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天启皇帝没有上早朝,所有的大臣虽然觉得奇怪,可是却也没有深入的询问。
皇帝不上朝,急坏的并不是太监而是朝廷的大臣。此时的礼部尚书孙慎行就有些坐不住了,他的奏折递上去之后就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今天早上,天启皇帝也没有上朝,这让孙慎行的心中很是焦虑。原本以为天启皇帝会将这件事情拿到朝上讨论,那么以自己这边的力量,绝对可以将方从哲在这个位置上赶下去。这一天似乎很平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可是很多人的心里却是很忐忑。
夕阳西下,太阳为京城撒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在这天晚上,有两伙人在聚会。
第一伙是在兵科都给事中杨涟的府邸,参加的有东林党干将大理寺少卿左光斗,吏部尚书周嘉谟,光禄寺丞邹元标,礼部尚书孙慎行,还有在京的东林党的主要人员。
第二伙是在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府邸,参加的内阁大学时刘一璟,刑部尚书黄克赞,御史王志道,给事中汪庆,还有就是齐浙楚党的主要大员。
在杨涟的府邸后宅,这些人分宾主落座,可是目光却都集中在了吏部尚书孙慎行的身上。
“孙大人,不知你这次将大家都叫来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吧!”说话的是大理寺少卿左光斗,虽然大家同属东陵党,可是左光斗对这些人很是不以为然。每日不想着怎么样为国出力,总是想如何增加自己手中的权力,实在是有违读书人之道。
“好吧!那老夫就说说。昨天老夫上了一道奏折,乃是参奏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奏折递上去以后,应该是到了陛下的手里,可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消息,而且陛下今日也没上早朝。”孙慎行话说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了,因为他相信这些人能够听得懂他的话。
“不知道是用什么罪名参的?”一边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是勾结郑贵妃和李可灼,谋害先帝。”孙慎行的话刚说出来,大厅里面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不知道孙大人这么做,有什么想法?这里没有外人,不妨说一说。”杨涟轻轻的将手里的茶杯放下,缓缓的说道,脸上的表情丝毫不变,也没有人能看出这位大人在想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这些人为了家国天下而聚到一起,方从哲这样的蛀虫怎么可以留在这朝堂之上?此时应将其拉下马,然后我们共同推举以一位更加合适的人,成为内阁首辅大臣。”孙慎行的话虽然短,也有些莫名其妙,可是在场的的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此时的东林党羽翼已经丰满,可以将方从哲这个楚党的领袖拉下马,换上自己人。
孙慎行的话说完大厅里就安静了下来,稍稍沉静一下后,光禄寺丞邹元标大声的道:“奸佞当道,我辈自然义不容辞,明日殿议,一定要给方老贼一个教训。”
随着邹元标的话音,屋子里面顿时热闹了起来,似乎方从哲就是天下第一奸臣,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可是无论这些人怎么争吵了,有三个人始终一言不发,这三个人分别是杨涟,左光斗和新任的吏部尚书周嘉谟。
看着三人不说话,屋子里渐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三人的身上。
“周兄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杨涟将目光看向了周嘉谟,面无表情的问道。
“老夫家里还有些事情就不和各位大人说什么了,不过我有一句良言相劝。正所谓君子朋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众位还是好自为之吧!”说完周嘉谟也没有理会众人,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
看着走出去的周嘉谟,在场的众人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周大人是怎么了?为什么是这个态度,都将目光落到了杨涟的身上。
“周兄,等一等,在下和你一起走。”随着这句话,一个人也是大步的走了出去,甚至连礼也没有一个就这么走了。
看着离开的左光斗,所有人的心里都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一边的礼部尚书孙慎行则是愣住了。紧接着便是愤怒,愤怒的无以复加,不由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大声的道:“竖子,不足与谋。”
看着气呼呼的孙慎行,杨涟微微皱了皱眉头,略微沉吟了一下,他知道今天的事情没办法在商量下去了,不由缓缓的道:“各位今天先这样吧!毕竟事关重大,老夫今晚好好想一想,明日在去看看左兄和周兄然后在做定夺。”
听了杨涟的话,孙慎行猛地一甩袖子,转身离开了,紧接着所有的人都跟着离开了。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在杨涟的府邸的房顶上,两个黑衣人忽然腾身而起,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飞身而去。
第五十九章接着密谋
紫禁城,乾清宫,御书房。
太阳已经落山了,漆黑的夜幕笼罩了天启皇帝的寝宫,准备休息的天启皇帝被人叫了起来,来到御书房的前面天启皇帝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显然对被人打扰很不高兴。
看着对自己施礼的骆思恭和魏朝,天启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两个人难得这么整齐的过来,看来这次是真的有事发生。
“起来吧!”对着二人挥了挥手,天启皇帝接着道:“这么晚了两位来朕这里做什么么?有什么轻轻非要今天说嘛?”
“陛下,东厂的密探刚刚探听的到的消息,事关重大,奴才不敢耽搁立刻就来启奏。”魏朝并没有理会一边气呼呼的骆思恭,笑吟吟的道,只是看向骆思恭的眼神带着很浓的挑衅意味。
“骆爱卿,你呢?”天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骆思恭,魏朝的眼光他自然是看在眼里,想来这次他们二人探听到的消息因该是一样的,只是不知道谁的更全面一些。
“回陛下,锦衣卫探听到今天晚上东林党人,在兵科都给事中杨涟的府上聚会。发起人是礼部尚书孙慎行,讨论的乃是弹劾首辅大学士方从哲,以及搬倒方大人之后推举新的内阁大学士的事情。”骆思恭见天启皇帝询问自己,连忙将事情说了出来,刚刚被魏朝抢先的郁闷也稍稍得到了缓解,不由挑衅的看了一眼魏朝。
“嗯,参加的都有什么人?都是什么态度?”听完二人的话,天启皇帝的心里一阵冷笑,看来这次这些人是打定了注意搬到方从哲了。
骆思恭刚要说话,魏朝就抢着道:“陛下,这个是东厂的探子记录的,都谁参加了这次聚会都说了什么,这上面都有。”魏朝边说着便将一本奏折递给了天启皇帝。
看了一眼争来争去的二人,天启皇帝的心里顿时觉得有些好笑,看了一眼二人,面无表情的道:“好了,将你们的折子都拿出来吧!你们的功劳朕记下了。”
“陛下,除了东林党之外,齐浙楚党的各位大人今天晚上也都聚在了一起,聚会的地方是首辅大臣方从哲的府邸。”二人将奏折交给了一边的陈洪,同时魏朝缓声的将另一个消息说了出来。骆思恭则是小心翼翼的看这天启皇帝,见天启皇帝挥手让自己回去,二人同时松了口气,如蒙大赦的离开了。
看着魏朝和骆思恭走出去的背影,天启皇帝的脸色顿时阴沉的可怕,看着手里的奏折,天启皇帝一阵冷笑,小声的道:“事情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咱们走着瞧。”
没有布置什么。天启皇帝回去睡觉的时候,有三个人还在议论着,这三个人乃是东林党的三位主要人物。都给事中杨涟,吏部尚书周嘉谟,大理寺少卿左光斗,而三人议事的地方就是杨涟的卧房。
周嘉谟起身离开之后,左光斗便追了出去成功的拉住了他,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左光斗二人才来到杨涟的卧房里。
“周兄,今日之事你怎么看?”杨涟轻轻的发下手中的茶杯,抬起头目光炯炯的盯着周嘉谟,语气之中满是期望。
周嘉谟此时的脸色很难看而且不住的变换着,略微沉思了一下,缓缓的道:“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这样大张旗鼓的聚会,真是害怕别人不知道我们结党,二位可知道和结党联系在一起的是什么吗?”
还没等二人说话,周嘉谟继续道:“是营私,二位可还记得当年你们为什么加入东林党吗?”说完周嘉谟目光炯炯的看着二人,眼神异常的凌厉。
“当然,当初年少轻狂,一直抱着为国为民的理想。我当初是到东林书院游学,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觉得那里的文人才是国家的希望。他们读圣贤书,明大义,肯舍身,所以才加入了东林党。”杨涟轻轻的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苦涩,说起话来也是十分的感概。
看着说话的二人,左光斗赶忙道:“我是被骗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东林党,我只不过是因为和杨涟志同道合。他将他的一些朋友介绍给我认识,我哪里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党争啊!当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左光斗狠狠的瞪了一眼杨涟,显然这么多年都觉得自己心中很是委屈,怨念颇重。
“是啊!我们也曾年少轻狂,也曾为国为民,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在做什么?争权夺利,为了自己的利益致国家大义与不顾,或许我们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可是真的是这样吗?这么多年,我们在东林党之中,这个党派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吗?”周嘉谟的语气很是没落,这么多年志不得伸,空有一腔抱负而不得施展,对于周嘉谟来说是件很痛快的事情。
“呵呵,我也是后来才发现的,这个东林党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当初自己太年轻了。随着我的地位逐渐的提上,我才知道东林书院是有东南的盐商和地主们出资资助的。而整个书院里面有七层都是他们的弟子,或者是他们的支持者,这些人才是东林党的主干。我们这些人,唉!”杨涟的这声叹气,很是意味深长。
看了一眼颓废的二人,周嘉谟诡异的一笑,接着道:“这次的事情很明显,这些人想要将楚党的方从哲赶走,按上自己的人,想来也就是那个人了。想要利用皇帝年轻,对朝中局势的不了解,快刀斩乱麻,进一步增加对朝廷的控制力。可是这些人想过没有,历史上那么多雄霸朝野的人都是什么下场?他们以为他们能做曹孟德?”
“大明二百多年了,王振和刘瑾都多么的不可一视,可是最后什么下场?当年的太师张江陵,多么的强势,可是最后呢?更何况这些只为了一己私利的小人?所谓的东林党,都是些什么货色?”周嘉谟的话说的掷地有声,神情也甚是激动,脸上的胡子都在不住的颤抖。
第六十章改弦更张
对视了一眼,、杨涟和左光斗都是苦笑着摇头,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那些人都是贪得无厌的。在他们眼里,此时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实力,为什么不去这样的做呢?就算将来倒霉大不了就是被罢官,就算是死罪也不过是一家人,偌大的家族还是损失的起的。
人类是最容易遗忘的动物,现在的人们早就已经忘了朱元璋和永乐皇帝时候的事情了。那些动辄诛九族,杀死几万人的大案,那些鲜血的记忆已经被时间冲淡了。
“周兄,你这话说的是不是威严耸听了?”左光斗看了一眼周嘉谟,缓缓的道,显然他并不觉得事情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时候。
看了一眼左光斗,周嘉谟又对杨涟使了一个眼色,摇着头询问。
“周兄放心,这里很安全,不会隔墙有耳。”杨涟自然明白周嘉谟的意思,对于无孔不入的东厂和锦衣卫,这些人自然是早就领教过。所以每位大员的家里都有这样一个十分的机密的地方,外面的守卫都很严密,等闲的人是没有办法靠近的。
“二位,那日朝会之后,我被皇帝叫到了宫里,在那里我听到了一些事情。”周嘉谟的眼睛一缩,接着道:“本来君子不应该背后听人言的,可是那日实在是无意,听到之后就没有办法自拔了。咱们的这位陛下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先帝驾崩的那天,陛下是杀了一个太监才从乾清宫里出来的。这件事情只有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安知道,他并没有对外人说,宫里的太监们也被下了禁口令。那一日我听到了王安和客巴巴的谈话,这些话都是王安对客巴巴说的,陛下亲手杀了一个阻拦他的太监。被鲜血溅到脸上都面不改色,王安称赞陛下有太祖的风范。”周嘉谟的神色不断的变幻,声音也是压得极低。
听了周嘉谟的话,二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看到二人样子,周嘉谟接着道:“让你们吃惊的还在后面呢!你们记得那个跟在陛下身边的魏公公吗?”
“记得,不就是魏朝吗?现在的东厂厂公。”左光斗点了点头,缓缓的道。
“根据王安的说法,在陛下登基的当天夜里,宫里的太监和宫女被这位魏公公给清洗了,死了一千多人。皇宫里都要血流成河了,郑贵妃和李选侍都被圈禁了。”周嘉谟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了一下自己的脖子,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杨涟二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骇然,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外面居然没有传出一点风声,他们或许真的小看了这位少年天子了。
“你们知道吗?我在和陛下谈话的时候,陛下的剑就放在我的脖子上。”二人还没有稳定下来,周嘉谟又报惊人言语。
“什么!”这次二人全部都站了起来,身子甚至都有些发抖了。
“怎么会这样?你到底还知道什么?为什么此时才说出来,还有什么快点说出来。”左光斗狠狠的摇着周嘉谟的肩膀,双眼血红,大声的喊道。
看着左光斗的模样周嘉谟只能摇着头苦笑,等到左光斗的情绪稳定了一下,周嘉谟继续道:“我知道也很有限,那个时候也就是听了一个大概。”
杨涟和左光斗此时已经彻底的愣住了,尤其是杨涟,他不敢想象那个懦弱的十六岁的孩子,居然会有这样的魄力。
“你们知道吗?我不但在陛下的身上看到了太祖的影子,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影子。”周嘉谟慎重的看了一眼杨涟,缓缓的道。
“谁?”杨涟和左光斗都是神色都是一禀,差异的问道。
“汉武帝刘彻,汉武帝继位的时候,朝中大臣专权,黄老学派的人执政。内有各路藩王,外有匈奴强权,可是这位汉武帝却内平藩王,外逐匈奴,那可是千古一帝。”周嘉谟此时的脸上满是崇拜,仿佛朝圣一般。
左光斗和杨涟再一次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杨涟对周嘉谟道:“可是这位陛下如此的嗜杀,未必是天下之福啊!如果将来狡兔死,走狗烹,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