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阳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一哥王阳明-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活。海瑞在淳安县令任上时,实际领到手的工资是12石大米,27两银子和360贯钞,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这点俸禄刚够养活6个人,而海瑞一大家子加上仆从,衙门里需要赏赐的小吏又何止区区六人?何况海瑞是回民,不吃猪肉,又喜欢自己种菜吃,极少应酬,生活方式比较自虐,非常人可比,都过得捉襟见肘,其他官员,如之奈何?
如果中国式的大家族观念弱化一些,每个官员只需赡养二老及其妻子,而没有那么多攀附其上的混吃阶层,情况还能好些。
可惜没有如果,文官集团的突围变成了老百姓的灾难,一套潜伏于国家正式财政制度之下的“亚财政”开始大行其道,各种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遍地开花。
那么不收行不行呢?不行。知县不收无以进知府,知府不收无以进藩司,藩司不收无以进巡抚,巡抚不收无以进京官,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此风一开,便不可止,只能愈演愈烈,成为大明朝无法根除的一个痼疾,只等爆发之日的到来。
不用等太久,说来就来。


41 二王PK
由于明朝实行军屯制,武官世袭,承平日久毫无战斗力,能打的没几个,因此不得不倚仗文官来领兵。
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这帮人天天盼着打仗,聚在一起个个都是战略家,但凡听到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戴好军事专家的面具,跳出来评头论足一番,这个认为中国可以说不,那个认为中国不高兴,好像全中国人民就他们几个醒着似的。
王琼作为兵部尚书,是个优秀的战略家,却也没有实战经验。不过没关系,王琼当过吏部侍郎,眼光是很毒的,看人是很准的,他注意到了王阳明。
虽说都姓王,但这俩人之前的生活轨迹几乎没有交集。王琼是个低调务实之人,靠长期治理漕河取得成绩升任河南布政史、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吏部侍郎,直至兵部尚书。可以说一路走来凭的都是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典型的工科男。
工科男王琼之所以会青睐文科男王阳明因为两件事:
一,王阳明十三岁就单枪匹马跑到居庸关,并射箭赶走了蒙古人;
二,王阳明喜欢钻研兵法,经常以果品盘碟布阵,督造王越墓时以兵法节制民工。
这就OK了?是的 ,这就OK了。
这两点至少说明了他有胆识,有追求,有准备,有意愿,这就够了。至于到底能打不能打,打之前谁也不知道,就跟你很难从外表上判断一个女人是处女还是非处一样,只有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兵道即诡道,讲究不按常理出牌,王阳明没有大多数文官身上那种迂腐之气,这也是被王琼注意到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意到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半个月后吏部收到一封《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
王阳明要辞官。
理由上疏中写得明明白白:臣自幼失慈,鞠于祖母岑,今年九十有七,旦暮思臣一见为诀。去岁乞体,虽迫疾病,实亦因此。
明朝版《陈情表》。
阳明不是郭小抄,没有照搬《陈情表》,而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振振有辞,让吏部的官员们再次领略了中国语言的魅力:臣才本庸劣,性复迂疏,兼以疾病多端,气体羸弱,待罪鸿胪闲散之地,犹惧不称;况兹巡抚重任,其将何才以堪!夫因才器使,朝廷之大政也;量力受任,人臣之大分也。
伏愿陛下念朝廷之大政不可轻,地方之重寄不可苟;体物情之有短长,悯凡愚之所不逮;别选贤能,委以兹任。悯臣之愚,不加谪逐,容令以鸿胪寺卿退归田里,以免负乖之诛。臣虽颠殒,敢忘衔结!
站在王阳明的立场上,南赣巡抚还不错,虽然苦点累点担风险,但总比在南京鸿胪寺卿任上混吃等死要好的多,既能满足他建功立业的欲望,也可向世人证明一下自己的学术主张。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敌不过一条,仅此一条,便足以构成阳明拒绝的理由——今日之贼即昨日之同胞,磨刀霍霍向同胞,有悖我心之理。
不过,王琼看准了的目标是不会轻易撒手的,一场心战就此爆发。
一个月后,圣谕下达,催促王阳明赴任,阳明继续上疏请辞。
半个月后,兵部又下批文,语气颇重:地方有事,王守仁不许辞避迟误,钦此。
阳明再打太极。
徐爱有点看不下去了,劝阳明接旨。
王阳明犹豫了。
为了节省军饷,以往朝廷用于*南赣之乱的军队都是由广西、贵州等地少数民族的土司中选拔的狼兵。狼兵凶狠顽劣没人性,吃苦耐劳性价高,用起来很顺手,所以朝廷喜欢用,经常用。
于是当地民众出离愤怒了。
农民军落草为寇成了山贼,很快适应了山里的地理环境,并集体发扬游击战术,狼兵虽猛,不跟你正面交锋便是。因此,狼兵一到,山贼就潜伏不出,狼兵一走,又出来活动,气得狼兵七窍生烟,一腔怒火都发泄到当地良民身上,没剿着匪,便打家劫舍,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专制政府的死穴就在于其治下民众的情绪没有一个宣泄口。对*政府而言,你不喜欢执政党没关系,下次投票选在野党总行了吧?而专制政府的执政党承担了民众所有的不满,发展到最后连某人家门口的路没修好他也要骂上政府两句,如何能够避免社会的动荡不安?
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政府,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好了。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这些人化妆成巡抚衙门门口的算命先生,卖水果的阿姨,更猖獗的直接打入政府内部,或为书吏,或为保安,全面监视官府的一举一动,及时汇报给山贼。
南赣的形势早已失控,阳明的内心纠结矛盾。
有犹豫就是有问题。问题在哪?
心与理终判为二,知与行不能合一。
心即是理没有错,但它需要“行”来检验。
要苍生还是要大义?这是一个问题。
OK,你可以说我要苍生,坚决不与人民为敌,不去南赣。
然而你不去,那里就是狼兵的天下。狼兵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一路烧杀抢掠便是,你一个撂挑子的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更多无辜百姓陷入水深火热。
怎么办?
那些彷徨踟蹰的岁月里,陪伴阳明的是徐爱和黄绾。
徐爱说,孔子也曾诛杀少正卯。
黄绾说,孟子云国人皆曰可杀则杀之。
难道王阳明不知道这些?
他当然知道,甚至知道的比翰林院那帮皓首穷经的学究们还多!
然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笑话,“心即理”早已悟透,不敢说老少咸闻,至少也是天下耸动,弟子影从,“未知”二字,从何谈起?!
从黄绾谈起。
黄同学从认识王阳明第一天起就对阳*学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各种质疑,极端时甚至毫不客气地将之比作佛老,指责其教人避世。
黄绾不明白的是,王阳明欲矫程朱之枉,不得不过正,不得不用坚定不移的语气告诉世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不在外部世界,不在官职高低,权势大小,而在你的内心。心安自足,充实强大才是安身之本,成功之基。
然而,正是由于黄绾长年累月的找碴挑刺,才成就了一个完满的心学理论。
这个理论,直接颠覆了流行了数百年的程朱理学,使之再无藏身之处。


42 周敦颐 张载 二程 朱熹那点事儿
五百年前的湖南,那个喜爱莲花的周敦颐鼓捣出一本书——《太极图说》。
这本书根据《周易》的世界观,甩出一个词语——太极。此太极不是现在小区里老大爷打的那个太极,而是由无极衍生出来的一个东西。
无极也不是那个由馒头引发的血案,而是指代宇宙生成之前那种混沌无边的状态的一个名词。
周敦颐说,太极就是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一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这是周敦颐对宇宙生成的基本认识,在他之前还有个人叫张载,此人提出一个观点叫“民胞物与”。这个观点很墨子,就是让你不分贵贱美丑,管她是林志玲还是芙蓉姐姐都要一视同仁,就像爱自己的手足一样去爱她们。且慢嘲笑张载迂腐,人家是有一套自洽的理论的,先抛出一个词儿“气”唬住你,然后解释说,气这个玩意儿是世界的本源,万物都源于气。人为万物中的一员,人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是是相同的,所以要“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让周敦颐和张载这么一忽悠,宋儒中有些追求的人开始狂飙突进了,于是出现了两个猛人。
程颢和程颐。这俩兄弟是周敦颐的弟子,名声向来不好,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留下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脑残语录供人批判,还特喜欢装13,经常大雪天的让人在他们家门口罚站(程门立雪)。但此二人对理学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忽悠,甩词儿是必备的基本功,二程也不例外,直接甩出了“理”这张王牌。
据二程忽悠,理这个东西又称天理,为什么要加个天呢?因为要强调它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天生就有的,雷都打不掉的。
于是张载从棺材里爬出来不满道:“靠,那老子的‘气’呢?将其置于何地?”
二程不紧不慢道:“你丫一边歇着去,听我继续来忽悠。你那套“气”的理论已经过时了,应该与时俱进改造一下。理是爸爸,气是儿子。由于龙生九种各个不同,儿子里面有有人才也有人渣,有自我奋斗的也有待业啃老的。终于有一天,爸爸一怒之下,把这帮儿子都赶出家门让他们自己去闯荡江湖,于是各种气就开始在天地之间游走,其中的败类浊气浸染于人心,就变成了人的私欲和邪念。为了改造大家的世界观,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指导思想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要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向外界格物穷理,赶走坏儿子,找到好爸爸,你就豁然贯通了。
没过多久,一个更猛的人跳了出来,此人吸纳整合了前几位大忽悠的思想,又旁收佛老,构建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哲学体系。
朱熹。
朱熹说,太极是一切的源头。太极很淘气,有多动症,动来动去就衍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分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并进一步形成了春夏秋冬,天地万物。
然后太极又像孙悟空一样“拔毛分身”,分出无数个小太极附着在万物身上。
其实朱熹版的太极实质上就是“总理”,小太极就是“分理”。“总理”和“分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分理”散布于万物之中,“总理”囊括散布于万物之中的“分理”。
万物可以分别通过自己的“分理”呈现出一个“总理”,即呈现出一个太极。
这有点晕,不过没关系,朱熹知道你会晕,所以做了一个比喻——月印万川。
月亮只有一个,万川各不相同,却都能倒映出完整的那个月亮。
接着,朱熹开始一板一眼地给理下定义了:
1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出现的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东西。
2 理是万事万物兴衰运行的总规律;
3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而气呢,与理相对,有形有状,化为万物,比如美女佳肴,豪宅名车,挑拨你的情欲。
理就是道,气就是器。
OK,下面注意看这几条对应关系:
理——性——道心
气——情——人心
理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性,性本善的性,用人话说就是“道心”。
气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情,情欲的情,用人话说就是“人心”。
道心秉承天理,有仁义礼智信的特点;人心秉承形气之私的特点,饥食渴饮爱美女。朱熹并不否定人心,也承认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用他的话说就是道心需要人心来安顿,人心需要听命于道心。
道心与人心相互交织融为一体。比如范跑跑平时站在讲台上人模人样地传道授业,地震一来他还是得自己先跑;再比如有些美女年轻时以玩弄感情为乐,四处骗吃骗喝,等到有朝一日成了大龄剩女,还是愿意找个忠厚踏实,事业稳定的工科男嫁了好好过婚姻生活。
归根结底,万物的构造都离不开理和气。理是指导事物运行的规律,气是构成事物形态的材料。二者彼此相依,不可分离。
但是朱熹认为,人心有私欲,因此危险;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前者应当克制,而后者应当主动向外界求取。
当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后,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最终的结果便是否定人心,肯定道心。
性统治了情,理主宰了心,人悲哀地沦落为理的载体,存在于世的意义与山川草木无异。说难听点,就是植物人儿。
于是,以陆九渊为首的,不愿被忽悠成植物人的反对者纷纷跳了出来。
一直反对到陈白沙,陈白沙收了个徒弟叫湛若水,湛若水有个铁哥们叫王阳明。
王阳明廓清了陆九渊以降所有朱熹反对者纷纷扰扰地观点,六个字解决问题:少废话,心即理。
 。。

43 乾坤由我在 安用他求为
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王阳明说,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出于孔子,也不敢以之为是;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出于庸常,也不敢以之为非。
而在朱熹看来,只能说“性即理”,至于心,因为它包含了“性”和“情”两部分,“情”就是情感和欲望,未必与天理和本性尽合,所以断不能说“心即是理”。
王阳明不听他唧唧歪歪,用一个公式解决问题:心性理良知。
恒等式,我给它取个名字叫“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中的性融合了情,王阳明没有将情一竿子打死,只说将情之过与偏(即欲)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即可。
以后王阳明说的话里但凡出现“心”字,脑子里马上蹦出万能公式:心性理良知。
接着,王阳明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