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11新中华-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泰号舰长就在谢观潮身边,他重重的一跺脚:“司令,咱们还击吗?”谢观潮冷冷道:“不用还击,继续向前。”
何伯恼怒的发现江北军的船队坚定的继续朝前开,对他的发炮警告和旗号不加理睬。只有楚泰号用旗语向他们表示:“我们是江北军,现在航行在中国的河流上,请你们不要阻拦。”何伯闭上眼睛,又一下睁开:“最后一次发炮警告!并告诉那些家伙,如果他们还不返回九江的话,我们就真的开火了!”
他在心里下定了决心,我是军人!我要执行我的命令!
又一发炮弹在楚泰号前面炸开,这次离得更加的近了,楚泰号还是毫不犹豫的冲进了被炮弹激起的水柱当中。水柱散尽,军舰仍然在昂首向前。这艘前清时在日本神户船厂订购的745吨的炮舰,有两门114毫米主炮,两门76毫米副炮。在这个九月的日子里,展现出了他最光彩的身姿。
何伯在心里飞快的计算着双方的火力对比。江北军这两艘炮舰在长江上面来说,还是很强大的。他的四艘军舰一共才十二门3寸(76毫米)火炮,加上一些6磅(57毫米)的副炮。而且都是二三百吨的小舰艇。和楚字号比起来小了整整两圈。打起来,就算中国海军的训练程度不如英舰,但是很有可能自己的军舰在114毫米炮弹下会被炸成碎片。现在双方相距得太近了!
他突然很怀念那些看着米字旗号就绕道闪避的原来的那支挂着龙旗的舰队。不过英国海军的骄傲还是让他毅然下达了命令:“猎鹰号和塘鹅号对付南面的那艘军舰,我的瓢虫号和叽鹞号对付北面的那艘军舰,等到我的命令一下,就全力开火……一定要等到我的命令!”
谢观潮在指挥席上站了起来,一直保持着一列横队的四艘英国军舰,分成了两列。两艘夹住了楚泰,而两艘夹住了楚观。舰上英国水兵奔忙着各自就了战位。炮口几经调整,已经完全的将两舰瞄准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将炮弹砸过来!
一滴汗珠从谢观潮面颊上流了下来,身边的军官们也紧张的注视着这一切。谢观潮哑着嗓子下达了命令:“两舰人员各就各位!炮口对准英舰,随时做好还击准备!只要他们一动手,我们就反击!”军舰上的官兵随着他这个命令下达,也全部就了各自的战位。双方的神经都绷紧了,炮口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就像在战场上对拼刺刀一样。只要一开火,肯定就是一个极惨烈的局面。
谢观潮将海军军官帽在头上戴得端正,目光炯炯的看着前方。江北军的船队仍然在坚定的继续前进。
“九江的第一批运输船队到底是什么时候出发的?”雨辰站在他的“虎穴”作战室,神情凝重的问道。他命令海军舰队西进九江,就是要为运输船队护航。
他的鱼电既然发出了,不做出点什么和英国对抗的姿态。他的电文就只能沦为一句口号,一堆空谈。民心士气既然被他撩拨到了这个程度,九江运输船队继续北上就是必须要做得事情了。
他仔细盘算过,无论江面上的对抗事件发生后的胜败,对他的名声都只有帮助而没有坏处。但是真正的政治家考虑的不能仅仅是这一点。自己正面和英国人发生冲突了。他们的后继反应是什么?还有列强们会怎么样行动?北京的袁世凯又会利用这个做什么文章?江北半独立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威胁?自己囊括三省的计划是不是还能顺利进行?这都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英国在长江上的底限是什么,他的确也是心中无底。按照司马湛的老话,这事情变数太多,他推断不出来。
但是武穴伤亡的那么多军民,却不能不使他作出这个决定,以前也说过了,我们雨司令也是有着一定民族情绪的青年呢。更何况,他也才二十四岁。
不过无论发生了什么,雨辰都有信心利用这个局面继续推行自己的计划。问题就是看这个事情向那个事态发展罢了。
吴采低声的回答道:“九江的运输船队在上午十点出发的,他们应该和咱们保持电报联系,估计到十二点,第一封无线电报就转过来了。”
雨辰仔细的看着地图上九江那一段江面,摇头道:“我不要谢观潮的过程,我只要个结果!反正我已经和他说得很清楚了,英国人开炮,咱们就还击!”
吴采不出声的站立着,半晌才有些犹豫的问道:“司令,咱们如果真的和英国人动手了,这些变数您都考虑进去了么?这次挥兵鄂赣,从安徽方向我们也大可以对鄂州的我军进行补给。非要在长江上面和英国人对抗么?”
他继续道:“我对找英国人干一下,这个是绝对支持的!武穴的人不能让他们白杀!但是作为江北军的参谋长,我却要为整个局势考虑一下。我们树敌这么多,对咱们在长江中游的行动有没有帮助?一羽先生他们几个,这些天来找了你很多次,但是您都不见,他们托我向您转告,还是不要太孟浪,不要把英国人逼得全力去支持袁世凯。”
雨辰哼了一声:“他们那些先生,在英美留学了几年,就见到什么洋人都是骨头软得了。英国马上还有能力顾及咱们吗?一次大战……总之我这次是除了继续咱们江北军的大义名分之外,还要试探一下英国人的底线,他们到底能支持袁世凯到哪一步!不碰一碰,也许他们永远不会重视我!”

第十四章 雨辰的胜利

江风迎面,浪溅甲板。
英国和江北军舰队还在互相对峙着,向鄂州方向驶去。双方的神经都越来越紧张。却始终都在等待着命令。
何伯中校站在指挥舱里,半天还是下不了决心。他早就把这边的情况电报上海的远东舰队司令部了,但是那边现在还是一直保持着沉默。没有给他答复,难道真的要他自己做决定?
他不知道,现在上海的英国总领事馆里正乱成一锅粥呢。在总领事馆服务的中国仆人,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些洋人老爷这么不冷静的样子了。
当一个仆役端着奶茶和点心进了会议室的时候。就看见肯特正气急败坏的嚷嚷:“既然雨辰敢于派他的舰队用火炮对着我们大英帝国维持和平的舰队!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打击他这种藐视权威的做法!不然在扬子江上面,米字旗的威信就要受到玷污!他一个小小的地方军阀都敢于这样,那我们还怎么样把我们的政策推行下去?”
英国远东舰队的司令官是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绅士了。他一样有着贵族的爵位。按照肯特不厚道的评论,他似乎也是暮气沉沉。
他笑着从仆役手中拿过了茶杯,低头浅浅的尝了一口,并没有什么表示。他的副官就站在他的身后,等待着华脱尔中将随时下达的命令。
肯特稍微控制了他的情绪:“难道司令中阵下是担心现在在那里的四艘炮舰不是江北军舰队的对手?我们远东舰队有的是强大的军舰!随时可以把他们打成废铁!”
对于肯特都有些无礼的质问,老将军只是觉得他实在不象是个外交官。他应该被派到南非去,去和那个只恨月亮上面不能殖民的大富商为伴。确切的说,他们的思维都是属于上个世纪的。
“大英帝国的权威并不是由炮艇的吨位来体现,而是这些勇敢的小炮舰背后的国家。我们有时可能会因为情况而忍让,但是绝不是因为畏惧。”华脱尔将军慢慢的道。
“而且领事先生和北京的公使先生似乎意见上面也有些差距,我不得不说。领事先生可能有些失去冷静,而变得偏执起来了。远东舰队是远东外交政策遂行的保障,而并不是外交官们手中的工具,这点是必须认清楚的。”
他悠悠的说完,低头又继续开始喝茶。
肯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是个狂热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大英帝国的荣光现在在渐渐的衰退,使得他在外交官这个岗位上面越发不能容忍别人对大英帝国的挑战。但是这个老头子舰队司令都这样说了,难道他还能强逼他命令炮舰开炮吗?北京的朱尔典公使似乎也从原来的立场上面退缩了。他和这个老头子现在强调的是舰队在长江江面的存在,而不是开火。
“都是一帮软弱的家伙!只要我还在上海总领事的位置上面一天,那个雨辰就别想指望能得到大英帝国的友谊!”他实在觉得这一切事情发生得无谓,而结束得更加的无谓。朱尔典那个老狐狸稍微被推动了一下,在援助袁世凯的实际步骤上走出了一步。但是随着一百来个中国人的死,又马上缩了回去。这些中国人的性命就那么重要么?
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向华脱尔将军点了点头,提着手杖就离开了会客厅。他太需要去冷静一下了。
华脱尔把最后一口茶喝完,慢慢的站了起来,朝自己年轻的副官笑道:“我的孩子,陆地上的茶永远没有军舰上面的好喝……马上回我们的家吧。另外发电报给何伯中校,我们放弃,远东舰队已经展示了他们的存在。不必要为了一个突发事件和中国军队正式开火。他们并不敢真正挑战我们的权威……让孩子们都休息去吧。下面是外交官们该做的事情了。”
何伯终于接到了他等待已久的电报,而这时他已经和江北军的船队已经对峙了快五个小时。当远东舰队命令他们撤往汉口的消息传来之后,他第一反应是解脱。第二反应却是恼怒。大英帝国的军舰第一次在中国人的海军面前退让了!
他心情复杂的将那分电报纸揉成了一团,嘴里喃喃的不知道在念些什么。突然大声的向身边的参谋命令道:“命令全中队,向汉口前进……走之前我们在他们面前兜一圈!”
四艘炮舰都把锅炉上到了六气压半,军舰猛的加快了速度,不断的朝江北军的船队逼近。炮口还是示威性的左摇右摆,分开一道道雪白的浪花直冲了过来。
谢观潮的神色更加紧张了,身子几乎完全扑在了指挥台外面。身边的参谋请示他的声音都变了:“司令,您看是不是马上开火?”
谢观潮大声的道:“不许开火!咱们不打第一炮!命令弟兄们都沉住气,他们是小船,撞也撞不过咱们!”他声音之大,连整个前甲板上炮位里的官兵们都听见了。
四艘英国炮舰在船队面前交叉而过,几乎离对面的军舰就十来码的距离。英国水兵在甲板上朝这边口哨谩骂,有的连土豆都扔过来了。江北军士兵也不甘示弱,抄着南腔北调的国骂回敬过去。有些肺活量大的还互相吐口水。一片喧嚣嘈杂的声音。
只有两个站在舰桥上面的高级军官,在军舰一错身的时候,冷冷的对视了一眼。
四艘英国炮舰在船队周围兜了一圈,组成一列加速向上游驶去。到了远处只能看到四道淡淡的烟柱的时候,江北军的海军将士们这才反应过来。欢呼声响彻了江面。军帽全部都抛了起来。还有人互相搂着跳着。
这次是英国舰队第一次在长江上面的退让!这怎么不让这些怀着必死之心出航的海军将士们欣喜若狂?
就连谢观潮身边的参谋军官们也搂在一起在舰桥里面欢呼了起来,谢观潮也象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微笑着看着这些青年军官们那些分不出来是什么声音的高叫。
司令想探探英国人支持袁世凯到哪一步的底,还真是不过如此啊。他这时才觉得精神绷紧之后的放松,是那么的美好。他低声对身边的军官吩咐道:“给雨司令发电报,我们继续在向鄂州前进,江面英国军舰……已经撤退。”
“司令,司令!天大的好消息啊!英国舰队撤退了!让我们的船队进抵鄂州了!谢司令亲自署名的电报,千真万确!”
当吴采亲自拿着电报兴高采烈的冲进作战室的时候,雨辰就觉得身子一阵摇晃。好容易才站稳了脚步。要说他做出了出兵鄂赣,江面强行增援鄂州赣军的决定之后,心里面不紧张那是假的。他一直不知道袁世凯和英国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武穴炮击事件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件突发事件。要是英国真的铁心支援袁世凯的话,他在鄂赣之间,就很难立住脚了。
不过事情总算进展得和自己的预想差不多,英国对袁世凯有一定的支持。但是这种支持更多的是建立在袁世凯和朱尔典的良好个人关系上面!要不然也不会有迟迟不承认袁世凯的中央政府和大借款现在还在谈判当中这个事实了。
有了这个底,事情就好进行多了!他站在地图桌前,周围的人看着他的眼光都变成了带点敬慕的意思。蒋百里咳嗽了一声:“雨司令……这次又给你判断准确了,当真了不起。看来我们的见识,比起你来,还真的差了一些。”
这个军事战略大家能说出这样的话,当真是不容易得很了。雨辰在那里微笑,背心上还是有冷汗在流淌。他们可能由于历史的局限,不能对当时的列强有清醒的认识。他却是清楚的知道未来的走向!想到这里,他朝蒋百里点了点头:“百里兄,其实这次还是侥幸得很,只是兄弟不愿意对洋人低头罢了。这个臭脾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你们的意见还是很稳重的,以后还要多多的提出来。”
他转头又对陶定难道:“克艰,马上再帮我拟份通电!大概意思就是希望中央能和英国早点对武穴事件办理交涉,并能仔细斟酌前清与各国签订的各项条约。江北军将静待善后,绝对尊重中央意见。虽然有武穴这个不幸事件的发生,但是江北作为地方自治区域,还是秉承着对国外友好门户开放的政策,这个不幸事件,不会影响到江北和各国的广泛商业利益,只要各国能尊重我们主权,江北对各国仍持欢迎态度!……就是这些,文字你们仔细斟酌去,等我们这次和英国军舰对峙胜利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马上就把这份通电发出去!”
大家都露出会心微笑,这个司令,对别人打了一巴掌,马上就塞个甜枣。当真是什么亏也不肯吃啊。还对中央袁世凯来个逼宫,当真是阴险到家了。
司马湛悄悄的朝吴采伸了一下大拇指,而吴采只是笑笑,心里面只有自豪感和欣喜。他是跟着江北军一步步发展走过来的,江北军能兵强马壮到这个地步,而且还在江面上逼退了英国的舰队,这个年轻的参谋长,心潮起伏。
长江中游的这次小小的对峙,在舆论界可是掀起了滔天巨浪。有的报纸连篇累牍的发表评论,说这是民国多么多么光荣的事情。江北军又怎么怎么是民族的武力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