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直是不是有了什么想法?如果有了想法,那就说出来,老夫帮着想想。”老者淡然的笑了笑,有意无意的道。
颇为意味深长的谈了口气,汪文直笑着道:“老先生一生高义,为了大明的江山奔走,实在是劳苦功高。现在这内阁之中,首辅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大学士顾慥又皇上赶回了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先生有没有考虑过入阁办事?”
老者将手中的酒杯放下,神色一整,沉声道:“如今朝中奸邪当道,如果有机会澄清朝堂,一展胸中抱负,老夫自然当人不让。”
“既然这样,那文直就不妨为老先生谋划一番了,不过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汪文直眼中不断的闪着异样的光芒,似乎在琢磨着什么紧关节要的问题。
有些担忧的看着汪文直,老者有些顾虑的道:“不知文直想要怎么做?”
将杯中的酒喝掉,汪文直笑着道:“既然朝堂上分成了三个党派,我们又是实力最强的,无非是担忧另外两个奸党同流合污,那就再一次把朝堂上变为两个党派!”
“如果让他们两个党派联合了,虽然朝堂上只剩下两面,可是奸党的势力就会超过我们,那就得不偿失了!”老者依旧颇为担心,显然没有明白汪文直想要做什么。
再一次为自己倒了一杯酒,轻轻的转动着酒杯,汪文直笑着道:“那就不让他们联合!”
苦笑着摇了摇头,老者没有在问下去,他知道汪文直不想说,既然如此那就拭目以待吧!
天启元年,三月初九,宜沐浴搬家,即婚丧嫁娶。
慢慢的睁开眼睛,下意识的在床上一摸,却发现自己的枕边人已经不在了。慢慢的坐起身子,天启皇帝大声的道:“来人啊!给朕更衣!”
“是,陛下!”端着一个餐盘,张皇后笑语嫣然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娇笑着说道。
看着桌子上冒着热气的米粥,天启皇帝有些嗔怪的道:“这样的事情以后就让御膳房去做吧!宝珠不要起这么早,不要累着。”
“陛下喜欢吃妾身做的东西,臣妾劳累一点也是应该的,况且陛下今天有早朝啊!让妾身伺候陛下起来,在吃点妾身做的粥,然后陛下就可以去上朝了!”张皇后走过来伺候天启皇帝,一边笑着说道。
像以往一样,天启皇帝在陈洪的陪同下像皇极殿走去,一边走一边打哈欠。天启皇帝不禁有些后悔,昨天一时兴起就多打了几圈,现在困的要死。
听着外面钟鼓齐鸣,天启皇帝缓步的走进大殿里,天启皇帝让所有人都平身之后,便对陈洪使了一个眼色。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陈洪自然明白天启皇帝的意思,挥动着手中的拂尘,大声的喊道。
不过老天爷显然是不站在天启皇帝这一边的,因为陈洪的话音刚落,已经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大声的道:“陛下,臣有本奏!”
看了一眼站出来的人,天启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头,是一个御史,一看到御史天启皇帝就有些头疼。无力的挥了挥手,天启皇帝对这个自己不认识的御史道:“爱卿有什么事情?说吧!”
“启奏陛下,辽东一战,扬我大明军威,实乃上天庇佑,将士用命,血染沙场。在这个时候,臣的心里就是万分自责,臣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空有一身报国之志,却只能在这里看着将士浴血,实在惭愧至极。臣痛定思痛,想着臣的职责,身为御史自当风闻奏事,使陛下了解天下之事。臣虽不能杀贼报国,也算是为国进忠。”那人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便开始滔滔不绝的演讲。
无力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天启皇帝现在真的想跑到下面去,对着这个人飞起一脚,然后在他的身上猛踹。一边踹一边大声的痛骂:“让你说,让你说!吃屎吧你!”
可是只能想想,听着这个人的话,天启皇帝不住的摇晃,显然是要睡着了。
不过那人却丝毫没有在意,依旧在那里说着:“古之贤者,莫不以报效国家为荣,臣虽不敢自比古之先贤,却也有报国之心。臣之所言,乃。”
“好了,够了!”猛地一拍桌子,天启皇帝大声的呵斥道,顿时将大殿里的人都吓了一跳。揉了揉自己的脸,喝了一口茶水,天启皇帝无力的道:“爱卿,朕知道你忠君爱国,有什么事情就说吧!朕看爱卿们这么站着,实在是有些累啊!”
听到天启皇帝的话,很多大臣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那个御史怒目而视。
讪讪的笑了笑,那位御史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妥,连忙一脸严肃的道:“陛下,对于辽东战事,无数将士战死杀场。在这个时候,应奖赏将士,也因该整肃奸佞。我大明自立国以来,最大的奸佞非张居正莫属。此贼欺君罔上,实乃罪不该赦,在这个时候,臣请掘其坟,鞭其尸。以示陛下严惩奸佞之决心,以起到震慑宵小的目的。”
看着这个人,天启皇帝的鼻子没气歪了,罗里吧嗦一大堆,为的居然就是为了刨人家的坟!
第一百七十八章 朝堂上的阴谋二
深深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将把这个家伙拉出去的冲动压下来,然后一脸平静的道:“不知道众位爱卿怎么看?”
大殿里的气氛似乎有些诡异,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都在互相的看着,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在这些人里,有的气愤,有的兴奋,有的则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看着下面大臣的表情,天启皇帝就是一阵头疼,这都过去的事情了,干嘛将他翻出来。看了一眼那个低眉顺眼的御史,天启皇帝就是气不打一出来,活人的事情还没弄明白呢,又把死人的事情翻出来了。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大厅里的气氛有些压抑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打破了这个尴尬的局面。大殿里顿时传来了无数松了一口气的声音,不过所有人都好奇,这人究竟是谁啊!
将目光落在说话人的脸上,天启皇帝上下的打量着这个人,结果发现不是很熟悉,叫什么不记的了。看他的服色应该是鸿胪寺的人,还是一个少卿。虽然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天启皇帝只能沉声道:“爱卿既然有话,那就说吧!”
“陛下,臣以为邹御史说的有道理,张居正乃是我明朝少有的奸佞。当年万历爷心胸宽广,并没有严惩此人,臣请陛下开其棺,鞭其尸!”那人也不客气,站在大殿上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大声的说道。
在这个人说完之后,大殿里又站出了几个人,说出的话更加的不堪,不过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居正。想要开张居正的棺材,鞭打张居正的尸体,而且一个个说的咬牙切齿的,仿佛张居正和他们有杀父夺妻之仇一样。
此时大殿上皱眉头的人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天启皇帝,他现在已经感觉除了一丝不寻常。张居正已经死了,犯不着和一个死人较劲,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见天启皇帝的眉头皱的紧紧的,陈洪便来到了天启皇帝的身边,小声的在天启皇帝的耳边道:“陛下,这些人都是浙党的人。”
缓缓的点了点头,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这刚刚安静了一段日子,这些人果然又站了出来。看着下面的一张张义正言辞的嘴脸,天启皇帝现在想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些人全都拉出去砍了。但凡事结党营私,相互勾连的,全部都拉出去砍了。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是天启皇帝知道,如果真的这么做,恐怕这朝堂上就真的没有人了。
剩下紧皱着眉头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浙党的领袖,户部侍郎赵兴邦。作为浙党在京城的领袖,赵兴邦此时眉头皱的非常紧,脸色也阴沉的可怕,因为这些人做的事情,他不知道。这些浙党的官员,当然都是边缘的官员,他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赵兴邦一点都不知道。
最后一个皱着眉头,全身颤抖的人是官应震,这位刑部尚书,楚党的领袖,此时脸色铁青,全身颤抖。他的头低的很低,没有说话,也不看谁,不过牙咬的那叫一个响。
官应震之所以这样,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湖北人,而楚党的基础就是湖北人。这是一个由地域构成的党派,很多都是湖北人,中坚力量就是湖北人。正在被人说着要挖坟鞭尸的张居正,也是湖北人。官应震到现在都记得,家乡人是多么的崇拜张居正,都将他当作英雄,湖北人的骄傲!
曾经官应震读书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就说将来要做一个张居正一样的人,先生也说要向着张居正学习。张居正这三个字,在官应震的心里,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名字。这是他年少时的梦想,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都是心中的偶像。此时听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偶像,被在这些人这样的说着,官应震出离愤怒了。尤其是当他看到站出来的都是浙党之后,官应震顿时愤怒的看着赵兴邦。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官应震想要站出来的时候,一个人的声音忽然在大殿里响了起来,沉着而且深厚。
看到站出来的人,大殿上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没有在说话。脸上都是惊疑不定,全都一脸期盼的看着这个人,想看看他能说出点什么来。
这次站出来的是一个老者,虽然年纪不小了,可是气势却是不弱。站在那里很是有些不怒自威的感觉,虽然还没说话,却仿佛已经开口了一样。
看到这个人,天启皇帝也愣住了,因为这个人他认识,而且非常的熟悉,这个人就是吏科给事中梅之焕!所有人斗都知道梅之焕是湖北人,所以他站出来本就没什么好说的。可是除了是湖北人,他还是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东林党人。这个本该是楚党人的梅之焕,却恰恰是一个东林党人。
看到梅之焕,天启皇帝顿时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这是的事情不简单啊!只是在没有弄清楚这些人想要做什么之前,自己还是不要动的好。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陛下,臣以为张居正乃是一代贤相,当年的案子是一个错案,当年万历皇爷被人蒙蔽,才处置了张太师。臣请陛下重查此案,还张太师一个清白。”看了一眼刚刚说话的众人,梅之焕狠狠的甩了甩袖子,大声的道:“一群跳梁小丑,如果张太师还活着,你们敢这样做?”
这一次大殿里真的肃静下来了,落针可闻。这么多年想要给张居正翻案的人不少,可是敢这么名面上提出来的人却不多,而敢站在朝堂上当堂奏对的,就梅之焕一个。
看着梅之焕,深深的看着梅之焕,天启皇帝缓缓的摇了摇头,如果真的是为了张居正而站出来,天启皇帝会很喜欢这个人。可惜啊!不过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争论而争论。
其实天启皇帝并不知道,梅之焕真的是为了张居正而站出来的,这是一个性格非常激烈的人。虽然身在东林党,可是却不是核心,最里面的东西彼此都不能接受。这次他站出来,不过是有人告诉他东林党要为张居正翻案,所以他第一个站了出来。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看着下面的大臣,沉声道:“既然各位爱卿意见不同,那就都说说吧!”
“陛下,臣以为很好。陛下刚刚登基,便任人唯贤,取得了辽东大捷。当年张太师的案子确实有疑点,万历爷被宵小蒙蔽,臣请皇上下旨彻查此案。还张太师清白,严惩宵小之徒,以正视听!”这次站出来的兵部尚书姚宗文,说起话来也是颇为严肃,一脸的正气。
“陛下,臣认为姚尚书说的有道理,皇上乃是圣明之主,中兴之君,自当做前人不敢做之事。张太师当年猝然辞世,宵小之徒乘机陷害张太师,臣请彻查此案,还张太师一个公道。”礼部尚书孙如游也站了出来,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大声的道。
“陛下,当年张太师辅政之时,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朝廷尽是中兴模样。可是宵小之徒因私废公,乃是千古罪人,其罪可比古之秦桧。陛下自当重审此案,为张太师正名,让天下人明白,为朝廷进忠,朝廷自然不会忘记。”这次站出来的人关没有前面的两位大,可是地位却高很多,因为这个人是吏部侍郎赵南星。
赵南星虽然只是吏部侍郎,可是却没有人敢小看他,包括天启皇帝本人。这个赵南星的地位非常的特殊,因为他是东陵党的党首,也就是精神领袖。当年一起创办东林书院,成立东林党的有三个人,分别是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
在这个时候,顾宪成已经死了,邹元标回家养老,不问世事,朝堂之上就只有赵南星了。可以说整个东林党的力量,此时全部掌握在这位老者的手里,果然他刚刚站出来说话,整个朝堂上的人顿时站出来很多人。这其中有各部的侍郎、郎中、给事中等官员。大理寺、鸿胪寺、都察院等衙门。还有就是内阁大学士刘一璟,内阁大学士韩旷,总之但凡事朝堂上的东林党人全部都站了出来。
看着下面的大臣,天启皇帝的脸上保持着淡淡的微笑,没有知道这位少年天子在想什么。他的神色丝毫不变,看不出喜怒哀乐,似乎这一切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个时候,有一些人站不住了,这其中就包括刑部尚书官应震,这位楚党的领袖此时终于看到了希望。连忙走出来,撩起衣服缓缓的跪倒,大声的道:“陛下,臣请彻查张太师一案,臣愿为主审!”
朝堂上的官员左看看,又看看,又走出来一部分,这些人是楚党的人,还有一部分齐党的人。这个时候还站在原地的,就只有浙党的孙兴邦以及浙党的人,还有就是户部尚书吴亮嗣以及齐党的一些人。
第一百七十九章 朝堂上的阴谋三
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臣,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伸手不断的抚摸着手上的扳指,一句话也不说。下面跪着的大臣心里也是无比忐忑,没有人知道天启皇帝是怎么想的,很多大臣现在才意识到,这位刚刚等级的少年的皇帝很是让人琢磨不透。
许久,天启皇帝慢慢的站了起来,看着下面的大臣,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收敛,神情颇为严肃的道:“张居正乃是当年神宗皇帝所定的案子,朕身为神宗皇帝的孙子,不能只听你们一言便重审此案。”
见下面的大臣又想说话,天启皇帝轻轻的挥了挥手,淡然的道:“朕也知道,不可让大明之臣承受不白之冤,所以朕决定斋戒七日。使人询问神宗皇帝的意思,如果神宗皇帝觉得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