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11新中华-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紧拿下黄岗,趁着北军装车需要时间,一路直追过去,撵他们一个鸡飞狗跳。要是赣一师盯不住了,咱们十八旅上,都是雨司令的子弟兵,我倒要看看咱们和北军比谁硬。晚上就调整部署,赣一师下来,咱们十八旅调上去,把大炮都配属给我,明天一锤子买卖。非把他们枪都缴了不可。”
欧阳武冷笑道:“阿弥陀佛,求之不得啊!”大家心里面这时都有些埋怨雨辰,这个时候要是把海军使用上来,部队直袭武汉三镇,北军到哪里跑去?非要说从政治上面着眼,按着海军只做些保护运输的工作,等于这个沿江作战就瘸了一条腿。慢慢用牙齿把对面北军啃下来吧!
吕逢樵他们这个会议本来就是在战地临时召开的,看自己麾下两员最主要的将领意见不一致,其他人都不发话,只是看着他。说实在的,他被雨辰空降来当这个作战军的司令,自己基本部队就两个教导团。知道雨辰对他的期望,当初肩并肩的伙计都上去了,自己还是教导旅的旅长,很想做出番事情出来报答司令的提拔。这种事情再去电请示司令,不是自己找没趣吗?没有海军就要做没有海军的打算,自己以后在江北军的地位,就看自己这次司令当得如何了。
夜晚江风很大,不远处的黄岗县城还有零星的枪声响着,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自己兵多炮多实力强,就和他们硬碰硬的干吧。他一下站了起来:“那就这么定了!欧阳师长的赣一师今晚就调下去,作为我们的总预备队,十八旅和教一团全部进入阵地,拂晓发起攻击,所有大炮我都配属给攻击部队,弹药有的是。一天之内要是拿不下黄岗,咱们就都提着脑袋回去见司令吧!攻击黄岗成功之后,以教一团、教二团为前锋,向武汉三镇追击前进,无论如何要在北军撤退到武胜关之前把他们截下来!”
听着江北军嫡系军官们轰然应是,欧阳武却蹲在那里心里面冷笑。在他看来,这些江北军的军官们一个个都头脑太简单了。湖北战局已经分出了胜负,马上就要开始政治解决了。还傻头傻脑的打硬仗,太蠢了吧。这些部队的命运,多半会是雨辰和袁世凯在谈判桌上面解决,而不是靠枪炮打出来的。无论如何,这毕竟是一场内战,而不是赌国运的民族战争,雨辰也怕是没那么大的胃口,一下子要把袁世凯掀翻。
他不禁开始想,政治解决后,雨辰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自己在江西当这个空头都督,又该当如何自处?未来的变数,还是那么的多啊。看着自己身上江北军黄色的制式军装,他只是在心里微微的冷笑。

第三十六章 新的战场

北京这时也进入了冬天的季节了,对于北京的老百姓来说,就是意味着一年最好的季节已经过去了。下面就是储藏过冬的东西,准备减少活动,在家猫冬了。对于在北京的袁世凯中央政府来说,现在局面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代表着他们政治生涯中最好的一段黄金岁月也早早的过去了,下面面临的,就是风刀霜剑。
现在从各部院到底下的百姓们,没有人不在心里面犯嘀咕的。眼看着雨辰崛起,难道北京王气要黯然收了么?每个人都感觉得到,又一场大的变局将扑面而来。
茶馆酒肆里关于这次南北之间的战事流言更加的多了。在西城大碗茶茶舍里面,杨度正百无聊赖的看着面前的茶水发呆。他也是最近闷极了的人,袁世凯病势不轻,但是还在强撑着会客办事情。大本营那里忙得和没脚蟹一样。只有他在这次南北之间得战事当中,没有上一个条陈发一条建议。袁世凯身边的人看着他就带了三分冷淡。连议会选举的事情都要王揖唐来帮同办理,他也乐得轻松,抽身局外看这官场的十八可笑。
当真现在自己是我惭携短剑,只为看山来啊。杨度在心里咀嚼着老师的这两句诗。一时竟有些痴了。
茶舍里突然一阵热闹,就见一个系着红带子的中年旗人汉子昂然直进。自从袁世凯军事上面不顺利以来,那些一直不怎么活动,远在天津大连的旗人回京城的人也多了。不少人就是回来看袁世凯这个杀了太后的人怎么样倒霉的。在他们看来,雨辰是实实在在的民党,自己打天下,观感还比这个原来是满清重臣,从孤儿寡母手中窃取天下的袁宫保好上很多。不少旗人还为雨辰的进展叫好呢。陆建章现在是再不肯管这些旗人的事情了。
这个中年旗人看来颇有些面子,满座的人都起来和他打招呼。
“金三爷,您回京城了啊?可长远没有见着您老了,来来来,坐我们座上……给三爷掺茶!”
那金三爷点头在人群里面坐下了,开口说话声音宏亮,字面清楚,中气足得很呢:“我本来在天津,懒得看那人管着这个北京城,看他也马上就一步窄似一步,回来看看笑话,也是一个乐子。”
满座都轰然一声笑了起来,有人殷勤的问道:“主子在天津好么?”
那金三爷正看着伙计提着铜壶在给他掺茶,听人一问,肃容又站了起来:“主子在天津好!虽然还是孩子,但已经显出不凡来了。每天日本俄国领事馆的人都上门看望,主子已经能揖让进退了,都说主子虽然是冲主,但很是圣明。”
杨度一听就知道他们在说溥仪呢,那个小孩子他也见过。小小的岁数就病骨支离的,能是什么圣主?也只是在心里一笑,现在他们这帮人住在天津日本租界里。日本人当宝一样供在手上,谁也保不定将来会打什么主意,不过现在已经不是自己担心的事情了。
一堆人乱纷纷的说了一会儿溥仪,就听那个金三爷对着一个人发问:“那二,你原来在军咨府里,现在还在那里混事情?”
一个看起来有点军人气概的汉子满脸苦笑:“现在组建的大本营,军咨府改的参谋本部早成了冷衙门了。又说什么经费紧张,停了咱们这些人的饭碗,现在正在家里面靠媳妇儿养呢。咱们这些人当年是朝廷派出去学陆军的,现在竟然都是就宽不就窄,要不是南边儿那个雨大帅是民党,我还真准备去投奔他们呢!听说北方投效的留学生,他见一个收一个,他的军队正在扩大,都有差使……”
金三爷嗤的一笑:“你投雨辰未必不是条路!总比窝在北京强。我当初就瞧这个人不寻常,现在做出来的事情还了得?我在天津会过王聘卿,他对前面军事也隔膜得很了,说得不很实在,那二,你有什么说道没有?”
这个事情是大家都关心的,眼光都看着了那二。连杨度虽然局势情况都清楚得很,忍不住也支起了耳朵,想听听民间对这次战事的看法。那二兴奋得满脸放光,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听他长篇大论了,咳嗽了一声,摆足了架子,又喝了一口茶,才娓娓道来:“这打了几个月的张,不是小可的事情,听前方退下来的朋友说。这次在湖北前线可都是硬碰硬的真打,他们要保袁世凯,也是保自己的尊荣富贵,将士们是真用命了。但是南军也不是软茬子,装备好,指挥好。不像北军指挥上面一团糟,前面部队都掌握不住,虽然败得这么惨,可就是一个不服气……”
时间当到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因安蒙军绥远事件挑起的这场牵涉南北,主战场横跨两省的战事终于平歇下来了。袁世凯在十月底就已经开始求和,但是面子上面还是冠冕堂皇。认为中央讨伐令并没有下错,但是战事纠缠,徒苦生灵。南方又何尝能抵挡中央雷霆一击,但大总统示天下为公,眼看法定大选日期在即,雅不愿破坏本次大选。南方北方错误谁属,留待大选结束后正式政府公断。袁世凯愿意邀请雨辰北上,共同商讨国事。前面望两军就地停火,探讨善后办法。
雨辰一边严肃的表示愿意服从国民公议,期待大选完成,组建正式之民国政府。是非曲直,付诸公论。一边却快马加鞭的督促前方军事迅速进展。
曹锟的江右军,因为吴佩孚的11团在进行了四天的顽强抵抗,终于有主力回到了武汉三镇,但是11团全军覆没,吴佩孚自杀未成被俘虏。虽然吴为曹锟争取了时间,但是武胜关却被陈山河及时拿下,以江右军去硬碰武胜关的阵地,背后还有部队追击,他也不能做这个傻事情。正准备在武汉死守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第一作战军放下武器,全军被缴械的消息。
原来在贺胜桥一线本来就打得有气无力的第一作战军,陈宦虽然是袁世凯亲手简拔出来的大将,但是在部队的根基实在太浅,不要说老牌子的第2师,就连新编的第8师他都指挥不动,可以依靠的就是鄂军改编的第9混成旅。武胜关被截断,江右军败退之后,陈宦见大事已去,也没有信心带着部队冲回去。自己通电宣布下野,住进了汉口的英租界,不见客不出门。第2、8两师群龙无首,加上鄂军第9混成旅一夜散尽。觉得这样已经对得起袁世凯了,缴枪了事。在当时,能象江北军或者第3师那样的部队苦战到底的毕竟不多。只要表现得对得起自己的饷钱就是好部队了。
这支被缴械的部队被雨辰飞调江苏陆军第二师的两个团过去接受缴获,就地整编遣散。只留了几千愿意在江北军干的军人。
自从第一作战军崩溃之后,江北军和湘军共计十六个团的部队迫近武汉,北面也有陈山河部队三个团下来。经过英美两国调停,雨辰也没有再来一次炮轰武昌的意思。第3师和第3混成旅全部缴械,就地坐轮船回北方。
而在河南雨辰的行为可没有一点收敛的意思,从湖北前线又抽调部队进入豫南,追着第二作战军打,这支部队一溜烟的一直逃到郑州,和齐燮元的第四作战军会合了才算平安。但是他们在郑州,也是绝对不敢越进豫南的雷池半步了。
湖北前线的北军主力就这么交代了个干净,虽然人陆续回来了一些,但是都已经是元气大伤,特别是整建制被缴械的部队,就算重建,也没有原来那种老部队的魂魄了。
湖北前线是败得如此之惨,绥远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安蒙军在贝子庙一线,又前后夹击击败了乌泰部的骑匪,让乌泰只带着几百人落荒而逃。绥远张绍曾根本不愿意对安蒙军动手。反而通电中央呈请政治协商解决安蒙军问题。还在通电里把安蒙军大大的夸了一气,把他们的功劳摆了不少。毕竟克复库伦,击败乌泰这些是已经全国皆知了。
张绍曾这么做的时候,当时湖北前线已经很不利了,北军上下已经要给江北军留将来见面的余地。他的这个行动,怕就是北军上层的授意了。安蒙军现在屯驻贝子庙,虽然还保持着戒备态势。但是谁都知道,就算将来谈判解决问题。袁世凯不会留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在自己身侧,迎接他们的就是光荣凯旋江北。
这一仗下来,北军败得是太惨太丢脸了,本来以为至少能解决安蒙军,顺便进取江西,为将来总解决江北问题打好基础。没想到却被吃掉老底子一半。原来能切实掌握的京汉线也被江北军雄踞一半,武胜关落入雨辰手中,中原南大门已经向他敞开。
袁世凯能在民初政坛上面呼风唤雨,还不是靠他的实力?靠他这十来万兵?但是现在南边崛起一个实力比他更加雄厚的雨辰。这天下大权南移,已经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事情了。袁世凯现在正在上海和雨辰谈判,以前他是最讨厌听责任内阁这个话题的。现在却是他自己喊得最响,军事上面自己能力已经不大了,就象在这大选上面和雨辰一博。至少要维持个南北分治,共尊一主的局面。
想着自己的心思,杨度不由苦苦一笑,自己从日本回来,花在袁世凯身上的心思汗水,那可就真的都是白费啦!眼看这袁世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底下的人心也是越来越散。能维持住现在的场面已经是不容易了,下面只能是雨辰步步进逼,北方苦苦招架。大选,大选又能说明什么。还不是要凭借实力说话!
从大局的变化想到自己这里,他真是什么心思都没有了。一身本事,将来半付落花,半付流水吧!这个时局,已经不是现在他能掌握的了。笑看风云变幻也是人间一乐。
突然间,杨度很想去买一醉。
他正满心凄惶的听着那帮人还在议论,突然一个戴着棉帽子的长衫汉子走到他的身边坐下,在他的面前敲了敲。杨度斜着眼睛一看,那汉子也摘了棉帽子朝他微笑。却不是白斯文是谁?他这个时候却懒得见人,朝他一挥手道:“你来找我做什么?去休,去休!”
白斯文按住他放在桌上的手,朝他笑得诚恳。虽然一直在担惊受怕的奔波,但是他却容光焕发,想来也是看着江北军蒸蒸日上的态势,心头高兴。
“皙子老兄,现在正是英雄豪杰大有为的时候,您怎么如此颓唐。天天闲逛,平日里你精明可喜的样子到哪里去了?”
杨度冷笑一声,站起来就走:“别说你们司令还没到那份上,就算到那份上,也轮不到你来教训我。咱们这点交情从此算完,我杨皙子再倒霉,也用不着你来可怜我。从此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吧!”
他是个傲性子的人,在不得意的时候,更是分外的受不了别人稍微有点异样的眼光和口气。说到底了,他还是太过恃才傲物了。白斯文一把拉住了他:“皙子老兄,你这又是何苦?我巴巴的来找你,也是为了我们司令传话。再没其他的意思,我们兄弟还是兄弟。”
听白斯文说雨辰特地有话带给他,杨度一下僵住了,面子上有些落不下来。站在那里不走也不说话。白斯文笑着站了起来,将他按回在座位上面。放低了声音,神色严肃的道:“我们司令不日将来北京,很想和皙子老兄面谈一切,时势变易,英雄当趁势而变。关于一些治国经济大道,司令很愿意和皙子老兄讨教。特别北京政坛人物皙子老兄如掌上观纹一般,我们司令说了,他到北京就是睁眼瞎,身边人物多是不熟悉北方情势的,还望皙子老兄能多多帮忙。”
杨度静静的听他说完,眼中波光一闪,压低了声音道:“雨辰疯了!他这个时候到北京来做什么?单刀赴会?还是想再来一出鸿门宴?北京城没有项羽,只有曹操!”
白斯文看他急切,知道这事情已经有了五分,雨辰要来北京这么匪夷所思的消息,杨度居然也能沉得住气,不由对他又多了三分佩服:“袁大总统电邀孙、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