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空英豪-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小锤子,你不要对领航主任有什么想法哟,他检靶检得少,经验有些不足。”张志宏对陈大壮作了解释。
“还是你小子打得好,中了那么多。”陈大壮有些羡慕。
“你也打得不错,就是打得太快了,瞄的可能不细。”
“你知道我的性格,我那能像你那样沉得住气,这已经是够稳的了。”
“还说稳呢,只转了一圈多,就打完了。”
“我发射炮弹的数量没有控制好,只打了四炮就没炮弹了。”
“那到是,我在空中看到你炮弹爆炸的烟花都在靶标附近,一定是瞄得很好,就是发射炮弹太多,后面的炮弹都打飞了,所以影响了命中率。下一次控制好发弹量,一定比我打得好。”
“我这个急性子,能做到吗?”
“只要你多练习,就能做到。”
两人在一起总结了第一次实弹射击的经验,都觉得有些提高,都想到在下一次的实弹射击中能够打得更好一些。
林超得知张志宏打出了18发的好成绩,在心里暗暗使劲,一定要超过张志宏。他是一个善于汲取别人经验的人,在张志宏和陈大壮判读实弹的胶卷时,他也跟去看。林超看到,张志宏每打一炮的胶卷大部分只有两、三片,说明他的击发时间是很短的,有的炮数只有一片。看来他在炮弹发射量上确实控制的很好。陈大壮的就不一样了,只有四炮,每炮照出的胶卷有七、八片,看来每炮打出的炮弹真是不少,足有七、八发,当然脱靶的也就多一些,命中率就不会很高。但是陈大壮的距离都在400米以内,距离近,靶标的被弹面就比较大,炮弹打上靶标的可能性也就大,而且他的瞄准也比张志宏好,这都是他的优点。
林超决定汲取两人的优点,把自己的实弹射击打好,争取在命中率上超过他们俩。他和“大鸡”打一个靶标。“大鸡”先打,他后打。
到了空域以后,“大鸡”打得也不是很快,到了一半时间的时候,“大鸡”才退出了攻击,接下来是林超开始射击。他一心想着三条原则,射击距离要近一些,瞄准动作要稳一些,炮弹的发射量要少一些。
可是没想到,不但没有看到他的好成绩,还险些出了大问题。


第一百九十三章:礼花四放(七)
更新时间2008103 20:18:43  字数:2346

 林超在靶标后面集中精力瞄准,靶标已经变得很大了,他也不觉得,他一心只想着距离要近一些。靶标像一堵墙一样横在他的飞机前面,能够明显的看到靶尾的摆动。摆动的靶尾就像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只是林超听不见而已。
“距离不要近。”
驾驶拖靶机的飞行员看到林超跟随靶标的距离过近,立刻在无线电里提醒他。
距离过近有两个不好的地方,攻击机离靶标的距离近,打出的炮弹头的爆炸点离拖靶机也就近,容易误伤靶机。第二个是,攻击机离靶标过近,一旦靶标被打掉,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容易与靶标相撞。从拖靶机和攻击机两方面的安全着想,从拖靶机作为长机的责任来说,他应当提醒攻击机注意距离。
听到拖靶机的提醒,林超收了点油门,适当把与靶标的距离放远了一些,可是只转了半圈,又不知不觉的靠了上去。
“距离不要近。”拖靶机再一次作了提醒。
林超又收了点油门,往后退了一点。几次遭到拖靶机的提醒,林超再也不能跟得太近了,不过他控制的距离还是要比其他人要近一些。
在林超觉得瞄准好的时候,他便不失时机的打出一炮,能不能打到靶标上,他也看不出来。又一次机会到了,中心光点就停留在预计瞄准点附近,林超按下了射击按扭,刚感到飞机有些振动,他立刻松开了射击按扭,他要让发射的炮弹少一些。
突然,他看到靶标像被抽了筋一样,很快的缩成了一团。林超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本迎风飘展的靶标就像卷成一团的布团,向着他的飞机飘了过来。
不好,靶标被打掉了。当林超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黑布团已经铺天盖地的向他的飞机扑来。林超立刻增大飞机的坡度,猛的拉了一下驾驶杆,想躲开迎面扑来的靶标。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靶标像一只追捕野兔的苍鹰,展开巨大的黑色翅膀向他的头顶压了下来。靶标已经失去了牵拉力,它的速度很快就减到了零,而林超的飞机仍然是原来的速度,两者的相对速度差达到了每秒100多米。400左右的距离,用不上几秒钟,林超的飞机就会赶上靶标,或者说,靶标就会飘到林超的飞机前。何况在开始的时候,林超还有一个判断和反应的过程,无论如何是来不及的。
林超本能的低了一下头,闭了一下眼睛,这都是人类躲避外来袭击时的本能动作。其实他作不作这个动作都无济于事,试想,他是坐在座舱里面的,上面有座舱盖盖着,外来的物体是打不着他的。如果外来物体把座舱盖都打破了,他就是再低头也躲不开外来物体的袭击。
等林超睁开眼睛时,只见黑布团向着飞机的右机翼滑了过去。还好,没有砸在座舱盖上。林超感到万幸,也吓出了一头冷汗。
当林超看到靶标一缩的时候,拖靶机的飞行员也感到飞机突然向前冲了一下,好像突然打开了加力,他马上反应到是靶标掉了。刚要提醒林超躲避,林超已先于他报告:
“靶标被打掉了。”
“注意躲开靶绳!”
靶标被林超打掉了,没有了目标,不能再继续攻击了只好返航。
返航的路上,林超看到拖靶机只拖着一条长长的靶绳,靶绳在拖靶机的后面毫无约束的甩来甩去,就像朝鲜族在跳长鼓舞里的演员,在甩自己头上的长辫子,一圈一圈的转着。大有横扫一切架势,也像对林超示威,谁让你打掉了靶标,也像似挥舞着长鞭,驱赶林超,离它远一点。
林超看到这个架势,那敢再靠近靶绳半米,只好跟着拖靶机,远远的看着它。
林超跟到机场上空后,先加入航线着陆。拖靶机虽然只是到着一条靶绳,也要投掉靶绳后才能着陆。
“大鸡”着陆后,一直在飞行员休息事的外面等待着他和林超打过的靶标能很快回来,他要看一看自己到底打上了多少炮弹。等了半个多小时,等来的却是一根靶绳。没有靶标,也就无从谈论命中率和成绩,只能算两人完成了一次实弹。两人想打出好成绩的希望都落空了,因为靶标一旦掉在地面上,就很难拣回来了,没有靶标作依据,再好的成绩,也都是空口无凭,这些都是后话。
再说林超落地以后,当飞机滑到着陆线后,来接那架飞机的机械师不由的惊叫起来:
“啊!多危险啊!”
林超听到机械师的惊呼,马上下飞机去看,这一看,又使他出了一身冷汗,真是有点后怕,就差那么一米多的距离,他就没命了。
原来,他的飞机右机翼上插着一个靶标上的滑刀。滑刀像一把利剑,一半多插进机翼里,外面还露出长长的一截。连接滑刀的靶杆,早已被空中强大的气流吹到不知什么地方了,由于滑刀深深的插进机翼里,才没有被气流吹掉,被带了回来。
地勤人员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滑刀从机翼里拔了出来,交给林超作为纪念品。
林超回到飞行员休息室,靶绳也被拣了回来,地勤人员量了一下靶绳的长度,接近400米,说明靶标是在与靶绳的连接处被打断的。
领导让张志宏帮助分析一下林超打掉靶的原因。张志宏对林超最后一炮射击胶卷进行了判读,当判读器把胶卷上靶标的投影放大到墙上时,靶标显得很大,量了一下距离,还不到300米。再看瞄准点,正好在预计瞄准点附近,真是太准了。张志宏认为就是距离近,瞄得又准造成的。
因为按照张志宏的计算,空靶射击中的射击距离是400米,构成的射击诸元也是以400米为条件的。林超的射击距离不到300米,比标准射击距离近了100多米,肯定要打在前面,他瞄的又很准,打出的炮弹刚好打在靶绳上,靶绳被打断,靶标当然就掉了。
林超一心只想着距离近,瞄的准,就能提高命中率,没想到违背了科学,反而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提高命中率,还差点搭上了性命。


第一百九十四章:礼花四放(八)
更新时间2008105 22:25:55  字数:2205

 林超真像一个冒险家,在航校飞特技时,不顾空域里有云,盲目做动作,在退出俯冲时,差一点和祁连山相撞,使他后怕了很长时间。这次为了追求命中率,又没有考虑到空靶射击的特点,打掉了靶标,又差点出了严重问题。看来应当很好的汲取教训了,不然早晚要出大事情。
林超打掉靶标后,被定为事故征候一次,为此团里做了一次小型的安全整顿,让大家都汲取林超的教训,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在以后的曲线空靶射击中,虽然还出现了几次空中掉靶的情况,但都没有伤到飞机。在曲线空靶中,打掉靶标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曲线空靶本身瞄准就比较稳,命中靶标的炮弹数也比较多,靶标受损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很容易因为某个部位的强度不够而掉下来。但是,只要是不危及安全,就不算什么大问题。
空靶训练还在继续进行,曲线空靶的实弹射击完成后,全团又进入了直线空靶的训练。直线空靶相对曲线空靶来说,难度就大多了。
直线空靶中,拖靶机是作直线飞行,靶标也是沿直线前进,攻击机要在靶标的后方作蛇形机动,构成适合射击的各种条件,实施对空靶靶标的射击。最大的难点就是瞄准的时间短,瞄准具构成各种射击诸元的时间也比较断。按照瞄准具的性能要求,没有一定的稳环时间,是不能准确构成射击诸元的,这和他们在地靶飞行中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
在地靶飞行中,张志宏是用固定光环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空靶射击中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对于瞄准具要有一定的稳环时间,而在直线空靶中,由于瞄准时间短,又很难做到,如何解决的问题,张志宏考虑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在进行空靶理论准备的时候,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也考虑到了用固定环,就像在地靶射击时那样。但是地靶是不动的,动的只是对它攻击的飞机。而空靶就不一样了,靶标和攻击机都在动,很难计算出一种数据解决这个问题。要想使瞄准具构成的射击诸元,相对准确一点,还得用活动环。只要解决了稳环时间不够的问题就可以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张志宏首先从瞄准具入手考虑这个问题,所谓的稳环时间,就是把中心光点稳定在某一个位置,保持一段时间。实际上是要求驾驶杆不要再做任何方向的移动,要保持当时的杆位和杆量不再变化。要满足这个条件,还是可以作到的。那就是不要让中心光点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动,而是让它在靶标上以缓慢的速度向后移动。只要中心光点不离开靶标,驾驶杆不作前后左右的移动就行了,就算达到了稳环。
空靶的靶标前后有16米的长度,而高度却只有一米五,中心光点在前后变化一点,问题不是很大,照样能打上靶标。
张志宏从理论上弄明白了道理后,就想实践这个方法,张志宏给这种方法起名为“带滑移量的瞄准法”。这可以说是一种改革,以前部队打空靶时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方法。瞄准时不把中心光点稳定在预计瞄准点上,这算什么瞄准?
他想提出来,又怕领导不能接受,万一这个方法失败了,影响了空靶训练的成绩,影响了领导的政绩,那责任可就大了。
反正每一个课目的飞行,领导干部都是走在前面的,特别是团里的领导。先让他们用老办法试一下,如果打得成绩不好,他再提出新办法,那时候领导说不定就会接受了。为了不影响领导干部的成绩,张志宏提出,实弹时先让领导去试一下炮。所谓试炮,就是打好打坏都不计成绩,万一打得不好,也给领导一个面子。
团领导接受了张志宏的建议,由王团长和程志副团长上去试炮,他们两个共用一个靶标。试炮的结果是,王团长一发都没有打上,程志只打上了一发。而这两架飞机都是在曲线空靶中打得最好的两架架飞机,说明瞄准具构成的射击诸元是准确的,火炮的校验也是准确的,两个人的瞄准也是无可挑剔的,只所以打得不好,还是瞄准时的稳环时间不够,瞄准具构成的射击诸元不准确。
这个时候,张志宏适时的提出了他的想法,并从理论上讲出了这种方法的道理。王团长听后觉得可以试一下,其他团领导也都同意。从此,一种新的直线空靶的打法在D团开始了。
开始时,还是以团领导试炮的方式去试验。这次还是王团长和程志两人去试验,不过另外换了两架飞机,是两架在曲线空靶中打得一般的飞机。
在上飞机前,张志宏详细介绍了这种打法的瞄准方法,就是开始时,把中心光点放在靶标的前面,中心光点的高度和靶标的上沿取平,让中心光点顺着这个水平线往后移动,当中心光点接近靶标头部时,开始压坡度跟踪瞄准。中心光点移动到靶标上时,稍微拉一点杆,减缓中心光点向后移动的速度,但不要把中心光点拉停,然后保持这个拉杆的力量。当中心光点移动到接近预计瞄准点时,立刻开炮。
这中方法从理论上讲,虽然够成的射击诸元偏小,但是稳环时间是足够的,瞄准具构成的射击诸元是准确的,不足的量,只要用提前开炮来修正就可以了。
试验的结果是,两人都打上了七、八发炮弹,这已经是D团在空靶史上很不错的成绩了。这说明张志宏的新打法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经过对两人射击胶卷的判读分析,命中率还不是很高的原因,是中心光点在往后滑动是,在上下的位置上没有控制好,出现了离开靶标的现象。经过研究,D团决定采用张志宏的新打法完成下面的直线空靶。


第一百九十五章:礼花四放(九)
更新时间2008105 22:26:45  字数:2299

 直线空靶的瞄准动作比较特别,它不像曲线空靶那样,可以一直跟在靶标后面长时间的瞄准,它要经过一个蛇行机动,才能创造一次攻击机会。瞄准的时间只有三、四秒钟。每次飞行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