度、一种风范、更是成功的另一种境界,一种思想和一种哲学。

    人人都想出头地,功成名就。但是,在办公室里过分显『露』自己对事业或职位的野心,无疑是对同事和上司的公然挑衅,不仅同事会对你提高戒心,就是老板也要担心你是不是暗中觊觎他的高位,对你百般提防、找借口把你调走,更有甚者也许会杀你于无形之间。

    人可以有野心但不可以外『露』,事事强出头、求表现,反而会招致外界的异样眼光,也许你会疑『惑』不解,难道表现积极有错吗?当然,积极没有错,有时它还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工作态度,但这个表现要拿捏有度,最好的方式是称职地做好分内之事,保持卓越的表现。但应尽量维持低姿态,若积极越了边界,抢了别人的工作,会让别人觉得在公司的地位受到威胁,看不过去或心眼较小的人,甚至会暗中扯你后腿、耍些小动作阻挠你的正常工作。

    “树大招风”。对于树来讲,要坚持在暴风雨中不倒,就要尽可能地把根扎入地下土壤的深广之处;而对于置身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人士来讲,更应懂得深谙自身职业素养,练就一身过硬本领,这实在是一庄非常重要的事情。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如果名气过大虽然能带来很多好处,但烦恼也不少,要适可而止,有个限度,锋芒太『露』容易树大招风。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低调做人不仅是普通人的处世圣经,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训诫。无论一个人取得了多大的成功,无论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容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低调做人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

    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大家对成功的渴望太急切了,所有的人都希望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大家如此急切,甚至扭曲了心态,由“急切”变成了“急躁”。做人需要低调,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在短缺单一时期所谓的“朴素”;低调的人总是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也十分清楚自己能力的界限。所以,他在取舍之间有十分清楚的判断,他知道如何取舍。而取舍的判断就是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不能有所放弃,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在自己编织出来的网中窒息死亡。

    做人姿态——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绝不是众人理解中的消极避世,或是懦夫所为。它带来的是在世俗纷争中的一片宁静,在尔虞我诈中的一份安全。臭椿树,也正是因为其外表疙疙瘩瘩,枝干弯弯曲曲,使得木匠看见它也毫无兴趣。“一无是处”保存了它的『性』命。

    古今史册,不乏为名利怒骂争夺而气势汹汹的人。为名利丧身者,无人为其哀,因名利达命者,无人为之喜,此所谓名利君子所鄙弃也。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困扰。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当名利尚未得到时,他会精心竭力、惨淡经营,甚至把名利当作自己生命的支柱而孜孜追求,待名利得到后,还要机关算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一个闪失而丢官失利,弄得自己未老先衰,宁愿承受如此这般的非人折磨,就是拥有不了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心态。

    千百年来,名利到底是好是坏一直被人们所争议,有的人为追逐它而丧身殒命,有的人却因为它而飞黄腾达。“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这副对联,足以体现出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也足可以成为所有为官者的座右之铭。

    中国清朝时期“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生都在追求功与名,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所以曾国藩至死都以自己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而感到惭愧,然而,他也是一个饱读历史的人,对于历史上因为过于汲汲于名利而丧身败家的先例,曾国藩十分熟悉,并且时时引以为戒。他认为,无论是为人、做官,都不能太贪心,都必须知足。在名利问题上,应该以“恬淡”之心处之,学会“尽『性』知命”。他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名利之心太切,没有一天是坦坦『荡』『荡』地度过的,世俗之见太重所导致心情焦虑。要想消除这两种弊病,必须从‘淡’字上着眼。功名富贵一概淡然忘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境自由自在。”

    其实,名利本身自然是无所谓好坏。有道是:“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无论宦海沉浮,无论商战成败,无论情场生死……就像寒鸭戏水一般,冷暖自知。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做到笑看人生有益于身心健康,“淡泊”既不是没有理想、少有追求,也不是懒散和碌碌无为,而是“明志”和“致远”,是对生命的安顿,也对自己灵魂的升华,使其自由而坦然。

    7。让贵人助你一臂之力

    因为降生之时没有天生的财富,因为知道梦想的遥远,所以很多还抱有希望的人选择了“爱拼才会赢”。但是有些人就算拼尽全力也没赢,这是为什么?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缺少贵人相助。“店里有人好吃饭,朝里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一人,强似拾金银”……这些谚语都说明了贵人的重要『性』。

    要找到你的贵人应该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一个敏感的、敏锐的、捕捉机会的这样一个心态,就好像一匹狼竖着耳朵在警觉和寻找猎物的这种状态,你只有保持这种状态,你才可能随时抓住这个“贵人”创造你的崭新人生。

    贵人相助好办事

    成功,要靠自己,也要靠别人。成功的最佳途径就是紧紧跟在巨人的后面,这样你永远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看电视剧,我们总是会一边为主角坎坷的经历唏嘘,一边又为他们的好运气羡慕不已。他们虽然一路走得艰难,但走到哪儿都能遇到贵人。所以,他们成功了。不辞辛苦的攀登过程中,贵人相助,不可或缺。也许在某个关键时刻,贵人推一把,就可使你“鲤鱼跃过龙门”,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游子一个人背井离乡,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不知何处才是落脚地。感到茫然无助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位好心人指点『迷』津,解决了生存的难题。

    或许我们拥有过人的天资,或许我们知道勤奋吃苦,或许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但那都需要长时间的拼搏。相反,如果有人助你一臂之力,就像快马加鞭,锦上添花,这样不是更能加快成功的速度吗?有贵人的相助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贵人相助,不仅能替你加分,还能加大你的筹码及成功机率。除非你真的衰神符身,否则,在你的一生中,总会碰到几个贵人。例如,你在工作中一直不顺利,表现不佳,就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你开始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你的一位上司适时推了你一把,设法帮你跨过了门槛,重新燃起你的斗志。

    每个身在职场的人,在上升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贵人相助,只不过自己没有觉察而已,师长、上司、前辈、朋友轻轻一点拨,你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在职场中,贵人能给我们提供机会、物质帮助、思想观念的启迪、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了贵人提携,一来容易脱颖而出,二则缩短成功的时间,三是办砸了事能有所庇护。

    找到你的贵人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自己的贵人,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