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木匠皇帝-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大明律的严苛程度,陈洪非常的明白。原本以为这次的案子牵扯到这么多的人,天启皇帝会法外开恩,如果真的按照大明律执行,那菜市口就有的忙了!
沉吟了以下,天启皇帝笑着道:“对了,那些查抄的东西都应该来了吧?怎么样有没有清点过?”
“回陛下,已经全部存入内库了,扣除留在辽东的六百万两,白银总共两千六百万两。其他的古玩字画还有珍宝,很难估算它们的价值,已经全都存到库房里面去了!”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说道。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好啊!暂时不必为钱发愁了,不过这钱也不禁花,都不知道能不能花到年底。”
看了一眼陈洪,天启皇帝沉声问道:“方家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避下,方家的麻烦已经摆平了,主要针对方家的商号被抄了两家,其他的也都偃旗息鼓了。顺天府那边,内臣已经怕人去打过招呼了,没什么问题了。”献媚的笑了笑,陈洪一脸恭敬的说道。
“你今天去一趟吧!与方家定一个契约,该送去的东西都送过去,把商号的事情定下来!你安排一些得力的人手,可以像骆思恭和魏朝要一些人。不过要把话说在前面,这些人是朕要的,以后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不允许接触这些人。你把这些人的档案全都拿过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商号不能为他人做嫁衣!”轻轻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天启皇帝有道:“对了,朕要找一个人,这个人叫阎应元,是北通州人氏。现在应该还没做官,不过应该有举人的功名,你让人去查一查,找到之后把人给朕带来!”
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道:“是,陛下,内臣这就去办!”
看着陈洪出去忙碌,天启皇帝忽然觉得有些累,便轻轻的合上眼睛睡着了。
离开皇宫的陈洪直接到了东厂,把自己的来意一说,魏朝自然不能说什么,天启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他可是不敢违背。虽然很好奇天启皇帝为什么要这些人,可是魏朝深知知道多了活不长。
在东厂交代完事情之后,陈洪直奔下一个目标锦衣卫衙门,把自己的来一个骆思恭一说。骆思恭自然也是拍着胸口答应,在得到天启皇帝并不是想开西厂之后,骆思恭的心才放到肚子里,至于天启皇帝想做什么,骆思恭才不想知道呢!不过在听说天启皇帝在找人,骆思恭自然也是拍着胸脯保证。北通州距离京城才多远,骆思恭保证晚饭前就把人带回来!
一切顺利之后,陈洪便换了一套衣服,粘上胡子,坐着小骄来到了方家的门口。
和上次不同,这次陈洪刚刚到方家的门口,方行就迎了出来,把陈洪接了进去。
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之后,陈洪喝了一口茶,笑着道:“方掌柜,怎么样?方家没有事情拉吧?”
“谢谢陈员外,顺天府那边已经有消息了,你们的东家真是太有能力了!”对着陈洪一抱拳,方行颇为感激的说道。
“方掌柜,我可要提醒你,不是你们东家,是我们东家。从今以后,以方家就是我们东家的人了,称呼上要注意!”颇为不满的看了一眼方行,陈洪沉声道。
微微一愣之后,方行猛地拍了自己一下,笑着道:“是方某的错,是咱们的东家,咱们的东家!”
缓缓的点了点头,轻轻的将茶杯放下,陈洪沉声道:“方小姐,如果想见陈员外的话,就出来。我相信方掌柜一定不会怪罪你,不过这样偷听可不是好习惯!”
微微一愣之后,方行的脸就是一沉,颇为不悦的道:“菲儿!你给我出来!”
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向前挪,手里不断的撕扯着手绢,方菲都不敢抬头看自己的父亲。来到大厅里,对着陈洪轻轻一拂,娇声道:“菲儿见过陈员外!”
轻轻的挥了挥手,陈洪笑着道:“好了,真是个不错的小姑娘。方掌柜,人生在世能够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很多人想要却没有这个机会啊!希望你能在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陈员外说的是,方某一定会的!”狠狠的瞪了方菲一眼,接着方行便对陈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沉吟了一下,方行笑着问道:“陈员外,不知道这次到方某这里来,有什么吩咐!”
“方掌柜,商铺的事情已经准备好了,这里有两文书,其中一份是东家的,另外一份是你们方家的。东家已经在上面签字了,现在需要的就是你们方家的签字了!”在怀里拿出两张纸递给方行,陈洪颇为严肃的说道。
接过陈洪递过来的纸,方行缓缓的展开,慢慢的看了起来。文书上的意思很明了,由方家和叶家联合成立龙昌商号。文书上写了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当然大部分都是针对方家的。龙昌商号的资产全部属于叶家,无论是钱粮土地商铺,全部属于叶家。方家是龙昌商号名义上的东家,每年可以得到龙昌商号利润千分之一的收入。如果方家收入不足十万两,则有叶家为其补足!
将文书看了一边,方行也觉得没什么不妥的地方,便笑着点了点头,沉声道:“陈员外,没有什么问题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签了?”
“东家的字已经签好了,你只要签上你的名字就可以了!文书一式两份,东家和方家一人一份。”微笑着看着方行,陈洪笑着说道。
将方行签好字的合约收起来,陈洪喝了一口茶,沉声道:“以后你们不能再住在这里了,身为隆昌号的东家,住在这里配不上你们的身份。而且以后会有很多事情,你们住在这里也不安全,这是东家送给方家的,希望你们能够好好的为东家做事!”
接过陈洪递过来的纸张,方行再一次轻轻的展开了,接着便愣住了。来到父亲的身边,方菲的目光也落到了那张纸上,紧接着便捂住自己的嘴,生怕自己叫出声来。
“这是西城的一走宅子,比你们这里大很多,是原来礼部尚书的府邸,礼部尚书被抄家了。东家说了,这座宅子就先送给方家了,不过要再等几天才能搬进去,这就是房契!”没有理会两个人的目光,陈洪淡然的笑了笑,语气轻缓的说道。
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陈洪,方行声音颤抖的道:“陈员外,西城住的全是贵人,怎么能有商人住在那里呢?”
“那里虽然住的全是贵人,可是很多贵人也在经商,只不过私底下而已。放心的去吧!东家的能力不是你能想象的,好好的为东家做事,东家不会亏待了你们!”陈洪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此时的方行心里已经不是激动和兴奋了,反而是一种深深的恐惧,顺天府尹那边的事情摆平在预料之中。可是这张房契却让方行吓了一跳,礼部尚书的宅子,那是常人不能想象的。最重要的是辽东的案子还审完,这位神秘的东家就能搞到房契,这能耐也太大了。
以前因为被那些人联手逼着,方行也是病苦乱投医,此时方行心里充满了恐惧。和这样的人合作,就仿佛实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方家恐怕就得被灭门。
看着额头上冷汗直冒的方行,陈洪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便笑着道:“方掌柜,东家权势滔天,你放心吧!只要不做什么对不起东家的事情,方家什么事情都不会有,而且肯定会平步青云!经商的事情东家不方便出面,方家就是东家在外面的人,都是自己人。把心放在肚子里,过几天你们搬到新的宅院去,东家就会准备人手,到时候商号就会开张了!”
“请上复东家,方家一定尽心尽力,按照规矩办事!”对着陈洪一抱拳,方行沉声说道。
“方掌柜果然明事理,今天的事情在场的有三个人,东家希望这件事情保密。所以希望方家人能够守口如瓶,以后龙昌商号的东家就是你们方家!”微微的眯着眼睛,陈洪一脸谨慎的看着两个人,语气颇为严肃的说道。
对着陈洪再一次抱拳,方行一脸认真的说道:“方某对天发誓,一定保守这个秘密,陈员外放心,绝对不会走漏消息!”
满意的点了点头,陈洪笑着道:“这就定下来了,在等几天,我到新的方府去和你们说接下来的事情,我告辞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人选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三,宜婚丧嫁娶,忌动土搬家。
缓步的走上龙椅,看着下面跪着大臣,天启皇帝笑着点了点头,沉声道:“众位爱卿精神不错啊!看来都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啊!”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笑着道:“今天早朝,朕有些事情需要决定,不过朕想听听爱卿们的想法!现如今内阁首辅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朝中的大学士只有刘一璟一个人。刘一璟本事勤勉,恪守本分,实乃一能臣、干臣、难得之臣,朕特旨加封刘一璟为少保,进光禄大夫,为内阁次辅!”
天启皇帝的话音刚落,下面的人就愣住了,虽然上次天启皇帝在早朝上说的话很绝,可是做出来的事情却不绝。朝堂上的东林党被清扫一空,或许有人反对了,可是在齐浙楚党和杨鹤等人压制下,反对的声浪还没起来,就被压下去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身为东林党骨干的刘一璟,不但没有被下狱,反而还加官进爵,这是做的什么打算?
站在人群里的杨鹤轻轻的叹了口气,看向天启皇帝的目光便的很复杂。心里他其实能够明白天启皇帝为什么这么做,也希望天启皇帝这么做,只是这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朝堂上的东林党被一扫而空,可是东林党盘踞朝堂这么多年,地方上的实力盘根错节。如果将这些人放置不管,地方上很容易闹出乱子,齐浙楚党也不会放过这样壮大自己,报复老对手的机会。
天启皇帝此时提拔刘一璟,就告诉所有人这次的事情到此为止了,也告诉东林党的那些人,你们的新领袖诞生了。内阁次辅、太保、光禄大夫,这几个职位一下来刘一璟就成了朝堂上仅次于孙承宗的人了。有东林党原本官员的支持,刘一璟很快就能站稳脚跟。最重要的是刘一璟为人正直,不徇私情,可以让天启皇帝放心的使用。与其将东林党弄到残破不堪,地方动荡,还不如收为己用。
看着一脸淡然的天启皇帝,面容上还有一些稚嫩,可是杨鹤的心里明白,天启皇帝的心机可是不简单。虽然是年轻轻轻,可是这也是帝王心术啊!
笑着看着下面的大臣,天启皇帝沉声道:“内阁大学士制度乃太祖所创,现今内阁大学士空缺三位,朕今天找爱卿们来就是希望大家推举一下!众位爱卿将推举的折子交到刘爱卿那里,等到他所有的人汇总之后,朕会从中挑选的!”
“陛下圣明!”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大臣们齐声的说道,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看到了机会。包括齐浙楚党的三位领袖,他们肯定是会被推选的,就要看天启皇帝怎么选择了。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这件事情就先这样吧!等朕看到爱卿们的奏折在做决断,下面朕想和众位爱卿商量一下辽东的事情。”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天启皇帝沉声道:“蓟辽总督刘彻,罔顾君恩,死不足惜。蓟州虽然有定国公坐镇,可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朕想问一问众位爱卿,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天启皇帝的话说完,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每个党派都想得到这个位置,全部都在冥思苦想。可是无论这些人怎么想,却觉得怎么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眉头便皱的更紧了。
蓟辽总督的位置非常的重要,掌管四镇军事,节制三省巡抚。在整个大明朝,所有的外任之中,也就只有统领四省军务的三边总督能与这个位置相提并论!
想要做蓟辽总督,不但要有威望,而且还要有不俗的能力。如果一个酒囊饭袋,估计很快就会被天启皇帝抓回来,砍了脑袋。
看着下面冥思苦想的这些人,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自己仗着知道这个时代的历史,想了好几天都没想出来。看来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天启皇帝刚要开口,朝堂上便站出来一个人。
“陛下,左都御史杨鹤,为官清正,能力过人,且知兵事。臣举荐左都御史杨鹤出任蓟辽总督,相信杨大人定能不负陛下所托,整顿四镇局势。”站出来的是吏部尚书周嘉谟,此时的周嘉谟一脸的严肃,态度十分认真的说道。
听到杨鹤的名字天启皇帝微微一愣,看到下面的很多人颇以为然的点头,天启皇帝就想笑。现在的周嘉谟和杨鹤的关系非常好,他举荐杨鹤肯定没有私心。杨鹤身为左都御史,出任蓟辽总督级别上一刚好合适。
将目光看向杨鹤,天启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可是杨鹤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看不出有什么不妥。淡然的笑了笑,天启皇帝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杨鹤,他还真的做过督师,而且还是和蓟辽总督差不多的三边总督。
在天启皇帝的印象里,杨鹤是一个好官,为官清廉,立身持正,现对于他的儿子杨嗣昌,人品要好很多。最重要的是杨鹤深知百姓疾苦,爱民如子,能力也是非常的不错的。在杨鹤担任三边总督期间,山西陕西爆发了神一魁领导的农民起义。
看到三边人民受苦的杨鹤,不忍心刀兵相向,一力主张招抚。当时在位的崇祯皇帝也相信了杨鹤的话,可是朝廷当时没有钱,想要安置难民招抚叛匪,就需要让这些人吃饱饭。可是朝廷没有这个能力,没有办法让他们吃饭,流寇降而复叛。又因为围剿的力度够,导致了流寇逐渐的壮大,最终变成了滚滚的洪流。
对于杨鹤,天启皇帝一直觉得这是一位好官,难得的好官,也一直非常的器重。可是换个角度,身为皇上一定要懂得知人善任,杨鹤是一个读书人,不懂兵事。而且心肠比较软,喋血杀场的事情不适合他。如果让杨鹤去治理一省之地,天启皇帝相信,杨鹤一定会是一个好官。肯定上对的起朝廷,下对的起百姓,受万民拥戴。
见还要有人站出来,天启皇帝轻轻的摆了摆手,沉声道:“杨爱卿乃国之干城,颇有能力,朕有别的事情交付于杨爱卿,蓟辽总督还是换别人吧!”
听到天启皇帝这么说,所有人都是一愣,然后很多人就将目光看向了杨鹤。只是杨鹤还是面色一丝不变,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在心里赞叹,这份养气功夫就很了不起了。
在下面的大臣中扫视一圈,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沉吟一下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