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了马宾的话,骆思恭的脸上没有一点波动,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自己实在是太小看这些人,没想到他们真的敢这么做,这可是在造反啊!不够现在骆思恭也看明白了,自己和武阳都在行刺之列,周嘉谟肯定也不可能幸免。
想到这里,骆思恭的脚下不由的更快了几步,目光也变得更加的凶狠。对于骆思恭来说,这次的差事办砸了,人丢大了。如果周嘉谟有个三长两短,骆思恭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天启皇帝。
第五百七十章 人心
虽然心里很是焦急,不过骆思恭还是对着马宾点了点头,开口问道:“有没有抓到活口?”
“回大人,这些人全都是死士,最后几个受伤的全都自杀了!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卑职无能,请大人恕罪!”马宾一脸的愧色,自责的道。
在到周嘉谟院子门口的时候,骆思恭便看到这里已经开打了,一方是十几个黑衣人,另一方则是周嘉谟的钦差卫队。这些人大多是宫中禁卫,虽然长相英武非常,装备精良,可是真的打起来,短时间还真不是这些亡命徒的对手。
没有心思在意这些,骆思恭一摆手,大声的道:“上,争取抓或的!”
身后的锦衣卫全都涌了上去,周嘉谟却没有心思关心这些,面色凝重的向前走。此后在骆思恭的心里,挂念的只有周嘉谟的安危,如果周嘉谟安好,那么一切都安好。如果周嘉谟有了意外,事情就真的麻烦了。
大步的走进屋子里,骆思恭身子顿时一个踉跄,被身后的人扶了一把。此时屋子里有几个人,其中一个人正跪在地上,额头上青筋暴气,双手猛地砸在了地上。
向这人的面前看去,骆思恭的脸色顿时苍白如纸,地上躺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乃是圆子里的知事周德,这个人骆思恭也认识。另外一个则是骆思恭最关心的周嘉谟,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身子下面鲜血已经停止了流淌。
走到周嘉谟的身边,看着周嘉谟苍白的脸色,紧闭着的嘴唇,骆思恭的心顿时沉入了谷底。轻轻的在周嘉谟颈动脉摸了摸,那里已经停止了跳动,看着那把插在周嘉谟胸前的匕首,骆思恭顿时双眼血红。
对于朝中的文官,骆思恭并不是十分喜欢。只是周嘉谟平日里不怎么表现,骆思恭和他的接触也不多。可是这次到了南京,骆思恭对这位周大人越来越敬佩,无论是人品还是官品,周嘉谟都没得说。江南的事情还没有头绪,周嘉谟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骆思恭忽然觉得心里绞痛不已。
伸手拿起地上的绣春刀。骆思恭猛地站了起来,大步的走到外面,看着依旧和锦衣卫厮杀的黑衣人,大声的喝道:“全都闪开!”
在场的锦衣卫和禁卫虽然心中不解,可是还是向着两边散去,将几个人黑衣人围在了中间。
“你们几个。乖乖的放下手中的兵器,我给你们一条活路!不然你们谁也不要想着活着离开这里,你们的家族全都灭诛九族!”骆思恭握了握手中的绣春刀,虽然心里恨不得将这些人碎尸万段,可是骆思恭却知道,现在这几个人活着要比死了更有用。
“活着?我们怎么可能活着?兄弟们,我先走一步。黄泉路上等着你们!想想自己的家人,不想活受罪的,自己了断了吧!”一个黑衣人嘶哑的笑了笑,将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用力的一拉,身子便栽倒了地上。
第一个黑衣人倒下后,其余的人仿佛得到了命令一样,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死法,没有一个人活着。
紧紧地皱着眉头,这些人太不简单了,这样的死士太难得了!骆思恭看了周围的锦衣卫和禁卫一眼,大声的道:“封锁钦差行辕,分成小队搜索刺客,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将尸体全都归拢到这里。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来行刺!”
整个钦差行辕有条不紊的忙碌了起来,骆思恭下了封锁消息的命令,第一个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看了一眼党寒,确定党寒没有生命危险之后。党寒便来到了书桌前。
努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骆思恭开始给天启皇帝写奏折。没有推诿,没有找理由,甚至没有认罪,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将事情的经过全都写的明明白白的,其间没有一句开脱得话,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在骆思恭看来,这件事情满是瞒不住的,自己也没必要遮遮掩掩。至于怎么处置,全都交给天启皇帝,自己这次的确是估计不足,办事不利。不久天启皇帝杀了自己,骆思恭也没有丝毫的怨言。
钦差行辕一片惨淡,魏国公府此时也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巡逻的兵丁,仆人都被限制在自己的房间里。
在后宅的房间里,魏国公坐在床上,一边站着几个儿子和黔国公世子沐天波。魏国公的几位夫人也都在这里,全都一脸担心的看着魏国公,有的还不住的擦着眼泪。
“哭,哭个屁!老子还没死,用不着你们在这里嚎丧!全都下去,该干嘛干嘛去!”不耐烦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妾,魏国公将目光转向一边的沐天波,苦笑着道:“在魏国公府里居然还被人行刺,实在是没有脸面,让贤侄见笑了!”
“魏国公说笑了,这些人似乎早就有所准备,有心算无心罢了!魏国公为人坦荡荡,不屑以宵小之心度人,乃是大气魄、大胸怀!”沐天波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古井无波。
一边的大夫在为魏国公抱着扎伤口,脸上的神情极为严肃,忽然抬起头道:“国公爷,小的有几句话要说,能不能让屋子里的人全都出去?”
魏国公一愣,屋子里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魏国公的几个儿子甚至已经拉出了兵器。在这个时候,想要和魏国公独处,难道是为了刺杀?每个人的脑海中不禁闪出这样的念头。
“都干什么?全都收起来!反了你们了,全都给我出去!”魏国公把脸色一沉,不容质疑的道。
“父亲,现在毕竟不是寻常时候,还是小心一些的好!”一边的魏国公世子还是有些担心,看着魏国公脸上带着几分紧张。
看着自己器重的大儿子,魏国公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道:“周大夫在府上已经二十年了,对他我非常的信任,如果他要杀死我,我早就死过无数次了。你下去,这里不会有事请,就算有事请也是我识人不明!”
“父亲!”魏国公世子还想在说什么,魏国公已经开口打断道:“出去!”
没有办法,屋子里的人全都退了出去,只留下魏国公和周大夫两个人在屋子里。
“周先生,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们都老了啊!你的孙子快五岁了吧?活蹦乱跳的小子,真是难得啊!当年你一个人来到南京,没想到会在南京带这么多年吧!造化弄人啊!”屋子里沉默了片刻,魏国公脸上闪过一抹缅怀的神色,当先开口道。
“是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我晕倒在了国公府的门口,要不是国公爷救命,恐怕也就没有今日的周大夫了!”周大夫似乎被魏国公的情绪感染了,缅怀着道。
轻轻的叹了口气,魏国公打量了一下周大夫,道:“好了,有什么话就说吧!这些话有时间,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再聊。你进来我就知道你有事情,瞒得了别人,瞒不了我!”
周大夫苦笑着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道:“什么都瞒不过国公爷,别人都说国公爷不拘小节,我们这些老人才知道,国公爷不过是韬晦之策而已。”
“好了,拍马屁的话就不用说了,说事情吧!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魏国公摆手打断了周大夫的话,开门见山道。
“娃子被人绑去了,今天早上的事情,有人把娃子抓去了!”周大夫把头低了下去,脸上带着痛苦的神色。
魏国公顿时一愣,眉头也皱了起来,娃子是周大夫对孙子的昵称。想想那些人的嘴脸,魏国公突然无名火起!对于他们派人行刺自己,魏国公都没有这么生气过。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不到最后谁也不会去破坏,他们行刺自己,无疑是破坏了规矩。
不过魏国公府就不害怕这一套,自己早晚能找回来,这么多年魏国公府还没爬过谁。不过他们绑走了一个五岁的孩子,魏国公是真的生气了。针对自己无所谓,祸不及家人,这些人是真的没有底线了。
“他们让你做什么?刺杀我?”手臂上的伤口崩裂,献血不断的流下来,魏国公恍如未觉。目光直直的看着周大夫,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缓缓的摇了摇头,周大夫沉声道:“他们知道我是不会行刺国公爷的,没有国公爷就没有我,没有我哪里来的娃子?他们只是让我在给国公爷疗伤的时候,做点手脚,让国公爷卧床不起就可以了!那些人好像不想杀死国公爷,他们说了国公爷会受伤。”
听了周大夫的话,魏国公忽然冷静了下来,这些人这是要做什么?见一边的周大夫局促不安的样子,魏国公笑着说道:“这是小事情,为了娃子别说卧床不起,这命没了也值得。黄土埋半截了,哪有娃子的命金贵!”
“国公爷可别这么说,我们老周家全家都死了,也不值得国公爷有这样的念头。老朽承蒙国公爷看重,已经是祖上积德了!”周大夫苦笑着应着,一脸惶恐的道。
第五百七十一章 出大事了
认真的看着周大夫,魏国公轻轻的叹了口气,道:“现在娃子在那些人手里,你准备怎么办呢?”
“这件事情老朽怎么做的了主,既然如实禀告了国公爷,还是希望国公爷给老朽想想办法。国公爷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哪怕最后娃子回不来了,那也只能怪娃子的命不好。”周大夫虽然话说的很决然,可是脸上的神情还是异常的伤痛,毕竟那是周大夫唯一的儿子。
缓缓的点了点头,魏国公心中也明白,沉吟了片刻,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暂且这样吧!从今天开始,我就卧床不起,你去和他们交涉,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将娃子放回来。不过可能性不大,怎么也好试一试。我会想些办法,私下里查探一下,争取将娃子就回来!”
“老朽谢过国公爷,这些人志向非小,国公爷也要小心啊!老朽一家的命都给了国公爷,那也是应有之责,千万不能为了娃子的事情,耽误了国公爷的大事情。”周大夫也不傻,从这里面自然能看出不同。魏国公都敢刺杀,这些人还真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深深地看了一眼周大夫,魏国公严肃的点了点头,这次是真的多事之秋,南京城恐怕不会在太平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南京城便传出了两个惊人的消息,一个是钦差行辕有刺客,另外一个是魏国公府也出了刺客。钦差大臣周嘉谟身受重伤,陷入了昏迷中,这个当然是骆思恭放出的假消息。魏国公也是身受重伤,如今也陷入了昏迷之中,当然这也是魏国公府当初的假消息。
一时间南京城里风声鹤唳,街道上到处都是士卒,锦衣卫的校尉也是不时的出没。整个南京城人心惶惶,官员更是紧闭大门,不再见外客。
南京城里波谲云诡。北京城却在准备着过中秋佳节,街市上很是热闹。皇宫里自然更加的热闹,人来人往的!天启皇帝的后宫里两个妃子有了身孕,一时间整个紫禁城都是喜气洋洋的。
中秋之夜,天启皇帝陪着皇太后渡过了一个开心的节日,大皇子已经牙牙学语的。整日里父皇母后的叫唤着,不管叫的是不是。天启皇帝和张皇后都笑呵呵的答应着。
九镇的军制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孙承宗和定国公已经全都就位了,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展开了。国子监和国武监一切进展的也都很顺利,武研院也没有什么问题。火器的研究改进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火器厂的规模和产量已经稳定了下来。
三大营的扩编和火器装备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切都按照天启皇帝的想法。慢慢的开始实施了起来。虽然各地偶有天灾发生,朝廷赈灾的事情办得也很得力,倒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各地的漕粮大多征收完毕,已经开始向京城起运了,国库的银子也多了起来,一切都十分的和谐。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当天启皇帝看到骆思恭的奏折。愉悦的心情一扫而空。狠狠的将手中的奏折扔了出去,天启皇帝脸色很是狰狞,全身都在不住的颤抖,嘴唇咬得紧紧的,流血了都仿若未觉!
“皇上,龙体要紧啊!”大殿里的太监宫女跪了一地,许久没有见到天启皇帝如此情况,看来这次的事情大了!小心翼翼将奏折捡了回来。王承恩走到天启皇帝身边,劝慰道。
没有去看任何人,天启皇帝仿佛被抽干了身体里的力气,缓缓的坐到了龙椅上。那个倔强的身影在天启皇帝的脑海中不断的闪过,因为年老而佝偻的身子,仿佛能够擎起整个天地。
“皇上,臣想去江南。请皇上给臣一个巡查江南的身份!”
“皇上,官大人主持赈灾,不出纰漏已经是难得了!如果让其分身去和奸商和贪官周旋,恐怕是有心无力。臣此去江南。不干涉赈灾事宜,着重考察江南之官吏,澄清官场!”
“皇上,臣今年八十三了,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臣已经老了,可是臣的心里却不甘心。臣一辈子都想看到大明朝强盛起来,恢复太祖时候的荣光,震慑八方!现在臣大半个身子已经埋进了土里,让臣在为大明做一些事情吧!臣知道皇上心中有大抱负,臣或许看不到那一天了,不过臣愿意为皇上的大抱负出一份力!”
“皇上,能为皇上,为大明尽一份力,老臣死而无憾!”
诀别的场景一幕幕的在天启皇帝的脑海中闪过,那个苍老的脸忙越来越的清晰,天启皇帝的心理却越来越疼。一直以来,对于朝中的大臣,天启皇帝看重不过是中心和能力,可是此时天启皇帝的心理仿佛被什么东西猛地锤了几下。
脸色有些苍白,天启皇帝捂着自己的胸口,那里真的很堵!回想着那个朝圣一般的老者,临走在紫禁城前的三拜九叩,口中喊着:大明千秋万代!吾皇万岁万岁万岁!声由在耳,人却再也不在了,天启皇帝的心理更加的难过了。
不断的摸索着那份奏折,天启皇帝的眼中闪过一抹血红,身子慢慢的直了起来。伸手抚摸着龙椅上的龙头,脸上闪过一抹决然的神色。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的面色平静,开口道:“最近有没有请立太子的折子?”
听到天启皇帝的问话,王承恩的心理猛地一沉,脸上闪过一抹慌乱的神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