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9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声低低的叹息在空荡荡的大帐内悄然响起,萦绕在李弘的心底久久难以散去。

李弘缓缓松开了长公主的小手,长长的白发晃悠悠地落到了地上,“算了吧,不要拔了,拔了它还会长出来。”

“不……”长公主的樱唇凑到了李弘耳边,“我要拔,我不愿看到你头上有白发。”

一滴冰凉的泪水落在了李弘的脸颊上,接着又是一滴……

李弘心里一痛,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

第五天,大将军召集各部将领军议。

大将军决定陪同天子和长公主返回京都。

左卫将军麴义大人坐镇行辕,指挥各部包围洛阳,继续做好攻击洛阳的一切准备工作。

后将军玉石大人即刻奔赴陈留坐镇,前将军、卫尉吕布大人将返回京都。

左将军颜良大人坐镇颖川战场,密切注意荆、豫两州叛军的动向。

十一月下,天子、长公主在大将军李弘、前将军吕布、龙骧大将军赵云等大臣的护送下,速返长安。

※※※

十一月,长江,采石渡。

在袁谭、曹操的努力下,孙权终于赶到了采石渡口商谈开辟东路战场的事。

孙权被河北激怒了。河北一再催要赋税,甚至最后派个使者来催讨。这个使者很狂妄,在吴老夫人面前威逼利诱,把吴老夫人吓得不轻,逼着孙权如数交付了赋税。赋税交了也就交了,反正数量不大,江东还能承受,但接着河北又来了一道圣旨,说为了支援洛阳战场,要从江东征调五百艘战船,三千名制造船舶的熟练工匠,另外再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一批粮食。河北的目的显而易见,他们要一步步削弱江东的武力。

孙权勃然大怒,坚决不给。吕布闻讯,命令青州臧霸,把江东运粮的船全部扣下,并且书告江东孙权,如果你继续两面三刀,和朝廷为敌,我大军必在攻克洛阳后南下江东,诛杀尔等叛逆。这次吴老夫人也生气了,河北未免欺人太甚,这样发展下去,江东孙家迟早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恰好此时曹操、袁谭先后来书,邀请孙权北上合肥,共商抗击河北。刘表也从荆州书告周瑜,详告刘备、刘璋、刘磐稳定益州,准备联军北伐关中开辟西路战场一事。另外,西疆的形势越来越恶劣,羌人势不可当,北疆军已经退守到翼城,关中岌岌可危。洛阳战场上的北疆军突然停止攻击,估计就是因为西疆局势危急不得不迅速调整部署。刘表因此推测河北已经陷入困境,开辟东路战场的条件已经成熟,希望江东为了挽救社稷而放弃前嫌,联手对抗河北。

周瑜此刻就在柴桑,他和鲁肃仔细分析了局势,权衡了利弊,接受了刘表了建议,并急告孙权,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保住洛阳,把北疆军赶回黄河北部,乃是建立南北对峙的唯一机会。江东则可利用南北对峙的机会,迅速增强实力。将来如果社稷重振,则有桓、文之功,如果社稷倾覆,则兵出荆襄,确保大汉半壁江山。

孙权、孙贲、吴景、张昭、张纮等人经过多方讨论,遂决定与河北决裂,转而尊奉襄阳天子,和曹操、袁谭等人联手开辟东路战场。

曹操现在也是怒不可遏。吕布、高顺、臧霸等人陈兵青兖两州边境,威胁徐州也就罢了,派使者到徐州催讨赋税也罢了,但出兵攻打睢阳实在无法容忍。北疆军打睢阳的目的太明显了,一旦洛阳攻克,北疆军就从睢阳南下,直杀江淮。一边磨刀霍霍要杀我,一边还和我称兄道弟,以为我是白痴啊?既然你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义,大家割袍断义,恩断义绝。

会谈非常顺利。形势发展到现在,曹操和孙权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和河北决裂,不是死就是生;要么投降河北,给河北做孙子,但天下一旦平定,则必死无疑。谁要是相信李弘不会砍掉自己的脑袋,那纯粹是个如假包换的白痴。

开辟东路战场的事确定下来以后,三方具体商议攻击部署,何时集结兵力,集结多少兵力,从那里开始攻击等一些关键事项一一议定,但何时展开攻击却因为没有得到西路战场的具体消息而无法确定。

此次能否击败北疆军,关键不在东路战场,也不在中路战场,而在西路战场。只要刘备夺取了长安,占据了关中,形成了对洛阳的夹击之势,则北疆军必败,也就是说,东路战场和中路战场都是牵制战场,这两个战场上的很多关键攻击部署都要基于西路战场的攻击策略而制定。

西路战场若想攻击顺利,必须要得到中、东两个战场的策应,即使东路战场不能开辟,刘备也需要刘表在中路战场上的帮助,否则只要洛阳分兵回援,则刘备必遭败绩,所以刘表肯定知道刘备的北征之策,只不过他担心计策泄漏,不敢随意告诉曹操、袁谭和孙权而已。

曹操随即决定,三方各派大吏急赴襄阳,带着东路战场的攻击之策和刘表再做商议。

※※※

大汉建兴五年(公元201年),十二月。

※※※

十二月,襄阳。

曹操的长史荀彧、孙权的司马张纮、周瑜的部属鲁肃、袁谭的长史刘献联袂赶到襄阳,拜见了天子,然后和刘表商讨抗击河北之策。

听说曹操等人已经决定开辟东路战场,刘表非常高兴,他和蒯越、刘先等人拿出了荆州制定的中路战场攻击之策,双方商议了数天,各自做了很多调整,但自始至终,刘表都没有提到西路战场的具体攻击之策。

荀彧忍不住,率先问到西路战场的事。如果西路战场出了什么问题,不能攻击关中,那东、中两路战场的攻击就没有太大意义。以目前北疆军的强大武力,完全可以守得住洛阳外围防线。

刘表很无奈,说刘备到目前为止,虽然书信不断,但都没有奏报具体的攻击之策,甚至连一个大概的攻击时间都没有。刘备在书信中解释说,汉中通往关中只有四条栈道,除了陈仓道外,其它三条栈道都已年久失修,需要时间修缮。另外大军何时通过栈道,还要看老天能不能帮忙,如果今年冬天秦岭雪大,融雪时间过长,大军翻越栈道的时间肯定要延迟,所以他无法确定具体的攻击时间。

荀彧等人有些茫然。

刘表看到他们神情沮丧,大为生气。说到底,你们还是缺乏自信,担心自己遭受了损失,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我们既然是牵制战场,那当然应该率先展开攻击以牵制北疆军的兵力,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我们在洛阳外围打得越猛,对刘备攻击关中就越有利。退一步说,就算刘备拿下了关中,但我们如果在洛阳外围遭到北疆军的重创,无法拖住北疆军的主力,那刘备还能在关中站住脚吗?刘备不能占据关中,北疆军稍加恢复元气就能卷土重来,洛阳还是守不住。

刘表的一顿训斥起了些作用,众人稍稍振作精神,商议决定在三月初的时候向北疆军发动攻击。

刘表随即书告刘备,请他在四月前后发动攻击,最迟不得低于五月初,否则洛阳的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

十二月,关中,栎阳。

本月初,天子、长公主一行直接赶到了长安。

右车骑将军徐荣、将作大匠董昭、京兆尹赵戬、武威将军何风、长安令士孙平接驾。

徐荣等人奏报了长安城的重建方案,并带着长公主巡视了未央宫旧址。未央宫占地很大,洛阳南、北两宫加在一起,大概也只有未央宫的一半多。过去赤眉军焚烧长安城的时候,它已经毁了。前几年被李傕、郭汜等人烧毁的未央宫,是光武皇帝下旨重建的,规模只有过去未央宫的一小半。徐荣、董昭等大臣的意思是在旧址上完全重建未央宫,并陆续重建建章宫、长乐宫,重现大汉昔日的辉煌。

长公主对这个重建方案一直不满意,认为它太奢侈了,此刻亲自赶到现场,她更加无法接受。按照现在的重建方案,大汉皇宫相当于三个洛阳城,宫殿台阁有数百座之多,其规模之大难以想象,其耗费更是惊人。

长公主的脸上一直没有笑容。她在晋阳的时候,晋阳宫里的宫殿台阁只有七座,宫内的宦官、侍婢不过一百多人,但她觉得住得很宽敞,国事处理得也很好,足够用了。皇宫有必要这么宏伟、这么奢侈吗?

“非壮丽无以重威。”大将军站在她的身后,用力挥了挥手,“这是本朝丞相萧何大人说的,说得非常有道理。这是大汉的皇宫,是大汉的威仪所在,越大越好。”

长公主回头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大将军说得对,皇宫不仅仅是皇帝居住和处理国事的地方,它更是大汉的一种象征。”董昭躬身说道。

“它还是大汉的门面,是皇帝的面子,也是你们的面子,是不是?”长公主语含怒气。

董昭一缩脑袋,急退一步,躲到了大将军身后。

“非壮丽无以重威。”大将军沉声说道,“殿下,这个门面无论如何都要撑起来,这代表着我大汉的力量,无坚不摧的力量。”

长公主“哼”了一声,又瞪了大将军一眼,但这一眼隐有娇嗔之意,显然是接受了大将军的奏议。

※※※

本月上,天子、长公主一行进驻栎阳。

栎阳的天子行宫已经修缮一新,远比晋阳宫要大,气势上也较雄伟。

此刻中、内朝的尚书台、中书监、侍中寺等台府已经搬迁完毕,外朝的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台、大司马府等公卿府衙也基本就位。长公主到达栎阳的当天下午,就传诏各府大吏,从明日起,进宫议事,诸多繁琐事务尽皆交付从事掾属处理。

当天晚上,大司农李玮和筱岚夫妇赶到大司马大将军府看望李弘。大将军闻讯,亲自迎出府门之外。三年没见,李玮的鬓角上已经隐见白丝,脸色也极为憔悴,看上去苍老了很多,很难想象他是一个三十五岁的人。大将军一直握着李玮的手,很是感慨,“我打了三年的仗,你给我送了三年的粮草,太辛苦你了。”

“能烦劳大将军亲自出迎,我就算死了,也无以为憾。”李玮泪花闪动,激动不已。筱岚站在一侧,也是暗自抹泪,哽咽无语。

大将军把李玮夫妇引进书房,秉烛而谈。双方稍稍闲聊几句后,李玮再次解释朝廷在九月的决策,希望得到大将军的谅解。

李弘静静听完李玮的话,沉默了很长时间,书房内的气氛一时很压抑。李玮和筱岚渐渐有些不安。

“仲渊,我离开晋阳之前,曾给你一道手令。”李弘突然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吗?”

李玮略微一愣,接着眼露喜色,轻轻点了一下头。筱岚骇然心惊,瞪大眼睛望着李玮,脸上闪过一丝恐惧。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七节

“我给你这道手令,是保护你的,你应该相信我,就象我相信你一样,但你显然没做到。”李弘笑道,“你不相信我,尤其是关中大战结束后,你完全陷进了朝堂上的权势之争,一门心思想控制权柄。你试图利用官制的修改,让北疆人完全控制中兴策略的走向,继而推进中兴策略的前进。本来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因为你不再相信我,对我隐瞒了官制修改后可能爆发的危机,并在攻打洛阳的策略上蓄意制造了一场危机,从而让你我在不知不觉中同时掉进了外朝大臣设下的陷阱。”

李弘盯着李玮,神色平静地问道:“我现在有些不明白,你为什么不相信我,要故意制造事端,让北疆势力一分为二?”

“大将军怎么会不明白?”李玮脸显疑色,“大将军如果不明白,怎么会将计就计,乘势逼迫天子御驾亲征,巩固兵权,并以筹备天子实力的名义,拉拢和分裂外朝势力?”

“我对你最愤怒的地方就在这里。”李弘脸色陡然一沉,冷声说道,“北疆人是一个整体,士人也罢,武人也罢,不可分割,分则两败,合则牢不可摧,但你不但制造事端分裂了北疆势力,还和一部分外朝势力默契配合,联手对付我,我当然无法容忍。好在贾诩大人及时赶到了洛阳提醒了我,否则我一时还无法领悟到朝廷危机的关键所在。我一直认为你昏了头,想独自控制权柄,却没想到随着关、洛士人的入朝,外朝势力已经急剧膨胀,并迅速对北疆人造成了威胁。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外朝派系越多,实力越分散,对北疆人的威胁越小,现在看来我们未免太轻视他们了。事实和我们预料的恰恰相反。”

“当初我是反对关、洛士人大量涌入朝堂的。我在朝堂多年,我当然清楚关、洛士人的实力,但长公主和你急不可耐,我没任何办法阻止。其实,关、洛士人公开拒绝朝廷的征辟,不愿出仕,其背后有外朝势力的支持。”李玮苦笑道,“过去,河东和河内的士人都属于关、洛士人一系。我这么说你应该明白了吧?”

李弘微微点了点头,“你不相信我,就是因为我支持长公主和朝廷大量征辟关、洛士人吗?你认为我无视北疆人的利益,损害了北疆人的权势,危及到了北疆人的安全,是吗?”

“是的,我曾在书信中数次详述了理由,希望大将军要适当制约朝廷对关、洛和其它地方士人的使用,不能在北疆人没有完全控制权柄的情况下,把各地士人一下子放进朝堂,但大将举当时迫于长公主和朝廷的连番重压,明确表示了支持。”李玮连连摇头,“大将军,你知道我们当时在晋阳有多么被动吗?关中大战后,增兵和定都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为什么?很简单,只要北疆人在朝堂上,北疆人就是朝堂上其它所有势力的对手,或者称之为敌人更为恰当些。”

“关、洛士人过去就是洛阳朝堂上的主要力量,现在他们变成了晋阳朝廷的主要力量,那么朝堂上的一些中间势力随即见风转舵,我们马上便陷入了被动。”李玮叹了一口气,“我那时无法得到你的支持,而外朝大臣却有恃无恐,为此我不得不另谋他策,以求迅速摆脱危机。”

“朝堂危机的关键是外朝对相权的争夺和对皇权的钳制。如今外朝势力越来越大,朝堂危机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唯一扭转局面的办法就是分化外朝势力,而要想分化外朝势力,首先就要让外朝势力失去共同的对手。外朝势力没有了共同对手,就无法合力。无法合力就会分裂,继而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

“这也叫将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