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在黄土高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插队在黄土高坡-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哥们,对不起了,咱这买卖没做成!”许加添对那个收金客说。
    “老哥,没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这趟买卖不行,咱们再干点别的啊。”
    “什么买卖?”许加添又来了精神。
    “你来这山西好多年了,你人熟地熟,你去给我下农村收一下大洋,不管你几块钱收的,我给你十元一块,怎么样?”
    许加添一听这是个好买卖,因为他听说,银行收大洋一块钱收一块,这收金客十块钱收一块,自己哪怕四五块钱收一块,也能赚个四五块钱。
 第八十五章 挣钱
    许加添越想越美,便问:“我下去收大洋,你在哪等我?”
    “我就在代县招待所等你。”
    许加添便回陈三家,把收金客的话说了一遍,陈三一听立刻拍大腿说:“咱那赌友里就有不少有大洋的,都是赌钱时赢的,后来便不舍得拿出来了,压在箱底藏着玩。”
    “真的?”许加添问。
    “真的,我还见过呢。”陈三信誓旦旦地说。
    二人让李山丹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有个五六十块,许加添又把从徐风霞处得来的五十块钱掏出,合在一处凑了一百来块。许加添和陈三挨村逐户地寻找起大洋来。
    别瞧山里人家破屋烂瓦的,大洋还真不难寻找,七八天便换了二十来块。有三块钱换的,有四块钱换的,也有五块钱换的。许加添和陈三坐车到代县招待所找到那个收金客,那收金客拿过大洋,一手举起一尺多高,哗啦啦往下慢慢倒,便说:“行,都是真货!”
    数数,二十二块,他从*头里拿出个黑包,掏出二百二十块钱交给许加添。许加添接过钱瞅瞅陈三,见陈三眼睛也直了,忙说:“回吧,抓紧时间咱们再找,金客,你还住多长时间?”
    那收金客笑着点点头,说道:“我在这里还住两个月呢,你们尽快收,咱们一起发财!”
    许加添和陈三信心大增,回去后又四处下乡收购大洋,收了大洋再到代县招待所找那个收金客换成钱,一来二去四五趟,也赚了个五六百快。一个月过后再去收便不好收了,老乡不是说没有,便是嫌价格太低。
    “多少钱你卖啊?”许加添问一个有大洋的老乡。


    那老乡说:“我也不知道大洋值多少钱,你给的合适我就卖!”
    “五块!”许加添认为起价不低了,口气挺壮的说。那老乡摇摇头。“六块?”那老乡仍旧摇头。“八块?”许加添有些声嘶力竭。那老乡仍摇摇头。“十块……”许加添显然有些无力,因为十块钱买进再十块钱卖出,那真是无利可图,赔本赚吆喝。
    那老乡依然摇着头。“十二块?”许加添喊出一个大赔本的价钱,本以为这次老乡肯定会同意,但那老乡仍摇头。“你到底多少钱才肯卖呢?”许加添问。
    “你说的价钱合我心意了,我就卖,不合我心意,我卖它作甚,它是真金白银,不是纸票票,流到哪时都是钱。”那老乡说完,拿上他的大洋走了。
    “怎么这么难收啊?”许加添纳闷。
    陈三也没收到几块,他说:“我去收大洋,你知为甚难收么,是碰到两三个也到乡下收大洋的人,人家一出口便是十块钱收一块,咱们四五块钱还收个毬啊。”
    “那还收不收啊?”李山丹问。
    “再收段时间试试吧,如果实在收不到的话,咱们再想办法干点别的。”许加添说。
    一天许加添刚收大洋回来,为只收到一块大洋在怄气,陈三高高兴兴回来了,“你怎么这么高兴?”许加添问。
    “嗨!今天可碰了好彩了,有一个南方人说他是来收大洋的,兜里钱让人偷了,回不了家了,买不起车票了,问他的大洋能不能向我换点钱。我问多少钱一块,他说不亏本就行,要不六块钱一块,我只给他五元一块,一下买了三十块,你说值不?”
    许加添一看大洋,确也是白花花的,但拿指甲掐起一吹,并没有大洋发出的嗡声,便大生疑惑,用力在摔,那大洋便裂成两半。“这是假的吧?”许加添大惊失色。
    “不会吧,买时我看了,也吹了,都挺正常的。”陈三拿起地上的大洋佯装细细的看。
    “怎么办啊,花了一百五十块钱,买的是假大洋?”李山丹着急地问。
    “回头找他去!”许加添说。
    “他和我换完大洋,我见他搭上路边的车就走了。”
    “那咱们手里拿这堆破铜烂铁有什么用啊?”李山丹又问。
    许加添想了想说:“咱们不是有点真大洋吗,和这假大洋掺和到一块儿,卖给收金客,那收金客每次收大洋也不吹,也不听声,也许能骗过他。”
    “试试吧!”陈三说。
    二人来到代县招待所,找到那位收金客,那收金客拿过大洋,从高处往下一个个撒下,大洋落下发出脆响,他从落下的大洋中啪啪检出假大洋,丢到一边说:“许大哥,你怎么收了那么多假大洋?”
    “是假的么?”许加添装作不知。
    “怎么不是假的?”
    “你没听,怎么知道是假的?”
    “从高处往下一掉下来,听声便知道是假的了。咱们哥几个做买卖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还能人不出来。”许加添无言以对,默默把假大洋收起。
    好不容易挣了俩钱,一走眼便赔了一百五十快,还让人家奚落了一顿,许加添心中老大不舒服,他又下乡收大洋时,也碰到一个南方小伙子,向他兜售大洋。他问:“多钱一块?”
    “五块!”“太贵了!”“四块!”“还是贵!”“三块!”许加添见这么容易就把价钱侃下来了,便怀疑他卖的大洋有假,便说:“你为什么卖大洋,你们南方人不是都来收大洋吗?”
    “我钱被偷了,回不了家了,卖点大洋买车票。”说的话和陈三收假大洋时那个南方小伙子说的话一样。
    “你前几天一块钱一块卖了别人三十块,怎么到我这儿卖的贵了?”许加添诈唬说。
    “我当时着急用钱,所以才卖他一块钱一块的,你要买三十块,我也卖你一块钱一块。”那小伙子说。
    “算了,伙计,你卖的大洋一摔地上就碎了,根本不是银的。”
    “便宜点卖你?”


    “再便宜我也不买。”许加添自此知道陈三收大洋时眯了不少钱。
    收大洋难收了,干什么好呢?许加添正为这事发愁,住代县招待所那个收金客却对许加添说:“大洋不好收了,咱们干点别的,我这里有好多手表。”说着打开一个黑书包,哗啦啦倒出银光闪闪一大堆手表。
    这多手表,许加添还是第一次见到,把他眼都快晃瞎了,他用双手捧起一捧手表,比捧起大洋时还兴奋,忙问:“这多手表,多少钱一块呀?”
    “二十块钱一块!”那收金客说。
    “二十块钱太贵!”许加添没细想,马上否了。
    “十五。”收金客再说。
    “还是贵!”许加添又否了。
    “你说多少钱?”
    “五块钱一块!”许加添把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想的价钱说出来。
    “不行。”那个收金客想了想说:“这样吧,每块手表再加两块,七元一块手表。”
    许加添见有门,心想以后还和他做买卖呢,:“七块太多,减一块,六块钱吧!”
    “行!”那个收金客和许加添击了掌,许加添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了三十块手表。
    这么多手表,李山丹戴上块看看,摘下又戴上另一块再看看,几乎把炕上放的三十块手表戴了个遍,啧啧地说:“这做梦吧,以前是一块表都没戴过,现在一下是满炕的表。”
    “这表真便宜,怎么没有上弦的钮呢?”陈三拿着两块手表仔细看。
    “这是新型手表,是电子表,里面装小电池,装一个小电池能走几年,不用上弦的。”许加添解释道。
    “你说,咱们这么多表,卖给谁啊?”
    “卖给要买表的人。”李山丹说。
    “想买表的人多了,他们有钱吗?”许加添问。
    “卖给要娶媳妇的人,要娶媳妇,人家姑娘家要彩礼,送块表和彩礼一块,又洋气又大方,挺好!”陈三说。
    “可不是呢,以前村里想戴个手表难呢,一块表一百好几,一家人不吃不喝干一年也挣不出来。即使有了钱,买表也要票,乡下人哪里去弄买手表的票呢。谁家媳妇要是手腕上戴手表,那不是自个美,别人羡慕死了。”李山丹喜滋滋地说。
    “那咱这表卖多少钱一块啊?”陈三问。
    “也不能太便宜了,以前的手表一百多块钱一块,咱们便宜也得卖个三四十,顺便每块表给它搭上两个电池,都是认识相邻的,他表上电池用完表不走了,买不到手表电池,到时候找咱们后账啊。”许加添显得挺大方。
    第二天他便和陈三各自戴上手表分头都卖,陈三是跑的乡下,专找要结婚的人家,许加添则到他曾经工作过的金矿去卖,这里的人都没见过这种电子表,见表花花绿绿很洋气,指针也正常走动,看看时间走的还挺准,一想原来买一块手表一百多块,还要托人要表票的,这送上门来的表,又新颖又时尚,也不太贵,比原来的表便宜好几倍,便大掏腰包,纷纷买下。几天下来,三十块手表便被两人卖的只剩李山丹手腕上那块表了……
    王大力这几天上班挺忙,主要是热风炉准备改造。以前热风炉炉内都是长方形耐火砖,横立着一层层从底部一直码到炉顶的。
 第八十六章 换砖
    耐火砖之间要留一道空隙,让燃烧的火焰从这缝隙间直窜到热风炉顶,再折身下来,经过后烟道,再从四十多米的烟囱冒出。但是二号高炉热风炉采用了新技术,热风炉里不用长方形耐火砖了,改用圆形拳头大的耐火球,说是同体积它的接触面最大,加热比方形耐火砖快,蓄热比方形耐火砖多。
    二号高炉热风炉新建,便用的是耐火球,一用效果挺好,便决定把一号高炉热风炉也要改造使用耐火球。高炉正在生产,所以厂里决定换耐火球不停产更换。三个热风炉,两个照样生产,一个停下来,把炉晾凉,把里面的耐火砖掏出,放进耐火球。王大力是一号高炉热风炉班班长,更换设备他虽然不是实际操作,但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他作为班长是责无旁贷的。
    他和张铁山一起先把靠北的第一个热风炉停了下来。关闭送风口,出风口,关闭烟道,打开燃烧口,把炉顶上的大防爆孔打开,热风炉晾了两天,抢修热风炉的高炉砌砖工便从炉顶上打开的防爆孔里往下拆里面的耐火砖。
    耐火砖都是码上的,往下拆很容易,但另两个热风炉扔在工作,有一个送风,另一个在燃烧,所以拆砖的热风炉上面仍能闻到煤气味。“注意点,戴上防毒面具!”王大力一遍遍上到热风炉顶,看那些拆砖和往下运砖的工人是否戴好简易的防毒面具,这简易防毒面具就和防化兵戴的防毒面具有些相似,只是防毒面具不是从嘴用管子连着背后的一个钢桶,但是管子很短,只连着胸前挂着的一个饭盒大的一个长方形盒子,这是专门防一氧化碳的,人戴上它,在氧化碳区域,短时不会中毒。
    可是那些拆砖搬砖的工人,戴一会儿防毒面具,由于是在高温区工作,热风炉的铁外壳就像个硕大的铁炉子,往外不间断地散发热量,那上下梯子的铁扶手,不戴皮手套,手只要碰上连泡都不给你烧,而是直接在肉上烧焦一道凹槽,脚下铁梯子上的铁板也是热的,汗水掉上面,只翻俩泡,转眼便干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所以在外往下搬热耐火砖的工人只干了一会儿,便大汗淋漓,憋的透不过气,偷偷把防毒面罩摘下透一会儿气再戴上。而进入热风炉里往出拆砖的工人更是闷热无比,本身热风炉区域就是热的,里面要拆的耐火砖也是热的,虽然晾了两天不至于烫手,但赤手摸仍然很热,又在一个只开着两个窟窿的大铁罐子里,不一会儿便汗出湿背,大汗不止,头上身上脖子上都是湿漉漉的,再加热砖搬动搅得空气中飞起砖的粉末,从脖子里钻进上身,弄得浑身刺痒刺痒的,一热人便烦,一烦从边觉得气短,便也不时摘下防毒面具,头钻出防爆孔外,大口大口喘几口气,王大力每次上下炉都监视这些工人戴好防毒面具,如果看他们摘下,便劝他们戴上,如果不想戴便拉他们先到煤气区外休息一下。
    王大力还拿着煤气报警器看如果它叫响了,红灯亮了,证明这里煤气超过空气的百分之五了,便会停工,可是这煤气报警器也太灵了,只要一进热风炉区,它便红灯亮了不熄,铃响个不停。
    王大力拉着车间王主任到热风炉顶看那个他拿着的报警器,那红灯是亮,铃不停地响。他问:“王主任,这的煤气早就超危险了,咱们是不是先把工停下来,等报警器不响了,咱们再施工?”
    “哪时候报警器能停?”王主任问。
    “只有把三个热风炉全停了,煤气报警器在施工区才不响!”王大力说。
    “那不行,厂說閱讀盡在
    里不让停产,这样吧,你让他们分两拨,时间短点,一班干,一班在煤气区外休息,两半捣,行么?”王大力一看,没办法,为保生产只好应允……
    “张师傅,咱们也分成两班吧?这几天热风炉改造,容易出危险,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车间研究决定让我和你分成两班,一人在热风炉盯十二小时,白天早八点到晚八点,夜班晚八点到早八点,你是盯哪个班?”王大力从车间办公室一回热风炉值班室,便对张铁山说。
    “白班早八点到晚八点有夜班费吗?”
    “白班哪有夜班费啊。”王大力说。
    “可是下午四点到晚八点四个小时,是小夜班时间,也应该有小夜班半个班的夜班费啊?”张铁山眨着大眼睛问。
    “咱俩就别算计这些了,一个夜班费怎么分两半报啊,算了,我看咱们白班十二个钟头都不要夜班费,上夜班十二个钟头的报两个夜班费便是了,咱俩几天捣一下。”王大力说。
    “哎,我说大力呀,咱就不用捣班了,十二个钟头算一个半班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