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空英豪-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志宏,你怎么能选上,平时也不爱运动,体育项目好多都不达标,真是怪事。”
听到这一消息,张志宏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是一个不善于言表的人,听到同学们的祝贺和议论,只是笑一笑,算是回答。这么多人参加选拔,单单选上了他,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去年省体校选拔滑翔机学员,对身体的要求比飞行员低,都没有选上,因为当时他正好感冒,鼻子有点发炎。这回可好了,献身航空的理想就要实现了,原来准备高考报志愿时就要报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要去制造飞机,现在当上飞行员是直接去开飞机。但是又有些担心,因为自己从农村来,见识少,除了这次到省里体检,坐了一次火车,过去连火车都没有见过,飞机这么先进的东西,自己能学会吗?
张志宏就学的这所学校是全省的重点中学,三年前考入这所中学,从农村到城市,什么都新鲜,好多东西叫不上名。有一次写作文,把荧光灯写成了“电棒”,语文老师讲评作文时在全班闹出了大笑话,很长时间城市里来的同学还在和他开玩笑。好在他肯学习,也善于学习,短短的时间就适应了,而且成了班里的尖子生,当上了学习委员。想到自己的适应能力,张志宏心情又慢慢地放松下来。
别人都说当飞行员吃得好穿得好,这回好了,自己贫穷的生活就到头了,提前参加了工作,还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他是农村来的,要脱离那种头朝黄土背朝天的环境,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不象城市的学生。听说这次体检身体合格的应该有四个同学,别的班有个同学地区体检都通过了,由于家里不让去,到省里体检检查视力时故意说错了两个字,结果被刷下来了。但这些想法只能埋在自己心里,不能给别人讲,不然别人会说他落后,会说他入伍动机不纯。
礼堂里坐满了全校的老师、同学,校长、教导主任等领导坐在主席台上。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大幅标语:热烈欢送张志宏同学光荣入伍。会场上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就像每个人都被选中了一样。
“请张志宏同学上主席台!”主持会议的教导主任宣布。
“哗——”礼堂里顿时响起了春雷般的掌声。张志宏站起来刚要向主席台走去,“嗷”的一声,高三三班的同学已将张志宏抬了起来,送到主席台上。全场又一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嗷——嗷——”的呼叫声。张志宏已是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只好任由大家摆布。上主席台后,大家又将用红绸布扎成的有脸盆大小的一朵红花用两头的布头右肩左斜戴在胸前,就像一个新郎官。
接着是校长讲话,他先介绍了这次选飞的经过,宣读了入伍通知书,肯定了全校同学的热情,鼓励了大家对这次选飞工作的支持,最后他说:
“张志宏同学是我们学校的优秀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这次被祖国选中是他的光荣,能为国家输送人才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具我所知,能出一个飞行员是我校建校50年以来的首次。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我们每一个人要时刻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向张志宏同学学习,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当飞行员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行,但是其他工作我们都可以去做,而且也能做好。最后希望张志宏同学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后,要发挥在学校的特长,更要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成为祖国的蓝天卫士。”
“请张志宏同学讲话。”主持人宣布。
台下又响起了春雷般的掌声,张志宏站了起来,看到台下一张张渴望的面孔,涨得满面通红。他本来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在这样的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更是紧张地说不出话来,头上的汗水顺着脸夹往下淌。当他得知自己被选上的那一刻起,他就有千言万语要讲,他想呼喊,喊出自己能成功;他想感谢,感谢党的培养,感谢学校的教育,感谢大家的关怀,特别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他想表一表决心,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干,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是此时他却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只是不停地擦汗。
“不要紧张,喝口水,慢慢讲。”旁边的校领导提醒。
他喝了口水,又和了口水,最后索性将杯子里的水全部倒进了肚子里,憋了半天,才吐出了一句话:
“我一定要好好干,感谢学校领导,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谢谢大家!”然后深深地鞠了个躬,坐在了椅子上。
欢送大会后,张志宏被同学们簇拥着回到了教室,男女生围着他,像群星捧月一样,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完的友情。
“张志宏,到了部队别忘了我们,给我们写信!”班长说。
“张志宏,当上了飞行员别看不起我们。”有一个叫小豆豆的同学说。
“张志宏,我们这不是就要分别了吗?在部队你要多保重。”
“不会的,不会的,我会永远想着你们,我会写信的。你们要好好复习,争取考上好的大学,最好是北京航空学院,学出来给我造最好的飞机,我来飞。”同学情,难舍难分,张志宏眼里含着泪水,声音有些哽咽。
“好,我们在不同的战线上共同努力吧!”
怎能忘记,同窗三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分别在即,真是难以割舍。但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总有分开的一天,三年学业已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只不过先走一步。


第十章:千挑万选(四)
更新时间2008331 9:05:26  字数:2394

 张志宏被全班的男生围住了,郑萍站在人群外面,默默地看着张志宏,欲言又止。她似有话要说,又羞于女孩子的羞涩,只默默地听着,默默地看着。
午饭后,张志宏拿着碗正要往宿舍走,郑萍从后面追了上来。
“张志宏,等等我,明天就要走了,也不向我告别,这一段时间白帮你复习功课了,能陪我走走吗?”
两人走到操场边的树下,相对而立,女孩子含情脉脉的双眼望着张志宏,似有好多话要说,又难以启齿。张志宏有些蒙蒙笼笼的感觉,又说不清楚,两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朋友,互帮互学,又是竞争对手,你追我赶。张志宏愿意和她在一起,也喜欢和她在一起,至于为什么,他说不清楚。那时学校里在学生中没有恋爱的风气,在思想意识里也没有明确的恋爱想法,男女生之间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在一起之分。此时,四目相对,都不知道先说什么好,长时间的沉默,气氛令人窒息。还是张志宏打破了僵局,先开了口:
“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我要走了,复习的东西也用不上了,到是耽误了你复习,很对不起。”
张志宏说出了几句干巴巴的话,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三年的同窗生活,用不着说这些,但也不知说什么好。女孩子听后,显然不满意,她没有听到所要听到的话,有些失望。她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真舍不得你走。”
“大家早晚会分开的,你入团的事,我已经交代给了支部书记,我走了会有人继续帮助你的。”
张志宏在班里是团支部委员,他没有理解郑萍话的意思,只想到他是郑萍的入团介绍人,由于郑萍的父亲在57年“反右”时被打成右派,成分比较高,虽然原则上是重在表现,但考验的时间要长一些,这不,已经培养了两年了,还没有结果,别人写申请晚的都早已入了团。见张志宏曲解了自己的意思,郑萍不好再往下说什么了。她抛出的绣球傻男孩没有接,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所描述的,在分手时,朱英台的多次比喻没有唤醒梁山伯一样,郑萍的话也没有被张志宏所理解。毕竟男孩子感情上成熟较晚,女孩子也不好明说,只好说:
“可是你却走那么远,再要见面就很难了。”
“我们可以写信啊。”
“你到了部队多保重,常来信,别忘了我们。”
“我会的。”
“那好吧,祝你一路顺风!”见实在提不醒这块木头,郑萍失望地告别了张志宏。
张志宏告别了同学和老师,回到了家里,向家人和乡亲告别。张志宏家住在一个农村的一个小镇里,四周环山,中间有一条大河流过,虽然当地老百姓称为大河,但水很少,充其量只是一条小溪,只不过河床很宽,河的南岸是山,北面沿一条公路有一大片的房子,有几千住户居民,形成一个小镇。山全是黄土堆成,挖下去几十米也挖不到石头。镇子不大,但确是一个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据说在三国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六出祁山走的就是这里。镇子外面的川地和山坡上全部种庄稼,这是全镇居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当然镇子里也有一些店铺,那是国有的商店,卖一些杂品。农历的每月逢二、五、八是大集,山里四乡的农民会带着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来赶集。
前些天,公社武装部的同志已经敲锣打鼓给张志宏家送去了喜报,张志宏被选上飞行员的喜讯已经传遍了整个镇子,大家奔走相告。亲朋好友听到张志宏回家的消息,都带着东西去看望,也表示送行。张志宏家人来人往,门厅若市。
“我来看看娃儿,选上了飞行员真好,别看平时不言不语的,小的时候我就看有出息。”一个拄着拐棍的老奶奶边说边走进屋里,母亲赶快把她扶上炕:
“张奶奶,您这么大的岁数也来了。”
“我怎么能不来?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听说我们这山沟里能出飞行员,我要来看看,飞行员到底是什么样,这不,还是过去熟悉的娃!”老人边说边摸着张志宏的头:
“这回你爹妈可有福了,可有福了。”
“有啥福啊,这回走到天边去,见一次面都不容易了。”母亲回答着张奶奶的话。
“大哥大嫂,我给志宏送点鸡蛋来,明天志宏就要走了,晚上给做点好吃的。”
隔壁邻居刘大叔提着一篮子鸡蛋走了进来。
“他大叔,让你破费了,来看一下就行了,还要带东西。”父亲接过了鸡蛋,递上了旱烟袋。
“坐这抽烟,快给你大叔把烟点上。”父亲指了指地上的一个凳子,又招呼张志宏。
张志宏划着了火柴,给刘大叔点着了旱烟袋,站在屋里地上听他们讲话。他本来就很少言辞,这时在众多的长辈面前,他更没有什么话说,只有帮助父母亲招待来看望自己的乡亲。他感到自己被选上飞行员的确给家里增添了光彩这么多的父老乡亲来看望自己,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心里有点自豪,多年的努力拼搏没有白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张志宏,你真行,当年你离开我们到地区一中去念书,就比我们高出了一头,现在你又要上天了,看来我们永远也赶不上你了。”几个初中的同学也来看张志宏,他们在县一中上学。
“你们没有参加选飞啊?”张志宏领着他们到另一个屋里去说话。
“都报名了,体检没有通过,全线没有一个检查上的。不过你虽然是从地区走的,也算是我们县的,你本来是我们县的人。”
“你们功课都复习的怎么样了,能考上大学吗?”张志宏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
“我们比不上你们,你们学校是全省的重点,你们学校是百分之百的考上大学,我们就不一样了。”
“只要你努力,都一样。”
“我们是普通高中,教学的整体水平要比你们重点高中低,怎么能一样呢?你现在是进了保险箱了,不用发愁了。”
几个同学唠扯着未来的前途。


第十一章:千挑万选(五)
更新时间200842 12:53:31  字数:2528

 亲朋邻居逐渐散去,家里恢复了平静。
晚上母亲和奶奶拿出家了最好的东西做了几个菜,一盘红烧肉,一盘炒鸡蛋,还有几个青菜,这些都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父亲拿出了一瓶酒,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弟弟,一家六口坐在一起吃了团圆饭。张志宏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分别倒上酒,给自己也倒了一点,弟弟看到桌子上的红烧肉和炒鸡蛋,急不可耐地夹起来就往嘴里送。母亲用筷子打了一下弟弟的头:
“都没吃呢,就你急!”
“娃娃是馋的,让吃吧。”奶奶劝阻母亲。
是啊,这些虽然都是很平常的东西,但由于家里穷,除了过年外,平时很少吃到。志宏看到弟弟馋得可怜,把两样菜夹到弟弟的碗里。
“你自己吃吧,别给他夹。他以后还能吃到,你走远了,就吃不到了。”母亲把好吃的菜夹到大儿子的碗里。
“人家都说飞行员吃得好、穿得好,我在部队上也能吃到。”
“那不一样。”
是的,这不是普通的菜,这是慈母对儿子的一棵爱心。
“今晚就算给志宏送行,大家喝杯酒吧!”父亲端起了酒杯,除弟弟外,大家都端起了酒杯。
难舍难分的心情笼罩在全家人的心头。
“你爷爷和我岁数都大了,你走那么远,想你的时候,能不能见到你。”奶奶说着,撩起衣襟擦了擦眼角。志宏从有了弟弟后,就在奶奶的被窝里睡,是奶奶一手带大的,这三年在外面上学,才离开,和奶奶有深厚的感情。
“娃明天就要走了,高兴点。”爷爷劝着奶奶:
“自古以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你要去当兵,我们全家开始是不同意的,但你母亲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你当的又是飞行员,我们也就同意了,你就好好的去吧。”
“你和爷爷的岁数都不大,才六十多岁,等我飞行学成了,一定会回来看你们。”志宏安慰着奶奶,但此时的心情也是不好受。
“哥,等你到了部队,学会了开飞机也教我吧,我也要开飞机。”弟弟的肚子里有了东西,也不再埋头苦干了,只有他无忧无虑。
几杯酒后,母亲端上了手擀的面条,面条擀得很薄,切得很细,长长的,配上肉丁、豆腐丁、黄花菜、木耳等做成的汤卤,香气扑鼻。长长的面条是牵系张志宏和家人的纽带,浓浓的汤卤融和着无限的亲情,张志宏永远牢记这一刻。
“到部队上要好好干,要听领导的话,不要给家乡人丢脸。”父亲再一次叮嘱。
“恩。”
“要注意安全,做事不要逞能。”母亲反复叮嘱。
“恩。”
亲人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