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项羽遇到刘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项羽遇到刘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不能因为后来刘邦平定天下,威风甚至超过了秦始皇,就说他当时内心做着怎样的取舍,有着怎样的担当,酝酿着怎样的蓝图,那是那些为英雄伟人树碑立传的御用文人通用的伎俩,是哄人的把戏。务实点有什么不好?干嘛学得那么乖巧?

【4。话里的玄机】

相同的情景设定,二人却表露出不同的姿态。要说有共同之处,就是他们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话。言由心生,没有丝毫的矫情和掩饰。除此之外,就是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当皇帝。我们先说刘邦。

作为泗水的小吏,刘邦早已是社会油子,是个喝酒赊账,诸事不干其虑,“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的主儿,今朝有酒今朝醉,怎么潇洒怎么活。他没有多大的社会和生活压力,也没有多少雄心大志。

彼时一些诸如其母刘媪“梦与神遇”,武负、王媪二位酒店老板“见其上常有龙”,以及后来刘邦斩白蛇,吕雉循云气找刘邦等美丽传说,只是为了增加他的神秘色彩,让他自我感觉良好些罢了,况且那些传说是不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授意他人故意放的烟雾弹也未可知。总之那时他绝不会想到将来要当皇帝,即便想,也和如今那些学炒股的想成为巴菲特一样,是一种美丽的期待,能否实现自己心里也没底。

刘邦乐得逍遥自在,或许也想获得更大的权力、想当更大一点的地方官,每天有人拍马屁,有酒喝、有肉吃、有妞泡也就满足了,这些对他来说已算是奢侈了。皇帝那事儿离他太远,况且人事变化瞬息万变,能保住这个泗水亭长就不错了。

项羽当时也没想到要当皇帝,或是成为后来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那是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水到渠成的事。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的话,其实就是一时之愤,而且他说话的重点在“取”,而并没有期望要“代”,没有想除掉秦始皇后自己去坐他的位子,他只是不想让秦始皇在那个位子上优哉快活,他看着长气。

虽说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也像“怎么看”和“怎么办”一样,一字之差,谬以千里。项羽和刘邦在彼时情景的说话,应该是二人内心情结的一种完全流露。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别。

第一,二人目的不同。

项羽要的是结果,刘邦做出的是规划。或者说,项羽是要夺天下,刘邦是想坐天下。

项羽的取代,强调的是一种手段,是一个实现目的的过程。这注定他会用铁血手腕去征服世界,也注定他在做事时甘于冒险。在他看来,武力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所以当刘邦向他示弱时,他会毫不怀疑刘邦的动机,因为他觉得自己足够强大,有着足够的威慑力。

刘邦的艳羡,则是人生的一种目标,是一种很平和的向往。这种平和注定他会稳扎稳打、按部就班,不会轻易冒进。这种循序渐进会转变成机智,遇事能以柔克刚;也会让他头脑清醒,凡事避其锋芒,做出暂时的妥协。刘邦先入关,按照楚王熊心的约定,他该理所当然地称王,可是面对项羽的霸气,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因为他清楚自己还不是项羽的对手。

第二,刘邦比项羽成熟。

在处事上,刘邦肯定比项羽要成熟、老道。项羽直来直去,有啥说啥,想啥做啥。从项羽义愤填膺、不管不顾的说话中,已然证明了他的不成熟。刘邦则会将心里的渴望埋藏起来,等时机成熟了,再拿出来熨平。事情说起来简单,里面却有曲折、有包容、有妥协,不会如项羽般是一条笔挺的直线。

第三,项羽比刘邦压力大。

抛开两人后来的发展,单就这两句话来说,刘邦的话更现实些,话里没有任何负担,说说就算了,最多是晚上睡不着或是灌点黄汤的时候,拿出来回味向往一下,想象着自己替代秦始皇去坐豪华车驾的情形。项羽则不然,他心机沉重,那话是真往心里去了,以后每每想来都会如鲠在喉。

【5。差别来自哪里】

相同的情形,二人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大的反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第一,年纪的差别。

从年纪上讲,刘邦比项羽大二十四岁,项羽说这话时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刘邦见到秦始皇应当比项羽早,就算是秦始皇刚登基时被刘邦看到,那年纪最起码也比项羽看到秦始皇时大十一二岁,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

有人对此不服,会举出若干少年老成或者年轻有为的鲜活例子,这个我承认,也很佩服,但这也只能说明智力和用功程度上的差别,莫说这种差别不会太大,就是大,它也代替不了人的经历和经验。一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不是单纯靠智力和用功解决得了的,尽管有时它们能起到促进作用。人生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你不到那个年纪,你就永远不会做出那个年纪的事。所以从年纪上讲,刘邦比项羽要见多识广,也注定他不会像项羽那般口无遮拦。

第二,身份的差别。

大家有个误解,以为项羽是贵族出身,刘邦是个泼皮破落户,所以项羽气质高贵,刘邦无赖到家,或者说项羽比刘邦素质高。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素质看表现在哪里,看品质,项羽肯定比刘邦高,刘邦喝酒逛窑子,作风不敢恭维;看诚信,项羽也比刘邦高,刘邦身上分文不带就敢去喝人家的蹭酒,这事项羽无论如何是干不出来的。但要论政治,项羽就不如刘邦了。项羽家底再厚实,祖宗再荣光,也不过是个富二代、官二代,他本人仍属于无业游民之列,没有什么具体的营生可干。那刘邦再不济,也是个底层公务人员啊,耳濡目染,政治素质肯定比项羽高。所以见到秦始皇,刘邦会说羡慕的话,而项羽则只会说反动的话。

第三,情感的差别。

项羽对秦始皇只有恨,因为他觉得秦始皇抢了他的威风。项家世代为楚国将军,爷爷项燕更是楚国的柱梁,衣食无忧、受人尊敬。在击退李信的二十万大军之后,项家也达到了荣耀的顶峰。但这种光鲜维持得太短,王翦六十万大军压境,项燕兵败后自杀,项家从顶峰跌落到谷底。从风光到落拓,这个弯儿项羽不是一下子能转过来的。

家族的荣耀相去未远,挥之不去,这就成了项羽心底的一个死结。犹如一个失意的官员,总是回忆自己过去的威风一样,在谈笑风生的表面,深埋着失落和沮丧的遗憾。尽管项燕死时项羽才十岁,记忆可能有些模糊,但叔父项梁却是记忆犹新的,他未必不会将他的那种情绪传递给项羽不是?项家落到这般田地,都是拜秦始皇所赐。所以秦始皇越威风,项羽就越失落,这种失落之情,有时会激发人的野性。野性出来,也就无所谓怕了,所以他敢说犯天下大忌的话。

刘邦对秦始皇没有恨,作为秦朝的一个地方小吏,吃着秦始皇给的俸禄,享受着秦始皇给的权势,他应该感谢秦始皇才对。即便偶尔不如意时发发牢骚,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他对秦始皇也不应该有实质性的恨,因为秦始皇并没有损害过他的利益。

【6。不同的影响】

二人不同的言论,也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变异着、存在着。

项羽的取而代之,杀气腾腾,火药味十足。后来这种杀气变成了霸气,处处锋芒毕露,他破釜沉舟,是为了争夺天下,争夺原本属于他的荣耀;火烧咸阳,是为了毁灭天下,毁灭秦始皇的旧有秩序。他为所欲为,视天下为囊中之物,任由自己放纵。他的霸气终于达到了沸点,燃烧起来,让他忘乎所以。

虽说当时刘邦没有太大奢望,可这种天上地下的强烈对比,也会让他的内心翻江倒海、五味俱全,也会引出他内心的那种不安分,进而激起他的万丈豪情。秦始皇的威风刺激了刘邦,也给了刘邦一个企盼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是模糊的,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只是很快地一闪,瞬间便消逝得了无踪影,但却在心底留下了痕迹,一旦条件成熟,它就会重新翻腾起来。

正是因为当时的羡慕,所以刘邦以后会不断地憧憬未来。随着反秦风暴的蔓延,刘邦有了自己的地位,他成了反秦大军中的一份子,是要取代大秦帝国的一份子。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其想法也是模糊的、不成形的,有时不过是在心情低落时的一种自我安慰,但这已经上升到了另一种高度,因为他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人的目标、信念的形成,往往都是从最初的不安分开始的。刘邦内心的躁动,也就成了他理想的雏形。尽管当时这个雏形还是毛茸茸的,离长上翅膀还差得很远。随着天下只剩下刘、项对决,刘邦的雄心才彻底激发出来:原来我也可以那样的。那时刘邦的心境完全发生了改变,他不再认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梦想。当他的威风越来越接近始皇的威风,这种梦想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了,进而成了一种目标。正是靠着这个目标,刘邦有了前进的向导和动力,才有他后来的一系列成就。

【7。项羽有魅力,刘邦有欲望】

项羽的话传递的信息就是要拿下、取代,过程直接而短促。刘邦则是憧憬、向往,要实现则需要一个过程。通过二人简单的说话,也可以得出二人的性格特点,那就是:项羽有魅力,刘邦有欲望。

项羽的性格个性突出、张力十足,感染力颇强,因为他有棱角。他像一个游行侠,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性随心,快意恩仇,活得很真实,也很自我。这样的人适合交朋友,因为他没有太多的心机,他会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也会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翻脸。

刘邦则像一个普通人,他很现实,有欲望,知道凡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会让他性格相对柔顺些,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会分析利弊,变得有心计。

相比之下,项羽更让人喜欢,因为他直接、干脆、透明。刘邦则让人佩服,他沉稳、包容、老辣。他们都注定不是平凡人。

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码

【1。学历与能力】

学历与能力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今的观点是:学历和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学历高的不一定能力强。有人还会举出无数事例来论证此问题的正确性,比如某某某小学文化,后来成了大老板,公司都开到国外去了,手下雇佣的都是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某某某学历高,结果干嘛嘛不成,只会纸上谈兵,等等。

这个观点其实最多只是部分正确。你举多少例子,它也是特例不是?特例之外的无数事实,还是在证明着另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学历高的,能力也会稍强些。其实,有能力、有本事和有学历之间并不矛盾。这话原本是抨击循规蹈矩的教育体制的,并非单列出来的学术问题,所以也不必较真儿。

有阵子社会上流行“读书无用论”,一些人颇以没文化为自豪,恣意张扬其无知者无畏的个性。现在这样的人很少了,可这种观念依然存在,只是他们嘴上不说,潜意识里却仍旧排斥知识,突出的表现是:他宁肯花二百块钱吃喝而满不在乎,却舍不得花二十块钱买本书来读。这是认识问题,也是素质问题。

我们总说经济、文化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这种提法其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两者的不同步,因为已经实现了的问题是不需要强调的。我们经济发展得如何且不去说,单就文化来讲,人们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经济那般深刻,因为后者更加直接、实惠。其实,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不光体现在GDP上,它更是一种综合实力的体现,也包括文化和教育。

单就某个人来说,成功也绝不是偶然的,他是自身储备到一定程度后的集中释放。储备的东西很多,包罗万象,比如经历储备、经验储备,以及能力储备、关系储备,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还是知识储备。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学历。当然,知识不等同于学历,学历只是知识的一个量化标准,而知识是不能做到完全量化的。但不管怎么说,你没有学历,你就缺失了接受更高一等教育的机会,也缺少了获取更多知识的机会,这总归是个缺陷。

获取学历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努力、认真去学,而不是靠混、靠抄、靠走后门、潜规则得来的学历,含金量就高,也就在某种程度代表了你的能力。遗憾的是,如今好多学历得来轻而易举,甚至可以花钱去买,也就无所谓能力了。

能力的大小和先天素质有关。同样的高学历,有人头悬梁锥刺股,精神可嘉,有人却学得轻松灵活,富于创造,表现出的能力就大不一样。能力的大小,还和用心程度有关。所谓术业有专攻,你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激发出你的创造力。人非圣贤,一个人再聪明,学历再高,他也有未涉足和未知的领域。你资质平平,学历不高,但你只要在某个领域用了心,你一样可以成为佼佼者。

啰嗦半天,就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人不学习不行,没有知识也不行。

刘邦打败项羽并不是偶然的,那四百余年的汉室基业得来并不轻松,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很复杂,但有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就是知识储备。

这里说的知识,并不单就那些书本而言。知识涵盖的范围是广阔的、深邃的,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经验积累、经历积淀,都属于知识的范畴。项羽和刘邦二人都没有什么学历,书本知识都不多,一个是不好好学,一个是没机会学。但刘邦却掌握了另外一门知识:社会学。相比之下,项羽在这方面就欠缺了很多。

【2。项羽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项羽小时候读书,很快便对那些枯燥的文字心不在焉了,于是“学书不成,去学剑”,弃文从武,结果学剑“又不成”。文也不成武也不就,他的监护人项梁就生气了。项梁是项羽的叔父,项羽十岁那年父母亡故,自此便跟着叔父过活。面对叔父的震怒,项羽的一番解释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学那么多课本知识没用,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武功再好,也是单打独斗,战场上派不上用场。要学我就学万人敌的兵法,学指挥打仗的能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