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这个火龙出水点燃了。
伴随着一声炸响,这支火龙出水也像刚刚一样飞了出去,不过速度确实比刚刚慢了一些。不过这个和上一个不同,并没有在空中炸裂,而是扎向了地上早已摆放好的木制战船。
轰!一声巨响过后,一朵黑色的云彩升了起来,紧接着便是冲天的火焰。那支用来做实验的战船此时早就被火焰覆盖了,爆裂的燃烧着。
众人此时完全可以想象,这东西如果在战船上爆炸,那绝对是战船的噩梦。不要说爆炸的威力,光是着燃烧的大火,对木制战船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如果十几个这样的东西落在同一艘战船上,恐怕这艘战船就直被烧成灰了。
“徐大人,真是让老夫刮目相看,大明朝有了徐大人真是国之幸事!”孙承宗看着远方燃烧的大火,脸上带着浓浓的喜色。因为领过兵打过仗,孙承宗对战术的理解很是高深,这东西绝对不止能用在水战上。
“孙大人谬赞了,这是皇上恩泽所致,武研院上下齐心,微末之功,何足挂齿!”徐光启谦虚着看着孙承宗,在大明朝徐光启真心尊重的人不多,孙承宗绝对是一个。
将目光转到天启皇帝的身上,孙承宗笑着说道:“皇上,臣觉得这东西不能光装备水师,陆上的大军也很需要。如果带着这东西袭营或者焚烧对方的粮草,肯定能够收到奇效!”
周围的几个人不禁吸了口气,这位孙大人可真是很,想到火焰冲天的营地,在场的人都开始为建奴默哀了。看来等到整军完毕,那就是彻底剿灭鞑子之时。
“徐爱卿,这些东西武研院加紧研究,另外火枪的子弹要扩大规模。现在每年年产三万之光启式,可是子弹不过二十万,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天启皇帝皱着眉头,脸上带着几分沉思。
没有子弹的火枪那就是烧火棍,这个数量绝对不行,天启皇帝也是刚刚想起来。
“皇上,臣原本也想上奏,是不是减少一些光启式的生产?臣担心国库会吃不消啊!”虽然这么说,可是徐光启知道国库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肯定是还是要天启皇帝掏腰包。
摇了摇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徐爱卿,朕再说一次,你不用担心钱的事情。朕就算把紫禁城卖了,也一定把你需要的钱如数的给你,不要有什么顾忌。朕不管花多少钱,不管你怎么做,朕要建立一个能够年产子弹两千万发的兵工厂。”
徐光启这次愣住了,两千万发,这不是那种圆球形的枪弹,而是生产上要复杂的多。不过徐光启也很清楚,天启皇帝说的很多,不然三万支碎发枪就是个笑话。
严肃的点了点头,徐光启大声的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完成,绝不让皇上失望!”
天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爱卿办事朕放心。现在让朕看看这最后一个红龙出水,既然放在最后,想必这是爱卿最得意的东西了吧?”
“皇上明朝秋毫,臣的确最喜欢这个,这里面没有别的装的全是上好的颗粒火药,大概有二十斤左右。徐光启伸手抚摸着木制的火龙,脸上满是疼爱,仿佛在看自己的儿子。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二十斤颗粒火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如果将这个东西用于攻城,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挡的住。
“皇上臣曾经实验过,这东西爆炸的威力非常的大,相当于五颗红夷大炮同时打中一起的威力。”徐光启面上带着红光,笑呵呵的说道。
“快,炸一下试试!”天启皇帝搓了搓手,有些跃跃欲试的说道,看样子很想亲自试试。
徐光启赶忙拦住天启皇帝,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还是到远一点的地方去看吧!这个东西威力实在太大,如果有什么纰漏,臣万死难辞其罪!”
周围的人连忙附和,这东西真的要在这里炸了,恐怕周围不会有活物。
天启皇帝自然是从谏如流,带领着同行的大臣登上了远处的台子。徐光启也将手里的火把交给了一名士卒,自己陪着天启皇帝登上了台子。
第五百三十四章 国武监和国子监
轰!这次的爆炸声特别的响,和刚刚的那两个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无论是喷射的火焰还是速度,比那两个都要强很多。
在一声巨大的爆炸之后,一朵嘿黑乎乎的云彩飞上了天空,地上那段城墙则没有了踪影,留下的只是一黑乎乎的大坑,里面不时有烟火闪动着。
“好,非常好!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天启皇帝看着徐光启,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道:“徐爱卿,朕会专门拿出一笔银子,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工匠和研究人员。这个以后要在武研院形成风气,尺度你自己掌握!”
“是,皇上!”徐光启点了点头,这样的做法自然更加能够增加研究的动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武研院将会有更多的好东西问世。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骆思恭,沉声说道:“骆爱卿,你也看到了,这些东西威力极大,如果被人知道制造方法,那对朝廷的危害极大。以后武研院这边你要多多注意,安全方面一定要保证。当然还有工匠的家人,一定不能受到威胁,更不能让间隙混进来,你知道啊?”
“皇上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骆思恭自然是不敢懈怠,虽然天启皇帝说的冠冕堂皇,可是这里面的意思骆思恭听得很明白。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徐爱卿,其他的地方朕就不看了。下午朕要去国武监,不知道爱卿要不要同去?”
如果是其他的地方。徐光启并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国武监徐光启却真的想起看看。这个新出现事物可以说非常的吸引人。恭敬的对天启皇帝行了一礼,徐光启笑着说道:“臣荣幸之至!”
“既然是这样,爱卿在这找个地方,朕和众位爱卿午膳就在这里用了,下午大家一起出发去国武监看看。”说到这里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成国公,恭敬的道:“皇上,现在的国武监还没有建完。估计要到天启五年才能全部完成,现在建了不过三成。那里正在施工,皇上是不是等到完工再去?”
缓缓的摇了摇头,天启皇帝面容严肃的说道:“成国公,国武监乃是重中之重,朕对其的看重甚至在武研院之上,下午朕要去看看。这件事情不用再说了。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朕很看重国武监。”
“皇上,臣有本奏!”天启皇帝的话音刚落,成国公没有说什么,一边的文臣队伍里面便跳出来一个人。
众人将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人的身上,显然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有人跳出来说话。不过看到这个人。众人知道恐怕这是有大事情啊!
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璟。自从军机处成立,孙承宗做了首辅军机大臣,刘一璟便被扶正了。看来这是文官集团要说话了,天启皇帝重武轻文。文官的不满情绪可是一直在酝酿。
“原来是刘爱卿啊!先找个地方,在这里议事也不合适。”说着将目光转向一边的徐光启。道:“徐爱卿,前面带路吧!”
时间不长,众人在徐光启的带领下来到了食堂,看着一个个木制的餐盘,大家都觉得有些新鲜。不过徐光启自然不可能让天启皇帝一行人在这里吃饭,便带着他们到了后面单独的饭厅。
天启皇帝原本还想和工匠们一起用餐,与民同甘苦一下,不过想到刘一璟严肃的表情,天启皇帝知道这位大人要有话说。
“刘爱卿,有什么话说吧!”天启皇帝在主位上坐好,笑着看着刘一璟,道。
“皇上,国武监之事臣是赞同的,理由臣就不说了。不过臣要说说国子监的事情,臣不说在场的诸位大人也都知道,现在的国子监可以说有名无实。原本是为大明培养人才的地方,结果弄成了勋贵子弟混出身的地方。臣一直都在想这件事情,可是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刘一璟行礼之后也不客气,开口便直指本质。
“皇上新建国武监,肯定是要有大作为,关于国武监的计划臣也看过了,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斗胆奏请皇上,将国子监之事也按照国武监之事办理,是国子监不至虚耗,能够大明培养更多的官员。”刘一璟说完之后便恭敬的站在一边,等待着天启皇帝的答复。
将目光在中人的脸上扫过,天启皇帝却什么也没看出来,一个个老奸巨猾的。沉吟了片刻,天启皇帝对一边的几个人道:“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在场的人其实都明白,国子监确实需要改,不过和国武监不同。国武监是新出现的事物,很多人能得到利益,损害要小很多。可是国子监却不一样,有很多人能够得到利益,真的要改的话,恐怕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
“皇上,臣觉得刘大人的话有道理,重武轻文,便会有唐朝的藩镇之乱。如果重文轻武,便会有宋朝的积弱。只有文物并举,才是长盛不衰之道。国武监建成之后,大明朝的武将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子监应该培养更多的文官。”说话的是孙承宗,对于刘一璟的话,孙承宗觉得有道理。
天启皇帝点了点头,目光在其他的脸上扫过,道:“众位爱卿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可以说来听听。”
接下来几位内阁大学士都站出来说话,大多都赞成的。至于几位军机大臣,倒是都没有说什么。这些事情和他们关系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愿意和文官集团发生什么冲突的。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今日诸位爱卿都赞同,那就朝会上商讨一下吧!如果朝议通过,那么朕就下旨实行。现在先吃饭,然后去国武监看看!”
吃过饭之后,天启皇帝和众人休息之后,一行人便离开了武研院,目的地乃是正在建设的国武监。
天启皇帝等人来到国武监的时候,可以说这里就是一个工地,工匠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现在已经建成了一片区域,靠着一座小山下面连绵的建筑。
一行人走在建筑群中,这次讲解的人换成了成国公,不过他可没有徐光启那么从容。毕竟天启皇帝到武研院去,那是提前通知下去的,到国武监来却没有同知,成国公也没有准备。
“成国公,不用这么紧张,朕只是到这里看看!”天启皇帝看着头上带着汗水的成国公,忍不住出言安慰道。
“谢皇上体谅!”说着伸手指着不远处的一座院子,道:“这里是武研院以后的藏书阁,这是一座三进的院子,共有房间二十六个,其中有三座小楼,都是三层高。”
众人都走进了院子里,因为是刚刚建完,里面的地面还没有平整,到处都是用完的废料。不过这并不影响众人的观感,这样的大的一座院子,不过是用来藏书的,想想都足够震撼。
走出藏书阁之后,天启皇帝等人在成国公的带领下又走进了另外一个院子。与刚刚的院子不同,这里已经修理的很平整了,院子里也铺上了一条石子路。两侧的树木虽然还没栽上,可是坑都已经挖好了。
“皇上,这里是给以后在国武监的官员们准备的,一共有四十几个屋子,想来是够用了。”成国公看着天启皇帝,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毕竟外面那多的建筑还没建完,这里就已经建的差不多了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成国公有心了,这里确实应该早些建好,官员提早进来,也能把国武监尽早的建好。这件事办得不错,朕继下了!”
“谢皇上赞赏,些许微末之功,臣愧不敢当!”虽然心里很高兴,可是成国公还是一脸谦虚的道。
“爱卿不必过谦,朕对有功的大臣一项都是不吝啬赏赐的。爱卿的功劳朕记下来,等到国武监建成的时候,朕给爱卿叙功。”天启皇帝看着成国公,脸上带着赞赏。此时天启皇帝对这个投降国公,已经有些些改观。虽然还做不到十分的相信,不过也能够平等对待的了,
成国公虽然脸上带着笑容,可是天启皇帝的话他听明白了,国武监如果能够建好,那么自己自然是功劳大大的。如果自己在以后出了什么纰漏,恐怕不是奖赏,而是处罚了。
“皇上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这个时候的决心,那是一定要表的。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吟了片刻,道:“等到国武监建成,朕会在国武监的门口立一块碑,将所有参与建造的人名全部刻在上面。朕要让所有国武监的学子都记住你们,让大明朝的历史记住你们。”将目光转向成国公,天启皇帝笑着说道:“爱卿,那个时候你就不是以成国公的身份名垂青史,而是以国武监的建造者,这不是靠祖上的余荫,而是你自己实打实的功绩!对大明朝的功绩,对天下的功绩!”
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军
成国公这次是真的激动了,对于几位国公爷来说,他们是世袭的国公,与国同戚,很少有赏赐能够打动他们。不过人生在世,怎么也离不开名利二字。对于利没有了喜好,那么名自然就成了唯一的追求。
国公爷也不例外,天启皇帝的话说到了成国公的心坎里,连忙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声的道:“臣定当尽心竭力,绝对不会辜负皇上对臣的希望。”
伸手将成国公扶起来,天启皇帝笑着说道:“祖上的福荫自然能够让爱卿地位不凡,衣食无忧,不过有些东西还是要自己获取的。”
“谢皇上教诲,臣自当铭记于心!”站起身子,成国公一脸感动的道。
天启皇帝将目光看向周围的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笑着说道:“诸位爱卿不必羡慕成国公,朕不会亏待任何一位爱卿,把手里的事情都做好,朕到时候自有封赏!”
在场的众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无论是太祖皇帝还是成祖皇帝,封赏国公爷很多,可是真的留到这个时候却只有面前的这几位的。掌握实权的就只有魏国公和黔国公,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好了,诸位爱卿已经累了一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爱卿们都回去,朕也要回宫去了!”天启皇帝已经觉得有些累了,看来这身体还是要好好锻炼,不然免不了做个短命皇帝。打定了主意之后,天启皇帝笑着和众人说道。
“臣等恭送皇上!”众人目送着天启皇帝离开,脸上全都松了一口气。有的人则是被身边的人搀扶着,显然他们也累得够呛。这些人的年纪都不小了,天启皇帝在的时候可不敢露出这样的神色。
接下来的几天里。京城和朝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