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阳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不丧阳明。
王阳明在赣州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风云际会,明矾们又行动起来,人才济济的“王门三期”逐渐形成,几个重量级的王门弟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txt小说上传分享

52 春风化雨 气象万千(1)
欧阳德,江西人。正德十一年中举,正准备赴京考进士,一听说王阳明巡抚南赣,会试也不参加了,一路狂奔跑到赣州拜阳明为师,一学六年,形影不离,待阳明归浙后才参加会试,中了进士。欧阳德后为国子监祭酒,专以讲学为事,不遗余力地传播阳*学,门人遍布天下。
邹守益,江西人。正德六年进士,头榜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年仅21岁。后因父亲去世,回家服丧,听说王阳明在赣州,便专程前往,请他为父亲写墓表。邹探花少年天才,成名过早,一般人不放在眼里,最初并没想过要拜王阳明为师。怎奈心学的魅力竟是如此之大,一入赣州,一听阳明讲学,邹探花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立马服膺王学,拜入阳明门下。
薛侃,广东人,著名孝子。正德十二年考取进士,尚未授官就要求回家侍奉老母,得到允许后顺河而下,半道上听说王阳明在赣州,立刻调转船头,前往拜师。回老家后,兴奋不已的薛侃对自己拜师一事逢人便讲,搞得他哥薛俊心痒难忍,逼着他带着自己和薛家子侄,举族入了王门。
眼见门人越来越多,王阳明便在赣州建立了书院,以周敦颐的号命名,称“濂溪书院”。
有了濂溪书院,国学大讲堂正式开讲。
第一课:
学生陆澄是恐怖片发烧友,家里收藏有《闪灵》《驱魔人》《罗斯玛丽的婴儿》等各类恐怖片的导演剪辑版,平时还喜欢讲鬼故事吓人,为了掌握听众心理,提高创作水平,他问道:“有人一到晚上就怕鬼,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的回答不咸不淡,估计跟孔子一样对怪力乱神不感兴趣:“这是由于平日做过损人利己的事,如果为人处事上不愧天,下不负人,便不会怕鬼。”
一个经常被陆澄吓的学生插话道:“正直的鬼自然不怕,但邪恶的鬼还是会迷人!”
王阳明忍不住笑道:“邪鬼也迷不了正人君子!只此一怕,便是心有邪念。心有邪念,就以为鬼会迷人。其实并不是被鬼所迷,而是被自己的心所迷。好色就是色鬼迷,贪财就是财鬼迷,其实都是被自己的邪念所迷。”
第二课:
陆澄阅片量很大,当个《看电影》的编辑没问题,但悟性还是差点,老是弄不懂王阳明讲的“主一功夫”。
他问道:“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王阳明开玩笑道:“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照此看来,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则一心在贪财上,这是逐物,不是主一。”
陆澄不明,接着问:“圣人能够应变不穷,难道是事先有所预见?”
王阳明:“世间万物,哪能事事预见?关键在于把握大处(明觉良知)。圣人之心如明镜,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就是主一功夫。”
第三课:
这堂课是户外教学,王阳明带着弟子在花园里除草。
除着除着,薛侃突然大发感慨:“天地间的事真是不可理解,为什么善良的总是难以培育,邪恶的却又难以除去?”
王阳明知他所指,道:“这样看待善恶,一起念便错了。天地之间,花草都是生命,岂有善恶之分?人要赏花,便以花为善,以草为恶;一旦要用草,那么草又成了善者了。所以,事物的善恶,皆因人的好恶所生。”
薛侃不服:“如先生所说,世间就没有善恶之分了?”
王阳明不作正面回答,只说:“无善无恶理(回忆万能公式,心性理良知)之静,有善有恶气之动。不动于气则无善无恶,这才是至善。”

52 春风化雨 气象万千(2)
薛侃立即反问:“佛教也讲无善无恶,先生的意思岂不与佛教一样?”
阳明就喜欢这种就刨根究底的学生,解释说:“佛教无善无恶,便撂挑子一切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不以成见裁量事物,而是一循天理,不动于气,不去故意作好、作恶(喜好、厌恶)。”
薛侃还想再辩,却已理屈词穷,他望着那堆除去的杂草,眼前一亮:“既然草不是恶的,就不应除掉!”
王阳明:“这便是佛老的意思了。天理就在你心,你心要观花,而草有碍观瞻,这便是不合天理,除之又有何妨?”
薛侃得意道:“这样不就是作好、作恶了吗?”
王阳明:“不作好恶,不是全无好恶。所谓‘不作’,只是好恶一循天理,不加别的意思。”
薛侃:“就去草这件事而言,怎么做就一循天理,不加别的意思了?”
王阳明:“草有妨碍,理应去之。偶尔没拔,也不累心。若着一分意思,心体便有拖累负担,动气之处。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舍心逐物,终日驰求于外,空劳心力,一生糊涂。”
第四课:
聋哑课。聋哑人杨茂,身残志坚,不远万里来到赣州求学,王阳明通过书写,上了节一对一的聋哑课。
王阳明:你口不能言是非,耳不能听是非,你的心还能知是非否?
杨茂:知是非。
王阳明:如此,你口虽不如人,耳虽不如人,心却还与常人一般。
杨茂点头。
王阳明:人依靠的恰恰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便是个圣人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
杨茂指天扣胸,表示感谢。
王阳明:于父母,你但尽孝心;于兄长,你但尽敬心;你只管依那颗正直之心行事,外面的人如何说你,你既听不见,也无须听。你口不能言是非,耳不能听是非,便少了很多是非烦恼,比别人倒快活自在了许多。我今日教你,只是终日行你的心,不用口去说;终日听你的心,不用耳去听。
杨茂兴奋地指天跺地,欣喜而归。
王阳明有教无类,随处点化,绝不拘泥于书本。弟子陈九川病了,阳明前去探望,卧病在床的陈九川抱怨病中难以用功,王阳明告诉他:常快活便是功夫。陆澄因为儿子病重,十分着急,王阳明则告诫他:“这正是用功的时候,放过了这样的时机,平时读书又有何用?父亲爱儿子,这是天理。但天理也有个中和处,过分就是私意了。”
闲暇之余,又领着一堆弟子,游览了赣州附近家喻户晓的通天岩。
此景甚奇,悬崖上有一天然石洞,石洞上方有一圆孔,直透山顶,可以见天,本就是一大名胜,再加上王阳明等人在此吟诗论道,想必今日已被当地旅游局过度开发。这不是在开玩笑,我有一本贵州某出版社出版的王学书籍,里面收录的文章有一半是在讲怎样利用王阳明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作者都是当地社科院、文化局和旅游局的人。
这年八月,薛侃继承了徐爱未竟的事业,在赣州出版了《传习录》。这部《传习录》只是今天在书店里看到的《传习录》的前半部分,完整版要等到阳明过世后由他的首席高足之一钱德洪来完成。
 。 想看书来

53 明骚易躲 暗贱难防(1)
在遥远的六百多年以前,朱元璋分王的时代,一个叫朱权的皇子被封为宁王,封地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大名城。
封到这么边陲的地方,基本能看出此人的特点——比较能打。
但能打显然不如能算,靖难之役时朱权被朱棣挟持到北京助其成事,朱棣给他开了张空头支票——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朱权眼睁睁看着朱允炆被朱棣搞死,深感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能发生的。
除了忽悠,黑吃黑也是朱棣的爱好。事成之后,朱权一毛钱的赃都没分着,还被朱棣赶到了江西南昌。
宁王府迁到南昌后,被严密监控起来。舞刀弄剑基本是不可能了,朱权同志只能一边舞文弄墨,一边向后代讲述自己上当受骗的经过。
到了朱权的玄孙辈,一个让“宁王”这个名衔重登头条的人物出现了。
平心而论,朱宸濠并不像正史描写的那么不堪。能起来造朱厚照的反,至少说明了人家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张的——绝不能让一个脑残来当皇帝。
朱宸濠经过调研发现,就藩王造反这项传统行业而言,成功的案例有一个,就是当年爷爷的爸爸口中的大忽悠朱棣。失败的案例也有一个,就是那个造反不成,最后被人用铜缸盖住活活烤死的朱高煦。
朱宸濠虽没有前者的雄才伟略,却也不至于像后者一样弱智。他见朱厚照年近三十还没有儿子,鉴于当时治疗不孕不育症的特效药还没有发明出来,便开始蠢蠢欲动。
偏偏时局也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刘瑾乱政,武宗失道就不说了,连南昌城里的术士都跑来跟他说,你长相奇特,不是寻常之人。术士属于道德底线比较低的一个职业,只要给得起价,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而朱宸濠遇到的这两个术士,显然没有袁天罡和李淳风的理论功底,因此说辞也很老套:南昌城的东南方有天子气。但指望一个做了几十年皇帝梦的人有自知之明是不现实的,朱宸濠一经煽动,顿时感到自己没有苦其心志,没有劳其筋骨,更没有饿其体肤,一下子就天降大任了,实在有负老天所托,因此立刻打造兵器,积蓄粮饷,行动起来。
行动的结果就是自己的王府护卫被朝廷裁撤(明朝的藩王都配有一万多人的王府护卫,以便北京出事时可以勤王靖难)。
没了护卫的朱宸濠很痛苦,为了打消朱厚照心中的疑虑,以免有朝一日被不明不白地干掉,他特意来到京城说明情况。
会议结束后,朱宸濠还不忘重金收买当时炙手可热的刘瑾为其帮腔,终于恢复了王府护卫。
同为造反行业的龙头老大,跟朱高煦同志比起来,朱宸濠的业务素质无疑是过关的,他的问题在于运气实在太差,刚把宝押在刘瑾身上,刘瑾就垮台了,在一帮御使的参劾下,朱宸濠的护卫又被兵部没收了。
深感权力的保质期比酸奶还短的朱宸濠从此低调了很多,造反工作全部转入地下。于是,他遇到了真正改写他命运的两个人(越改越差),李士实和刘养正。
李士实是个罢官的御使,成化二年的进士,已经老眼昏花,而刘养正只是个举人,志大才疏。虽然圣人早有教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显然这两个人都只愿意达,不愿意穷,尤其是刘举人,高不成低不就,又不甘心碌碌一生,名不见经传,于是毅然投入朱宸濠旗下,为一百年后同处“举人困境”的范文程做出了光荣的表率。 txt小说上传分享

53 明骚易躲 暗贱难防(2)
刘举人比较能忽悠,忽忽悠悠的朱宸濠就晕了,当即封李士实和刘养正为左右丞相,让他们去联络鄱阳湖上的盗贼团伙凌十一和闵廿四为其效命,又对江西的地方官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反工作。
造反大业,人才为本,但问题是明朝立国已逾百年,早就不是打打杀杀的时代,大家都忙着建设和谐社会去了,除了盗贼根本没人愿意跟朱宸濠去搞暴动,宁府造反集团有限公司由于招不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长期面临人才匮乏的尴尬局面。
不仅如此,江西省的各级官员都对朱宸濠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不断向北京暗中汇报他的异常举动。
不过这回朱宸濠可以冷笑一把了,因为他吸取教训,将公关重心从太监转向文官,经年累月,勇于砸钱,终于买通了吏部尚书陆完。
事实证明,陆尚书不仅仅是在生理上要比刘太监更男人,而且体现在其工作的高效与可靠上。他一封不落地淹了参朱宸濠的奏陈,还在自己的努力斡旋之下,帮朱宸濠再次恢复了王府护卫。
感觉超好的朱宸濠又买通了朱厚照的宠臣钱宁和江西镇守太监毕真,做完这一切,他终于忍不住饱含热泪:不能再等了,我朱高宸濠忍了二十多年我容易么!造反了!
刚激动完,就被刘养正给拉住了,于是朱宸濠听到了那个日后经常出现在他噩梦里的名字——王阳明。
刘养正交游广泛,早年曾听过王阳明的课,深服其人,王阳明也当面夸奖过他,不料现在却成了他最为忌惮的一个威胁。
于是,刘养正和李士实受朱宸濠派遣前往赣州,准备策反王阳明。
刘养正不知道的是,王阳明早就留意朱宸濠的不轨行为了,为此还专门找过江西巡抚孙燧了解情况。
孙燧是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老乡,亦徒亦友,也算半个王门弟子。
王阳明说完自己的疑虑后,发现孙巡抚很平静,半晌方道:“你从火星来的吗,才知道?”
古代通讯条件落后,王阳明确实不知道,历任的江西巡抚由于拒不合作,不是离奇死亡,就是被朱宸濠想办法赶走,最后直接导致没人敢去江西做官。
时任河南布政使(河南省省长)的孙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他接到调任后,安排好家人和后事,便义无反顾地去江西赴任。
孙燧在江西一呆四年,朱宸濠被恶心了四年。
同样的拒不合作,学过心学的孙巡抚显然比前任更加坚挺,他见招拆招、虚与委蛇,搞又搞不死,踢也踢不走,朱宸濠几近崩溃。
头痛不已的朱宸濠只好派人给孙燧送去四样东西——枣、梨、姜、芥。
孙燧知道朱宸濠没辙了,暗示他早离疆界,便笑了笑,当着来人的面大大方方地将东西吃了下去,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朱宸濠彻底崩溃了。
王阳明的到来让长年身陷险境的孙燧找到了战友,多少看到了点希望。但藩王说到底还是皇室,只要朱宸濠不揭竿而起,将造反变成事实,两个巡抚却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只好相约见机行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54 舌战腐儒(1)
对于刘养正和李士实的造访,王阳明早已恭侯多时。
废话永远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句,酒宴上,刘养正先是对王阳明平乱的功绩赞不绝口,又对他讲学之事大加称颂。阳明一边听他扯淡,一边耐着性子等他转入正题。
酒壮怂人胆,刘养正几杯酒下肚,话锋一转,道:“宁王尊师重道,有商汤、周武的气度。先生以恢复圣学真谛为己任,我王十分钦佩,是以命我前来,一则为表敬意,二则是想投入先生门下,以求正学。”
事实上刘养正这么说也没错,朱宸濠是一个文学造诣很高的藩王,一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