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唐-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政策完全是和土地政策绑定在一起。一是可以选择放弃土地所有权,而租用土地,这样则不受农副产品限制令的制约。而另一方面就是接受土地所有权,但是农副产品必须受限。
虽然百姓微微有点微词,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少余粮可以去养鸡养鸭养猪的。而这个政策对他们的影响还不很大。
当百姓接受了农副产品限制令之后,益州一座大型的养猪场建立起来。这个养猪场是柴瑞和另一个商人合伙开的。有此赚钱的机会,柴瑞怎么能过放过。柴瑞现在不是一个人,而是要担负那么多人。
不久,又有一间大型的养鸡场出现。虽然益州出现很多专门的一类农场。甚至出现了专门制作糕点大型加工场。看来这些人在柴瑞的建议之下,开始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而且柴瑞对于家庭纺织也做了更为严格的限制。一个家庭养蚕不得超过五篮,而且棉花等其他制作布的材料也做了限制。这也是给那些人的回报。既然他们的土地已经让了出来,柴瑞自然不会让他们白白的做出牺牲。
而且柴瑞这样做,就是为了留住这些人。没有了这些富商,偌大的益州城马上就会变得冷冷清清。而且柴瑞现在不仅让他们没走,反而让他们在益州大展拳脚。有了柴瑞的政策上的支持,加上免税。这二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大肆的赚钱。
他们没想到柴瑞这个“打一巴掌,给个枣”的策略更毒。在他们心满意足的赚钱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他们的钱财再也无法购买大量的土地。而此时他们的钱会有大部分再次流入市场。扩大经营,开设分店。
而一旦这样,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柴瑞则紧密相连。谁都没想到原本和柴瑞关系势同水火的那些贵胄,开始慢慢的靠向柴瑞。
他们虽然没有了土地,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发现柴瑞的政策对他们的巨大帮助。那些百姓虽然手中握有土地,但是他们却再也不能自给自足。柴瑞强行打破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让百姓的钱开始在社会上流通。
每人六亩土地,平均每户都可以分得四十亩的土地。四十亩不多,但也不少。家里的人手足够耕种。而且四十亩土地所产的粮食等农作物,起码可以卖个几十两左右一年。
这个收入,就已经相当于过去的十倍左右。而且家中的女子,老人也不是一无是处。那些商人开始的纺织厂,染布厂,制衣厂大量的需要女工。而这些女人在家本就练就一手好的女红,现在更可以为家里赚取不少的银两。至于老人,可以去养鸡场之类的地方养鸡,养猪。这些不需要很大的力气。百姓富裕了,则会用多余的钱经常购买肉类以及日用品,同时也会不时的买些新衣服。

第一百九十章 销售武器

资本主义萌芽产出必须要两个条件:一方面,产生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
而此时的益州,一是有不少的闲散劳动力,虽然他们不是失去生产资料,但是却已经有大量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社会的巨额财富也都是在那些富商贵胄的手中,而柴瑞却把他们逼进市场当中。而另一方面,农副产品限产令,则是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大肆破坏,这个后果就是大量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既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又给它造成了商品市场。
当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
而资本主义萌芽几已经慢慢的发展。
这比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要早上七八百年之久。一旦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起来,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力量不断壮大,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必将展开生死搏斗。
柴瑞都没意识到自己为了安顿流民,却把自己推到了风尖浪口之上。柴瑞已经慢慢的开始演变,逐渐的开始成为新生资本家的领军人物。而那些被柴瑞抢了土地,引诱他们去经商的贵胄,则慢慢的发展成新兴的资本家。而他们这些人,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势必会和封建地主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四川,再也会融入原本的大唐当中。因为四川和全国其他地主真的不一样了。其他地方还没有能够满足这些新兴商人所需要的市场。
益州愈发的繁荣,就越是吸引了大量的流民。而此时,柴瑞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宝山的铁矿。柴瑞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此时,大量的流民也涌到了柴瑞的控制范围之内。
此时,这些流民则完全的充当了没有生产资料的独立劳动力。
柴瑞一方面把这些流民安顿在还没有分配出现的那万亩良田处。这些流民就成了屯民。虽然只要在这里屯民三年,就可以得到一小块土地。但是和第一批流民比起来则小的多。而且他们所屯的粮食,四分之一都归柴瑞所有,都作为军队的屯粮所用。而其余的则归他们自己所有。
另一批人则进入了矿区。这人人收入就比屯田者要高的多。哪怕是当挖铁矿的工匠,每月的收入也有几两银子啊。这可是他们以前一年都难赚到的。不过就算如此,还是有很多流民选择屯田。三年后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只要稍微熬一熬就可以。而且现在屯田上缴的粮食也只是四分之一。要知道在西域的屯民上缴起码就是一半。这已经让流民非常的满意。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也非常的高。最重要的是,屯田的屯民可以用柴瑞的牛进行耕地。
屯田并不能给柴瑞带来多少财富。柴瑞的财富大部分是来自铁矿。
由于柴瑞曾经举办的才艺大赛,吸引了大量的铁匠。虽然当初柴瑞只是用了一部分极为优秀的铁匠。但是柴瑞举办这个大赛,已经让那些铁匠对柴瑞有所了解。当柴瑞广招铁匠之时,剑南道的铁匠纷纷的都去应聘。加上那些铁矿原本就有的工匠,柴瑞的铁矿的产量已经达到了精铁产量足足有了三万二千斤,还有二万五千左右的生铁。
要知道此时柴瑞挖铁矿的就有四千多人,冶炼工匠三千人,加上打造生铁的铁匠一千五百人,还有其他杂役,柴瑞的铁矿就需要近万人之多。攀枝花的天宝山铁矿丰富。否则的话,小铁矿早就会被采空。
有了三万二千斤精铁。柴瑞全部打造成兵器。当初柴瑞每年生产刀枪剑戟五万把,铠甲一万副左右。而且那个时候的铠甲还大多是锁子甲,护心铁甲之类,大多不需要太多的铁。可是现在柴瑞一个月就可以生产长枪一万把,朴刀两千把,普通铠甲一千副,弓箭一百万支。除了生产锁子甲,护心铁甲等普通铠甲之外。柴瑞每个月还生产三百副很奇怪的铠甲。
这种铠甲是效仿西方骑兵的铠甲,全身都把人裹在里面。尤其是面罩的设计,更是一反传统的铠甲。不过这种铠甲过于沉重,足足有五十斤重。仅仅这三百副铠甲,就耗费了一万五千斤精铁。不过物有所值。全身都被铠甲包裹住,尤其是重要部位都是加厚的,这样的骑兵非常的难以战死。
不过这些铠甲,都不是柴瑞所用,全部的卖出去。
一把长枪就是二两银子。一副普通的铠甲,二十五两银子。一百支弓箭一两银子。如此一来,长枪就是二万两,铠甲二万五千两,弓箭一万两,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三四千两,柴瑞一个月就可以赚近六万两白银,扣除劳工的三万两费用,柴瑞每个月就可以在平常的兵器贩卖当中赚的三万余两。
而且那种特殊的铠甲,更是赚钱。柴瑞特意一百两一个全部买给了安禄山。当安禄山那全副武装的三百铁骑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一下子打败了杨兴的骑兵。
这种全身包裹在盔甲当中的骑兵,几乎没有露在外面的地方,而大唐骑兵大多是使用长枪和剑。这些砍在这种铠甲上,只是砍出印子来而言,想砍伤人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三百骑兵几乎无伤的就杀退了杨兴的骑兵。
从此安禄山安禄山每个月都订购这三百铁甲。而且还派人沿途保护。只要交易完成,柴瑞就不会负责交易的安全。需要交易的都是自己人前来。不久李隆基、李亨等人得知这些铁甲是从柴瑞处所得,纷纷的要求柴瑞出售给他们。
最后柴瑞只好安禄山卖一百五十件,李隆基卖一百件,李亨只卖五十件。而且每件的价格也上升到一百六十两。不过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压根就不在乎。而对柴瑞来说,这种全身铁甲的铠甲,也给柴瑞带了三万多的白银每个月。如此一来,柴瑞每个月兵器销售就赚了六万多两。

第一百九十一章 骑兵战术

此时柴瑞又开展了第二届才艺大赛,并规定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
当柴瑞举办第二届才艺大赛之时,已经是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安禄山没有乘胜追击,一举那下李隆基,现在双方都在那僵持。
虽然此时第二届才艺大赛,不如第一届效果轰动。但是各地的能工巧匠都纷纷的来到益州。这也让柴瑞的兵器制造更加精良。
但是柴瑞已经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当年那个毛头小子,似乎在不知不觉的当中,成为了一方霸主。从无权无钱无兵的境地,竟然转眼之间已经初具规模了。
而且周围的那些小小军阀似乎也感觉到柴瑞的崛起是个威胁。其中绵阳、梓州两城守将张成,黎东昌和渝州守将鲜于平,都觉得柴瑞迟早会去吞并他们。不过张成、黎东昌二人各守绵阳、梓州,互为犄角之势,更有剑阁天险。他们二人对柴瑞到不是太担心。
现在柴瑞的实力还不足以攻下剑阁。
到是鲜于平对柴瑞一直的戒备。鲜于平是和鲜于仲通一族的人。而且一直以来就是鲜于仲通的心腹。鲜于仲通的事,鲜于平早就知道。当柴瑞到益州之时,杨国忠就暗示鲜于平除掉柴瑞。
而且鲜于平一直想这么做,不过没机会。好不容易有了好机会,吐蕃人打了过来。而等到吐蕃人撤退之后,柴瑞反而比以前更加壮大。此时鲜于平反而担心柴瑞会吞并他的地盘。因此在控制泸州之后,鲜于平反而强行的征兵。从原本的二万多人,一下子扩编到六万多人。从数量上看,是柴瑞部队的三倍。
虽然看上去很多,但是,这些兵的战斗力则非常的有限。数量多,不一定代表强大。
此时柴瑞只顾着赚钱,根本就没想过吞并鲜于平。
当第二届才艺大赛完毕之后,有了更多的优秀铁匠的加盟,柴瑞的精铁产量也大大的增加。现在柴瑞每个月足足可以生产四百件那种铠甲的名字。柴瑞此时证实命名为“罐头”。
这种奇怪的名字。其他人根本就无法理解,只是认为这种盔甲把人从头到脚都裹在里面的意思。而柴瑞会心一笑,不做解释。
现在有四百件之后。柴瑞一件也不留给自己。
李白很不解的问柴瑞:“如此好的铠甲怎么不自己留着用,偏偏全部卖掉。”
柴瑞这才对李白说:“这幅铠甲多少斤?”
“起码五十斤。”
“一个普通的士兵多少斤?”
“平均一百三十斤。”
“你再加上长枪,弓箭,马鞍这些东西多少斤?”
“大概二十斤左右。”
“那你说大唐的战马负重多少?”
“河曲马可以托运三百多斤。”
柴瑞又对着李白说:“你算算现在马匹的负重多少?”
“两百斤。”
“如果战马驼运着两百多斤的东西,速度能很快吗?”
“可是冲击力强啊。”
此时柴瑞和李白对待骑兵的路线上有着严重的分歧。柴瑞主张骑兵的速度,奉行骑兵要诀,“以骑对骑,以快对快”,追求骑兵速度要比对方快。对于轻骑兵,柴瑞比重骑兵更加的看重。
因为柴瑞知道一个鲜活的例子。蒙古,一向都是身着土著衣物,毫无铠甲可言。可是就是这样的部队,大败欧洲装备精良的重骑兵。蒙古的马快,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干掉一批重骑兵。利用自己的马的速度,一边打一边放箭。充分利用自己轻骑兵的优势,蒙古人完克欧洲人的重骑兵。
而李白认为骑兵只有冲锋起来,才能对敌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只要一冲起来,步兵几乎就是无解。骑兵的长枪,大刀可以肆无忌惮的砍向步兵,而后扬长而去。
柴瑞和李白对于骑兵的看法只是对于骑兵的不同理解。而且柴瑞有着蒙古铁骑无敌天下的经验,柴瑞丝毫不把重骑兵放在眼中。在柴瑞看来,用骑兵和步兵对决,不一定就真的那样的横行无忌。自古就有非常多的将领善于用步兵打骑兵。
虽然现在柴瑞无法说服李白,但是李白也改变不了柴瑞。而同样来自草原的铁勒宏对于那些重重的铠甲丝毫不敢兴趣。在他眼中,骑兵就应该是来去如风。那些重重的铠甲完全就是累赘。
既然铁勒宏也不想要那些重重的“罐头”铠甲,柴瑞也乐得全部卖给安禄山,李隆基等人。此时安禄山二百件,李隆基一百五十件,至于李亨依旧五十件不变。至于其他的军阀,柴瑞就只是卖些轻甲而已。
柴瑞那是有多少卖多少,自己的部队几乎没有多少的铠甲。
柴瑞的部队,大多是以自行车为主。追求的是机动性。只要护着重要部位就可以,过多的铠甲只会让机动灵活的自行车部队变的呆滞。
柴瑞痴迷于弓箭,而轻刀剑。
Hitandrun。
柴瑞现在的部队,基本上就是按照hitandrun建立的,充分的表现为打了就跑,射完就走的思路。
Hitandrun,如果是游戏迷的话,就非常的清楚,就是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有效的利用攻击差,对敌人进行打击的战术。其中,dota里的黑弓就是hitandrun的典型。其他游戏也有非常多的这种战术。
而这种战术则被很多玩家称为风筝战术。
相信放过风筝的人都知道,风大的时候就放线,而等风稳定之际,就控制风筝的高度,不让风筝掉下来。
而柴瑞也非常中意风筝战术。直到现在柴瑞还乐此不彼,还要把风筝战术引入战争当中。对于步兵,自行车集团军就可以充分的利用速度优势对敌人进行走打。虽然自行车比骑兵慢,但是远远的比步兵的速度快。
而对付骑兵,柴瑞的思路,就是要比对方的骑兵快。利用后撤的速度优势,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