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学-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存在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相应的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效 率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讨论一直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经济体总是在有效率地进行生产,即始终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而不是在这个边界之内。注意,效率是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该经济体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愿望。总体经济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生产的效率。
当经济体无法在不减少一种产品产量的前提下生产出更多的另一种产品时,即当选择点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时候,我们就说该经济体的生产是有效率的。
让我们看一看为什么有效率的生产(productive efficiency)必然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我们从图12中的D点所示的位置开始分析。假设市场需要增加100万磅黄油,如果我们不考虑PPF所示的约束,我们也许就会认为在不减少大炮产量的情况下,有可能生产出更多的黄油,比如,通过移动到I点,即D点的正右方。但是,点I处于边界之外的“不可能”区域。从D点出发,在不放弃一些大炮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得到更多的黄油。因此,D点是有效率的生产点,而I点则是不可能达到的点。
运用PPF,我们能够说明生产效率的一种更深刻的意义:位于PPF之上,意味着生产更多数量的某种物品必然要求放弃一定数量的其他物品。当我们生产更多的大炮时,我们就用大炮替代了黄油。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替代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法则,生产可能性边界则表示社会为人们提供的各种选择。
未利用资源和非效率 即便随意观察一下现代生活你也会发现,社会显然拥有未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常常以失业的劳动者、闲置的工厂和废弃的土地等形式出现。当经济中存在着未利用的资源时,该经济体决不可能位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而是处于其边界之内的某个位置。在图12中,U点代表PPF之内的某一点;在U点,社会仅仅生产了2单位的黄油和6单位的大炮,一些资源没有得到利用。而若将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则我们就能得到更多的黄油和更多的大炮。于是整个经济可以从U点移至D点,从而生产出更多的黄油和更多的大炮,并提高该经济体的效率。我们能够在保持大炮产量的同时,得到更多的黄油。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10)
经济危机是产生非效率的根源之一。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美国的总产出几乎下降了25%。这种情况不是因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而是因为各种不利因素压低了总支出的水平,从而使经济下移到其PPF之内。在那以后,为二战所进行的备战活动开始刺激需求,产出得以迅速增加,于是经济又回到PPF上。在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形。在1982年或1991年美国总产出下降的年份,或者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停滞期间,整个经济体的基本生产能力并不是突然下降了,而是经济摩擦和支出下降暂时将经济推向了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内侧。
周期性经济危机并不是经济体为什么处于其PPF之内的惟一原因。由于经济体制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当企业努力适应变化后的市场和新的资本主义规律时,产量便会下降,失业率也随之上升。不过在和平时期,历史上还未曾出现过像“后社会主义经济”所经历的“真实经济周期”那样,出现过产量多年持续下降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后社会主义经济来说,不管市场因转型而遭受的冲击和痛苦如何巨大,其经济的滑坡都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挫折。改革起步比较早而且改革也比较彻底的国家,如波兰和斯洛维尼亚,经济滑坡得以扭转的时机也最早,实际产量已经超越了实行改革和经济转型之前的水平。这些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已经再一次外推。而那些不愿改革的经济体,如乌克兰,那些遭受战乱的国家,如塞尔维亚,无论是其实际产量,还是其生活水平,都在持续地下降。
在结束本章之前,不妨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开篇时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对此,最好的回答也许是凯恩斯所提供的一个最有名的论断。他在自己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最后几行曾这样写道: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都会比常人所了解的要更有份量。的确,统治世界的人可以说非他们莫属。实干家自以为他们不受理论的羁绊,可他们却常常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目空一切的暴君,其狂妄荒诞的念头,也往往系从学术界数年前的涂鸦之作中剽窃而来。我确信,同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功能相比,既得利益的作用是被夸大了的。诚然,这绝非是指眼前,而是指经历了一段岁月之后。因为,在经济学界和政治学界,25岁或30岁以后还能继续为新理论思潮所裹挟的人往往为数不多。因而,文官、政治家乃至鼓动家们用以左右时事的高论不大可能是最新的。尽管如此,思想,而不是利益,或迟或早终归是危险的,无论是伸张正义,还是放纵邪恶。
旨在理解怎样才能将经济学强有力的思想用于人类社会核心问题的分析,这就是我们学习经济学最根本的理由。
1。 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发明了许多现代经济学工具,但他最关心的是这些工具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马歇尔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写道:
我最大的抱负就是帮助剑桥大学为世界各地培养更多冷静而热情的人才,他们愿意把自己最充沛的精力贡献给社会,设法解决身边的社会困苦;直到了解高雅而高尚的生活的全部实质内容,他们才会满足。(庇古编著,Memorials of Alfred Marshall,MacMillan and Co。,伦敦,1925年,第174页,有删节。)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11)
试解释如何以冷静的头脑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将热情的心所进行的规范的价值判断付诸实施,你同意马歇尔关于教师职能的观点吗?你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
2。 著名的芝加哥保守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e Stigler)写道:
没有哪个彻底平均主义的社会能够构造或维持一个有效而富有进取性的经济体系。应用奖励级别刺激劳工已经成为各国普遍的经验。(《价格理论》第3版,The Theory of Price,Macmillan,New York,1966,)
这一论述是属于实证经济学,还是属于规范经济学?参考第1题中马歇尔的话,讨论斯蒂格勒的这个观点,二者是否存在矛盾?
3。 仔细给下列术语下定义,并给出例子:PPF、稀缺性、有效率的生产、投入、产出。
4。 随着人们变得更为富有,时间变成了他们主要的稀缺资源。现假设你非常富有但每周只有几小时空闲,请举出几个你最经济地利用时间的例子和步骤;此外,请比较富人和穷人在利用时间上的不同。
5。 假设某国将劳动投入理发和衬衫两种生产。该国有1 000小时的可利用劳动。一次理发需要半个小时的劳动,而生产一件衬衫需要5个小时的劳动。请绘出该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6。 科技发明使黄油生产中利用资源的生产率提高了1倍,而大炮制造商的生产率却没有变化。在这种条件下,请重新绘制图12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说明新的替代关系。
7。 有些科学家认为,我们正在加速耗尽我们的自然资源。现假定,社会一直没有任何技术进步,只有两种投入(劳动和自然资源),生产两种物品(音乐会和汽油)。随着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该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何种变化?发明和技术进步将会怎样改变你的答案?进而,请解释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是资源耗费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一场竞赛”。
8。 假设某学生有10小时的时间用于准备即将到来的经济学与历史的考试。在给定该学生时间资源的条件下,试画出其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该学生去听摇滚乐和与朋友聊天,学习缺乏效率,那么,相对于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而言,他的分数“产量”在何处?如果该学生将学习时间从10小时增加到15小时,那么,他的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何种变化?
A。 导 言
第1 章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
随之而来的是智者、
经济学家和
计算机天才的世界。
——埃德蒙·伯克
经济学基础知识
1 下列定义中包含了不少经济学术语。要进入这个学科,你必须弄懂它们。如果你对个别术语或专业词组还不太熟悉的话,不妨参阅书后面所附的专业术语表。该表列出了本书所用的绝大多数术语。本书用黑体字印刷的术语在该表中都有简明定义。
2 后此(post hoc)是“后此,所以因此”(post hoc,ergo propter hoc)的缩写。它是从拉丁文翻译而来的,整个短语的意思是:“在此之后,因而必然由此造成。”
总 结 提 要
表11 稀缺资源的约束意味着需要在大炮与黄油之间进行权衡
稀缺的投入和技术限制了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当我们从A移到B……最后移到F时,我们就将劳动、机器和土地由大炮行业转到黄油行业,从而增加了黄油的生产。
图11 生产可能性的图形表述
本图描绘了表11中所示的各种选择的产量。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12)
图12 一条平滑的曲线把代表生产可能性数值的各点连接起来
这一边界表示可供选择的清单,沿着这条边界,社会可以选择用大炮去替代黄油。它假设技术状况和投入数量是既定的。边界之外的点(如I点)是不可行的,或者是达不到的。而边界内的任何一点(如U点)表明经济尚未达到有效率的生产,如商业周期中失业率较高时的情形。
图13 经济增长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a)尚未发展的国家很贫穷。它必须将几乎所有的资源都用于生产食品,而只能享用很少的奢侈品。(b)投入品的增加和技术变革使PPF向外移动。随着经济的增长,一国从A移动到B,与增加的奢侈品消费相比,食品消费增加较少。如果愿意的话,它也可以同时增加两种物品的消费。
图14 经济学必须在公共品和私人品之间选择
(a)贫穷的未开发的社会,产出仅能糊口,很少有剩余来提供高速公路或公众保健等公共品。(b)现代化的繁荣的经济,将较高收入中的更多部分用于公共品和政府服务(道路、环保和教育)。
图15 为增加对未来消费的投资,需要牺牲当前的消费
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生产当前消费品(比萨饼和音乐会),或生产投资品(如比萨烤箱和音乐大厅)。(a)三个国家初始条件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左图所示,但它们的投资比率不同。国家1没有对未来投资,位于A1(不打算生产新机器)。国家2适度地抑制当前的消费,并对未来进行投资,位于A2。国家3则牺牲了大量的当前消费,对未来进行了大力投资。(b)若干年后,投资多的国家经济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节俭的国家3将其生产可能性边界远远地向外推移,而国家1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却根本没有移动。这说明对未来投资较多的国家将拥有更多的投资品和更多的消费品。
总 结 提 要
A。 导言
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我们学习经济学不仅旨在理解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现实世界,而且旨在理解那些改革者们不断倡导的拥有许多种可能性的世界。
2。 由于人们需要的数量远远高于社会所能提供的数量,因此物品总是稀缺的。经济品是稀缺品,而不是免费品,社会必须在运用其可利用资源所生产出来的有限的物品之间做出选择。
3。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企业和居民户等单个实体的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的运行。学习经济学一定要警惕合成谬误和后此谬误,并切记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B。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4。 每个社会都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在一切可能的物品与劳务中,应该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应该如何使用资源?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或阶层之间分配收入和消费品)?
5。 不同的社会以不同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今天,经济组织最重要的形式是指令经济和市场经济。指令经济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集中控制;市场经济则由价格和利润等非正式体制指导,其大多数决策都由个人或私有企业做出。所有的社会都是指令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比例的组合,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社会都是混合经济。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6。 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两种物品,如大炮和黄油之间的生产选择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来概括。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一种物品(如大炮)的生产如何替代另一种物品(如黄油)的生产。在一个稀缺的世界里,选择一样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东西。其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7。 当一种物品的产量只有靠减少另一种物品的产量才能增加时,生产就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了这一点。当一个经济体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它仅仅能够通过减少一种物品的产量来增加另一种物品的产量。
8。 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了许多基本的经济过程:经济增长如何将边界向外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如何选择相对较少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一个国家如何在私人品和公共品之间进行选择;社会如何在消费品与增加未来消费的资本品之间进行选择。
9。 社会有时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当失业率较高,或者由于革命、政府低效率管制等因素阻碍了经济活动时,该经济就是低效率的,是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运行。

第1章附录 如何看图(1)
概 念 复 习
基本概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