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严肃的看了几个人一眼,天启皇帝声音颇为深沉的说道:“这件事情是一件大事情,不是短时间能够达成的,希望几位爱卿同心同德。只要这件事情做成了,诸位爱卿就是大明朝的功臣。”
“皇上,建立强大的水师所需花费甚多,建造战船,安装火器,编练水军,每一项都是花费巨大。臣担心国库入不敷出啊!北疆战事不断,火器厂糜费颇多,国库亏损严重。在这个时候如此大规模的建造战船,恐怕国库会吃不消啊!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可谓嗷嗷待哺,皇上如果加征赋税,恐怕会有祸事啊!”一边的徐光启一直面陈似水,这样的话他早就想说了。天启皇帝年少,或许与很多没想到的事情,不过这些话他必须要说。
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光启,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这才是朝廷重臣该说的话。良久,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徐爱卿,朕之所这么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爱卿放心,就像火器厂的钱粮一样,朕不会少给你们一分钱粮。至于怎么弄钱,这就是朕的事情了。既然爱卿能够体会朕的不容易,那就把每一文钱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徐光启恭敬的说道。此时的徐光启胸怀激荡,仿佛被天启皇帝所感召,恨不得马上投入到造船的示事业当中去。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又将目光看向了孙元化,脸色凝重的说道:“孙爱卿,造船的事情做朕就交给你了,无论缺什么,你都可以来找朕,朕自会关照你!”
“是,陛下!”孙元化轻轻的点了点头,神态恭敬地道。
将目光看向沈有容和俞咨皋,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语气颇为感慨的说道:“两位爱卿,你们的事情就比较多,需要招募和编练新军。当然不止你们两个人,还有一个就是蓟辽总兵戚金,朕会把他掉过来。沈爱卿朕加封你为水师都督,统帅新建立的水师,至于戚金和俞咨皋全都都在你的麾下听用。”
撩起衣服跪倒在地,沈有容大声的说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沈有容站了起来,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至于怎么造船,造什么样的船,需要招募多少水军,你们下去商量,然后统一奏上来。前期的投入不会太多,朕只能给你们五百万两银子,你们自己商量着怎么花。”
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全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吃惊,看样子天启皇帝这是玩真的了。大明朝一年的岁入不到四百万两,天启皇帝一下子就拿出五百万两,而且是前期的投入,看样子真是大有可为啊!
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沈有容神情激动的说道:“陛下,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爱卿尽管说!”微微一愣,不过天启皇帝还是笑着说道。
“陛下,臣希望陛下能够准许臣到浙江和福建两省募兵!”沈有容的脸色非常的严肃,一脸认真的说道。
天启皇帝略微有些诧异,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戚金在浙江的地位不知道有多高,更何况浙兵一项战斗力都是颇高。至于俞咨皋以前是福建总兵,也是同样的道理。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这个没有问题,爱卿尽可放手施为!水师的粮饷全都有朕内库调拨,爱卿尽可放心!”
“谢皇上!”沈有容心里异常的激动,此时他心里充满了干劲。
笑着挥了挥手,天启皇帝随意的说道:“诸位爱卿下去商量吧!然后弄一个呈报上来!”
“是,皇上!臣等告退!”几个人施完礼之后,便供着身子退了出去。
缓步的转回龙书案的后面,天启皇帝看着王承恩,生意疲倦的问道:“有什么要紧的折子吗?”
“回皇上,内阁关于张家口的事情上了折子。总共抄没晋陕商人家产现银六百万两,田地十二万亩,店铺一百六十八间。”王承恩一边念着,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天启皇帝,见天启皇的神色丝毫不变,才轻轻的松了口气。
其实天启皇帝的心里已经很愤怒了,他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银钱和店铺倒是其次,关键是那十二万亩田地。不过是八户人家,居然占有田地十二万亩,足可见天下土地兼并之严重。这不过八个商人世家,如换做诸侯王爷,那又该有多少?
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内阁什么意见?”
“回皇上,内阁准备将六百万两白银四百万两送入国库,余下的二百万两送入内库。至于那一百六十间商铺,内阁的意思是让地方的官府发卖。所得银两按照老规矩,国库与内库五五分层。那十二万亩田地大部分都是附近农民投现的土地,内阁的意思是发还给百姓!”王承恩将内阁的折子合上,小心翼翼的说道。
对于第一条天启皇帝没什么异议,第二条却不怎么赞同,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告诉内阁,那一百六十间商铺发到各个官服实在是太麻烦了,就说宫里找到的大买家。回头让龙昌商号出面,具体的怎么买卖让龙昌商号去谈。”
“是,皇上!”这一点王承恩早就料到了,天启皇帝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只要龙昌商号全盘接管了八大商家的生意,那么整个张家口和塞外的生意可就权归了天启皇帝。这样算下来,恐怕今年年底龙昌号会赚到不少钱呢!
轻轻的敲到着桌面,天启皇帝皱着眉头轻轻的思考着,投现土地的事情天启皇帝自然明白,那是这个时代百姓为了逃避税收采取的手段。如果就这样将土地发还给百姓,天启皇帝总觉得心里不甘心。
沉吟了良久,天启皇帝语气低沉的说道:“这件事情就按内阁说的办吧!让司礼监批红。”
天启皇帝虽然声音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可是王承恩却感觉到了天启皇帝的不同。他心里明白,天启皇帝恐怕有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不过王承恩也明白,不该自己的问的还是不要问的好。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问道。
“回陛下,没有了!”王承恩恭敬的施了一礼,对着天启皇帝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轻轻的闭上了眼睛,沉声说道:“你出去吧!朕要一个人静一静!”
王承恩躬着身子退了出去,脚步很是轻微,动作也很小心。
沈阳城,大帅府,大厅。
整个大厅里面坐着不少人,主坐上的乃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孙承宗。左侧则是辽东督师熊廷弼,右侧则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辽东巡抚杨涟,以及各级的文官,辽东总兵贺世贤,沈阳总兵赵率教,以及其他的十四位总兵,全部都在这里。
大厅里的气氛很是严肃,每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孙承宗的身上,显然都在等着孙承宗开口说话。
“诸位,老夫这次来到辽东,想要做什么,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老夫就不多说了!从明天开始,老夫会从沈阳开始巡查,挑选骑兵,裁汰不合格的士兵。老夫希望你们能够有个心里准备,回去整顿你们的下属,不要出什么纰漏!”孙承宗严肃的看着下面众人,深邃的眼神在众人的脸上刮过,满脸不容置疑的说道。
“谨遵大帅军令!”众人一起大声的回答,显然在这里没有人敢挑衅孙承宗的威信。
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陈洪,孙承宗笑着说道:“陈公公,不知道臣公公有什么要说的吗?”
诧异的看了一眼孙承宗,陈洪笑着说道:“孙大人说笑了,咱家一个宫里的奴婢,这里哪有咱家说话的地方。皇上来的时候交代的清楚,咱家这次只是来管钱的,至于其他的事情都由孙大人说的算!”
陈洪的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或许会有些许的不舒服,毕竟陈洪说的就想要索取贿赂一样。不过孙承宗明白,陈洪这是表明一个态度,至于这里的钱,陈洪是一分都不会拿的。
将目光转向杨涟,孙承宗沉声说道:“杨大人,军马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大人,辽阳的牧场已经恢复了,从陈公公那里拿来的三十万两花费的差不多了。现在马场里面有军马五万匹,其中四万匹现在就能作为战马使用。”杨涟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一边的陈洪,看到陈洪的神色没有什么变化,才轻轻的松了口气。
第三百四十六章改军制
孙承宗满意的点了点头,有了这四万匹军马,自己建立三万骑兵的事情就可行了。至于花费三十万两白银的事情,孙承宗倒是没怎么在意,这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辽东的战马非常的有限,一共也就一万五千匹,其余的全部都是买来的。
最重要的是还要修建马场,这里面耗费也是颇多,这是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省的。至于其他的花费,孙承宗的心里也都有个预算,毕竟这些都是以后要做的事情。
在众人的脸上扫视了一圈,孙承宗沉声说道:“事情就这样了!诸位请回吧!”
所有人都对着孙承宗施了一礼,态度恭敬的离开了,留在大厅里的只有辽东督师熊廷弼,辽东巡抚杨涟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再有就是辽东总兵贺世贤以及沈阳总兵赵率教了。
“大人,不知道大人准备怎么规划新的军队建制?”别人或许不明白,可是熊廷弼早就看懂了,孙承宗准备干的是事业,恐怕会受到很多人的攻讦。
看了一眼熊廷弼,孙承宗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飞百果然知我,还是没有瞒过你!”
大厅里面人神情都严肃了起来,孙承宗的为人在座的几个人都有自己的了解,孙承宗隐瞒了什么事情,那这件事情自然就是非同小可。
“大明朝自太祖爷创立已经二百多年了,曾经太祖成祖皇帝逐蒙元于漠北,如今我大明朝却屡遭建奴袭边境。实在是天威沦丧,大明朝支持如。”孙承宗看着几个人,声音低沉的说道。
虽然孙承宗的话似乎有些不妥,可是却没有人说话,一边的陈洪也没有什么反映。陈洪可是知道,这样的话就算是后传出去,对这位大人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孙承宗当着天启皇帝的面也是这样说话,天启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还非常的赞同。
“在这样的时候,有些事情就要有些人去做。在这辽东,卫所官军的战斗力大家都是心里明白。指望他们那是不可能打败建奴的,所以这次老夫要将辽东的卫所制改为募兵制。”孙承宗的话可谓掷地有声,将在座的人都震蒙了。
没有人不知道孙承宗这些话的份量,全国全都是卫所制,虽然还有招募的官军,例如当年的戚家军。可是那都是必要时期的必要手段,没有人敢说要将卫所制改为募兵制。要知道卫所制的直接受益人是各级的军官,改卫所制为募兵制,底层的士兵会过的更好,可是军官的利益却没有了。孙承宗这样做可以说是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几个人都看着孙承宗,谁也没有说话,显然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一边的陈洪脸色难看到了几点,呻吟低沉的说道:“孙大人,咱家坐在这里是代表着宫里,代表着皇上。咱家虽然不敢代替皇上问话,可是咱家要向皇上禀告,希望孙大人告诉杂家,这件事情皇上知道吗?”
轻轻的摇了摇头,孙承宗意味深长的说道:“陈公公,你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和皇上说呢?”
陈洪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沉声说道:“孙大人,你怎么和皇上说咱家管不着。咱家来之前皇上交代过,辽东的一切事情都由孙大人做主。咱家会对皇上实话实说,咱家是皇上的奴婢,打死也不会骗皇上。不过咱家劝孙大人一句,这件事情你还是奏请一下皇上的好。”
一边的熊廷弼轻轻的点了点头,一脸担忧的对孙承宗说道:“大人,事情需要三思啊!大人想要为皇上留后路,可是大人想过没有,在没有皇上圣旨的情况下,如果大人真的这样做,那就!”
熊廷弼的话没在说下去,可是在座的谁都不傻,可能也就贺世贤没有听明白。在没有得到天启皇帝圣旨的情况下,孙承宗如果这样做了,那很可能就会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帽子。
“孙大人,大忠似奸!皇上没看错孙大人,咱家会在折子里写清楚的。不过咱家绝对大人还是应该写一份奏折,看看皇上的意思,这样才是为臣的本分。”陈洪笑着点了点头,意味伸长的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孙承宗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老夫马上就起草一份奏折。”
“大人,这份奏折让我们也署名吧!”熊廷弼和杨涟等人都一脸激动的说道。
轻轻的摇了摇头,孙承宗关的申请立刻严肃了起来,一脸慎重的说道:“如果事情可行,那么老夫一个人足够了,如果事情不可行,加上你们也未见得可行。”
见几个人还要说什么,一边的陈洪开口说道:“孙大人,咱家是皇上的奴婢,有些话不该说。可是今天这不该说的话,咱家也想说,不知道孙大人愿不愿意听啊?”
孙承宗微微一愣,笑着说道:“陈公公有什么话尽管说!”
“咱家在宫里当差,陛下时常提起孙大人,对孙大人可谓赞赏有加。咱家能看的出来,皇上对孙大人有着异样的看重。可是咱家不得不说一句,孙大人不能长于谋国,拙于谋身。这件事情牵扯太大,孙大人上书恐怕会有很多人为了博得直名,犯颜直谏反而不好。”陈洪看了几个人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
苦笑着摸了摸鼻子,孙承宗几个人都有些尴尬,这是文臣惯用的手段了,现在被陈洪说出来,几个人确实有些尴尬!
“陈公公,有什么话尽管之言!”熊廷弼对着陈洪一抱拳,语气恭敬地说道。他和陈洪相处了一段事情,以往对太监的印象大为改观。他本就是直爽之人,到没有看不起陈洪的心思。
颇为玩味的笑了笑,陈洪一脸神秘的说道:“孙大人,文臣党争虽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是有些手段还是不错的。”陈洪说道这里便在也没有开口,毕竟话说道这里已经够了。
缓缓的站起身子,陈洪颇为严肃的说道:“诸位大人,咱家会把这里事情一五一十的上奏皇上,至于你们怎么办,诸位大人自己商量吧!咱家告辞了!”
在座的人除了孙承宗之外,全都站了起来,恭送陈洪出去。
等到陈洪走了,杨涟颇为感慨的说道:“皇上身边原本有魏朝,有王安,我一直没觉得这个陈公公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可是皇上非常的信任他,原本以为皇上喜欢他会功夫,现在看来这位陈公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