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路-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才赵云路过夏侯敦军营的时候本意想在冲击敌营杀他个措手不及,没有想到还没有到敌营已经听到对面喊杀冲天,却是在邺城的方向,根据激烈程度来看,恐怕已经杀了好一阵子,怕城内有失,分出五百骑兵袭扰敌营,自己则带领剩余的人马前去支援邺城。

夏侯敦一见敌人已经转眼杀到眼前,也顾不得攻城,指挥身边的人马先全力面对身后的敌人。

赵云远远就已经发现了夏侯敦的位置,其实也不用他费心去找,每个将军的大旗让他们绝对成为敌人最显眼的目标。赵云毫不犹豫奔着夏侯敦标着大将军字样的旗帜杀来,夏侯敦也是久经战阵的人,虽然见到敌人杀来也毫不慌乱,镇定自若的指挥手下人马迎战,不用他下令,手下已经有张凯李延两员武将迎了上去,这两人一刀一枪,平素就经常配合作战,手下的功夫虽然摆不上台面,却也不是菜的太过分,此时刀枪并举,希望可以挡住赵云的脚步。

他们两个却不去打听一下,现在的赵云是什么身份,无数有名有姓的武将都已经折在他的手中,就连曹操手下有名的几员武将也大都吃过他的亏,这样两个无名小卒又如何能被他看在眼里。只见他枪舞梨花,瞬间笼罩两将全身,两人本欲招呼赵云的武器竟然都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放,只能尽力护住身体,希望能稍微抵挡一下。

但以他们的身手,连这样简单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一阵如山枪影过后,两人骇然发现对方的咽喉上露出一点鲜红,接着汩汩热血流出,连哼都没有哼上一声,两人的尸体便跌落尘埃。

阻挡在赵云面前的敌军本来还斗志满满,被这一招吓破了心胆,手足几乎不知道该作些什么,一愣神的功夫,已经又有数名曹军丧生在赵云枪下,其余的敌军这才明白过来,依旧向赵云迎了过去,不过在行进的时候却都是稍微偏了那么一点,很多人就此与他擦身而过,竟然在赵云身边形成了一片比较空旷的空间。

如此的成果,赵云却还是嫌慢,干脆用手中的长枪只是拨打敌人的兵器,偶尔才刺中一两个位置不佳的倒霉鬼,更多的时候则是靠着战马硬冲过去。

见到赵云破开人浪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夏侯敦知道单单靠手下的这些士兵来阻挡他似乎可能性不大,干脆自己轮刀迎了上去,配合手下的人马共同围攻赵云。

绿@色#小¥说&网网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变换莫定 第九节:背城



有了夏侯敦在身边,曹军才稍微有了一点信心,如同每个狂热的士兵一样,他们也都坚信自己将军的力量。 确实,夏侯敦在曹军中绝对有着崇高的地位,几乎有些低级士兵相信,只要有夏侯敦在他们就不会打败仗。——当然,夏侯敦的败仗从来也不少,但还是有无数的士兵疯狂的崇拜着他。

赵云对于夏侯敦亲自上前,也只是报以轻蔑的一笑,从当年在徐州的时候,自己就见过他的武艺,虽然和其他人比起来,他可以称得上是一员虎将,但这个限定词也仅能用和其他人比而已,这些人里,绝对不包括自己。

虽然有身边这么多的小弟在帮忙,但也只能弥补自己与赵云之间的差距,却无法让自己再战上一点上风,而一个人身边就这么大的地方,纵是自己比敌军多上万余人,却都只能再外面眼睁睁的看着。——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时间去为夏侯敦观阵,外围赵云带来的骑兵来去如风,在曹军阵型中往来穿梭,却又是一触即走,完完全全的发挥了骑兵的特性。

城内的管亥正在精神最紧张的时候,突然间发现敌军的进攻嘎然而止,还没等问,已经有机灵的士兵主动过来禀报:“启禀将军,似乎是我军的其他人马袭击了敌军的背后,现在所有的敌人都在城外混战,已经没有人继续进攻城池了。

管亥听说有自己人在作战,忙趴到垛口上张望,虽然没有看到赵云本人,但根据那些招牌式白马来看,已经可以断定来支援自己的正是赵云,又一仔细观察,却发现人丛最密集的地方几乎全是曹军,这些人却不是面向外警戒,而是一心想要挤进去。

此时城里面的管亥却还没有太搞清楚状况,突然见赵云因为冲杀在人群中露了出来。

管亥一见赵云被困,却再也不敢耽误一点,子龙是为了解决邺城目前的危机,又间接的救了自己,为此而陷入的危险,自己又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呢?于是也毫不犹豫的带领人马杀了出去。

夏侯敦没有想到,突然间,敌军会向脱胎换骨一样,突然开始主动进攻,不管现在怎么说,夏侯敦自己因此而陷入了危机之中。

也是多年战场生涯的锻炼;夏侯敦早以达到了临危不乱的境地;一边与赵云酣战;口中还在下达命令指挥士兵分兵迎敌。

两下夹攻之下;纵然夏侯敦可以镇定自若;手下的军兵却难免受到影响;不过是盏茶之间的功夫;瞬息万变的战场风向已经完全掉了个个;在两翼进攻的压迫下;曹军的实际战场被压缩到了一个狭长的地带中;现在是必须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了;如果被敌人拦腰截断的话;纵然有优势兵力;搞不好也会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

审时度势之下夏侯敦竞然又从赵云身边抽身而走;对正在围攻赵云的曹军下达了必须困住赵云的死命令;自己则转身杀向身后的管亥;在他身边的跟着的还有曹军的大部分主力;他的想法也十分简单;既然自己对敌人打不过捉不到的骑兵没有办法;就集中全部力量先消灭城内的敌人;哪怕与敌人在城门前决战;至少自己可以占的胜算高一点。

赵云对夏侯敦这突如其来的反应也没有一点心理反应;再想做出反应;却被敌军纠缠;纵然他在敌军中势无可当;但面前越来越多的敌人却让他每一步的前进都需要巨大的体力;只有眼看首着夏侯敦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幸好此时管亥还可以临危不乱;立即指挥手下的兵马奋力挡截曹军;但似乎现在略微晚了一点,被夏侯敦的一阵反扑压到了城门之下。虽然城门近在咫尺,管亥却知道只要自己一下令撤退,必然演变程不可挽回的局面,自己身边这些人在城上或许还可以抵挡曹军数倍兵力的进攻,如果在城内混战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胜算,一狠心一咬牙,干脆命令自己身边的亲卫:“快回城去,传我的命令,将城门关闭,在战场的形势没有稳定下来以前,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准再打开。”

“将军,那您……”那个亲兵还想问。却被管亥的吼声打断:“不用多问,传达我的命令。”

亲兵无奈只得转身回城传令,很快,在管亥等人还没有后退到城门前的时候,吊桥已经拉起。

徐州军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多少有些慌乱,却听见管亥喊道:“兄弟们,如果我们退到城内必然会让敌军的阴谋得逞,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为了胜利,杀啊!”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变换莫定 第十节:敌城



此时的徐州军却也真的发挥出了巨大的攻击力,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似乎除了投降以外只有死战到底一条路可以走,虽然徐州兵也是人,发自心底的求生**同样强烈,但多年以来的教育让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种投降敌人是比死还可耻还可怕的事情,就是这种想法,短时间内抵御住了投降求生的想法,既然不能投降敌人,只有战死沙场这一条路可以走,于是大多的徐州兵在这一刻突然爆发,竟然将一边倒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一涨一消,随着徐州军的拼命攻势,曹军反而软了下来。他们追求的不过是胜利而已,却不向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敌人疯狂的进攻,多少让他们有一点不知所措,就是这一点点的犹豫也足以让战场的形势发生大的改观,本被逼的节节后退刚刚稳定下来的徐州军在着一刻之间反而将曹军逼的略有后退。

而战场上影响战斗力的因素竟然如此微妙,徐州军见自己竟然将敌人打退,战意更是高涨,已经完全不顾敌军的数量高过自己数倍。

夏侯敦也不笨,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形势的不对,马上也用各种方法来鼓舞士气,什么金钱荣誉,反正这些最后结帐的又基本上不会是他自己,但结果是,金钱名誉的诱惑都比不上生命更高,有了这些固然好,但那是要在保住性命的情况下,既然前面的敌人如此凶恶,还是躲在后面显得比较安全一点。

徐州军的想法确是完全的不同,他们拼死的一阵猛攻,竟然将敌人的势头完全遏制,甚至造成了对敌人的压制,这样的结果自然会给他们形成一个印象,照这样下去,胜利只能属于自己。于是不但攻势没有削弱一点,就连刚才略存疑虑正在观望的徐州军也投入到面前的战斗中去。

凭借这背城一战,徐州军终于支撑到赵云的骑兵突破敌人防守的时候也没有再后退一步,而赵云和他的白马骑到达这个新开辟的主战场之时,曹军也没有再后退一步——他们没有后退,而是被直接打到了溃散。

虽然夏侯敦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竟然会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将战局发展到这样一个结果,但他现在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这个现实,比面子更重要的自己的性命——其实也难怪,即使如夏侯敦这种重量级人物在曹军中同样有着保命要紧的想法,又有谁能说是这些士兵的保存实力导致了这次的惨败呢?

“既然无缘,何需誓言。”这是夏侯敦面对这个战场说的最后一句话,随后,他也只有黯然的逃离了这个让他不愿回想的地方,——回想和回头的意思绝对不同,每次夏侯敦回头的时候,总算还可以看到身后紧紧跟随的士兵,而让他痛苦万分的是这些士兵里竟然夹杂着大量的徐州军。就是这样,赵云管亥一路追杀了数十里,几乎已经确定了曹军再无反击之力,方才收兵回城。

夏侯敦一路逃了下去,等部队能稳定下来的时候,却已只余一半,现在这些人再去攻城,又怎么能有一点胜算,夏侯敦心中默叹一声,收拢兵马向朝歌败退下去。

此时的朝歌,却正在程玉的攻击之下。事实上程玉有些高看了夏侯敦的战斗力,在他的心目中,即使夏侯敦不能占领魏郡,也足够在城下坚持一段时间,至于安排赵云在路上伏击夏侯敦,只是出于一种侥幸的心理,并且也是怕夏侯敦一战就夺取魏郡而做的安排。

绕到朝歌附近,程玉却命令自己手下的先锋人马换上了曹军的衣甲旗号,这些装备都是经过他精心的处理,看起来就像刚刚打过败仗一样。等安排停当,程玉派这些人远远的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希望借此能够不受阻拦的杀进朝歌城去。

没有想到当作为先锋的吕氏兄弟到达城下的时候,却发现城池的吊桥高高挂起,如临大敌,一见到吕旷等人远远的就在喊:“前面的人听着,不要在靠近城池了。你们是什么人,先报上名来?”

二吕对视了一眼,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眼前遇到的状况,手下的士兵也大多不知所措的看着他们。

虽然敌人的反映出乎意料,但二吕能在袁绍手下得到重用却也并非是太垃圾的人物,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吕旷略微靠近了城门几步喊到:“城上的兄弟们不认得我们了吗?我们都是夏侯大将军麾下的兵将啊。这次出兵大将军中了敌军的埋伏大败而归,此时正在后面,快点开城啊,敌军说不定马上就追上来了。”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骗过城上的士兵,哪知却遭到了拒绝:“韩将军有命,除了他和大将军亲自下命令,任何人也不得进入朝歌城,如果大将军在后面的话,还是请他老人家快点到前面来,他老人家如果下令的话,我们自然不敢有一点推委。”

这却让吕氏兄弟如何去找一个夏侯敦来,只能继续和城市的曹军纠缠:“大将军现在正在后面断后,如果不能快点开门让我们进去的话恐怕今天就要全军覆没了,你们还有什么不信的,出城的时候你不是见过我吗?快给我们开门!”

正文 第三十三章 盘根错节 第一节:假假真真



本以为可以凭借糊弄对方蒙混过关,没有想到城上的曹军今天竟然认真的不得了,这样说也不给一点面子:“两位就不要难为我了,你们有没有见过我,我是不知道,但我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二位,韩将军已经下令要严防奸细,就算是夏侯将军回来了我们也需要先向他禀报再开城门,不然就要用军法来处置我们,希望二位就不要再为难我们了。——如果再靠近,小心弓箭无情。”

最后这句话却是向两人身后准备趁此机会靠近城门的徐州军说的。两人相顾一眼,心知诈城已然成为空谈,如今之计,还不如趁着敌人援军没有到直接攻城,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于是吕旷高叫一声:“兄弟们,敌人马上就要追上来城里却不给我们开门,怎么都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拼了。杀啊,杀进城去躲避敌军啊!”

边喊边纵马往前冲,城上的敌军再开始的时候还真的被忙了个手忙脚乱,城墙上的偏将还想挽回这个局面,对城下喊道:“兄弟们冷静一点!冷静一点!”

此时的城下却哪里有他的兄弟,徐州兵一拥而上有的马上就要到护城河边,那人实在感觉与其冒着丧命加受罚的危险还不如拼了至少韩将军现在还可以为自己挡风,于是一咬牙喊道:“放箭,放箭!”

纵然需要顶着敌军密集的箭雨,可现在吕氏兄弟已经别无他途,为了完成主公得计划,现在受到的损失比较起敌军警觉以后的损失还是略微要少上一点。虽然只是千余人,在促不及防的情况下还是对敌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眼看就要就要突破敌军的防守可以到达城门下,韩浩却突然出现在城墙上。一看到眼前的形势,他已经可以断言面前的人定然不会是夏侯敦带走的兵马,于是他对这些正在被动攻击的曹军喊道:“大家听好了,面前的敌人并非是大将军的兵马,每射杀一个都是有功无过,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来,不要被敌人钻了空子!”

他带来的除了鼓舞和命令,更重要的是还带来的身边的数百人马,有了这些人的加入,现在城墙上的曹军就已经多于下面攻城的人马,密集的箭雨马上将徐州军正在前进的步伐阻挡住,冲在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