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11新中华-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的烦恼、苦闷、对皇帝还有陆军高层的埋怨,都化作乌有。心中所有的,只是一个军人最单纯的好战心理。德国的陆军天下无敌,还没有到中国军队轻松就能占便宜的时候!
重炮的炮火几乎都集中在小湛山的步兵堡垒和堑壕线上面,重榴弹炮在阵地上面炸出了一个个可怕的缺口。借着炮火的闪光,他可以看见阵地前面的鹿砦被一层层的掀上了天。炮弹就象一块滚动的积雨云,将死亡的弹雨逐步的向前播撒。偶尔有一发超重的炮弹落下,就看见地上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泥土被炸得冲上了半天高。钢骨水泥的机枪堡在这样的炮弹下就象纸糊的一样,一下就被抹去了在这个世界存在的任何痕迹。不时还有炮弹落在炮台上面,重重的敲击声让里面的每个人都被震得东倒西歪。掩蔽部内的电灯忽明忽暗,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是仓惶的神色。中国军队的炮兵力量,尽然是出乎意料的强大!不远处炮台所属的六门一百二十毫米的加农炮也在吼叫着,但是炮声已经完全被掩盖。要不是敌人的超重炮距离过远,精度不够,估计这六门加农炮也很快就要被打哑!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密集的小闪光,看来很像是迫击炮的密集发射。但是炮击的重点,无疑就是小湛山步兵堡垒和伊尔奇斯北炮台!他转过身在自己参谋的耳边大声的吼叫:“通知各永备和临时炮台,转移火力,集中支援小湛山步兵堡垒!”
忍受着炮弹爆炸声音,还有剧烈振荡的同样还有第九师的士兵们。尤其是小湛山正面的第九师十八旅五十三团的官兵们。他们肩负着强渡通泊河,建立桥头堡。清除鹿砦,为战斗工兵团开辟向伊尔奇斯北炮台发起最后冲击的道路的任务。这样规模的炮击,让他们兴奋得喘不过气来。士兵们都脸色紧张的靠着战壕壁上,抱着步枪,眼巴巴的看着带队军官的神色。不时有德军的炮弹飞过来,落在堑壕里面就是一片血光,然后就是叫喊着救护兵的声音。虽然人的喊声,在这炮声当中,是那样的微弱。十八旅的官兵,都有着天下第一师的傲气。对于安蒙军抢走他们国防军第一强兵的风头都有些不服气。都打定主意要在这次战役当中打回来。但是这样恐怖的双方炮灰对射,让他们心中不约而同的都浮上一个念头:“我们能在这样激烈的战斗当中活下来么?”每个人都看着他们的军官,而军官也同样的紧张。
炮弹的弹幕渐渐的向前延伸过去,三十分钟之内,砸出去四千多发重炮弹还有几千发七五炮的炮弹和迫击炮弹。这样的炮击密度,已经是当时军队力量的极限了。特别是重炮的炮弹,几乎全部要依赖进口。整个民国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重炮弹,不过才有三万八千发而已!战壕内响起了一阵阵的哨子声音。军官们都直起身子来,将红色的手旗举了起来。就等着最后发起冲击的命令。在一线进攻的团队,军官配置都是正副两员齐全,再加一个实习军官。他们都在等着最后发起进攻的命令。
三发红色信号弹从后方升上天空,在空中高高的挂着。在这片夜空下。无数的青年军官跳上了战壕,扬着手旗,用这片国土上面不同的方言下着命令:“弟兄们,跟我上!”战壕上面架着的机关枪,几乎同时的吼叫了起来,道道的火流向对面不停的倾斜。似乎就形成了一条条火的道路,指引着步兵冲击的方向。每个人都觉得心要从腔子里面跳出来一样,战壕里面一片喀嚓喀嚓上刺刀的声音。然后就看见一道道黄色的人浪,从战壕里面涌出,向通泊河的东岸奔涌而去。步兵的进攻,终于开始了!
这是一次动用了十二个步兵营的冲击,其中九个营是牵制攻击,吸引守军的火力和注意力。五十三团的三个步兵营是主力攻击。掩护他们的就有二百多架轻重机关枪。每架都在疯狂的喷吐着火舌。士兵们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跟着军官跌跌撞撞的朝前直冲。以前训练的什么队形都忘了个干净,只知道埋着头朝前跑。德军的反映很快,转眼就有野炮和要塞炮的火力在冲锋队列里面炸开。但是这种火力完全阻挡不了这么巨大的冲力和动量。士兵们一头就撞进了通泊河内,河水才漫到膝盖,底下全是鹅卵石。趁着部队在徒涉的时候减慢了速度。小湛山步兵堡垒里面的火力点也全都复活了!十多架重机关枪形成了交叉火力,加上98步枪清脆的鸣叫,将河里拥挤的人群一排排的打到!无数人挣扎着朝河对岸冲去,但是这一道三十多米宽的小河,似乎就成了天堑。没有到达目标就倒在河水里。这里射界开阔,便于对手发扬火力,这一阵的冲击,简直就变成了屠杀!带队的下级军官们冲在最前面,也伤亡在最前面,不少人挥着手旗就突然栽倒。一个实习的学生官举着一面连队的荣誉军旗冲在最前面,转眼就被打中了五六处,他坚持着还在朝前挪动。居然给他踏到了对岸的土地,又是一阵密集的弹雨扫过,最后的场景,就是这个学官和军旗融为了一处,虽然人已经倒下了,但是还牢牢的将军旗插在了河对岸的土地上!
后面支援的机枪射手都红了眼睛,拼命的朝对面机枪发射的火光射击。子弹的铜壳转眼就在地面铺了一层。步兵弟兄在死伤,他们要把对方的火力压倒!迫击炮手甚至跳到了战壕上面,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面支起迫击炮,朝机枪工事一发接一发的射击。但是这些在重炮火力下生存下来的工事,不是这种八十毫米迫击炮所能摧毁的。不断的有射手被打到,但是不断的有射手接替,仍然在向步兵们疯狂的扫射。就算冲过了河,步兵离他们还有三十米的开阔地,还有一道五米宽的壕沟!
步兵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之后,终于冲过了已经被染红的通泊河。炮弹又不断的在他们的队列当中炸开。这下子似乎各处的炮火都集中过来了。炮弹来得是又密又快。每一次爆炸,都有人的肢体跟着飞腾起来。步兵们已经完全混乱了地形,趴在地上拼命的挖着工事。这个时候退已经退不下去,只能在这里坚持下来了!面前的大壕沟,只能用炸药炸成缓坡才能通过。他们要在这里建立发射阵地,用火力掩护工兵弟兄们去炸开!他们的任务就是冲过河,守住这个地狱般的桥头堡,不管伤亡多么惨重!

第三十三章 调整

预备军总司令部的作战室内,一片电话铃声的嘈杂声音。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预备军直属的通讯部队已经铺设了完善的有线电话和电报网络。所有的线路对汇总到这个大院里面。传递着消息,下达着命令,联络着全军。自从炮声一响,蔡锷就端坐在作战室正中的太师椅里面,听着参谋们不断的汇报着前线的进展,却大多不是什么好消息。炮声刮风一样的在周围回想,让作战室内更加的嘈杂不堪。
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唐在礼参谋长一脸疲惫的走到蔡锷面前,没有说话就是一声叹气:“五十三团没有攻上去!伤亡惨重!在夜里发起密集队形的冲锋,是严格按照操典进行的。军官带头冲锋,士兵也没有退缩的。但是遇到这么密集的火力,五十三团渡河期间一直遭到几个炮台火力的集中杀伤。小湛山步兵堡垒的机关枪也很密集,我们压制不住。结果只有不到两个连的人渡河成功,在哪里挖掘了卧姿的工事,也危险得很。德军一个反击,估计就得垮下来!其余的部队撤退回战壕整理,军官伤亡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士兵伤亡也有三成以上。五十三团这下伤元气了!是不是把预备的五十团拉上去?小湛山前面的那块桥头堡我们在所必保啊!”
其他部队牵制性攻击的损失并不是太重,唐在礼也没有和蔡锷汇报。一夜的攻击,全线伤亡一千七百多人。但是普遍没有达成攻击目标。德军的抵抗依然有力。只有少部分部队进展到了敌人步兵堡垒的鹿砦和壕沟线前面,在那里据守,等待下一次冲锋。但是整个白天,都是德军便于观察,便于发挥火力的时候。再发起一次白天的冲锋,伤亡还不知道该有多重!
对于现代火力条件下的战争,全世界的陆军其实都没有做好准备。仍然秉承着十九世纪以来那种密集队形冲锋作战的方式。但是却没有想到现代的火力杀伤已经成十倍的提高了。未来在一战当中,双方要付出极其沉重的伤亡代价,几百万各国青年的生命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步兵渗透攻击战术,空地联合战术,坦克都被发明了出来。但是在这个时候的青岛夜间攻击作战当中。中国军队对于这些还没有理性的认识。步兵训练还在照抄日本操典的他们。仍然运用的是炮火开路,步兵夜间密集攻击。虽然攻击精神一如既往的旺盛。但是这次在拥有完善工事和强大火力的德国青岛守军面前,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这一千七百人,都是部队的战斗骨干,最优秀的军官和士兵!他们冲在最前面,也伤亡在了最前面。
蔡锷沉着脸听着唐在礼痛心疾首的汇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有不断敲打着椅子扶手的手指,才显露出他内心的激动。这种炮台和步兵堡垒连成一体的要塞工事。本来就是最坚固的防御体系。1905年日本人为了攻克一个203高地,付出了多大的伤亡?本来以为这次德军处于绝境,加以有力的打击,他们也许会很快投降。但是现在发现,在没有把他们逼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是不要指望敌人放下武器的!他们的枪炮,杀起人来依然是那样的凶狠!他沉吟着道:“部队整理完没有?现在士气如何?”
唐在礼点头道:“士气还好,前沿的师旅长都打电话过来,都很不服气。觉得自己训练了那么久,就等着出手建功。他们请示司令,白天是不是再组织一次攻击。他们这次保证把前沿的鹿砦扫平,压制住小湛山步兵堡垒的火力,掩护战斗工兵冲上去。”
蔡锷重重的把手一挥:“不行!伤亡太大!告诉前沿,转换打法,咱们还有几天的时间!”他站了起来,把自己考虑了一晚上的想法说了出来:“前沿部队以精干的步兵小群为单位。不能再发起这种密集的决死冲击了!用步兵火力支援他们,把战斗工兵二团调上去。配合战斗工兵,先把敌人步兵堡垒前面的鹿砦障碍物清扫干净!重炮再向前推进一些,炮弹不多,咱们就要打得更准一些!哪些团需要补充,尽快撤下来调整一下。咱们的兵力还是足够的。但是不能这样浪费!用两天时间来给敌人施加压力,大家学着打聪明仗!”
这位在中国出类拔萃的军人,一次现代化的攻击作战就明白了过去的作战形式不适合现代的作战条件了。过去在国内,江北军面对北洋军的决死冲击,这种旺盛的攻击精神让他们面前所有的对手都垮了下来。但是现在面对着世界级的对手,国防军的确需要学习一种更合适的作战方式。精干小群的步兵攻击方式,被蔡锷提了出来。这也是未来德国在西线的步兵渗透战术的滥觞。而雨辰一意坚持成立的战斗工兵团,编制训练和装备,其实就最适合这种战术。不过到部队能够真正的深切体会,还是要付出血的代价。国防军的历史,的确太短暂了。虽然有了这种编制,但是作战的时候犯了错误。让步兵集群当了先锋,也遭受了惨重的伤亡。这样的错误,蔡锷不想再犯第二次。下面就看那些战斗工兵们的吧!
在战斗工兵二团集结的出发阵地,这些精悍的战斗工兵们,红着眼睛听了看了一夜前面的激战。步兵弟兄在发起冲锋为他们扫开通路,而他们这些本来的先锋,却在后面当着看客!一夜的激战下来,枪炮声彻地连天。喊杀声直冲云霄。半边天都被打红了。自己军队重炮集群的发射,的确是让人感觉无坚不摧。加上攻击部队又是九师这种王牌,还不马上就要把通路清扫出来,轮着他们这些人上了?每个战士都把自己身上的装备检查了又检查。德国马枪,四颗民元乙式加重手榴弹,轻型和重型的爆破筒。专门用来破坏鹿砦的爆破索。炸药块、炸药包、特种手榴弹……有的还把工兵铲都带上了,准备随时肉搏。但是一夜的攻击下来,等来的却是九师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却没有开辟出通路的失败消息!伤员流水一般的从前线送了下来,都年轻得让人心颤。敌人果然是硬茬子!
战斗工兵二团的团长,老战斗英雄,原来九师出身的团长张涛上校急得上窜下跳。一再的打电话到总部请战。他知道自己所率领的这群精锐步兵的力量,天生就是用来攻坚作战的!五十三团的团长打电话过来给张涛,还没说话就放声痛哭:“我的五十三团啊!老张,我明白了,这仗还是要你们来打。我们的步兵端着步枪上去,炮火没有把鹿砦都清除干净。弟兄们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伤亡冲到前面,却连壕沟都没有到。硬挺着挨打!几百个弟兄换来了一个桥头堡,现在那里已经有了简单的工事,你们有出发阵地了。早点上去把那些狗日的炸上天!”战友的期待更是让张涛上火,他正准备自己跑一趟总司令部请战的时候,就接到了自己等候多时的电话:“张团长!现在总部已经决定提前使用你部。加入五十三团的战线,以小群的动作,尽快清除绵延纵深的鹿砦,炸平壕沟。为步兵攻占小湛山步兵堡垒扫开道路。你们只有两天的时间,两天,四十八小时!”
“支那军队已经向青岛发起攻击了!”福田雅太郎大佐冲进了军务局局长田中义一中将的办公室挥着拳头嚷嚷。而那位在雨辰的时空里,以田中奏折闻名的日本野心家只是看了他一眼。看来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这次日军动员准备攻击胶州湾的作战行动。主要的负责人就是他们两个。田中义一负责整体协调部队的动员,而福田雅太郎则处理技术上面的事情。如制定作战计划,调配军需品的补给等等。这些天两人都忙得没有回家,睡在办公室尽快的处理着出兵前堆积如山的那些事务。陆军省和总参谋部都是忙碌得不可开交。在国内前些日子的裁军风潮还有陆军装备严重不足的情况,要调集十万大军渡海作战。业务是极其繁重的。
为了打开青岛要塞,为了和预想中的优势华军作战。部队需要补充兵员,加强火力,充足的弹药。一门门重炮甚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