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6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洪水何时才能退尽?险情何时才能解除?你们心里有算吗?救灾赈济的事是不是已经开始了?”

“如果不下雨,再有五到十天,险情就能得到缓解。”荀攸用力揉揉自己越来越沉重的眼皮,一连打了几个哈欠,“文丑、张郃、高览、何风、吴雄、高顺、徐晃几位大人正在指挥将士们全力抢堵决口,目前已堵起来七个,剩下的五个也很快就要合拢了。只要决口被堵上,事情就好办多了。救灾赈济的事早已开始,长公主一直在受灾郡县亲自督办。”

“张燕大人在哪?”

“在东郡的阳平城。那里的决口最大,我们堵了十天都还没有堵起来。张燕大人正在那里坐镇指挥。”

“走,我们直接去阳平。”李弘回头对祭锋、张震高声叫道,“传令各部,加快速度。”

“大人,你不回邯郸了?”荀攸惊讶地问道。

“事情忙完了,我就回邯郸。”李弘从怀里拿出两个漂亮的锦囊递给荀攸,“这是我给女儿买的礼物,你帮我带回去。”

李弘一鞭抽下,飞雪痛嘶一声,四蹄如飞,狂奔而去。

※※※

七月中,东郡阳平城。

大堤上,人流穿梭,吼声如雷,数千北疆将士和近万民夫正在奋力抢堵缺口。

张燕、朱穆、文丑、高览、臧洪、陈宫等数位北疆大吏浑身泥泞,先后前来拜见大将军李弘。

李弘还是第一次见到臧洪和陈宫,他非常客气地和两人寒暄了几句,然后和众人谈起了救灾的事。决口迟早都会堵上,眼前最紧要的问题是救灾,是如何让河北平稳度过这场灾难。

高览跪下请罪。东郡黄河北大堤连破四口,他做为驻防东郡的军队统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不追究谁的罪责。”李弘一把就把他扶了起来,“如果要追究罪责,我是大司马、大将军,我的罪责最重,其次是张燕大人,然后才能轮到你。”李弘望着高览消瘦的面孔,心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有许多事要干,不要累趴下了,我还指望着你啊。”

高览眼眶一热,赶忙低头擦了擦眼睛。

臧洪和陈宫互相看看,眼里充满了敬佩。

“大将军,河北事了,第一件事就是渡河杀进兖州,剥了曹操那个屠夫的皮。”文丑咬牙切齿地说道,“还有田楷那个混蛋,我要吃了他的肉。这两个逆贼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竟然暗中派人掘堤放水。多少无辜百姓,就这么葬身洪水,多少田地、房屋、牲畜,就这么烟消云散了。”文丑怒吼一声,“恨啦……”

“他们掘了几个口子?”李弘望向张燕。

“至少有一半。”张燕心力交瘁,十分疲惫地坐在地上,“东郡黄河北大堤最先有两个地方决口,我们全力抢堵,疏忽了对其它地段的警戒,结果两三天后,稀里哗啦倒了一大片,想堵都堵不起来了。”

“水流太急,只要掘开一个小口子,随即就会被洪水冲倒大堤,所以到底有几个决口是他们故意开掘的,我们也不知道。”臧洪愤怒地说道,“曹孟德这个逆贼一而再、再而三地屠杀无辜百姓,将来不会有好下场。”

“没想到,田楷也这么丧心病狂。”田畴站在李弘身后,轻声叹道,“看样子,这事和袁绍也有关系。他为了占据关中,竟然不惜代价,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他难道就不怕天打雷劈?”

“他才不怕呢。”文丑没好气地骂道,“这次,他和曹操、田楷把我们整得这么惨,他还怕什么?等我们恢复了元气,势必要把他们杀得血流成河,以报今日之仇。”

李弘咬咬牙,心中杀气凛冽。

※※※

七月中,甘陵国,甘陵城。

长公主惊喜万分地冲了出来。

李弘站在大堂上,长发披散,高大威武,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浓密而稍嫌凌乱的胡须上带着些许灰尘,显然是一路急行而来。

长公主猛然站住了,迷人的面孔上突然泛起了两团红晕,眼睛里涌出绵绵情意。

李弘听到脚步声轻轻传来,急忙抬头看去。两目相遇,李弘顿时一窒,心脏霎时剧烈跳动起来。长公主长大了,越来越漂亮了,就连自己看见了都有一种惊艳之感。

“殿下……”

李弘刚要行礼,一股香风扑面而至,一双白皙娇嫩的小手忽然出现在自己眼前。

窒息感愈加强烈,李弘急退一步,深深吸了一口气,再度躬身施礼,“殿下……”

腰还没有弯下去,那双白嫩的小手如影附随,跟着又递到了自己眼前,“大将军……”

李弘面显惭色,再退一步,轻声说道:“殿下,臣勤王失败,未能见到陛下。”

白嫩的小手颤抖了一下,接着失望而沮丧地缓缓收了回去。

李弘看到两颗晶莹的泪珠滚了下来。

“你答应我的,临走的时候,你亲口答应我的。”长公主一把抓住李弘的大手,“你说你能救出陛下的。”

李弘苦笑。

“河北受灾,勤王更加渺茫,陛下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苦海?”长公主忽然倒在李弘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李弘一手给长公主抓着,一手茫然地伸在空中,不知如何是好。

大堂外,张温、崔烈、丁宫、蔡邕、赵岐等数位大臣正好匆匆赶来,突见之下,不禁瞠目结舌,震骇不已。

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节

望着怀中哭泣的玉人,闻着沁人心脾的发香,握着软若无骨的小手,李弘心跳加剧,感觉有点头晕目眩。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连日赶路太过疲劳,还是佳人在怀,李弘竟然有点支撑不住了。他轻微地摇晃着身躯,悬在空中的那只手臂也渐渐向长公主的腰间伸去。

大堂外的张温远远看见,浓眉顿皱,张嘴就想喊。赵岐眼明手快,一把拉住了他,冲着他连连摇手。

崔烈对众人做了个手势。大家心领神会,轻手轻脚地避到两侧廊檐下。几位老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面带怒气。

长公主对大将军情根深种,这在行辕,甚至在河北诸府大吏中早已不是秘密,但大将军好象一无所知,对长公主敬而远之。大将军待在行辕的时间不多,很多时候都率军征战在外,所以一直以来,行辕风平浪静,河北没有传出任何流言蜚语,大家都相安无事。

长公主十六岁了,正是情渎初开的年纪,这种事发生在她身上,可以谅解。如果不是天下大乱,社稷涂炭,长公主两年前就已嫁做他人妇了。不过,长公主可以爱上大将军,但大将军绝不能对长公主有任何想法。不是因为大将军有妻室,也不是因为大将军的卑贱出身,而是因为今日天下的形势,因为中兴大业。

本来天下人就在怀疑大将军图谋不轨,有篡立之意,可能是董卓第二,这时候如果再传出大将军和长公主之间有私情,其后果可想而知。那个时候流言对大将军就非常不利了。当年董卓奸淫先帝嫔妃,现在大将军妻略公主,有过之而无不及,接着阴谋篡立的罪名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到大将军头上,然后大将军身败名裂,成为众矢之的。不明白事实真相的某些河北大吏可能会就此背叛大将军,而袁绍、刘表、曹操等人更可以名正言顺地高举大义之旗,联手对付河北了。

李弘的手在触及长公主的细腰之前突然停住了。

“殿下,殿下,几位老大人马上就要来了,你……你还是先听臣解释一下,好不好?”李弘僵硬地挺直着身躯,几乎是哀求着小声说道,“殿下,臣只是说勤王失败,并没有说不再勤王啊。”

长公主的哭声渐渐小了一点,但她还是紧紧地抱着李弘。

“殿下,今年,臣也许还有机会救回陛下……”李弘柔声劝道,“殿下不要着急,臣既然答应了殿下,就一定替殿下做到。”

长公主抬起头,轻声抽泣着,一双樱唇微微地颤抖道,“你没有骗我?”

李弘望着长公主脸上的泪痕,心中一阵战栗,突然生出要低头去吻她、去爱怜她的冲动。就在这时,屋外忽然传来几声了窃窃私语。李弘大吃一惊,右手急忙挣脱长公主的小手贴上她的腰腹,左手一把抱住长公主的细腰,把她凌空抱了起来,放到了自己身前。

长公主霎时面红耳赤,又羞又喜,骄靥如花一般艳丽动人。

李弘心弦震颤,心跳再度加剧。

长公主低下头,再度向李弘伸出了一只白嫩的小手。

李弘蓦然想到什么,微微一笑,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红色的小锦囊放到长公主的手上,“殿下,臣回来的太过匆忙,没能带上什么好礼物……”

“大将军……”屋外的说话声突然大了起来。

长公主脸色一变,就象受惊的兔子一般,转身跑进了后堂。

※※※

张温气呼呼地走进大堂,两眼怒视着李弘,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李弘一脸尴尬,面孔微赤,无从辩解。

“好了,错不在你。”蔡邕出面打圆场,“大将军急速而回,一路上定然累了。”

“大将军,这太危险了。”赵岐一边坐下,一边不客气地说道,“河北遭此大劫,数年内难以翻身,此时切切不可再出是非。”

“算了,算了,事情的轻重,大将军自己又不是不知道。”崔烈挥手说道,“关中、关西形势如何?陛下会不会有危险?”

李弘把关中、关西、关东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由于黄河决堤,我们不得不撤出洛阳,迫使袁绍撤军关中的计策随即失败,勤王一事也就变得更加渺茫了。离开河东前,我已经嘱咐过徐荣,请他竭尽所能保证陛下的安全。如果陛下能听从我们的劝说,主动撤到潼关和桃林要塞一带,那我们将来就还有勤王的机会。”

张温等人听完李弘的述说,心情沉重,沉默无语。

“陛下不愿意到河东,我们又没有办法攻占关中,事情越来越麻烦了。”李弘看看诸位老臣,无奈长叹道,“河北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水灾,财赋非常紧张,勤王的事只能暂时放一放了。眼前的难关,诸位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河北财赋,有九成要依靠冀州。冀州遭灾,财赋锐减,我们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变出钱财和粮食,所以……”张温停了一下,苦笑道,“我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开支。”

“缩减开支?”李弘沉吟良久,“这好象不是什么好办法。”

“是啊,的确不是好办法。缩减开支,首先就要削减河北诸府的日常费用和河北各级官吏的俸禄,其次就是要削减北疆军将士的军饷,至于出兵打仗,那就更不要想了,我们这两年打不起仗。”赵岐对李弘说道,“这两年北疆军既然不打仗了,大将军是否考虑大量裁减军队?”

李弘神情冷峻,连连摇头,“这次勤王失败,关中和洛阳未能一战而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兵力不足。我看,北疆军不但不能裁减,反而要增加。另外,河北遭灾,无家可归的灾民要赈济,受灾郡县要恢复重建,各级官吏们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大家都非常辛苦,俸禄不能减。”

既不削减官吏们的俸禄,又不裁减军队,更不增加赋税,财赋开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赈济救灾的开支,河北哪来这么多钱粮?诸位老臣们异口同声表示反对。

“大将军,你如果执意要这么做,最后受苦受难的是百姓。没有粮食,赈济力度又不够,灾民们会死的。”马日磾激动地劝阻道。

“灾民得不到赈济,饿莩遍野,那是谁的错?”李弘大声说道,“官吏们辛辛苦苦、没日没夜的操劳,最后拿不到俸禄,那又是谁的错?北疆将士们浴血奋战,最后连肚子都吃不饱,那又是谁的错?”李弘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是我的错。”接着他又指着张温等人说道,“也是你们的错。我们一再说改制兴国,但改制几年了,我们竟然连一场灾难都无法度过,这样的改制难道能中兴大汉?我看不到中兴大汉的希望。”

“如果黄河隔三岔五爆发大洪水,如果大漠和边郡时不时爆发大雪灾,如果干旱和蝗灾接连不断,如果河北陷入一场又一场的灾患,我们是不是就此等死?是不是就此眼看着社稷崩溃,汉祚灭绝?”

大堂上鸦雀无声。众人陷入了沉思。

※※※

“大将军,在今日这种绝境下,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之策?”蔡邕思索了很久,实在想不出什么妙策,于是拱手问道。

“粮食从哪来?钱财从哪来?土地,都是土地。”李弘用手拍拍地面,一字一句地说道,“河北受灾了,财赋减少了,但土地没有少,人口没有少。我们有土地,有人口,怎么就没有办法养活官吏?没有办法养活北疆军队?官制、兵制为什么就不能和土地制度互相结合,各得其利?”

“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实行军屯?军屯可以利用闲置的荒地养活士卒,养活军队,这是军屯的优点,但军屯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无节制的役使屯田兵,使得屯田兵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逼得我们不得不逐步取消军屯。取消军屯,也使得我们失去了兵源,失去了军屯的优点,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想个办法,尽可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军屯的优点,让我们既能利用土地养活士卒,又能保持充足的兵源?这样我们的军队数量增加了,军资却大幅减少了,这比单纯地削减军队和缩减将士军饷不是更好吗?”

“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把兵制、田制和赋税制度相结合,让三者互补长短,让土地能同时养活士卒和他们的一家人,这对稳定河北、稳定军心、提高北疆军彪悍的战斗力不是有更大的好处吗?只要有土地,我们就有兵源,士卒们就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河北就能节省一笔巨额开支,财赋无形中就得到了增长,有什么不好?”

“由此类推,既然军队的财赋问题能解决,官吏的俸禄为什么不能解决?河北各级府衙可以拥有自己的官田嘛。这官田的收成就是官吏的俸禄。官吏走了,不在了,官田还在,还可以给继任者继续提供俸禄嘛。只要有土地,官吏们就有俸禄,这样既能解决河北财赋的紧缺问题,又能增加各级官吏的收入,有什么不好?”

※※※

大堂上先是一阵沉寂,接着崔烈一跃而起,激动地举臂欢呼,“河北有救了,大汉有救了。大将军,好办法,好办法啊……”

张温、马日磾、赵岐、丁宫、蔡邕等人围坐在一起,小声议论了几句,然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