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活法-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在下结论以前,先加上“理性的缓冲”,就能够做到不是出于欲望进行判断而是尽可能基于理
性判断。至少,在思考的过程中设置理性的回路,我认为这是远离欲望极其重要的事情。 
抑制欲望和私心本身,就是接近利他之心。我认为利他之心是人类所有德行中最高、最善的德行。 
忽视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产生这种利他之心,人类就能不受世间欲望的
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烦恼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秽才能被消除而显露出“美丽的心
灵”,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绘。 
“正剑”铸造成功,“邪剑”自掘坟墓 
我将在下一章节详细陈述利他之心。一切为了世间,一切为了他人,以这种美好心灵为基础的梦想
和愿望就一定会实现。因为它是最好的信念,最终能够得出最善的结果。 
相反,如果是基于私心私欲的“邪恶的愿望”,即使能够实现,也将以暂时的侥幸成功而告终。用华
歌尔的创始人冢本幸一的话来说,那是“抽出邪剑”。 
我与冢本先生同为京都工商界人士,所以来往非常密切。他是印巴尔战争的幸存者。太平洋战争末
期,发生在缅甸印巴尔地区的愚蠢而又残酷至极的日本进攻作战中,牺牲者众多,冢本先生好不容易才
保住性命,返回祖国。在曾经隶属同一小分队的55人中,冢本先生是仅有的三个幸存者之一。 
后来,在战争结束后的混乱中,他从挑担零售珠宝手饰起家,不久创办了华歌尔公司。因为有九死
一生的经历,所以他说:“神灵陪伴着我”。因为有神灵的跟随,所以事业上这样那样的所有愿望全都实
现了。 
有一次,冢本先生向他所信赖的副社长讲述此事时,副社长说:确实象社长所说的那样,但是,社
长拔出“邪剑”时例外。 
社长持有两把剑,正义之剑和邪恶之剑。其中,拔出“正剑”时的确全部都能成功,而拔出“邪剑”
时则事事都不顺利。 
这是社长有神灵跟随的证据,拔出正剑时神灵给予帮助,而拔出邪剑时神灵不予理睬。 
“副社长这样说,可谓明察秋毫呀。”冢本先生深有感触,对此我也有同感。 

所谓邪剑,是指“邪恶的欲望”。是打着小算盘只计算个人得失,混杂私利私欲的想法。即使欲望暂
时得以实现,也决不可能长久。 
相反,我们每个人都为实现自己的某个愿望而拼命地祈祷、努力。如果是远离自己利益和欲望的美
好愿望,那么愿望一定能够实现,而且能够持久实现。 
有时候无论如何努力,仍旧不能如愿以偿。但往往是在一筹莫展之际,解决问题的灵感的火花一触
即发。令人觉得仿佛是受到了神灵的眷顾,好像是宇宙造物主从背后推了自己一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神其实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人们的一切言行、是非曲直。所以,人们为了
获得成功或者不断保持这种成功,心中就要永存善良美好的愿望。 
因此,首先不含私心、用纯洁的心灵思考。带着这个念头拔出“正剑”,就一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使人生更加丰富起来。 
劳动的喜悦是世上最大的喜悦 
以上我讲了一些努力磨炼心智、提高人格方面的做法,为了使事业成功、人生充实,“勤勉”是不可
或缺的。勤勉就是指拼命工作,认真、努力地专心致志地工作。通过这样的勤勉,人类就可以获得丰富
的精神和厚重的人格。 
我认为人类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悦的是工作。也许有人反驳一个劲儿地工作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人生
需要兴趣和娱乐。 
但是,所谓兴趣和玩乐,只有在工作充实后才能体会得到。工作不认真即使能够在兴趣和游玩的世
界里得到快乐,那也只是暂时的快乐,一定不能体会到从心底涌现出来的喜悦。 
当然,工作中的喜悦,并不是像糖果放入口里马上感觉有甜味那样单纯。正如格言“劳动有苦根和
甜果”所说的那样,那是从痛苦与艰辛中渗透出来的。所谓工作的乐趣,是潜藏在超出辛苦之外的感受。 
正因为如此,在劳动中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绝对不是游玩和兴趣可以代替的。认真、努力地工作,
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是人世间无可替代的喜悦。 
人生经营中,在给予至高喜悦的劳动中,或者在占据人生最大分量的工作中,如果不能获得充实感,
即使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了喜悦,最终留给我们的结果不过是不尽人意的缺憾。而且,专心致志于工作所
带来的果实,不仅有成就感,还可以为我们奠定做人的基础,锤炼我们的人格。 
在禅宗,寺院中的云水僧要做从准备餐食到庭院打扫的日常所有工作,但这些工作与打禅相同。也
就是说,认真从事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和打禅在谋求精神统一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
是修行,专心致志于工作也能到达参悟的境界。 
所谓参悟就是提高心智。心智磨炼的最终、最高境界就是参悟。所谓开启参悟的方法,就是释迦牟
尼所提倡的“六波罗蜜”。 
把释迦牟尼的“六波罗蜜”铭记在心 
所谓“六波罗蜜”,是指在佛道中,为了一点点接近醒悟的境界必须进行了菩萨道。即为了磨炼心智、
提高灵魂不可缺少的修行。主要有以下六项: 
(1)布施 
具备为世间为他人的利他之心。为他人谋利,对他人有怜悯之心。人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
神。 
所谓布施,一般用于施舍(喜弃)的意思。本来指即使牺牲自我普济众生的意思。即使做不到这一
点,也要有这样善良的心。 
由于有对他人怜悯之心,人类才能提高自己的心智。 

(2)持戒 
说的是一个人所不可为的恶行,强调遵守戒律的重要性。正如已经讲到的那样,人类是各种各样烦
恼的载体,很难离开欲望、愚痴、愤怒三大毒素。所以必须自我抑制这要烦恼,控制自己的言行。将贪
婪、猜忌、嫉妒、怒恨。。。这些烦恼、欲望抑制的本身就是持戒。 
(3)精进 
全心全意应对任何事情,也就是指努力。所谓努力,我认为必须是“不服输于任何人”的精神。通过
前言中介绍的二宫尊德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只有这样的努力精进才能提高心智、砥砺人格,古今中外伟
人们的人生就如实地证明了这一点。 
(4)忍辱 
不屈服苦难、忍受苦难。人生在世,波澜万丈,将遭遇各种各样的苦难。但是,不屈服,不逃避,
忍耐并不断努力才能锻炼我们的心智,磨炼我们的人性。 
(5)禅定 
在喧嚣嘈杂、忙忙碌碌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时间追逐,没有工夫深刻思考,每天步履匆匆。尽管
这样,有必要每日至少静心一次,宁静地凝视自我,集中精神,安定摇荡迷乱的心。不一定打禅或冥想,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点时间,使心灵宁静很重要的。 
(6)智慧 
通过以上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个修养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宇宙的“智慧”,即参悟的境
界。那个时候,就可以靠近制约天地自然力大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换言之就是释迦牟尼所说的智慧。 
通过每天的工作磨砺心智 
六波罗蜜的六个修养就是指达到参悟的修行之道。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容易实践、而且作为提高
心智的途径,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精进”不惜努力拼命地工作。 
换句话说,当我们希望提高自己的人性时,并不需要困难的修行。只是在平常生活中赋予自己的角
色,或者自己应该从事的营生,不管是公务还是家事,或者求学,都要谨慎地、孜孜不倦地坚持。这本
身就是为磨炼人格所做的修行。或者说,正是在每天的劳动中才够磨炼、提高心智,并一点点走上参悟
的道路。 
像修建神庙的木匠那样,把自己的一生规划为一种职业、一个领域,并长时期反复地勤勤恳恳地劳
动,磨炼自己的技能和人性,我强烈地感受这些人身上折射出来的魅力。卓越的技能就不必说,通过工
作掌握了不可动摇的哲学、厚重的人格和优秀的洞察力等都与我的内心深处相呼应。 
从青春年少一直干到七八十岁高龄,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其人格的厚重与存在感,勿需言表就已凸
显出来了。 
“树木有生命,树木有语言”,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木匠说的一句话。在我看来,一个说出这样
话的木匠,其风貌比任伟大的哲学家、宗教家都崇高。 
不断努力,历尽艰辛,精益求精,由于这样的精进,他们所达到的心灵的高度和人格的深度,为之
折服的应该不止我一人吧。 
从这件事里我不得不再次想到劳动的尊贵。我深切体会到“醒悟就在每日的劳动中”这句话。不仅手
艺人的世界如此,体育世界也如此。棒球联赛的选手一郎先生也是反复精进达到专业领域顶峰的人。从
小学时期开始,他就做棒球大联盟的梦,一天也没有休息,反复进行打球动作的训练。 
在玩性正浓的年代,他就已经确定自己的目标,并朝着目标默默地钻研。据说高中时,他就说“你
要我打安全打,我就能打。”他能这么说,是因为背后有足够的努力与精进,所以,我认为这话听起来
并没有傲慢自夸的感觉。最终,如此精进的结果就是成为现在的一郎。 

没有人能够不通过勤恳的精进而成为名人的。我们衷心热爱的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通过这些——仅仅通过这些——我们就能够学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磨炼
心智、砥砺人格,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劳动的意义和勤勉的自豪感 
在本章的开头提到了谦虚的美德,现在讲到勤勉带来的美德,这些不都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恢复
的精神吗? 
近代以来,特别是战后,劳动这个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有点过于“唯物”了。劳动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获
取物质上的丰富,所以,我们习惯于认为所谓工作,就是提供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取相应报酬的手段。 
从中理所当然产生一种想法,即:因为劳动是为了获得金钱而不得不从事的苦差事,所以尽可能轻
松地赚到更多的钱,大家认为这种想法是“合理的”。这样的劳动观在日本社会广泛蔓延,甚至渗透到教
育领域中。 
但是,教育界人士与成长期的孩子人格形成息息相关,他们指导和帮助孩子们的人格成长。正因为
如此,教师职业超越了单纯劳动的范围,教师是须以自己的完全人格面对学生的令人尊敬的职业,亦即
神圣的职业。 
但是现在,教师们自己了这种自豪感,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劳动者,为了从事传授知识的劳动,而把
自己的时间切开零售,以便获取对等价值的报酬。他们贬低自己的地位,从而逐步丧失了作为教职人员
的自尊和真挚感。我总以为,现在,象征教育荒废的课堂教学无法继续进行等问题的间接原因就在这里。 
尽管如此,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前,我们还是具备了不厌恶工作的勤勉精神。但是,一旦遭到欧
美批判日本人劳动过度、应该更多游玩以后,日本国内官民一起连忙缩短劳动时间,增加娱乐时间。 
经历了热心工作好像是犯罪时代以后,勤勉的美德降至非常低的地位。我不想否定把业余时间用
娱乐的欧美派的劳动方式,但是我认为,无批判地接受、轻视劳动价值的行为是大错特错的。 
同样,把劳动当作只是为了获取生活所需食粮的物质手段也是错误的。劳动还有我已经说过的磨
炼心智、锻炼人格等精神方面的意义。原本在日本,或者在东洋,劳动所具备的精神性——将劳动作为
磨砺人格的精进的手段——早就牢固地存在着。 
统治战后日本的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曾在关于远东政策的议会证言中说到日本人的劳动观。他
说日本所拥有的劳动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逊色于其他国家,日本的劳动者认为工作比游玩更
幸福,也就是说他们找了“劳动尊严”。 
我们日本人曾经体悟到了劳动的深刻含义和价值,深知勤勉努力的态度与自豪感和生存的意义一脉
相通,并能创造丰富的内心世界,甚至也从劳动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劳动时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悦,在单纯劳动中加进自己的创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
强制的“被动工作”,而是自己成为劳动行为主体,这些精神我们确实曾经拥有。 
曾经拥有,却又丧失殆尽。难道我们不应该再次审视日本人劳动观的意义吗? 
人在工作中成长起来。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丰富内心而专心致志于工。这样,就能使自己的人更
加美好。 

第四章 以利他之心生活 
托钵化缘遇温暖 
1977年9月,我在京都的一个名叫圆福寺的寺院得度,被赐法号“大和”。原计划6月出家,可就
在这之前的体检中,被诊断为胃癌,于是,匆忙进行了手术。术后两个多月过去,身体还未完全康复,
9月7日,我以俗家之身加入了佛门。 
两个多月以后,我入寺庙进行了短期的修行。也许因为大病初愈,修行相当艰苦,但我却经历了今
生难以忘怀的事情。 
初冬肌寒之时,我头戴竹斗笠,身着青布袈裟,裸脚穿草鞋,站在每家每户门前诵经、请求布施。
托钵化缘对我这病后之躯实在是一种极为艰苦之事,而从草鞋里露出来的脚趾头被沥青划破渗出了血。
我强忍疼痛行走了大半天,身体像用久的破抹布一样,累得几乎要散架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和前辈修行僧一起化缘了好几个小时。黄昏时,我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迈
着沉重的脚步走在返回寺庙的路上,路过一个公园时发生了一件事。正在打扫公园身着工作服的老婆婆
注意到我们一行人,她一只手拿着扫帚一路小跑来到我们跟前,向我的行囊丢进了500日元的硬币。 
这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贯穿我的全身,心里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虽然她看上去生活并不富裕,却毫不迟疑、也不见丝毫傲慢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