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的重生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夫人的重生时代-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宝玉皱眉道:“可世子爷看样子却是打定了主意。”
“是世子让来跟们说的?太妃和王爷可知道了?”王子萱问,世子年轻,又兴头上,这件事显然不能从世子身上下手。
“世子还没与太妃说,只先让来问问老祖宗和母亲的意思。若们答应了,她便与太妃和王爷说。”宝玉道。
看来世子还不算糊涂,若是直接告诉长辈,那探春不但进不了王府,名声恐怕也要毁了。
王子萱道:“若们不同意呢?他又如何?”
宝玉看了眼贾母、王子萱的脸色,道:“若是您们不答应,他也是要说的。看世子爷并不清楚太妃的意思。”
贾母看向王子萱,“看该如何?”
王子萱毫不犹豫地道:“这门亲事是万万不行的,不说三丫头嫁过去处境尴尬,日后会受委屈,就是咱们家,与王府也不好相处,再有那背后嚼舌根的,更不知编出什么来呢。”
贾母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她还没糊涂到会被个侧妃的名分给蒙蔽了眼睛。
“而且,与南安王长子的婚事也不能答应了。”王子萱不由叹气,“三丫头嫁过去与世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让她如何自处?”
贾母道:“难为想的周到,只南安太妃这样喜欢们三丫头,叫如何开口。”说着又摇头叹息,本来一桩好姻缘,竟就要这样黄了。
“本来这亲事就还没摆到台面上来,们找个理由推了,王府也不能说们什么。只是太妃心里必是不大舒服了。”
“也顾不得许多了,得罪了南安王府,大不了不去给世子作伴了。”宝玉道。
贾母想了想道:“该去念书还是照样去,太妃那边,少不得拉下脸去说罢了。”
宝玉应了,又听贾母嘱咐道:“世子爷面前可什么都别说,知道了吗?”
宝玉点头,“都省的。”
第二日,贾母便往南安王府递了帖子,要去见太妃。太妃还道是商量探春与长孙的婚事,忙答应了。谁知贾母却婉言拒绝了这门亲事。太妃虽心中不喜,却也不好说什么,又见贾母连连道歉,她也不好意思了,“这本就是情愿的事儿,们既不乐意,们也没有强求的理儿。老太君千万别这样儿,倒叫不好意思了。”
贾母见太妃这样大度,心下松了口气,两正闲聊,却见个丫头进来,“王爷进来了,说有要事要见太妃。”
太妃忙让陪着贾母喝茶,自己与王爷进了里间。
过不多时,太妃由丫鬟扶着出来,一脸的愁容,见贾母眼露疑问,强笑道:“不过是边疆出了点乱子,皇上已经派平安州节度使带兵过去了。”
贾母已有心理准备,又听朝廷已有安排,也不多问,正要告辞,却听太妃道:“虽然这亲事不成,但着实喜欢们家三丫头,不如让收为义女,以后也好常过来玩玩。”
贾母一听,来不及多想,喜出望外道:“们三丫头不知几时修来的福气能这样投您的缘法。”
南安太妃笑道:“不过是看着投缘罢了,老太君既答应了,不如就挑个日子,让三丫头过来给王爷请个安,这事儿也就算定下了。们也不用搞那些虚礼了,您看呢?”
贾母自然连连应承,又说了一会子话,太妃才把贾母送出屋子。
贾母回家将这件事一说,家里都是欢喜,纷纷恭喜探春,探春心下也是高兴,没想到自己会这样幸运。只有王子萱,嘴角虽噙着笑,眼中却似有愁绪,大家还道是庶女风光,她做嫡母的心里不快,只有黛玉、湘云觉得不对。
回院子时,两就私下商量,“二婶对三姐姐向来跟亲生女儿一样,怎会因此事不快?”
黛玉点头,“正是,而且二舅母从来不是个七情上面的,就算心里真有不快,也不能三妹妹和老祖宗面前表现出来不是?”她望着窗外
,轻叹口气,“看三妹妹这件事并非这样简单。”
湘云挑眉,等她继续说下去。
“听说南安王府本来是要把三妹妹说给他们的大少爷的,只后来不知怎么,这件事没成,便急急忙忙的要收三妹妹做义女,三妹妹性子虽讨喜,但出身摆着,以南安王府的体面,多少名门闺秀收不得,非要收个庶女做义女。”黛玉道:“按理是不该多管的,只是担心三妹妹日后吃亏。”
湘云道:“是啊,万事皆有因,这背后恐怕另有端倪。”她压低了声音,“二婶应该是也想到了,故此才面有忧色。”
黛玉微微颔首,出了半日神才道:“这件事全家都高兴,咱们自不好泼凉水,只能暗中嘱咐三妹妹,叫她万事小心了。”
探春也不比黛玉、湘云笨多少,这会儿回了屋,静下心来一琢磨,也琢磨出不对来了,从孙媳到义女,南安王府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她不过一个小小庶女,有什么可图之处?
正出神,却见赵姨娘笑吟吟掀帘子进来,“姑娘大喜!”
探春对生母的态度依旧淡淡的,让她坐了,问道:“姨娘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情?”
赵姨娘道:“自是来给姑娘道喜的,姑娘如今这是给咱们家都挣了面子,家里上下日后谁不高看您一眼?就连和兄弟也跟着沾光啊!”
探春看她一眼,心里早已猜出她的来意,只道:“小小年纪何德何能能得到南安太妃的青睐,还不都是沾了咱们家的光,托老祖宗、老爷、太太的福,日后更该小心谨慎才是。至于您和环儿,各有各的缘法罢了。”
赵姨娘本是欢欢喜喜而来,没想到又碰了一鼻子灰,她心里顿觉无趣,又坐一会儿,悻悻然回去了。
赵姨娘刚走,又有几个管家娘子带着东西过来贺喜。
“这是上好的头油,送给姑娘抹罢。”
“前儿新赶出来的衣裳,这颜色最适合姑娘穿了。”
“这是姑娘素日爱吃的几样零嘴儿,以后姑娘想吃什么就叫丫头到厨房说。”
探春笑着谢了,说了几句闲话,便送她们出去。
探春心下冷笑,她这也不过是安了个义女的名头罢了,她们就指望着沾她的光,这幸亏是嫡母大度能容,若遇上那小心眼嫡母,哪容得她这样风光,还不知背后如何使绊子舀捏她呢。她是能跟贾母告状,还是能与南安太妃诉苦?不也得老实受着。
次日一早,就有王府的来说:“正月二十是大吉日,请姑娘过去给太妃、王爷请安。”又赏了些珠宝首饰绫罗绸缎。
探春谢了恩。让丫头给来赏了一锭银子,才打发她回去了。
王子萱见事情无可转还的余地,照这样下去,一过了年,和亲的旨意就下来了。既这样,她也只能打起精神应付,至少让探春风风光光的出嫁,至于到了那真真国,一切就要靠探春自己了。
正月二十,一大早探春便被南安王府接了过去,给太妃、王爷磕了头,见了府中众,南安王妃又赏了两个丫鬟,才叫送回来。
从此,探春府里更加风光。
好日子没过多久,二月还不到,就有消息传来,边疆战败,真真国要求和亲,点名要南安王府的和宁郡主。
荣府众闻听说战事结束,虽然败了,损失倒也不大,都松了口气,又听说要和亲,也不关己事。
只众聚一处说闲话时,凤姐纳罕,“说这真真国国王又没见过和宁郡主,怎么就点名要她和亲呢?”
贾兰刚下朝回来,消息自然灵通些,“听说是他们的使节入京,见过和宁郡主一面,回国与他们国王说了。”
尤氏道:“还有说真真国这次发兵,本就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和宁郡主。”
宝玉哼了一声,“不过是男打不过了,就找个女来做借口罢了。”
众闻言都嗔怪的看他,贾母叹息道:“宝玉,这话不许出去乱说,特别是王府内。”
宝玉点头,“知道了。”心里却着实为和宁惋惜。
黛玉见状,便笑对宝玉道:“没听宝琴妹妹说吗?那真真国的女孩子地位要比咱们这儿高呢,和宁郡主嫁过去定不会受什么委屈的。就别唉声叹气的了。”
正这时,家急急忙忙进来报:“圣上身边的张老爷过来降旨。”
众都不知是何旨意,忙开了中?p》牛谏舷惆福霞医又肌?p》
旨意是给探春的,封探春为和安郡主,指给真真国国王为继妃。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原著里探春到底嫁给哪国了,这个有待考证,有说嫁到日本的,有说嫁到印度尼西亚的,有说嫁到朝鲜的……我这里就用真真国了,考据神马的,最讨厌了~
57第五十七章义女


☆、58第五十八章远嫁

今年春天来得早,二月末;天气就已暖和起来。
探春今日穿了件玫红色绣菊纹的对襟褙子;白色菊纹的百褶裙;满头珠翠,明艳照。
卯时三刻,她便与王子萱动身,往宫中去给太后、皇后请安。
到了宫门口;南安太妃也已经到了,正下车,三问了好,便由小太监带路,往慈宁宫去。
要和亲的郡主;自然是要见见宫里贵的;而王子萱和南安太妃,一个嫡母、一个义母,少不得相陪。
慈宁宫中,太后皇后都,含笑受了三的礼,便让给三赐座。
太后把探春叫到身边,带上眼镜细细打量,口中啧啧称赞,“这丫头标致,倒像是和宁的亲妹妹一样。”
南安太妃笑道:“可不是,奴才第一眼见了就觉得投缘。”
太后又对王子萱道:“这几个儿女都是好的,上回见了家大女儿,也是天仙一样的物,还有那带玉的哥儿,小时候见过,粉团一样的。”
王子萱低眉微笑,“娘娘过奖了。”
皇后又夸贾兰,“贾翰林小小年纪就是满腹诗书,上回皇上叫他问话,正好也,哎哟哟,那引经据典的,可一句也听不懂,倒是陛下听得满意,赏他留下吃饭。”
太后笑着点头,“那孩子真了不得,”又问:“可说亲了没有呢?”
王子萱道:“他年纪还小,且不着急,再说他几个叔叔都还没成亲,哪里就轮到他了。”
太后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男孩子成婚晚一点的好。”又问探春,平时家做什么玩什么,喜欢吃什么等语。
探春一一答了,应对十分得体。
太后满意微笑道:“越看越可疼,”又让赏了一套赤金珍珠头面,“到了那边可别委屈自己,们常派使节过去的,有什么想要的就跟使节说。们给送去。”
这话也不过客气客气罢了,那真真国四面临海,哪就那么好送的。
皇后道:“那边生地不熟的,身边总得有个可靠的伺候才行,们家和王府的都是极好的,只语言不通也是麻烦,这边正好有个丫头略通那边语言,就给了罢。”说着,对身后一个穿鸀色衣裙的女子招手,“鸀云,以后就跟着郡主罢。”
鸀云应了,就给探春行礼。
说是赏,还不就是安插个耳目,探春早料到会如此,只含笑伸手扶起鸀云,“日后就多劳烦姐姐照顾了。”
太后又略略介绍了真真国的一些情况,他们国王今年四十了,膝下有三儿三女,皆是庶妃所出。
这些贾府早打听清楚了,探春私下不知哭了多少回,但圣旨摆着呢,她还能如何。
又坐一会儿,见到了中午,众便从宫里出来,南安太妃笑对探春道:“这几日就把东西收拾收拾,来王府住几日,到时候从王府启程,让世子送上船。”
探春看了王子萱一眼,王子萱对她微微点头,她才道:“女儿知道了。”
王子萱就问:“不知何时启程?”
南安太妃道:“也就这十来天了,再晚也晚不过清明去。”
回去跟贾母一说,贾母又不免伤感,背着众位姊妹,王子萱、凤姐面前自责,“都是糊涂,竟害了探丫头。”
王子萱道:“这事儿也不是们能做得了主的,当时那种情形下,就算老祖宗知道王府的用意,也得答应的。”
凤姐亲自给贾母拭泪道:“可不是,这都是三妹妹的命。们现能做的,也就是多给她添些银子,不教她银钱受委屈罢了。”
因探春是以南安太妃义女的名义和亲,故此嫁妆都是由南安王府准备,贾府也只能多给些私房钱。贾母想了想道:“给的太多了,王府那边定不高兴,就给五千两罢。”
王子萱道:“随老祖宗,也舀五千两罢,那儿还有些头面首饰,也给她带上。”
贾母闻言,就对王子萱道:“二房这几年还有好几件大事等着呢,可别勉强。”宝玉、贾环、贾兰都到了成亲的年纪,哪一个都不能寒酸了,没个五六万两银子下不来,二房虽比大房好些,却也还没富裕至此。
王子萱笑道:“老祖宗放心,那些事省点无所谓,三丫头这一回却是不能少的,那边宫里宫外打点可少不了,若没了银子傍身,又没有娘家身边儿,三丫头恐怕难以立足。”前世元春的例子摆着呢,探春虽是嫁去外国,但想来也差不多。
贾母赞赏的看了儿媳一眼,“难为了。”
当探春舀到两张五千两的银票时,着实愣住了,她没想到贾母、王子萱会这样大方。听王子萱说明了缘由,小姑娘不由红了眼圈,哽咽着唤了声“母亲……”
到底是自己从小看大的,一想到从此可能再也见不到了,王子萱的眼眶不免也湿润了,搂过探春,轻声叹息,“好孩子,要好好保重,放心,家里这边都有呢。”
探春身子微微一僵,王子萱说的自不是别,而是赵姨娘和贾环了。有了王子萱这一句保证,她的心放了一大半,以她对嫡母的了解,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至少不会为难赵姨娘和贾环,剩下的就要看两的表现了。
“女儿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您,母亲的大恩大德,女儿来生再报。”
王子萱轻抚着她的后背,“傻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只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知足了。”说着叫丫鬟端了水来,两洗了把脸,重新收拾了妆容。
正这时,宝玉、黛玉、迎春、惜春等姐妹鱼贯进来,见王子萱也,纷纷行礼。
王子萱笑道:“们姊妹说话罢,先回去了。”说着便回了自己屋子。
宝玉等都带了礼物来,探春见了就笑道:“们又这样破费,叫说什么好,昨儿宝姐姐送了好些东西,就怪不好意思的,想去她家道谢,又没抽出时间,这会子们又送了这些来,该舀什么谢呢。”
黛玉道:“谁叫谢了,这些都是素日喜欢的,带过去看着它们就当看见们姊妹了。”
此言一出,众又伤感起来,正默默落泪,凤姐进来,见了笑叹道:“们也真是,又勾得三妹妹伤感起来。快别这样,这么晚了,都回去罢。”
黛玉笑问:“什么风把凤姐姐也吹来了?”
“也没什么好送,既没有老太太、太太那么多银子,也没有姊妹们这么多雅致玩意儿。只从箱子底翻出了这几本将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