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边的魏朝则是没有说话,不过这位心狠手辣的老太监,眼中不断的闪着冷光。魏朝和骆思恭不同,,骆思恭如果回家,多半也能颐养天年。可是魏朝如果下去了,就算被发到南京守灵,恐怕也会死在路上。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以前朕交给你们许多事情,你们两个办的也都不错,对朕有功劳的,朕都记在心里。不过这次的事情朕交代给你们,无论如何都要办成,如果做不到,你们就不用干了。”
听完天启皇帝的话,两个人都是神色一变,神情颇为严肃的看着天启皇帝。
“这次的事情你们两个一起去办,无论谁办成,赏赐一人一半!如果谁也没有办成,那你们两个都不要在做了,朕不养废物!”天启皇帝冷冷的看着两个人,语气里充满了肃杀。
“陛下尽管吩咐!”魏朝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颇为恭敬的说道。
看了两个人一眼,天启皇帝语气低沉的说道:“好好的做事情,朕不会亏待你们的。这次朕要找一个人,一定要找到他,一定要抓到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知皇上要找的这个人是谁?”骆思恭脸色也是一脸的凝重,听到是找人的任务,心里便是一紧。找人一项是最简单的事情,同时也是最难的事情。天启皇帝如此慎重,肯定是最难的。
把一份奏折扔给骆思恭,天启皇帝沉声说道:“你们自己看吧!”
展开走着,魏朝和骆思恭低头看了起来,等到看完之后,两个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了。
“这次你们两个人有一个人亲自去,至于谁去,你们自己商量。朕给你们密旨,可以调动不多于五千的军队,如果有人阻止,有人妨碍。无论是是谁,全都给朕抓起来,哪怕是王爷也不例外。”天启皇帝目光灼灼的看着两个人,语气严厉的说道:“总之一句话,宁杀错,勿放过,宁枉勿纵!”
“是,陛下!”两个人神色一凛,对着天启皇帝 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这次张家口之行,不光要抓到皇太极,还要给朕查清楚那里通敌走私的事情。当然,这件事情是摆在抓皇太极的后面的。”对于皇太极,天启皇帝是一定要把他抓住,这个人不能让他成长起来。
第二百八十七章张家口
漫天的黄沙,苍凉的风,风夹杂着黄沙不时吹打在人的脸上,打的人生疼。几里外就是绿草茵茵的草原,可是这一行人却并不走那里,而是在荒漠中艰难的前行。
这对人马的人数并不少,大概有三四百人,却也并不是很多。不过这里面的人却各部相同,有蒙古人、有女真人、还有不少其他的民族,当然最多的还是汉人。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人的打扮都差不多,全都是皮衣皮裤,头上带着帽子。虽然天气不凉快,可是这些人却都捂得挺严实,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兵器。
在这对人马中,除了人特殊之外,最特殊的要数马。每匹马的身上都驮着巨大的包袱,人却都在地上走。
“李头,这次的买卖做完,我们是不是应该歇歇?”一个人中年人来到最前面,皱着眉头看了一眼领头的人,语气颇为凝重的说道。
被称为李头的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上有着一条大大的伤疤,眼睛也瞎了一支,带着黑子的眼绕。身材很是魁梧,身后背着一把刀,看起来很是不好惹。听到那人的问话,李头轻轻的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我李大头干这行十几年了,知道这里面的无奈。多少人都说我们赚钱,可是这钱要拿出多少?真正落到我们手里的又有多少?我已经想过了,我年纪也不小了,做完这把我不是想歇一歇而是准备金盆洗手了!二弟,大哥也劝你一句,别干了,这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不好干!”
那人微微一愣,有些无奈的说道:“大哥,小弟我何尝不知道啊!虽然没有大哥做的时间长,可是也有四五年了。这条路上死过多少人,看也看明白了,说不定哪天就轮到我们了。既然大哥这样说,我们就不做了。反正这几年也是小有积蓄,这就是最后一趟了。”
缓缓的点了点头,那个李头笑着说道:“这就好,不过这件事情暂时不要告诉兄弟们,等回到张家口,分钱的时候再说。”
那人阴险的笑了笑,语气神秘的说道:“大哥放心,小弟明白,况且小弟也不想死啊!”
拍了怕那人的肩膀,李头深深的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能干多久,我们离开时候听说朝廷整治辽东,已经抓起来和多人了。现在应该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如果辽东那条线断了,我们这边也快,朝廷既然要管就不会留着我们。”
颇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那人献媚的笑了笑,语气恭敬的说道:“在这马道上,谁又李头的经验丰富,只要李头说的话,那就是皇上老子的圣旨。”
李头似乎很喜欢听这个人拍马屁,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可是眼中的神色去很平静,目光也在不住的四下观察,显然这是一个老手。
略微沉吟了一下,那人又有些迟疑的说道:“李头,新来的那几个人不用查一查吗?您不觉的他们可疑吗?”
“可疑?知道啊!找我们的,又不可疑的吗?只要有足够的酬金,无论身份,无论关系,我们都接啊!这是规矩。”李头无所谓的挥了挥手,淡然的说道。
“可是大哥,我还是觉得心神不宁的,总觉得这几个人有问题,总觉得要出事情。”那人依旧皱着眉头,不时回头看一眼,语气迟疑的说道。
李头轻轻的挥了挥手,语气淡然的说道:“人家的酬劳足够了,做完这笔我们就可以一辈子不做了。既然收了他们的酬劳,就要把事情办妥,我可不想最后一次还出什么意外,平平安安的就好。”
那人似乎有些不甘心,还要说什么,可是被李头打断了,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二弟,不要担心,每年去张家口讨生活的人并不少,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他们那三匹马全都是好东西,有一匹价值八百两左右,那匹最好的大概要两千两。这样的酬劳,冒什么样的风险都值了。况且马道有规矩,搭人的钱全是把头和先生的,有了这笔钱我们才能金盆洗手。”
似乎觉得李头说的有道理,那人才闭上了嘴,不在言语了。
所有人都在慢慢的向前走,在队伍的后半部分有三个人聚在一起,他们慢慢的向前走,速度互相迁就着,不让一个人掉出队伍。
轻轻的叹了口气,莽古斯颇为无奈的说道:“真没想到我们居然会落到这步田地,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回到草原去,希望长生天保佑我们!”
一边的陈良宇,此时脸色很是苍白,整个身体都靠在马的身上,被马带着走。听到莽古斯的话,陈良宇心中一阵酸楚,自己这么做值得吗?
皇太极则是看着高高的天空,心里想着是草原上的父汗努尔哈赤,也不知道这次的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如果失败了,那么这次自己的付出就实在不值得。
虽然在来之前,皇太极就已经做好了打算,可是没想到还是到了这最后一步。看着脸色苍白的陈良宇,皇太极的目光很复杂,如果不是这个家伙,自己恐怕就不会落到这个田地了。不过对于陈良宇的一下才能,皇太极还是认可的,现在也不能那他怎么样,等所有人都活下来再说吧!
“儿子,一路上我就想问,我们到了张家口之后怎么办啊?”在这个环境里,莽古斯是皇太极的父亲,陈良宇则是表叔。只是陈良宇和皇太极都尽力避免彼此的称呼,不过莽古斯却是乐此不疲。
满头黑线的看着自鸣得意的莽古斯,皇太极心里真恨不得把这个老头踹到马下去,可是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露。沉吟了一下,皇太极语气低沉的说道:“暂时还不能确定,不过我在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一切顺利,那我们就能回去了。”
陈良宇和莽古斯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两个人眼中疑惑,可是两个人谁也没有在说话。此时此刻,除了相信皇太极,几个人也没有了别的办法。
几个人再一次陷入了沉默,缓步的往前走着,没有人在说话。
皇太极低着头,脸上愁容惨淡,想到那些八旗子弟,他就觉得都疼。一万八旗子弟,父汗手下最精锐的战士,就这样没有了。皇太极的心情很是低落,这么多年他的心里第一次这么痛,也忽然间明白了汉人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天启元年,八月初四,宜婚丧嫁娶,忌动土搬家。
堡子里(亦称下堡),大明朝建立之初是属京师宣府镇,为万全右卫地。宣德四年,指挥使张文始在这里筑城堡,就是现在的张家口。
因为地处边塞,张家口修筑的时候就是一座城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东南各开一门,东曰“永镇门”,南曰“承恩门”。
明穆宗隆庆四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也就是当时蒙古的大汗,臣服于大明朝,接受了大明朝的受封,张家口被辟为蒙汉“互市之所”。万历四十一年,张家口堡之侧筑来远堡,以张家口堡和来远堡为基础,张家口已经成为北方最为兴盛的地方。摊铺栉比,商贾云集,来远堡外“穹庐千帐”,十分兴盛。
在北方动乱不断的年代,这里的贸易却从来都没有断过,无论是官方允许的,官方不允许的,这里都在做。后来建奴崛起,这里就有出现了建奴的商人,在这里采买贩售。
张家口很繁华,人来人往,各民族的人全都有,这样让张家口的情况很复杂。可谓鱼龙混珠,什么样的人都有,不过这里也被做北方获品最多的地方。有的商人就说过,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无论是上好的皮毛马匹,还是绫罗绸缎全都有。私下里的东西更多,私盐、铁器这些朝廷禁运的,甚至是武器、火器都能搞的到。
这天一早,承恩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市场上往来的商人不断。他们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在这里争吵,在这里讨价还价,一时间整个市场上无比的嘈杂。
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谁也没有注意到一队人马的到人,来的人并不多,也就三五个人。这些人全都骑着马,在市场上也眉头停留,全都快速的进去了。
不过这三五个人不过是刚到,接着又来了不少人,有人三五个,有的十几个。这些人的打扮都不相同,有的骑马,有的挑东西,有的一副老爷打扮,有的一副乞丐打扮。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人全都没有停留,全都走进了张家口。他们去的地方也差不多,是张口里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有的在那里摆摊,有的在那里要饭。
轻轻的敲了敲柜台,一个人大声的说道:“掌柜的,出来接客了!”
掌柜的一愣,这简直就像是在喊妓女,不由得大怒,抬起头一看说话的人,掌柜的就愣住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扑朔迷离
张家口作为边塞的贸易之地,虽然朝廷派重兵驻守,可是这里依旧是鱼目混杂。如果说每天都死人,可能有些夸大,可是这里真的是非常的不太平。
想要在这个地方混下去,没有什么能耐是不行的,张权虽然是大泽园里负责住宿的掌柜,可是身份也很是不一般。黑白两道,三教九流,很少有他说不上话的,在张家口很少会有人不给他面子。
可是当张权看到面前的三个人之后,脸色就是一变,原本想要说出口的话也立刻咽了回去。
站在张权面前的是三个男人,长相没有什么特殊,打扮也是中规中矩,一副商人的模样。可是领头的人手里拿着一样东西,那是一块木质的令牌,上面一个刑字,是红色的,看起来特别的刺眼。
微微一愣之后,张权便笑着说道:“这位客观您是打尖还是住店?我们这里可是什么都有啊!”张权说话的声音很大,可是在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张权又小声的说道:“不知是哪位大人到了?”
整个大泽园都是东厂的产业,这里更是东厂的一个秘密据点,围绕着张家口的东厂密探,全都率属于这个据点。整个大泽园由五位档头负责,一人为统领,在张家口可谓支脉繁盛。
如果说张家口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知道的,那恐怕没有,只要是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就没有打探不出来的。
看到那块令牌之后,张权的心里就是一紧,因为在整个东厂,这样的令牌只有两块。属于东厂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除了提督东厂的魏朝魏公公之外,最有权势的两个人。一个是掌刑千户刘风化,另外一个就是理刑百户章化雨。两个人都是武艺高强,为人很辣的角色,在整个东厂之中可谓凶名卓著。
想到这两个人,张权就是全身冷汗,不知道这次是谁到这里来了,难道张家口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不过如果有什么事情,自己不应该不知道啊?虽然心里怀疑,可是张权却是丝毫不敢懈怠,身在东厂,张权更加明白这个组织的可怕。
那人将令牌收进怀里,看了一眼张权,小声的说道:“是刘风化刘大人,把这里准备一下,我们不过是打前站的,大队人马很快就到。”一边说着,那人四下看了看,大声的说道:“你们这个大泽园我们包了,给你们一个时辰清场,如果一个时辰之后这里还有人,那你这大泽园也就不用开了。”
伴随着那人的这句话,原本嘈杂的大厅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人的身上,显然都觉得不可思议,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在这里装大。
张权心头一阵苦笑,可是心里也明白,自己没有发表意的权力,不由献媚的笑了笑,语气恭敬的说道:“好,小的这就去办!”
那人缓缓的点了点头,抬起腿向着外面走了出去,随着这个人的离开,街道上的小贩和乞丐也都恢复了正常。整条街似乎又恢复了刚刚的样子,一点都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一个时辰以后,这条街再一次热闹了起来,一支几百人的商队来到了大泽园的门口。连着几十辆马车,每辆车上都插着旗子,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龙昌号!
早早等在这里看热闹的人全都面面相觑,这个龙昌号哪里来的?好大的威势啊!先不说这几百人的队伍和这几十辆大车,单单是包下了整个大泽园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好霸气的名字,天下还有商号敢叫这样的名字?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