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第一条更难。不过只有第一条成功的实行了,第二条才有了推行的条件。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投献之风是非常严重的。那些享受着不纳税政策的人,百姓非常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投献到他们的家里。毕竟不需要缴纳朝廷的赋税,每年只需要给投献的人一些租子,相比之下百姓获得利润更多了。
在小册子的最后面,天启皇帝写了开征商税的问题,成立一个专管天下商人的衙门。只有在衙门里面备案的商号才能经商,并且每笔交易都需要交税,
慢慢的合上手中的小册子。孙承宗能够体会天启皇帝的良苦用心,也能想象如果成功了,大明朝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可是孙承宗十分的清楚,大明朝会前所谓的强盛,超越历朝历代的强盛。
“皇上,不知道皇上的改革要什么时候开始?”孙承宗有些担心的看着天启皇帝。这样的改革触动太大了,孙承宗的心里也没有底。
“先生,这东西只是让先生看一看,暂时还是不会用的。从明年开始。朕就要为改革作准备,朕准备花费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来打基础,只要时机成熟,朕既然会掀起这两项改革。”天启皇帝面容异常的严肃,脸上带着跃跃欲试,不过眼中却带着克制。
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如果天启皇帝明年就要这样改革,孙承宗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刚刚获得稳定,恐怕也会在瞬间被打破。天启皇帝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孙承宗的脸上满是欣慰。
“先生有什么话想说吗?但讲无妨!”见孙承宗盯着自己看,天启皇帝有些莫名其妙,便开口问道。
缓缓地摇了摇头,孙承宗的眼中带着敬佩,沉声说道:“皇上沉稳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老臣欣慰。大明中兴有望,臣感慨良多啊!上天将皇上赐给大明,是大明之福,万民之福!”
拍马屁的话听得多了,天启皇帝早就习以为常,可是不同身份的人拍马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孙承宗这样说,天启皇帝就觉得很舒服,丝毫不觉的厌恶。不过天启皇帝还是摆了摆手,道:“先生过誉了,朕还年轻,还需要先生辅佐啊!”
“老臣只是实话实说,皇上毕竟成为一代圣主,老臣坚信不疑!”孙承宗依旧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丝毫的改变。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孙承宗,道:“先生,这样的话就不要说,朕还有一件事情想要问先生!”
“皇上赐教,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孙承宗连忙躬身施礼,沉声说道。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脸上闪过一抹难明的表情,想了想才缓缓地道:“先生,关于太子的事情,朕不知道如何决断啊!请先生教我!”
没想到天启皇帝说的是这件事情,孙承宗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自古以来夺嫡都是惨烈无比。不过天启皇帝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并且年纪也不大,这件事情还真不好办。不过孙承宗也知道已经有人像天启皇帝上书了,希望天启皇帝早定国本。
低着头想了想,孙承宗面容严肃的道:“国本乃是国之大事,不可不慎。自古以来,太子无非是立长立贤,再也没有别的办法。皇长子乃是嫡长子,名义上名正言顺,至于为人现在也看不出来。不过老臣觉得这件事情到不是很急,皇上现在春秋鼎盛,倒是没有必要太过急躁。”
看着讳莫如深的孙承宗,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这几日无论是宫里还是朝堂上,似乎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天启皇帝现在也是没理出个头绪,毕竟现在皇子太小,自己也还没到二十岁,立太子总觉得怪怪的。
第五百二十八章 逝去
关于立太子的事情,孙承宗知道自己也不能牵扯的太深,只好在一边陪着天启皇帝笑了笑。想了想,孙承宗岔开话题道:“皇上,不知道明年开始都要从哪些方面开始?”
看着一脸期盼的孙承宗,天启皇帝笑了笑,缓缓的摇了摇头,道:“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天将先生找到宫里已经是不应该,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先生还是回去吧!在京城过年,还是不要让家里人就等了。”
见天启皇帝说到这里,孙承宗便没有强求,笑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臣就告辞了,皇上也好好歇息,这一年朝廷事情颇多,皇上也劳累的很。”
目送着孙承宗离开,天启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不过很快便变成了坚定。看着从门外走进来的王承恩,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又下雪了吗?”
“回皇上,外面确实下雪了,瑞雪兆丰年,明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啊!”王承恩看着自己身上的雪花,连忙说道。
天启皇帝的脸色却不是很好看,身为穿越者,天启皇帝十分的清楚,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明朝末年天灾不断,地球进入了小冰川期,恐怕这几年就要开始了。从去年开始,冬天来得早,走得晚,大雪十分的常见。
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将目光看向王承恩,道:“有什么事情吗?朕刚刚听到你在外面和人说话?”
“回禀皇上,刚刚皇后娘娘来了,见皇上在和孙大人商讨国事,便回坤宁宫去了!”王承恩连忙将张皇后交代的事情说出来,好在天启皇帝问起了。不然他也好找个话题说出来。
微微一愣,天启皇帝有些懊恼的拍了拍额头,这几日天启皇帝都在躲着张皇后。张皇后那幽怨的眼神,是在是让天启皇帝有些受不了。现在就这个一个儿子,天启皇帝却不想立太子。真是头疼的事情。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打断了要说话的王承恩,道:“今天晚上朕到承乾宫,你在前面带路吧!”
王承恩顿时一愣,不过却不敢表情出来,敢忙道:“是。皇上!”虽然神色不变,可是王承恩却在心里不断的盘算着,自己是不是要和张皇后说一声,这样下去事情可是不好办。
大年三十如期而至,整个京城张灯结彩,可是兴京城的皇宫里气氛却非常的凝重。无论是谁。走路的时候都不发出声音,强自让脸上的神情镇定下来,可是眼中却带着恐惧。
屋子里面弥漫着浓浓的药味,有些呛人的鼻子,不过屋子里的人却恍如未觉。众人全都的目光全都落在床上的老者身上,那个原本英气十足,此时却仿佛日落西山的老人。
大贝勒代善目光十分的凝重。脸上带着不敢置信,双手紧紧地握着。手中攥着一个小册子,身子都在不住的颤抖。
代善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份小册子居然是自己的父汗的谕旨,让代善很难接受。小册子里写了一种制度,是在努尔哈赤死后要实行的制度,便是著名的八和硕贝勒共议制。
汗王与八和硕贝勒处于平等的地位,国家大事的决策,军事义务的承担,掠获品的分配。司法权的行使,都要经过八家共议才能决定。经济上的一切利益,要坚持“八分”分配的原则。对汗王的拥立或废黜,也要通过八旗共议才能决定。
规定以后推举的共主称国主,不称汗。八旗贝勒称王。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强调一切必须听从汗的命令,现在强调国主必须听从八王的话,如不听从,可以更换。原来由大汗任命大臣,现在规定由八大王共同议定任命大臣。努尔哈赤又把训示书写下来交诸贝勒收藏,八个儿子分别是八旗之旗主,为固山王;八固山王中,有才有德能接受不同意见者,才能继承汗位。臣子向汗王禀告请命时,八固山王要共理国政、共商国事
这样一个制度,在代善看来这就是为了限制大汗的权利,自己就算当上大汗,恐怕也是朝不保夕。毕竟这八位八旗旗主,多尔衮兄弟便占了三旗。其中阿济格乃是镶黄旗的旗主,多铎是正黄旗的旗主,而多尔衮在前几天刚刚被任命为镶白旗旗主。
原本镶白旗的旗主杜度乃是大贝勒储英德的长子,此时却已经被调到了镶红旗,代善觉得这是自己的父汗在为多尔衮铺路了。在八旗里面,自己乃是正红旗的旗主,自己的儿子岳托乃是镶红旗的旗主,自己独占两旗。
原本正白旗的旗主是皇太极,可是上次一战,正白旗损失惨重,已经是空有其名了。虽然挑选人重新组建,可是此时不过一万人。不过有了这道谕旨,倒是没人敢小看了,此时的正白旗旗主乃是济尔哈朗。这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因为济尔哈朗并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乃是努尔哈赤的侄子。
余下便只有正蓝旗和镶蓝旗了,这两旗面,莽古尔泰乃是正蓝旗的旗主。代善的心里十分的清楚,莽古尔泰是绝对不会站在自己这边的。
这样无论最后怎样,多尔衮兄弟和莽古尔泰已经占了四旗,自己父子不过两旗。至于正白旗的济尔哈朗,代善也不知道他态度。
最后的镶蓝旗原本的旗主乃是阿敏,可是阿敏已经死了,现在的旗主乃是阿巴泰。这个人一项和多尔衮交好,这个人自然也是站在多尔衮这一边的。
一旦实行了八和硕贝勒议政制度,代善的心里十分的清楚,自己绝对会被边缘化。如果多尔衮被立为大汗,那么自己别想着翻身了。如果自己被立为大汗,恐怕这个汗位也坐不稳。
看着床上的努尔哈赤,代善努力的控制自己,他不敢露出丝毫的不满。当年的事情,自己差一点被父汗杀掉,那一次代善真的怕了。哪怕时现在,这个老者已经躺在了床上,代善依旧不敢有丝毫的挑衅。
目光在这些人儿子的身上扫过,努尔哈赤缓缓的闭上眼睛,多尔衮太小了!自己的身体太不争气了,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死呢?
猛地睁开眼就,努尔哈赤的眼中闪过一抹惊人的神采,道:“这些东西你们都看过了,以后就按照八和硕贝勒议政制度治理大金国。八和硕贝勒就是现在的八旗旗主,至于大汗便由多尔衮接任,你们兄弟要同心同德,要治理好大金国!”
在场的人似乎早就有准备,不过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却不一样,有的冷笑有的则是喜悦。不过众人的目光全都有意无意的可向一边的代善,其中有遗憾也有幸灾乐祸。
“好了,你们出去吧!无论我的病能不能好,这件事情就这样了!”努尔哈赤无力的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出去,眼中的神采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等到屋子里的人都没了,努尔哈赤的苦笑着说道:“不知道究竟会怎么样,不过我只能做到一步了,上天没有给我更多的时间,真的好不甘心。”
“大汗,已经做得够好了,你是我们女真人的英雄,是能够和成吉思汗媲美的英雄。”一个女人走了进来,拉着努尔哈赤粗糙的手,柔声的说道。
看了一眼漂亮的女人,努尔哈赤苦涩的笑了笑,脸上带着几分无奈,道:“阿巴亥,这个时候了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虽然本汗也想做成吉思汗,可是本汗没能做到。”
女人虽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看向老者的目光中满是不舍,偶尔却也闪过一丝希望,似乎很复杂。摇了摇头,阿巴亥笑着说道:“大汗放心吧,多尔衮会是个好大汗的,大金会更强大,说不定会像当年的大元一样。”
似乎看到了大金的强盛,努尔哈赤的眼中带着几分期盼与不舍,喃喃的道:“如果真的有那一天,你就在本汗的墓前告诉本汗。本汗若是泉下有知,一定能够含笑九泉了。”
“大汗放心,真有那一天,大金国女真人都会感激大汗的!”阿巴亥轻轻的摸索着努尔哈赤的手,眼中忽然留下了几滴眼泪。
“阿巴亥,不要哭,这么多年委曲你了。人都有这一天,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没能报仇,心不甘啊!”努尔哈赤的眼中闪过一抹遗憾的神色,握着阿巴亥的手也用了一些力气。
此时外面十分的热闹,阿济格的笑声传的很远,大部分都围着多尔衮,脸上都带着献媚的笑容。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开心自然就有人愁苦,一边的代善此时脸色非常的难看。紧紧地握着拳头,代善的眼中带着几分不干,不过更多的却是怨毒。
转身盯着刚刚走出来的地方,代善的眼神阴晴不定,不过一切都随着一声痛苦的哭喊声结束了。天启二年大年三十,这位叱咤风云的女真大汗闭上了眼睛。当夜大雪弥漫整个天空,呼呼的北风不断的吹着,仿佛在为努尔哈赤送行。
第五百二十九章 军机处
天启二年就这样过去了,可以说是有喜有忧的一年,总的来说朝政清明,国事顺利。虽然国库还是空虚,可是天启皇帝的内库却丰盈了起来。
正月十五转眼就过去了,大朝会上没有说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过大朝会之后,一条消息将所有在喜悦中的官员全都弄萌了,内阁大学士韩矿致士了。原本平静的官场,再一次掀起了涟漪。
不过这个涟漪还没有溅起水花,另外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传来出来,天启皇帝要建立军机处。很多人都被这个新出现的衙门弄蒙了,不过稍微一打探便全都是倒吸冷气的声音。
军机处的地位和内阁相同,军机大臣与内阁大臣的职责一样,不过军机处主管军事。将原本的军队诸事从内阁划分了出来,有关天下诸军事全部由军机处参议。将地方军队划出原本的官员序列,军官的升迁考核皆有吏部和军机处商议。
这样一个消息传出来,顿时朝野震荡,一时间议论纷纷。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不一而足。不过反对者腐儒居多,真正的实干派官员赞同的比较多。还有一赞同的人则是看中了官位,毕竟和内阁大学士等同的地位,让很多入阁无望的人看到了希望。
二月初一早朝,天启皇帝着急了在京四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武官,朝议军机处之事。
“皇上驾到!”伴随着王承恩熟悉度的喊声,天启皇帝走到了龙书案的后面坐了下来,笑着看着下面的大臣,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平身吧!”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等到诸位大臣全都站起来之后。一边的王承恩面容严肃的喊道。
在几件事情讨论之后,大殿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所有人都知道重要的事情来了。不过却没有人说话,都在四下观望,这个出头鸟没有人愿意做。
笑着看着下面的诸位大臣。天启皇帝沉吟了片刻,道:“军机处的事情已经传出去几天了,诸位爱卿有什么话但讲无妨,毕竟是国之大事,不能不慎重。”
“皇上,臣觉得很好!”天启皇帝的话音刚落。一边的兵科给事中袁崇焕便站了出来,没有理会一边的人的目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