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11新中华-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弹发声,都生怕自己少听了一个字。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似乎就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将这些目光向来都只是在国内打转的军人们视野拓展向整个国际。他们就强烈的感觉到,总统又是在做好完全的准备前提下要赌那么一把了!虽然是要寻找到最合适的机会再动手。但是之前军队的整编完善工作,加起来投入巨大,工作量同样巨大!可能换得的收益,也是惊人的巨大!他们只能说,雨辰胆略惊人,要不就是他对自己的判断有绝对的把握,敢于带着这个还很孱弱,甚至就算加入了也被列强完全看不上眼的国家,去在国际博弈当中闯出一条路来!
司马湛终于结束了他这段报告,满座一时鸦雀无声。大家都是目光闪烁,思考着自己未来的任务。司马湛停了一下,喝了一口水。然后看着这些将星闪耀的青年军官们:“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和看法,现在都提出来,我在这里可以尽量解答。这样的报告,未来还会举行,就是要分阶段解决我们军队在迎接未来的挑战所做出的调整当中,不断出现的问题。”
第18师师参谋长兼36旅的旅长蔡恒文少将站了起来,大声道:“报告中提到军队建设在未来调整当中将重点编练几个机动师,18师被选编为重装备师。但是根据重装备师的编制。现在可以所没有一个师有这样的技术军官和军士储备。光靠官校肯定不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我们能够培训出足够合格的人员么?而且重装备师的编制肯定是要调整的,是不是意味着现在包括第9师在内,三旅九团的大编制就需要改变?这是我业务范围之内的东西,未来的训练也需要我们18师参谋军官投入极大心力。所以想就这个问题问清楚一些,我们好在贵处和训练处的指导下编列计划,调整人员。”
司马湛一笑:“9师和18师原来都是坐镇各方的重点战略单位,在国内当时的情势下,需要这样的重点大编制单位负责很大地方上面的机动策应任务。现在国内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地方已经集中在南方很小一隅。所以原来这种侧重于国内安全行动的大单位不再需要了。军队计划将9、18两个师编练为重装备师,也是因为这两个师的光荣传统,在新形势下就需要精干,高效。至于装备问题,已经在筹划,这种并不困难。但是人员问题,同样是我们这些总部人员所担心的。现在已经在南京准备建立炮兵学校和其他的特种兵学校,各师人员将调训参加培训,加强他们对现代作战技能的掌握。德国教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未来这些教官可能并不可恃,我们也早有准备。短时间内要完成调整的确很困难,但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去解决。我们本来就是一支崭新的军队,更应该有不断迎接调整,迎接挑战的心态。如果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军人做什么?”
蔡恒文还是有些不得要领的样子,司马湛也说得的确有些含糊。可能现在有些话还不能说透吧。他问的问题代表了在座很多师参谋主官的问题。按照报告上面对军队的要求,这个调整训练的工作实在太重了!各师要增加许多新装备,新编制。这些花钱的地方是雨辰去筹划,他们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是就怕这些新的东西到来,部队的节奏跟不上,未来的大战就要拖后腿了。但是司马湛在那里做胸有成竹的含糊回答,他们也只好接受。再难也要干呀!想到未来几个月里面自己要面临的繁重任务,人人脸上都有些发白。
安蒙军第一师的功勋参谋长王挺也站了起来,东北作战时显得凶悍无比的他,这个时候看起来就像一个穿着军装的文弱书生。他现在还在接受着北京清华大学工科的函授课程教育。是学习最为刻苦的高级军官之一。他朝司马湛行了个礼,然后问道:“我们现在就二十师兵力,进行调整的师不过也才八个。还分为重装备师和山地作战的轻装备师。未来欧洲大战动辄百师以上的大规模会战。我们这八个师本来就力量不足,还分成两种编制体系,一看就不可能集中使用的。这样分配,我们的力量是不是太单薄一些了?”
司马湛笑着请他坐下:“大家要记住一点,我们就算参加欧洲战争,也是辅助力量!我们绝不可能把自己有限的实力投入到无止境的牺牲当中!我们只是要体现自己的存在,展示出我们的力量。同样也不排除在合适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成为决定性的力量。所以部队分为两种形态,也是为了适应欧洲将来全部都要卷入到战火当中的情况。巴尔干作战就需要山地部队嘛!我们早做准备,也是好事情。”
王挺仍然没有坐下来:“我们这样设想是不是有些一厢情愿?到时候我们计划加入的那一方很可能不需要我们的力量。到时候我们岂不是白投入了?将这么大的投入编练出来的部队投入欧洲可能会失败的一方,还不如在大陆上面对我们的东邻进行戒备,甚至可以用来收回东北的权益,说实在的,我们的敌人不在遥远的欧洲,而是就在我们隔海相望的不远处。”
李睿也顿时的站了起来:“德国的陆军,我很难想象欧洲大陆谁能够抵挡得住?普法战争的殷鉴不远,就在这夏后之世!我们作为一个后起的受到传统列强压迫的国家,我觉得我们正需要的是加入这些准备打破旧秩序的力量!这才能为我们国家争取更大的权益!”
如果说刚才王挺只是委婉的表示了对这份报告的基本战略立场的怀疑。而安蒙军的总参谋长李睿就是肆无忌惮的将自己的立场表达了出来。未来加入对德国作战的一方,他根本就认为是不对的事情!现在在军内这样的思想也不是没有市场。德国在欧洲向英法的旧体系进行抗争。争取成为欧洲新的霸主,中国也应该附这个时代潮流的骥尾,打败旧的霸主,才有可能成为远东新的主人!李睿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只要我们意志统一,行动统一,那些旧的列强是不难在远东打破他们的霸权的!我们民族觉醒的力量在总统统一全国的过程当中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我们再和他们站在一起,无非仍是一个在列强卵翼下面的二等国家!普鲁士因对奥开战而强……”他正想滔滔不绝的举证说明下去。吴采已经喝止了他:“纵云!这是总统和大家共同决策的意见!你要怀疑总统的判断么?坐下去,住口!不然我要考虑你是不是继续在军队里面干下去的事情了!”
李睿僵硬的朝吴采行了个礼,面无表情的坐了下去。王挺也朝司马湛点点头,安闲的坐了下来。司马湛朝吴采微微的苦笑了一下。又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在第一天进行了吹风动员之后,这些军队的高级军官们在江北官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高司演习。这个时候江北官校也配合的举行了野外的对抗演习,将德国教官都请到了那里讲评。高司演习包括了未来对青岛的攻击作战,和假想的盟军在欧洲的配合作战。青岛的攻击作战高司演习还做得比较扎实。但是未来欧洲作战的高司演习却是完全的流于形势。这些青年军官们对于欧洲的认识也实在太少了,而且将来和那支军队合作,在什么样的指挥体系下面只有靠着凭空的设想。就算这样演习下来,估计在一年当中,国防军要付出的伤亡还有军火的开支,都是庞大得让人难以想象的。军官们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怀疑,欧洲战事真的会想报告里面说的要打四五年之久,到时候任何兵力上面的支援都会得到交战双方极大的欢迎么?但是军队总的原则定了下来,就只有服从,大家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罢!对于雨辰制定的政策,他们总有一种盲目的信仰。
这样的高层会议,也不是没有透风的消息。至少就有两三名德国教官分别给国内写了报告。而国家统一安全委员会的人也毫不例外的拆看了这些报告。日本也极其关系这次军队高层的战略研讨会议和相关图上演习。但是他们预料不到的是,从这次会议起步的面向未来大战的中国军队调整,必将在欧洲未来的战事当中震惊世界。

第十七章 海军之春

春天黄浦江外的海风还是相当的劲厉的。船体漆成白色,挂着五色蓝边海军旗的中国海军军舰排成队列,劈波斩浪的在进行着演练。在应瑞号训练巡洋舰上面,同时挂着海军中将旗和一面海军上将的旗帜。在巡洋舰飞桥上面搭起的天棚下面,雨辰穿着海军的白色军服用望远镜看着整支舰队的机动。他身边站着的就是海军的总参谋长,谢观潮海军中将。他是当年和英国在江面对峙的英雄,两年不到的时间,火箭也似的从楚泰号炮舰的舰长一下升到了海军的总参谋长。挂上了明晃晃的海军中将肩章。看着雨辰系统这些军官们的升职速度,有的时候真象在做梦一样。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军官团也更加的有朝气,也更加的能接受新鲜事务。旧的军队体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未来需要他们来开创,陆军如是,海军也如是。
虽然官升得是飞快的,但是海军的实力,还是让这位海军总参谋长感到心酸。三海舰算是当家法宝了。可是这些用了十几年的防护巡洋舰,对着东邻那些无畏级别的战舰,似乎也只有送死的份儿。应瑞等三艘练习巡洋舰在1913年袁世凯倒台之后终于交付。海军算是有了非常合适现阶段水准的练习平台。但是未来的大舰队计划,至少从现在看来,还是没有影子的。在新政府成立之后,谢观潮向国防部提交了大舰队的建设计划。未来的大舰队以六艘二万八千吨的战列巡洋舰为骨干,还有四艘一万五千吨的海防战列舰。加上十八艘快速巡洋舰,四十艘鱼雷驱逐舰,加上十二条潜艇,组成中国的大舰队。投资光军舰就是四亿华元左右,加上配套的军港、修理设施、规模宏大的海军造船厂建设,扩大扬州海军官校的规模,人员的投入,大舰队的建设计划几乎需要快十亿的华元投入。还不要计算白手起家创建这么一支舰队所要花的时间。政府1914年的财政收入才预计4。86亿华元左右。每年军事费用支出已经达到了1。83亿华元,海军分到的现在不过3200万左右,虽然比起北洋政府来说已经是十倍了,但是要建设这么一支海军梦想中的舰队,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么一支劈波斩浪在浩瀚大洋上面的主力舰队,还是海军军官们一个美好的梦想。
但是雨辰也不是没有考虑到海军的发展问题,海军造船厂依托江南船厂的基础,已经在扩建了。计划要有建设万吨级运输船和鱼雷驱逐舰的能力。马鞍山那里要求能够提供主机和钢板。海军计划添购的舰只为一艘水上飞机母舰,两艘轻巡洋舰和多达二十四艘可以用来反潜的鱼雷驱逐舰。还有十艘潜艇。并计划建立有两个中队规模的海军航空队。就是这样实际了许多的海军建设计划,都要分好些年进行,每年的投入对于海军来说也还是天文数字。人员的培训现在扬州海军官校也不能满足,一切都要继续加强建设。对于海军未来可能会面临的任务,雨辰就含糊的透露了几个字:“护航!反潜!学习和积蓄力量!”现在对美国安纳波利斯海校派出留学生的计划也在推行当中。海军在困难当中,还是昂着头向前迈出了自己的步伐。相对于陆军,更是加倍的筚路蓝缕。但是每个海军军官心中都有一个大东沟海面上血色的回忆,那一场战争当中被打掉的中国的海军传统,还有蓝色的梦想,就要在我们新一代海军军官手中重新建设出来!
应瑞号巡洋舰在海面上速度维持着十五节,等待着编队里面的老式军舰跟上来。军舰的一百五十毫米的主炮已经摇了过去,对准了作为靶标的靶船。几艘炮舰象护卫一样拱卫着应瑞舰。不远处还有肇和舰和飞鸿舰的编队。扬州海军官校民元届学员的枪炮射击考核就要马上开始了。雨辰坐在飞桥上面听着年轻的军官生们报着一个个表尺和射击诸元。又亲自动手装订好。然后搬运着铜壳闪耀着光芒的炮弹。每个炮位都传来了就位完毕的口令声音。各军舰的枪炮长一声命令,雨辰顿时就感到飞桥剧烈的抖动了起来,硝烟弥漫在整个军舰的舱面和舰桥上。真是有很久没有闻到战场上面这种硝烟的味道了呢。雨辰眯着眼睛想着。但是望远镜还是牢牢的抓着海面上的那个靶标。炮弹激起的水柱在海面上壁立千仞,已经完全看不清楚了靶标在哪里。底下的枪炮长还在扬声器里面高叫:“应瑞两发近失弹!”底下的学官们顿时一阵欢呼的声音,看来是压倒了“肇和”和“飞鸿”两舰上面的同学们。水柱还没消失的时候,底下的学官已经又开始在报修订的表尺。接着军舰又开始因为炮弹的发射开始剧烈的抖动起来,这次雨辰在望远镜里面看得清楚,两发炮弹几乎同时命中靶标,木头的碎片在剧烈的爆炸当中四面飞溅开来。枪炮长已经兴奋的在扬声器里面大声的叫了:“应瑞取得命中!应瑞万岁!”舰面上炮位上的学官们的欢呼声已经响成了一片,白色的海军帽也高高的抛了起来,看来这次应瑞号取得完胜了啊。谢观潮在旁边微笑着向雨辰解说:“应瑞修正了表尺就取得直接命中,肇和和飞鸿两舰也命中不少近失弹,成绩很不错啊。总统要不要下去和学生讲几句话?”雨辰含笑点头,跟着谢观潮走进了舰桥,站在了扬声器前面。
“同学们!首先要恭贺你们这次枪炮射击演练取得的好成绩!虽然我是海军的外行,但是还是知道这个成绩的取得,和你们艰苦的修业是分不开的!”所有海军官生们都肃立在甲板上,面朝舰桥,听着他们心目中简直就已经奉为神明一样存在的总统和年轻的军神在给他们训话。整个海天之间,似乎就只有雨辰的声音,和晴空当中猎猎飘扬的海军旗帜。
雨辰站在那里,目光深沉:“我们的海军,现在还很弱小。我们海军走向大海的传统,也曾经被完全的打断。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阻挡我们走向这片蓝色国土的脚步!近代每一个强国的兴盛,都离不开海权的兴盛。而未来我们国家海权的建立,就离不开你们这些现在才初出茅庐的青年学生!现在我们只有着这点家当。但是我们走向大海的意志和决心是不输给任何国家的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