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王林光的事情,他肯定会辞官,户部尚书的位置我们要拿到手里。户部掌管着天下的钱粮,掌握了那里就能办很多的事情了,这次要用我们自己的人,老师那边我会想办法!”止水公子眼中闪烁着莫名的东西,当年自己离开京城,留下的那些后手,此时也该拿出来了。
想要我为你们卖命,那可没有那么简单,我不是任何人的狗。朝廷上政乱,那更好,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安插一下自己的人。至于东林党的人,不过是我的垫脚石,老师,你已经老了,是时候放手了,交给我,你会很放心的。
第一百零七章大朝会一
天启元年的一月十九,本来是非常平淡的一天,可是整个京城的官员却知道今天很特殊,因为今天是天启皇帝召开庭审的日子。在朝堂上审理官员,大明立国这么多年也很少这样的阵仗,这让很多官员都有些紧张。
因为泰昌皇帝驾崩,天启皇帝取消了上元节的庆祝,这让原本应该繁华的京师,这段时间显得分外的萧索。也让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山雨欲来,平静的下面隐藏的是巨大的波浪。
随着太阳升起,大明的官员都知道事情要来了,伴随着钟鼓齐鸣,大明在京的四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的武官全部都向着一个地方聚集,那就是紫禁城的皇极殿。此时所有大臣都很困惑,每年的年首都会举办大朝会,可是今年天启皇帝却并没有召集。这本来没有什么,大朝会虽然是古来就有的规制,可是上不上还是要看皇帝本人。
只是现在所有人都疑惑了,因为这次天启皇帝招来了在京的文武百官,而且举行朝会的地方就是每次大朝会举行的皇极殿。难道一个熊廷弼的事情,还要在皇极殿审理吗?这也太兴师动众了。更多的有心人都能明白,这次的事情真的麻烦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相同,也没有人交头接耳,目光平直,挺胸抬头。
“皇上驾到”,随着陈洪熟悉的喊声,天启皇帝缓步的走进了皇极殿大殿,宫殿里面的顿时响起了礼乐声。
等候在外面的大臣也是鱼贯而入,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文官的领头人乃是内给首辅大学士,刚刚被加封为太保的孙承宗。武官的领头人则是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定国公徐希,在这二人的带领下,文武百官缓缓的走进大殿里。
等到都走了进来,百官在孙承宗的带领下,对着天启皇帝三拜九叩,口中好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轻轻的抬起手,天启皇帝面容严肃的道:“平身。”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顿时愣住了,因为他么看到了天启皇帝的服饰。今天这位年轻的陛下没有传常服,而是穿上了冕服,头上带着平天冠,在腰间还握着一把宝剑,看起来英姿勃勃的。看惯了这位少年天子温文尔雅的样子,这种气势逼人的打扮,顿时让那些文官有些不适应。反倒是另一侧的世袭勋贵和武官都是心神一阵,甚至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在明朝皇帝很多时候都是穿着便服的,冕服和平天冠除了祭祖祭天或者登基等大的礼仪,皇帝是很少穿着的。不像汉朝的时候,皇帝平日里都需要穿着的。
没有理会下面大臣的目光,天启皇帝向下面扫视了一眼,此时他已经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感觉了。“众位爱卿,今天的朝会有几件事情要定下来,所以有什么人有什么事情,现在就奏上来。”天启皇帝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听起来却是让人一阵。
半晌,大殿里依旧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这些大臣也不傻,这个时候天启皇帝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明显就是要处理大事的,自己的那些小事还是写个折子递上去吧!就连准备辞官的户部尚书王林光,此时也是将袖子里的奏折向里推了推,谁也不想做出头鸟,生怕被天启皇帝给煮了。
“既然众位爱卿都不想说,那朕就说说!”轻轻的笑了笑了,天启皇帝接着道:“先说说熊廷弼的事情吧!”
见天启皇帝直奔主题,大臣们都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心里都明白,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位新皇帝登基之后并没有培植自己的心腹,也没有安插自己的心腹,这是不正常的。此时都没有认为孙承宗和杨鹤是天启皇帝的人,毕竟上次的事情并不是天启皇帝主导的,就算有人察觉了一点点,也没敢肯定。
在这样的时候,谁也不想做天启皇帝立威的对象,天启皇帝上次罢免了一个顾慥,就已经让很多人心里没底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找不自在,那可就真的是脑袋有问题了。
“这件事情本应该在上次的早朝就解决,只是朕的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才拖了下来,今天就解决了吧!”天启皇帝对着下面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到了御史冯三元的身上。
“冯爱卿,那日你参劾熊廷弼,不知道这几天可有什么新的证据吗?”天启皇帝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脸上的表情也是丝毫不变,摆明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陛下,臣有罪。”冯三元此时已经是脸色苍白汗如雨下,昨天晚上他去见兵部尚书姚宗文被拒之门外,他就知道自己被抛弃了,他们要抽手了,而自己就成了弃子。在痛恨这些人的同时,冯三元心里就是害怕,他可不认为以自己的能力能搞倒熊廷弼。那些人收手了,就证明事不可为,辽东的杨家都未见得能够保得住,更何况自己。内阁大学士都是说罢免就罢免,自己不过是一个御史。
冯三元也曾想过在大殿之上,来一次死谏,就算被打一次廷杖,自己也能名扬天下了。可是冯三元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熊廷弼本就没有什么罪责,这纯属栽赃嫁祸,一旦朝堂上有人拿出证据,自己肯定会遗臭万年的。
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冯三元,天启皇帝微微一笑,这个时候就不能太光明正大了,还是弄一些小手段的好。
“冯爱卿,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经管说来,朕自当为爱卿做主!”天启皇帝的语气似是颇为关心,又像是有些好笑,总之是让人捉摸不透。
“陛下,臣有罪啊!臣失察,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就参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请陛下治罪。”冯三元此时跪在地上,身子不断的发抖,看起来很是可怜。只是他的心里却带着几分希望,暗暗的道:“希望你不要骗我,只要我倒戈,你们就保住我。”想着昨天晚上来见自己的人,冯三元把自己的心一横,自己这次豁出去了。
第一百零八章大朝会二
整个朝堂上此时鸦雀无声,谁也没有想到冯三元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些御史是出了名的难缠,没有什么人能让屈服,廷杖只能让他们更加嚣张。
只有兵部尚书姚宗文脸色变得很难看,心里也是一沉,昨天晚上他接到了一封信,知道自己这边要放弃冯三元了。这个冯三元搞出这么一手,事情看来又变的复杂了,心里顿时无比的忐忑。
在一阵安静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启皇帝的身上,此时能够做主的只有这位了。很多人看向冯三元的眼光都充满了怜悯,和他站的近的大臣甚至都微微挪了挪身子,生怕天启皇帝大发雷霆时溅到自己。在大明朝的官场上,御史风闻奏事,很少有受到牵连的,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辽东的形势在场的大臣都明白,这个时候参劾边关大将,往小了说是私人恩怨,不顾大局。要是往大了说,那就是通敌卖国了。
感受着朝堂里的气氛,冯三元的心不断的往下沉,不禁对那些人也产生了怀疑,他们真的会帮自己吗?看向兵部尚书姚宗文的目光中,更是充满了恨意。
“参劾熊廷弼的人不止冯爱卿一个,只不过冯爱卿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参劾,那就可是说是诬陷了,构陷边关大将,冯爱卿你可知道是什么罪名?”天启皇帝的声音很冷,似乎在努力的压制着自己心里的怒气,没有破口大骂。
大臣们都是噤若寒蝉,只说是构陷边关大将其实已经是很小的罪名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提出通敌卖国,冯三元也只能认着。就算是构陷边关大将,皇帝一个不高兴也是抄家灭门的罪名,冯三元这次真的完蛋了。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大殿里想起,声音很是低沉,不带丝毫的感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说话的人身上,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兵部尚书姚宗文。大臣们心里也是明白,冯三元参劾熊廷弼,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就是姚宗文,这个时候他站出来保护冯三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是跪在地上的冯三元身子猛地一颤,看向姚宗文的眼光越发的阴狠起来。
“爱卿有本经管奏。”看到姚宗文天启皇帝的脸色顿时含难看,似乎对他这个时候站出来很是不满。
“陛下,御史冯三元涉嫌构陷边关重臣,臣怀疑他通敌卖国,包藏祸心,希望陛下下旨严查。”姚宗文也没看冯三元,声音低沉而阴冷,说出的话也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原本的队友姚宗文会狠狠的踩一脚。
站在朝堂上的东林党官员此时也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冯三元居然就这样被抛弃了,再看想冯三元的眼光中就多了很多的怜悯。很多人的心里都是微微一寒,这会不会就是自己将来的下场?
天启皇帝的脸色则是年越发的阴沉,嘴唇也在不住的颤抖,显然是相信了姚宗文的话。
“冯爱卿,你可有什么话说?”将目光转向冯三元,天启皇帝的目光阴沉的可怕,只要冯三元一个答对不上来,恐怕就会被直接拉出去。
很多东林党的官员此时站不住了,冯三元在东林党之中的人员还不错,尤其是都察院之中的一些御史,受过他恩情的人不在少数。冯三元虽然贪钱,可是对同僚还算大方,那些生活困苦的御史很多都受过他的接济,此时看到冯三元可怜的样子,顿时就有人忍不住了。
只是还没等这些人出来,内阁大学士韩旷的目光便扫了过来,眼神中满含着深意。很多人刚抬起的腿就被这一眼顿住了,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们此时明白这不是姚宗文和冯三元之间的矛盾,而是整个东林党都将冯三元抛弃了。
这个时候唯一无所谓的就是那些世袭勋贵了,对于这些来说,这些文官斗的越是热闹,他们就与高兴。那些武官也是一脸看好戏的模样,锦衣卫的指挥使骆思恭则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此时朝堂上的明白人不多,他或许就是其中一个。
“陛下,臣,臣”冯三元的心里充满了绝望,说起话来也有些语无伦次了,这些人实在太狠了,不单单的是抛弃了自己,还想将自己弄死啊!眼中的疯狂之色一眼,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定。
天启皇帝没有在说话,目光在下面的大臣之中不断的闪过,意味深长。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天启皇帝的决定的时候,大殿里再次响起了一个声音,中正平和,很是威严。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说话的人身上,再次让所有人没有想到,这次开口的是左都御史杨鹤。这位杨大人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才朝中的地位很高,很多人都称呼他为孙党的二号人物。一号人物自然就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太保孙承宗。
“杨爱卿,你最好想好了再说!”看到杨鹤站了出来,天启皇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看向杨鹤的目光也是充满了不善。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天启皇帝很生气,这位杨大人恐怕要有麻烦。
“陛下,自古就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臣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上书谏言本就是为臣的本份,臣时刻不敢忘。”杨鹤此时目光直视着身后的御史,这些人大部分属于都察院,很多都是自己的下属。看到杨鹤的目光,这些人大部分都低下了头。
天启皇帝的神色似乎缓和了一些,深深的看了一眼杨鹤,才缓缓的道:“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就没有阻塞言路之事,朕自然不会做。君有过可以直谏,臣有过可以明参,可是杨爱卿你可要想好你要说的话!”
所有大臣的心里都是微微一禀,天启皇帝看样子是真的生气了,很多人都不明白杨鹤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被东林党抛弃的人,值得吗?
跪在地上的冯三元身子微微一震,看向杨鹤的眼中则是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决然。站在前面的内阁大学士韩旷,脸色则是变得很难看,心里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第一百零九章大朝会三
“臣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陛下信任微臣,臣自然不敢信口雌黄!一定对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杨鹤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冯三元,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可是说起话来却是掷地有声。
天启皇帝的脸色依旧不是很好看,阴沉的可怕,半晌才缓声道:“熊廷弼乃是辽东经略,现在辽东是个什么样子,朕不说你们也知道。萨尔浒之战之后,熊廷弼保住了辽东,那是对朝廷有大功的,朕不能寒了边关将士的心,不能寒了众臣的心。”深深的看了一眼杨鹤,天启皇帝道:“杨爱卿,你有什么话说吧!”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所有的大臣都明白,这位少年天子对熊廷弼的印象非常的不错,想要扳倒熊廷弼的人怕是要倒霉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冯三元。刚刚那些想要站出来为冯三元鸣不平的人,此时也全部收住了脚,为了冯三元得罪内阁大学士韩旷,还得罪了天启皇帝,实在是得不偿失。
那些齐浙楚党的官员和刚刚加入孙党的官员,此时则是满脸担心的看着杨鹤,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位杨大人这是怎么了。这样一个人值得吗?千万别触怒了天启皇帝,那可就麻烦了。
“臣斗胆问一句,不知陛下想要怎么处置冯御史?”杨鹤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呆住了,这位大人的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不过他的话问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天启皇帝的身上。
“参奏失实,交付有司衙门查处,至于有没有构陷大臣,通敌卖国,那就要查过之后才知道了。”天启皇帝似乎也没有生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下面的大臣一听,果然自己没猜错,进了三法司还能出得来?这可是天启皇帝钦定的罪名,没有人敢轻易的推翻。况且这个冯三元不过是东林党的弃子,谁敢冒着得罪皇帝还得罪的东林党的风险救他啊!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杨鹤的身上,所有人的都看着他,有担心,有幸灾乐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