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追魂到天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里追魂到天堂-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述评:
经济落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工农革命军兴起发展是必然的。毛主席站得高,看的远,用马列主义的原理,分析中国革命的实际,得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一定胜利的真理。

八、革命情谊 战斗伴侣
更新时间20101214 7:45:27  字数:1116

 子珍慧眼识英雄,战斗之中感情增,
润之爱上山中女,艰险征途伴侣行。
永新县委贺氏三兄妹,贺敏学、贺子珍、贺怡(银圆)。贺子珍于1909年,出生在永新县黄竹岭村,在她四岁时,父亲被一场官司牵连破了产,就在县城里开茶馆维持生活,贺子珍懂事后,不喜欢“桂圆”这个名字,她要自强、自立、自我珍重,改名为自珍,又称子珍。大革命时,担任永新团支部书记,妇女部长。1927年入党为县委妇委书记。她身材修长,长得标致,有学问。干起工作大胆泼辣,有一股巾帼豪气。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都是县委委员。
毛主席派人找贺子珍,要她到茅坪樊尨书院有事。
贺子珍来了。
毛主席:“子珍同志,茶陵情况有变,我马上赶到茶陵去,前委的一些事情无人料理,想请你来协助一下,怎么样?”毛主席的眼里流露出信任、亲切的光彩。
贺子珍:“我行吗?”她妩媚的说。
当贺子珍点头应允了,毛主席向贺子珍交待了一些工作,便去茶陵了。几天后贺子珍才知道,毛主席是处理陈浩团长投敌叛变的事情,这样重大的事件,要不是毛委员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她从心里开始认识和佩服毛主席的那种革命家的气度和胆识。
此后,毛主席率部攻克遂川,奇袭新城。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一桩桩战绩、政绩,军队和老百姓都赞扬他,袁文才也称他为“中央才”,贺子珍更是深深地看出毛主席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和才智。她渐渐的产生一种心愿,要长期的在前委工作,和毛主席在一起该有多好!
为此,贺子珍努力发奋工作,她按照毛主席的嘱咐,认真的搜集报纸分门别类,剪贴、收藏起来。她为毛主席誊写文稿,抄的工工整整,毛主席看过再修改,她又抄一遍。此外,她还悉心照料毛主席的生活。毛主席爱吃辣椒,她常抽空到老百姓家里买一点。
赣敌进犯宁冈,军委派贺子珍带十几个战士潜回永新了解敌人部署,组织永新地方武装配合主力红军作战。临行前毛主席对她说:“你们这次到敌占区去,要大胆机智,沉着冷静,仅仅依靠当地群众和党的组织,这样你们的腰杆子就硬了。”说完,深情的握着贺子珍的手:“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贺子珍含情脉脉的回答:“你放心吧!”
贺子珍完成了任务,将情报送到军委,四军占领永新后,她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经过。毛主席称赞的说:“你工作的很出色,比过去更成熟了。你是好姑娘,好同志,我很喜欢你!”
贺子珍听说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被国民党杀害了,她认为毛主席为了革命,妻离子别,战斗在井冈山上,他肩上的担子多重啊,工作忙生活无人照料,有多难啊!她怜爱他,她敬佩他,她依恋他。
两颗热诚的恋心在战斗中,融汇在一起了。
5月的一天,毛主席和贺子珍在茅坪象山庵举行了婚礼。是年毛主席35岁,贺子珍19岁。
此后,贺子珍开始担任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和机要秘书,携手并肩战斗。


九、打败二杨 战绩辉煌
更新时间20101215 6:53:55  字数:827

 军长校友朱培德,惊恐井冈起战火,
三次进贡礼不薄,又赶二羊敬朱德。
湘赣边界红色风暴越刮越猛,朱培德的眼睛红了。6月中旬朱培德奉蒋介石之命,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率9师三个团和杨如轩两个团,共五个团,从吉安攻永新,向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四次进剿。与此同时,湘敌吴尚第8军第二师,由平江调防攸县,加强对湘赣边红军的防堵。
面对强敌压境,毛主席下令:分兵在永新、莲花的四军主力立即撤回根据地中心宁冈,集结待命。
毛主席:“我们的方针是:对湘敌采取守势,对赣敌采取攻势。
朱德:“好,还是四军战法,声东击西。兵贵神速,四军明日即西出酃县,虚晃一枪然后秘密回师,杨池生必然中计,我军可在运动中歼敌。”
全军依计行动,毛主席率31团从砻市直插沔渡,朱德率28团29团经大陇进逼酃县,32团、特务营留守大本营。
吴尚一个团抵达酃县,立足未稳,未经几个回合,即败北而去。朱毛两部在酃县会合后,迅速撤出,秘密回师宁冈。
四军主力佯攻酃县,杨池生果然中计,即令九师25、26、27三个团向宁冈进发。
经过七溪岭的激烈战斗,埋伏在老七溪岭右侧武功潭的袁文才32团,知道28团已经得势,迅速向白口敌前指挥部发起攻击。前线总指挥见大势已去,上马就逃。
老七溪岭的25、26两团敌军,失去指挥中心,全线崩溃,紧随杨如轩向永新方向落荒逃窜。追至白口的红28团返身向新七溪岭包抄过去,会同朱德指挥的29团和31团1营,在龙沅口将敌27团,团团围住。附近的数千地方武装,也摇旗呐喊,投入战斗。敌27团如瓮中之鳖,全团被歼。
朱德指挥红四军及地方武装,乘胜追击,三占永新城。赣敌杨池生、杨如轩败北而去,第四次进剿宣告破产。
龙沅口战斗是红四军成立以来的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是役歼敌一个团,击溃敌两个团,缴枪七、八百支,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边界随之进入全盛时期。
述评:
红军的战法是人民战争胜利的法宝。1、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2、运动战: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十、左倾盲动 八月喋血
更新时间20101215 7:00:32  字数:3568

 湖南省委,左倾盲动,出尔反尔,胡乱择登。
钦差大臣,德生修经,传达指示,湘南出兵。
联席会上,群雄抗争,上书陈言,还是左倾。
修经强令,郴州进攻,二十九团,损失惨重。
烽火狼烟,遍野哀鸣,永新宁冈,被敌占领。
碧海苍松,万分悲疼,白色恐怖,残阳血红。
追击叛逃,尔琢牺牲,全军将士,大放悲声。
泽东带兵,下山接应,两军拥抱,热血沸腾。
回兵井冈,喜闻炮声,三战三捷,打出威风。
(一)、群雄抗争
湖南省委多变卦,命令红军湘南下,
群雄据理尽争辩,左倾盲动最可怕。
龙沅口大捷后,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整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遂川北部,酃县东部,面积达七千余公里,人口六十五万,是边界全盛时期。
湖南省委近期频频来信,肯定边界割据的成绩,指示四军需得一个相当时期休息与整顿,避免流寇行为,巩固宁冈大本营,并深入赣西、茶陵一带的战斗。
然而,万万没料到:湖南省委出尔反尔,无一定之规。对四军的行动计划,六、七月间,曾三变其主张。
6月19日,湖南省委指出,四军发展策略:“在宁冈、永新、遂川,积极的深入土地革命,扩充工农武装。……巩固罗霄山脉中段的根据地。”同日又给湘赣特委的一封信,内容略同,精神一致。
6月26日,湖南省委变卦了,命令四军立即向湖南发展。毛主席同志须随军出发。
6月30日,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和省委代表袁德胜二人,奉命同时抵达永新。
省委的信说:“省委决定四军攻永新敌军后,立即向湘南发展,留袁文才同志一营守山。毛主席须随军出发,省委派杨开明为特委书记。”详情由杜修经及杨开明面述一切。杜修经为省委巡视员,帮助工作。
杜修经滔滔不绝的阐述去湘南的理由,最后强调说:“四军立即向湘南发展,这是省委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方针,你们要毫不犹豫的执行。省委还提出,四军去湘南后,边界留袁文才一营守山,并由28团拨200条枪,武装莲花、永新农民,实行赤色戒严,造成‘以工农为主体’的湘赣边界割据,不能总是依赖红军嘛!”
朱德:“四军主力去了湘南井冈山根据地怎么办?地方武装能顶得住敌军的侵入吗?又怎么巩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
王尔琢:“是呀,四军总共不过两千条枪,脱离大本营,孤军深入湘南就不怕有全军覆灭之虞”
陈毅:“我赞成玉阶兄和参谋长的意见。各地的工农运动形势并不像省委所估计那样,似乎全国革命总爆发就要到来似地。不能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的估计敌人的力量。以我之见,四军主力向湘南发展,未必是绝对正确的方针,恐怕只是冒进哟!”
“四军不能冒进湘南!”
“与三月的情况差不多!”
“去了就会失败!”
“简直就是瞎指挥!”
“请省委重新考虑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群情激愤。
杜修经:“毛主席你是保守主义!”
王尔琢:“胡说!坚持井冈山斗争是保守主义?!不顾一切,盲目冒进湘南就绝对正确?笑话。”
毛主席:“我觉得,四军向湘南发展有大弊而无一利。第一,目前敌人仍处于暂时稳定时期,湘敌势力强大,四军此去,只能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第二,四军刚刚按省委上次指示安顿下来,洗刷流寇习性,大力做群众工作,深入土地革命,几县群众已经起来,我们不能离开边界;第三,湘南经济已经破产,不及边界筹款容易。所以我赞成大家的意见,四军不能去湘南,而留在边界,巩固宁冈大本营。至于省委的决定我们也不能使巡视员为难。我意以四军军委、边界特委名义,尽快起草一份报告,呈明理由,承担责任并请省委重新考虑,另作决定。”
(二)、折损惨重
边界吃紧飞马信,朱德动员回永新,
强打郴州杜和龚,二十九团损千人。
毛主席上书陈言的第三天,敌情发生重大变化,湘敌吴尚第八军,按湘赣敌军七月七日会剿井冈山根据地的协约,乘红军主力远离永新,宁冈空虚之机,提前行动了。
7月9日湘敌推进到新城,意欲与赣敌第6军胡文斗部和第9师杨池生部会合在永新南北夹击朱毛红军。
7月12日,红29团借口湖南省委有要四军去湘南命令,私下召开士兵委员会,决定13日开往湘南。
正在朱德、陈毅悬望之际,接到毛主席的信。
朱德马上集合部队讲话,他说:“弟兄们毛委员在永新飞马来信了,现在永新吃紧,我们要回兵永新!至于湘南,我们是要去的,但现在不能去,29团宜章农军想打回老家去看看,,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但宜章郴县敌情不明,不知道敌人有多少。我们闹革命,是全国性的革命,我们打土豪也不是打一省一县的土豪,我们要打土豪;我们要消灭反动派,也并不是要消灭那一省那一县的反动派,我们要消灭全国的反动派……”
朱德、陈毅千言万语的解释部队勉强的稳定了,但29团仍有一些士兵议论纷纷。
15日军至沔度,杜修经在军委扩大会上又提出:“根据部队的情绪,还是掉回头去湘南好,这也是湖南省委的决定嘛!”29团党代表龚楚支持杜修经的意见。
7月17日,红军大队从酃县沔度出发,冒进湘南。
29团打郴州先胜后败,千余人的队伍,打到最后只剩下百多号人了,几乎全团覆没。
(三)、永新困敌
敌人发兵火焰急,运筹帷幄毛主席,
游击战术孙悟空,一团变成三万兵。
红军大队走了,边界只剩下31团和32团,而敌人是11个团向根据地进攻。
毛主席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他说:“同志们,眼下局势很严重,敌人集兵11个团,我们只有两个团,这仗怎么打?躲进深山吗?不行。硬拼吗?更不行。我想,只有打游击战,麻雀战!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么!虽然敌十倍于我,但我们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可以乘利席胜:第一敌人情况不明,地形不熟,不知我军实力;第二,我们还有永新宁冈地方武装可以配合行动;第三,人民群众和我们在一起,心连心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骚扰他,四出骚扰,使敌人胆战心惊寝食不安。这样即便是打不过敌人,也要把他们拖垮!”
毛主席具体部署:袁文才率32团留守大本营;31团全部分散,组成东、北、中三路委员会。三路委员会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并要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参战,。永新县的地方武装,以县赤卫队为核心,统领四乡赤卫队、暴动队配合红军作战。谭震林化装进城,组织秘密交通站,收集、传递敌军情报。
毛主席部署后,在党的领导下,永新人民群众迅速组织起来,有三万多人组成23个赤暴团参战,其中西乡组织九个团有1万多人;南乡组织了5个团,7000多人;北乡组织了4个团,6000多人;东乡组织了4个团,;5000多人,此外,还有中赤暴队2000余人,控制在洋湖浮桥。各路赤暴团和人民群众,高举起乌统、梭镖、大刀等在东西南北,山山岭岭,村村寨寨,到处是战场处处有红军,将永新县城四面围住,布下了庞大的迷魂阵,日夜组织武装骚扰。
永新县委组织群众坚壁清野,把所有的粮食、牲畜、用具都藏起来,水井、水源堵起来,大小道路挖断了,群众上山了,敌人得到的是一座座空城、空村。白天见不到人,夜晚枪声四起。-
红军31团和永新地方武装、人民群众用四处游击的战术,把敌人弄得惶恐不安龟缩在永新城内,不敢越雷池一步。敌人出城活动,毛主席等领导及时得到城里的情报,往往能给敌人致命的打击。
这样毛主席凭借群众的力量,以一个团的兵力,把11个团敌军围困在永新县城附近30里内达25天之久。
(四)、接应部队
救兵如救火,桂东接朱德,
叛逃袁崇全,牺牲王尔琢。
8月上旬,赣敌得悉红军主力远去湘南,边界兵力薄弱,于是,向根据地猛攻。为了保存实力,31团不得不退至永新山区,永新、莲花、宁冈相继被敌人占领。根据地人民遭到敌人疯狂报复,杀人、放火,白色恐怖笼罩边界,出现农民种田,地主割谷的悲惨局面。
给红军大队挑伙食担子的农民贺礼昌,从湘南回来说:“红军大队兵败郴州,29团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