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枭雄- 第5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当年突厥在丰州大败,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他们还有多少实力?还有,朕好像听说突厥和隋军在去年和解了。”

“父皇,突厥实力在丰州之败后大为削弱,这确实是事实,但他们是全民皆兵,当年启民可汗最强盛时有百万披甲士,所以突厥还有实力,加之乌图部灭亡,颉利可汗获得数十万人口和大量物资,康鞘利的使者说,突厥三十万军队拿得出来,颉利可汗野心勃勃,他下一步必然会引兵南下,剿灭乌图余部,这样必然会和隋军发生冲突。”

李渊沉思良久,这才缓缓道:“突厥狼子野心,一直有夺利于中原的企图,其实我们倒不必刻意和突厥结盟,免得被天下人指责我们结交异族,我们可以通过河西与突厥建立贸易往来,可以告诉他们一些情报,让他们了解中原大势,了解隋朝的内情,只要时机成熟,颉利可汗自然会南下攻隋,那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李建成精神大振,父皇同意结交突厥,这使他看到了希望。连忙道:“父皇,虽然我们不和突厥结盟,但一些礼尚往来可以做,比如突厥新可汗登基,我们可以派人去恭贺。”

李渊想了想,便欣然答应,“很好,可以让永安郡王孝基出使突厥。替朕去恭贺突厥新可汗登基。”……

萧瑀又一次来到晋阳宫前。但这一次他的心境完全和上次不同,这一次隋朝对他礼遇有加,给他住上了贵宾馆。配上宽大的迎宾马车,也不让他在风中苦等。

马车缓缓减速,萧瑀老远便看见杨师道。还有其他几名官员,恭恭敬敬地站在晋阳宫门前等候。

尽管这一次隋朝做足了礼仪,给足了他的面子,可是萧瑀心中却说不出的苦涩,他宁可住客栈,宁可在风中等候,宁可无人理睬,至少他心中不会像现在这样深感屈辱。

他昨天接到圣上紧急手令,命令他接受隋朝的一切条件。尽快结束谈判,萧瑀也知道这是因为驸马柴绍被俘带来的影响,他也能理解圣上的无奈。

但作为一个主使,就这么答应隋朝的一切条件,他心中感到深深的耻辱……

马车在宫门前停下,萧瑀和宇文士及走下了马车,杨师道迎了上来。拱手施一礼,关切地问道:“萧相国好像气色不佳,是感恙了吗?”

“我没事!”

萧瑀哼了一声,“只是心情不好,换成杨相国。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呵呵!可以理解,萧相国请!”

几名侍卫抬着步辇上前。等候他们上座,萧瑀心中叹了口气,他实在不想去紫微阁,索性就在这里交代一句,一切条件接受,然后他就走人。

虽是这样想,他却不能这样做,他是唐朝主使,代表大唐的形象,可不是普通邻里间的纠纷,而且一些文书他还要签字,萧瑀只得坐上步辇,杨师道也坐上旁边一架,侍卫抬起步辇向紫微阁走去。

“今天还是杨相国和我细谈吗?”到了紫微阁门口,萧瑀走下步辇问道。

杨师道摇了摇头,“今天我只是作陪,还是由楚王殿下和萧相国详谈,殿下已等候相国多时了。”

萧瑀心中明悟,这一切都在杨元庆的掌控之中,今天将是水落石出的日子……

杨元庆就站在窗前,以一种征服者的目光注视着萧瑀进了紫微阁,此时杨元庆心中充满胜利的得意,自从几天前裴行俨给他传来消息,歼灭柴绍所带的五千军,并俘获了驸马柴绍,杨元庆便知道,唐朝必然要屈服了。

这种屈服并不是因为柴绍有多么重要,而是唐朝再也承受不起失败,一旦唐军在关陇大败,将对唐朝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将动摇唐朝的根基。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隋军占领会宁郡也是一种试探,试探唐朝的承受能力,事实证明唐朝已承受不起在关陇的失败,杨元庆的眼睛渐渐眯成一条缝,如果他一步步将整个关内道蚕食了,又会怎么?

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已经将唐使带去了议事堂。”

杨元庆点了点头,从桌上拾起厚厚一叠文书,这是隋唐两朝今天要签署的一系列文书,他快步向议事堂走去。

议事堂在楼下,萧瑀和宇文士及已经在房间里等候多时,宇文士及还是有点心事重重,萧瑀说,今天谈完,明天就返回长安,这使他心中乱作一团,他还有机会再和妻儿见面吗?

今天萧瑀没有责怪他心不在焉,他自己都有点心神不宁,不知该怎么面对杨元庆,这时,门口侍卫低声喝喊:“楚王殿下驾到!”

萧瑀一惊,一转身,只见杨元庆快步走了进来,他连忙上前施礼,“参见楚王殿下!”

“让萧相国久等,请坐吧!”

双方各自落座,这一次杨元庆坐在主位上,杨师道坐在他身边,御史韩寿重和符玺郎姜霁坐在下首,他们一个负责记录,一个负责掌玺。

杨元庆微微笑道:“这几天萧相国食宿可好,驿丞照顾可尽心?”

“多谢殿下关心,驿丞照顾得很好。”

两人寒暄了几句,便渐渐进入主题,萧瑀沉声道:“上一次隋朝提出的条件,我又向朝廷和圣上请示,我已接到长安正式答复,我们可以接受隋朝的条件,以五十万石粮食换取所有战俘,另外,朝廷也答应割让会宁郡,换取南阳和淅阳二郡,希望隋朝能信守承诺,”

杨元庆点了点头,“上次是八月初五提出的条件,八月初五之前,隋朝俘获的所有战俘都会归还,但不包括八月初五之后发生的事,这一点希望萧相国能理解。”

萧瑀脸色大变,杨元庆的意思就是说,不包括柴绍,这怎么可以,圣上点明了要把柴绍释放回来,他有些急道:“殿下,至少应该包括驸马柴绍吧!”

杨元庆摇了摇头,“很抱歉,柴驸马是八月初八被俘,我是在八月初考虑的条件,我没有把柴驸马考虑进去,当然,柴驸马我也可以释放,但是我需要得到赎金,对等交换,天经地义。”

萧瑀几乎要绝望了,五十万石粮食还不够,杨元庆又要加码了,他恨得牙根直痒。

但杨元庆表情却十分坚决,就仿佛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无奈,萧瑀只得硬着头皮问道:“不知殿下还要什么条件?”

杨元庆伸出手掌前后翻一翻,淡淡道:“要十万两黄金,或者再加三十万石粮食。”

这个条件几乎让萧瑀晕过去,连旁边的副使宇文士及也变了脸色,甚至隋朝这边负责记录的御史韩寿重也落不下笔去。

这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唐朝已经答应五十万石粮食了,现在楚王又要追究十万两黄金或者三十万石粮食,这让唐朝怎么承受得起。

萧瑀心中有数,唐朝府库存粮也不过一百一十万石,如果被杨元庆敲诈去八十万石,那各地官仓都要见底了,给五十万石已是唐朝的极限,不可能再多给。

可是十万两黄金又几乎是左藏内近一半的黄金储量,给了隋朝,将极大影响唐朝的财政开支,为一个驸马拿出国库一半的黄金,这让圣上怎么向朝廷解释,他同样也不可能答应。

尽管圣上给他的手谕上说,可以答应隋朝的一切条件,但作为大唐相国,萧瑀自有他的底线和原则,他低头不语。

杨元庆看了他一眼,又笑道:“这样吧!我再退一步,只要答应我的追加条件,我不仅放回柴驸马,同时和他一起被俘的四千多战俘也一并放回,这个条件,萧相国应该能接受了吧!”

萧瑀咬了一下嘴唇道:“楚王殿下,四千多战俘我也可以不要,我只要柴驸马一人,三十万石粮食或者十万两黄金,我们都承受不起,能否再让一步,五万两黄金赎回柴驸马。”

杨元庆微微一笑道:“再把四千多战俘的家眷也一并给我。”

萧瑀心一横,“那就一言为定!”

杨元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注视着萧瑀的眼睛,缓缓道:“我们一言为定!”

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唐朝以五十万石粮食的代价完结了中原战役,但为了赎回柴绍,唐朝又另外付出了五万两黄金和四千多战俘家眷的代价,谅解备忘录双方签署后,李世民的五万大军从会宁郡南撤陇西郡,会宁郡正式被隋朝吞并。

—://。。

第三十二章有喜有忧

更新时间:2013229:18:06本章字数:5364

签署了谅解备忘文书,杨元庆亲自将萧瑀送出紫微阁,笑眯眯问他道:“结束了使命,萧相国不考虑一下私人事务吗?比如见一见太后。”

萧瑀是萧太后之兄,尽管见一见亲妹妹只是举手之劳,但他还是摇了摇头,“见面又能说什么呢?隋唐乱世,平安就已是大幸,各自珍重吧!殿下请留步。”

他又看了一眼宇文士及,宇文士及此时离他足有一丈远,走路磨磨蹭蹭,明显不想跟自己回去。

萧瑀很不喜欢宇文士及,首先宇文士及是宇文述的儿子,而宇文述是萧瑀的政敌,他们俩从来都是死对头,对宇文述的儿子,萧瑀自然喜欢不起来。

其次萧瑀是南阳公主的舅父,他无法容忍宇文兄弟弑君,恨屋及乌,他对宇文士及也就没有什么好脸色。

只是在杨元庆面前,萧瑀需要维护大唐的颜面,不想让外人看到唐臣内讧。

“宇文御史,你是跟我一同回去,还是自己回驿馆?”

宇文士及正发愁没有借口留下,萧瑀明显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他连忙施礼,“相国先走一步,下官还有点私事,随后回来。”

萧瑀忍不住哼了一声,眼中尽是对宇文士及的不满,难道他萧瑀真不想去见一见自己妹妹吗?

但他现在的身份是代表大唐,是大唐皇帝的使者,在晋阳宫内谈私事,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他又怎么向圣上解释?

这个宇文士及简直昏了头,连最起码的为官之道都忘了,回去后要向圣上好好告他一状,索性就让他去给圣上解释吧!

萧瑀不再理会他,转身便扬长而去,其实宇文士及也知道自己留下来不妥,会让人以为他私通隋朝。可是。他一想到妻儿,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宇文士及望着萧瑀的背影。忍不住低低叹了口气。

杨元庆就站在他身旁,见他一脸的失魂落魄,便笑着拍了拍他肩膀。“真的要见吗?”

宇文士及默默点了点头,就算李渊说他通敌,他也绝不后悔。

杨元庆也为人夫,为人父,他能理解宇文士及的痛苦,上次在中原自己和他说了两句,让他利用谈判的机会来见见妻儿,没想到他真的来了,出于同情,杨元庆也决定帮他一把。

他回头一招手。将一名侍卫叫上前,吩咐他道:“带宇文使君去内宫,告诉太皇太后,就说是我的意思,请她安排南阳公主和宇文使君见一面。”

侍卫领令。对宇文士及道:“使君请跟我来吧!”

宇文士及心中感动,向杨元庆深深施一礼,“楚王之恩,士及铭记于心。”

说完,宇文士及深深吸一口气,转身跟着侍卫向内宫走去。一直望着宇文士及走远,杨元庆才回到自己的官房。

回到官房,杜如晦和崔君素已经等候他多时了,“都随意坐吧!”

谈判签约,足足忙了一个多时辰,杨元庆也有些疲惫了,他在自己位子坐下,随手端过茶杯,却发现茶居然是滚烫,他笑着向两人点点手指。

崔君素笑道:“我可没有这么细心,是杜相国让茶童给殿下换的茶。”

杜如晦也微微笑道:“殿下为了大隋的粮食而和唐使奋战,给殿下倒杯茶也是应该的。”

杨元庆轻轻吮了口热茶,一股暖意顺着茶水涌入胸腹,感觉十分畅意,他放下茶杯这才对两人道:“不容易啊!五十万石粮食到手,唐朝一半的家底被我们掏空,还有独孤家族的三十万石粮食,他们准备分三年给我们,今年先给十万石,这个狡猾的家族。”

杨元庆忍不住骂了独孤家族一句,独孤震借口害怕李渊知道独孤家族和隋朝有瓜葛为由,将答应的三十万石粮食改为三年偿付。

虽然怕李渊知道是一个理由,但杨元庆知道,真正的原因还是独孤家族在两头摇摆,既不肯完全押注于唐朝,也不肯在隋朝身上孤注一掷,总是有所保留。

虽然杨元庆对独孤家族有所不满,但杜如晦和崔君素却没有把独孤家族放在心上,他们对望一眼,两人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杨元庆从他们眼中看不到喜悦,不由一怔,“怎么,还不够吗?”

杜如晦苦笑一声,“应该说勉强够了。”

杨元庆眉头微皱,“什么叫勉强够了,加上唐朝和独孤家的粮食,我们现在有多少存粮?”

杜如晦道:“唐朝和独孤家的粮食约有六十万石,加上官仓粮食,我们一共有一百万石库粮,应对中原和河北的饥民,确实是够了,可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恐怕还是有点紧张。”

杨元庆了解杜如晦,他若没有把握,是不会说什么意外,必定是有什么不妙之处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杜如晦微微叹了口气,“殿下,那我就直说了,今年可能是灾年,整个北方都是大旱,从青州到关中,无一幸免。”

杜如晦这一说,杨元庆才忽然意识到,好像从六月到现在,是没怎么下雨,一直很炎热,只是他没有把农业联系起来。

杜如晦又道:“本来我们是想高价收购农民手中余粮,但很不成功,农民们都说今年秋天会歉收,所以不肯卖粮,唉!其实我应该想到,夏收是小年,秋收的情况也不会太好。”

“当初你不是说够了吗?怎么现在又不够了,那究竟还差多少粮食?”

杨元庆有些焦虑起来,杜如晦曾告诉过他,只要再增加五六十万石粮食,就可以应对到明年夏天,刚刚和唐朝谈判结束。现在杜如晦又说不够,着实令杨元庆有些不满。

杜如晦感觉到了杨元庆语气中的不满,连忙起身请罪,“回禀殿下,卑职确实没有考虑周全,请殿下责罚!”

杨元庆心中很无奈,现在责罚杜如晦又有什么用。只得无奈地一摆手道:“算了,杜相国给我说说清楚,到底哪里没有考虑周全?”

杜如晦叹了口气道:“卑职当时已经意识到秋天收成也不会好。所以按照灾年来估算,如果只是应对河北和中原两地,一百万石粮食勉强可以支持。但卑职却没有考虑到青州七郡饥民的冲击,听说那边已经三个月未下一滴雨,旱灾最为严重,加上窦建德、宋金刚和刘黑闼三军连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