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深林危险,不若先在此将就。”他将头靠在后面的山石上,不紧不慢地说。
“嗯。”馥之道。待广袖和裙裳解开,理了理,也在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前坐下。
王瓒瞥瞥她裳角上一片凌乱褶痕,不言语,只闭目养神。
黄昏的山风缓缓吹拂,王瓒汗湿的发间丝丝凉爽,惬意不已。没多久,心头忽然想起一事,他睁开眼睛。
“你可带了雄黄?”王瓒看向馥之,问道。
“未曾。”馥之道。
“为何不带?”
馥之瞥瞥他:“为何要带?”
王瓒觉得口干,撇开眼,不再与她说话。正待看向周围的乱石草丛,忽然,“啪”地一声,一件物事落在王瓒面前。拾起,却是个香囊。
他讶然看向馥之。
“此物以菖蒲艾草之属制成,君侯权以避虫。”只听馥之道。
王瓒嘴角动了动,一把将香囊收起。
夜色很快降下,林壑中寂静一片,仍听不到一点人声。
天幕中星斗稀少,月光正圆,却似笼着薄纱一般不甚明朗。
馥之望着天空,思绪回转,忆起教场中的那一瞥。
他如今在做甚?可是在寻我?馥之想着,面前似乎浮现顾昀的脸。心头有些热热的,却又隐隐惴惴,只盼着他快些来……
王瓒伸伸懒腰,看向不远处静静坐着的馥之,月光淡淡地洒在她脸上,似隐似现,只看不分明。
夜风吹来,渐渐有些凉意。附近的山林中,时而传来几声夜枭的鸣叫,神秘而凄厉。
王瓒忽然想起一则被自己嘲笑许久的荒诞典故。
古时有一士,人称司徒子,从中山国往郑国,于山中路遇一美貌女子。女子恐山中有猛兽,请随往,司徒子应下。夜宿山中,时有鸟兽之声入耳,女子恐惧,请与司徒子同宿,司徒子未
应;少顷再请,司徒子仍不许;反复数次,司徒子皆拒。待至郑国,一日,忽见使者来迎,原来那女子竟是丞相之女,丞相感赞慷慨相助,又感其胸怀端正,将女许给司马子,传为佳话。
我自然不做那等酸人。王瓒心中鄙夷道。
想着,他敞然许多,闭上眼睛,深吸口气。鼻间似带着些未知的味道,幽幽甜甜,若有若无。
“为何不说话?”王瓒忽而慢悠悠地出声道。
馥之回神,瞥瞥王瓒那边,没有应话。
没有光照,谁也看不到对方神态。王瓒睁开眼睛,也不继续作声。
“君侯想说什么?”馥之问。
“上天下地,五湖四海皆可。”王瓒悠然道:“扁鹊想这般枯坐一夜?”
馥之想了想,觉得他这话有理,却也突兀得很:“不知君侯欲从何说起?馥之不会清谈。”
王瓒在黑暗中将她鄙夷一眼:“你真是姚伯孝之女?”
馥之听出了他的口气,不以为然:“馥之不似君侯,先人从未教我清谈。”
王瓒更不以为然:“我父亲也从未教过我。”
馥之讶然。
王瓒清谈,馥之曾经见识过,遣词风度皆堪为上品。士族清谈之好由来已久,青出于蓝,她一直觉得这必是代代相传才能办得到的。就像谢臻,他的父亲当年也以清谈闻名,谢臻说话时
的气度与他父亲颇有相似之处。
“今日是你生辰?”王瓒似乎不想再继续这话题,忽而问道。
馥之愣了愣:“我……”
正要答话,这时,一阵呼喊声隐隐传来,似乎有很多人在一起叫唤。
二人一惊,忙打住说话。过了会,只听声音愈加清晰:“……虞阳侯!姚女君!”
馥之和王瓒顿时大喜。
王瓒振奋地起身,双手拢在嘴旁,大声答道:“在此!”
只见火光在漆黑的树林中隐隐闪动,王瓒又喊了几声,没多久,一队手持火把的人出现在面前,看装束,正是羽林卫。当前一人,身姿挺拔,快步向他们走来,正是顾昀。
顽疾
火光将四周照亮,视线相对的瞬间,只见顾昀的眉间似乎一下变得敞亮,忽然朝这边奔跑过来。
“甫辰!”王瓒招呼道,微笑地迎上前去。
顾昀看向他:“无事否?”
“自然无事。”王瓒自得地笑。
顾昀颔首,却将眼睛转向一旁的馥之。
火光下,只见她静立地望着自己。
顾昀没有说话,只将她细看,神色间带着紧张和小心。
感觉到那热切的目光注视着自己,馥之又是欣喜又是羞赧,喉咙里似卡着什么,只小声道:“无事。”
顾昀仍盯着她,低声问:“真的?”
馥之脸上浮着热气,点点头。
顾昀再将她打量,过了会,似终于确信了一般,唇边释然地微笑。
“果然在此!”一个声音忽而传来,二人望去,只见曹让走了来。“羽林卫在桐渠寻了许久也不见踪迹,幸而将军缜密,领我等寻来这支渠,这才见到那木舟!”见礼后,他笑呵呵地说
。
馥之抿抿唇,不禁再看向顾昀,只见他额角的汗水淋漓闪动。方才的担忧早已散去,一阵暖暖的蜜意渐渐漾满胸怀。
火光下众目睽睽,馥之瞥瞥四周,觉得有些窘迫,却又心安无比,笑意不觉地染满双颊。
忽然,她发现王瓒立在一旁,正看着他们。
“方才多亏了虞阳侯。”馥之对顾昀道。
“嗯?”顾昀看向王瓒,笑起来,道:“仲珩向来足智!”
王瓒看看顾昀,片刻,笑了笑,却抬头望向天空中的月光,道:“即寻到了,便回去吧。”说完,转身带头朝山坡下走去。
下山时仍是原路,虽火把光照摇摇曳曳,却有大队行人在前方开路,又有顾昀牵着手引导,馥之走得稳当不已,丝毫不觉费力。
到岸边的时候,只见四五只大舟一列排开。王瓒登上近前的一只,在舟板上坐下,待抬起头,却见临近的一只舟上,顾昀正伸着手,将馥之从岸上扶下来。馥之低头看着桥板,带着些小
心。待双脚落到舟上,她抬头与顾昀相视,两人脸上皆露出会心的笑意……
王瓒忽然把头转开。
方才攀老松时如何不见这般斯文?心里嗤道。
舟人将楫撑向岸边,大舟缓缓离开,逆流驶去。
淙淙的水声又充溢在耳边,之前忐忑的心情却已不再。
馥之在舟板坐下,转头望去,顾昀立在舟首,单衣下,身形在幽暗的夜空中显得笔挺而颀长。
再望向头顶,圆月仍挂在天上,朦胧的月光下,两岸山林崔巍。
夜风缓缓吹来,柔和而清凉,满是草木和露水的芬芳。馥之闭上眼睛,深深地吸口气。
“可觉得凉?”顾昀的话音忽而响起。馥之抬头,却见他已经走了过来。
“不凉。”馥之笑笑。
顾昀目光柔和,片刻,望望四周,在她身旁坐下。
馥之看着他,唇边含笑,却不言语。
似乎觉察到她的目光,顾昀转过头来。
“我就知道你会来。”好一会,只听馥之低低地说,声音如轻风拂过。
顾昀目光凝住,片刻,唇角深深扬起。他没有说话,转过头去,却把手伸过来,将馥之的手握在掌间。
王瓒的手臂被捅了捅。
回头,却见是坐在一旁的曹让。他一脸神秘的笑,朝前面的大舟使使眼色:“快看。”
王瓒朝那边瞥瞥,似漫不经心,却很快收回视线:“嗯?”
曹让笑道:“可觉他二人合衬?”
王瓒没有答话,却转头看向一旁的火把水光。
“我总觉将军这般人物,普天之下难有良配。”只听曹让长叹口气,似深有所感:“如今见到姚扁鹊,却……”
“如何这般拖沓,再驶快些!”他话没说完,却听王瓒对舟人不耐烦地道。
刚到水道岔口,前方忽然出现一片火光,待近前,只见数只大舟正驶来,上面人影绰绰。
“可寻着了?”有人朝这边高声喊道。
“寻着了!”曹让声音洪亮地回答。
最近的一只大舟忽而迅速前来,火光下,上面的人渐渐清晰,一人素冠鹤氅立在舟首,正是谢臻。
馥之讶然,站起身来。
“可曾伤到?”待大舟驶前泊稳,他踏着桥板几步过来,一把握住馥之的手臂,迫不及待地问。
馥之摇头,笑笑:“不曾。”
谢臻将她打量,见果真毫发无伤,这才把心放下。这时,他看到馥之身旁一语不发的顾昀,目光微微停顿。
“君侯辛劳。”谢臻含笑,一揖。
顾昀将目光从他手上移开,看着他,唇角勾了勾,还礼:“公子亦辛劳。“
“那谢公子果真是颍川人?”不远处的一舟上,曹让望着前方,皱眉问王瓒:“怎竟不顾众目,与扁鹊牵扯?”
“我怎知。”王瓒淡淡道,却在身后的舟板上躺下来,闭起眼睛。
众舟终于回到延寿宫前的渡口时,只见灯火通明,好些人正站在前面,馥之一眼看到了姚虔。
“叔父!”馥之下舟,快步向他走去。
姚虔也走过来,看着她不语,眼睛却也一瞬不移。
“我无事。”馥之忙解释道。
姚虔嘴唇动了动,好一会,长长地舒口气,声音略微沙哑:“可受了大惊?”
馥之摇头:“未曾。”
姚虔颔首,唇边终于扬起笑意。
“馥之不知,你四叔父执意要随舟去寻你,我等好容易才将他拉住。”一旁的姚征摇头笑道:“又从那时便一直站在此处,膳也不肯用。”
馥之一惊,心中满是愧疚。姚虔身体本来就很弱,乘舟寻人那等费力之事,简直不可去想。她望着姚虔清瘦的脸庞和被河风吹得微有些凌乱的鬓发,鼻间忽而有些涩涩,
“使长辈担心,馥之之罪也。”她深深拜道。
姚虔却摇头,含笑道:“你伯父实言过矣。”说完,却看向她身后的顾昀谢臻等人,端正一揖,道:“承蒙二位君子相救,前感激不尽。”
顾昀忙还礼:“博士客气。”
“区区举手之劳,君何处此言。”谢臻亦还礼道。
姚虔又看向王瓒,再一礼:“虔侄女得以脱险,君侯功不可没。”
王瓒一怔,还以一揖:“博士言过矣。”
一番答谢,众人重又染起喜意,一道往延寿宫走去。
“馥之!”刚行至殿外,忽见郑氏迎下阶来。拉起馥之的手,将她看了又看。“叔母可吓坏了,只怕你有个不测……”她双眼通红,动情地说:“我方才还禀太后,多亏馥之助我阿嫣,
可见姊妹之义拳拳,若非馥之,我阿嫣……”她没说下去,却侧过头,将绢帕点了点。
“叔母勿忧。”馥之安慰道道,却将目光扫向她身后,姚嫣站在那里,却未看她,含羞般微微低头。
“人已平安,泣甚。”这时,姚陵笑道。
“正是正是。’”郑氏忙拭净眼角,抬起脸来,将馥之的手拉得更紧:“太后与陛下还在等候,须拜见才是。”说完,笑容可掬地拉着她往殿上走去。
延寿宫的正殿上,白日里的纷闹场面已不复,铸作松柏仙鹤的枝形灯将殿堂照得明亮。
上首处,太后与皇帝依旧各自端坐在白日里的位子上,内侍引着众人上前,伏拜行礼。
“陛下并老妇,见虞阳侯与姚女君失楫遇险,心中甚忧。喜直至闻二卿归来,方才心安。”太后微笑地教众人起身,让王瓒与馥之站到跟前,不无感慨地说。
“一场虚惊,却教太后挂心,瓒之过也。”王瓒深揖道。
“哦?”太后讶然,问:“不知虞阳侯如何脱险。
王瓒微笑,将遇险到脱险的经过略了一边。
太后听毕,微笑颔首,对皇帝赞道:“睿智沉着,虞阳侯堪为王氏子弟表率!”
皇帝亦微笑,看看立在不远的雍南侯,道:“可见雍南侯教导有方。”
雍南侯忙出列,向皇帝一拜:“陛下过誉。”
太后又将目光转向馥之,温声问道:“姚女君亦无恙否?“
馥之行礼答道:“馥之无恙。“
太后含笑,将她拉到身前,仔细打量。只见她衣裳虽有些尘垢和乱摺,面容却毫无落魄之色,双眸清亮如泉。
“不知女君可曾婚配?”太后忽然转向姚虔,颇有兴致地问道。
“未曾婚配。”姚虔答道。
太后颔首,忽然看向王瓒,正欲开口,这时,皇帝却忽然说话了。
“母后,”他神色悠然,和气地说:“众卿奔忙许久,母后何不赐宴寝?”
太后听他这般说,似忽而了悟,失笑道:“却是老妇糊涂了。”说罢,吩咐内侍在延寿宫中准备膳食寝具,留宿晚归的众人。
内侍领命,趋步下殿。
深夜里,一个人也不见。马车经城门入城,一路畅行无阻。
馥之虑及姚虔近来身体有所变差,又见他方才已疲色难掩,恐断药不利,在延寿宫用过晚膳后,即向太后陈情请辞。
太后知悉缘由,亦不挽留,宽慰几句,让内侍安排一应事务。
顾昀还须留在承光苑,却遣了十数羽林卫护送馥之车驾。很快,一行人准备就绪,离开承光苑,浩浩荡荡地赶回城中。
西府的门前,灯笼光照明亮。家人见主公车驾归来,不敢怠慢,忙自宅中迎出。
馥之从车里出来,转头看向 姚虔的车,却见他还未出来。
“叔父。”馥之上前去唤。
“嗯。”里面传来轻轻的声音,待家人撩开帘子,只见姚虔正慢慢出来。
“叔父可先汤沐,汤药稍后便好。”待姚虔出来,馥之扶着他,一边说一边向前走去。没两步,却觉得姚虔步子发沉。
馥之讶然,正待抬头看他,姚虔身体动了动,忽而往前倒去。
窥情
院里的蝉拖长了声音,一阵一阵,如同下昼的天气一般沉闷。
堂下,馥之盯着炉中的火苗,好一会才站起身来,舒展发酸的腰背。外面传来一阵窸窣的脚步声,未几,一名家人出现在堂外。
“女君,”他行礼道:“大司马来访。”
馥之一讶,忙上前问他:“现在何处?”
“正在府外。”家人答道。
馥之略一思索,交代侍婢看好火候,随家人往堂下走去。
门外,两辆马车稳稳停着,大司马顾铣正在车前,旁边立着一人,却是顾昀。
“大司马亲临寒舍,馥之有失远迎。”馥之上前,向顾铣深深一礼。
顾昀站在顾铣身旁,静静地看着馥之不语。
“女君。”顾铣还礼,目光扫过馥之的脸颊,只见双眸下隐现着淡淡的乌青。心中不禁感叹姚虔家中单薄,如今他卧病,馥之一个十七少女,竟亲自要操持内外。
“不知博士病情如何?”顾铣问。
馥之神色稍黯,没有详述,只答道:“叔父已醒来。”
顾铣看她神色,心中亦渐渐沉下。他望望宅中,对馥之道:“烦女君带路。”
馥之颔首,请二人入内。
宅院并不算大,走过前堂,很快便到了中庭。
“请。”馥之走到姚虔寝室前,向顾铣道。
顾铣颔首,随她入内。
室中光照比外面稍暗,淡淡的药气充溢鼻间。幔帐高高地挽起,只见榻上,一人身披薄氅靠着软褥,面前的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