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时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嫁时衣-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阖家不宁什么的……把他狠狠教训了一顿。再说.我那阵子没精神,懒洋洋的浑身乌不得劲儿.后来又开始害喜.他也确实着急.忙前忙后的.还跟我认错赔不是……“六公主越说声音悲小.可是满脸的喜意遮都遮不住。
“这可真好。“小冬终于安下心来:“家和万事兴。有句话说‘夫妻不和邻也欺。两人要是齐心.邢就没有什么事儿算是真正的难事儿。“
六公主把头转到一边儿去,过了一个儿忽然说:“咦.我想起来了。我还有事想和你商量呢。”
“你说。“
六公主坐起身亲.掠了掠头发:“你知道的.我出嫁.按制是陪了田地和庄子的.不过那些都是一年两次收租.也没多大出息。我想开个铺子.你说好不好?“
“开铺子是好啊.“小冬点头说:“赚些脂粉钱.钱在手里是死的.要用起来才能活络。“
“说的对呀。“六公主皱起眉头“可是开什么铺子.我一点儿头绪也没有。你家那位可是有本事的人.连四姐夫提起来都要竖大拇指的,你帮我问问?“
“好.回来我就问他。不过六姐姐,你现在还是别操心劳力.开铺子这事儿也不急在一时.等你生了孩子养好习体再做也不迟。“
“我知道.不过是先筹划着。者是在哪儿开.开个什么铺子好……“六公主脸上露出憧憬的神色.仿佛铺子已经开起来了一样:
“对了.你和那个殷姑娘.都说了什么?“
“也没说什么.就是聊聊平时闲着做什么.还有看书。”
六公主最不耐烦看书.或者说.她对一切需要细致耐心的事儿都不喜欢。
嗯.这又是她和罗渭的一个共同点。
“看书?”六公主恨铁不成钢.摇头说:“合着你把她拉到一边儿去就为了和她说看书?看书什么时候说不得?你该问点儿实际的才是。”
“呃……“小冬笑笑“又不是很熟.哪问得出来……”
“没出息.你刚才就应该把我捎上.我替你问.包管现在什么都有数。”小冬虚心请教:“那六姐姐觉得我该问什么.怎么问?”
“嗨.这还用问?当然要先问她定没定过来,是不是有人家了。这个很重要.万一她要是许过人了.咱们这可不成了白忙活?”
“这怎么问得出口……”
六公主白她一眼:“其实你才不用这么费功夫呢.以你哥哥那人才.那门第.京城里哭着喊着想嫁他的姑娘那得是丰载斗量.用得着为一个小小的殷姑娘费心思么?她又不没有多美.也没有多丰厚的陪嫁。”
丰载斗量是这么用的么?
小冬想象一下一车一斗的姑娘,花枚招展地齐齐向赵吕挥帕子喊“世子爷~~“的情形.激灵灵打个寒噤。太可怕了。
“行啦,你打小儿就这样.嗯,其实这事心让四姐去打听,不出两天肯定有准信儿.她的圈子……“
“可别.“小冬忙说:“这事儿可不能张杨得人尽皆知.能成还好.若是不成的话……”
“那吃亏的也不是咱们呀。“
小冬又好气又好笑:“那也不能不管人家姑娘的名声啊。”虽然六公主“咱们“这话是挺护短挺窝心的,可是她公主脾气.全没替女方家考虑。
恩.小冬看看她的肚子——若是六公主生了儿子.将来也娶了儿媳妇做了婆婆.那肯定是个刁钻的恶婆婆。
两人在街口分别.小冬上了自家的车回去。四公主这集会差不多月月都有.这么看起来.还是挺有用处的.起码大家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机会交往接触——不过花销也不小,亏得四驸马能赚.要换个穷驸马.四公主办不了几次某会.肯定把家底都给填光了。
三公主小冬不熟.四公主五公主和六公主三个人里头,现在两个过得不错.只有五公主……唉……
小冬换了件常穿的衣裳,红荆替她系肋下的带子。
“今天府里有什么事么?“
“没什么事,啊.姑爷中午回来了一趟.说上次请您收着的那个八宝连环锁扣的檀木匣子回头找出来.明天他有用。“外头有人禀报说:“郡主.张子千张公子求见。”
“啊,请他先坐.我这就来。”
张子千八成是为了李家兄弟的事来的。这两个小子随小冬他们一路回了京城,先安置在新宅子那边。现在小冬迁回王府.他们自然也跟着过来了。难道他们惹了什么祸.张子千是来告状的?晤.不大可能。
要告状.应该找秦烈才对——可是张子干比那两小子加起起来还要精明,小冬很怀疑在他眼皮底下这两小子有什么机会闯出祸来。张子千并非来告状的.可是说的事情的确与李家兄弟有关。
“什么?”小冬意外之极。
“嗯.我打算送他们去书院。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丰南书院.离王府近些.不过书院里多是官宦子弟.学风并不甚好,近几年没教出好学生来.倒是丑事出了好几桩。还有一个是双林书院……“
“可是.双林书院好象不在京城吧?“小冬记得以前听赵吕说过这个书院,也有百余年的来历了.是一位大儒开办的.后来渐渐名气越来越响.出过状元的地方。
“对,离京城有近八十里地。“
“为什么要送他们去书院呢?“
李万河把两个侄子交给张子千.是指望学他的本事的。可是张子千这还没教什么.就要把他们送到一所那么远的书院去一一土生他们兄弟俩自己也不会愿意吧?这两个家伙可都不是爱读书的人。要论顽皮捣蛋,那他们可以并列状元。要说起读书来.榜末都挂不上。
“也不单是为了让他们去读书。“张子干说:“要做事.先学做人。他们在遂州一向骄纵.天不怕地不怕。真要和京城的这些年纪差不多的少年们比起来.可以说是各有所长。我打算送他们去历练历练.和同年龄的人多交际来往.取长扑短.增长见识.学学怎么和人打交道。有时候.自己经历一件事.比从书上者一百个故事例子还有用哦.不是打算把他们改造成小书呆啊。
“恩、那哪个合适呢?“
汉林书院有点太远了.小冬可有点儿放心不下。
“我想送他们去丰南书院。”
“啊?”
刚才他把丰南书院说得很糟糕……小冬已经满以为他说要送兄弟俩去双林了。
张子千说:“若是想让他们读书成材.自然双林合适。”
言下之意.就没指望他们读书。


第一百三十二章 冬

这事儿秦烈说得更简单,根本不用商量也不用解释,直接说:“李大哥既然把孩子交给了你,那就由你全权作主。”
听听,还真是用人不疑啊。
可是这话听着,张子千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啊,得负全责。孩子交给他了,怎么教家里人就不干涉了,但最后您把孩子还回来,总不能是两根废柴吧?
秦烈洗过脸换了衣裳,一头扎在床上:“累死我了。”
小冬在床沿坐下,轻轻揉着他的肩膀:“今天事情很多?”
“嗯,忙完这几天就好了。”秦烈一把扯着小冬也睡倒下来,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两下:“今天在四公主家怎么样?我说要陪你去,你又不让。”“满场子就六姐姐一个是带了驸马去的.我们在里头听曲.罗渭就陪着四驸马在外头吗酒说话来着。”
“见着殷姑娘了?”
“见着了。“小冬有些微微出神.半晌笑了笑“我太笨了,一点猜不出她在想什么。“小冬把今天见面的事情说给秦烈听:“殷姑娘比我大不了几岁.可是比我沉得住气。我们就说了说上学.又说了读书什么的.她家里日子过得如何.她和哥哥的事.她怎么想的……这些全没问出来。“
秦烈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笨丫头.这有想不通的?她要是从心里不愿意.今天就不会去四公主的府上,更不会和你单独在一抉儿说话。要知道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蜚短流长.她和你在一个屋里说了那么半天话.你以为旁人都看不见?你觉得她们都会怎么猜想?“
“哎呀.我倒没想那么多。“
“你是关心则乱。
“秦烈说:“换做平时你也不会想不到。“
果然秦烈是旁观者清。
现在京城里流言纷纷.殷姑娘如果不想和安王府沾上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闭门不出.过一段时间流言自然会办下来。而现在她不但出门了,还去了四公主府上,更和小冬在一起单独聊了半天。落在别人眼里.会怎么想?
小冬忍不住笑了:“这么说她对哥哥也是有意思的?”
秦烈不想打击她.小旁总是把人往好的一面想。
坦白说.京城里哪个未嫁的姑娘会对世子妃的位置没兴趣?将来赵吕是郡王.那他的妻子就是郡王妃,安王府既显费.人口又简单。上无婆婆,下头一个小姑还嫁出去了——就算没稼.小冬也不是那种刁蛮成性仗势欺人的脾气.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一门好姻缘。那殷姑娘除非是失心疯了.或是别有缘故.不然的话,绝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现在小冬主动去“相看“殷姑娘怎么会不抓住机会?退一步说.就算不是因为这个.能与郡主相识攀上交情.也是一件好事。当然.也许殷姑娘的想法并没有这样功利.只是泰秦见得多.对人对事从不惮于往最坏的一面去揣测。
小冬托着腮.有些烦恼:“嗯.我想请殷姑娘来做客……她也是爱书之人.家里的藏书颇丰……“
她微微出神的样子显得特别安静柔美。
可是神态这么动人的小冬.心里想的却是别人。
秦烈也说不上心里是不是有点酸溜溜的,顺口说:“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万一此事不成.两边也都不至于太难堪。“
说的也是。
小冬朝他笑笑.回亲了一下以示奖赏:“好,我吩咐厨房熬了三果汤.你回来多喝一点,事情要做、身子也要顾。“
“遵命,夫人。“秦烈搂着她躺了一个儿.轻声说:“等忙过这几天,我们去东华的庄子住几天.你上次不是说想骑马的吗?“
“好。可惜父亲这些年来忙碌操劳.也没有好好歇过。我记得有两回.他就算生病还是日日理事办差的。晚上我问问,要是父亲也一块儿去.那更好了。“
秦烈觉得喉咙里的酸意更浓了一一他是想和小冬两个人去.结果小冬又扯上安王。
好吧.来日方长。
可惜等秦烈腾出空来.小冬又腾不出空来了.皇后的确病了,病得不轻。四公主她们轮流进宫侍疾.其他的妃嫔命妇更不用说了。小冬也进宫去探过病.只是连皇后的面也没见着.三皇子妃吴氏出来打发了她,说皇后才吃了药睡下了。
其实两边都不过是面子。小冬按理该来.皇后也该有个过得去的理由说不见。但是两边儿的心里.都未必是真愿意见到对方。
一到了天冷的时节.生病的人总是不少.皇后的病未见起色,圣慈太后也病了。皇后不能处置.明贵妃又早已经是半隐居的状态.宋淑妃倒是出来兴头了一阵子.可是后来宫务大权并没落到她手里.招了皇帝一顿训斥.灰头土脸的.现在宫里的事情是三皇子妃管理。三皇子妃的品格.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三皇子府上的厂江规矩也是有名的。这回三皇子妃打理内宫争务.例也井井有条纹丝不乱。并不因为那些嫔妃美人是公公的小老婆而不好管了。
小冬从皇后那儿出来.三皇子妃要送.小冬说:“外头冷.冉说.你这儿事情多。“
三皇子妃点头说:“那妹妹慢走.当心路滑。“
清晨的大舞未散.从宫道的这一头朝那一头望.茫茫雾气阻隔了视线,雾的后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神私的.安静的.孤清的世界。有人从那一端走来.身形先是模糊.而后渐渐清晰。大雾扑在脸上.小冬眉毛睫毛都湖漉漉的。
从凤仪宫到长春宫的路可不近,一东一西。小冬走得气喘吁吁,角都有了汗意。
到了长春宫门口.五公主也从另一边来了。她穿着素青的衣棠.头上珠饰全无。小冬心里微微发紧.依稀记得.当初见着区兰颖的时候.她也是这样打扮。如花年纪.却只能如稿木死灰一样度过余生。 仿佛有一只手,硬生生扼住她们的咽喉.将她们的快乐.美貌和活力一点一点的抽走,只留下一副僵死的皮囊。
“小冬妹妹。“
“五姐姐。“
两人相互招呼过.一起进子长春官。
太医瞧过圣慈太后.旁的也没说什么.话里的意思.人有了年纪.遇着季节交替总是要多当心一些。
圣慈太后自己倒是很看得开.还反过来劝慰别人:“不要紧的.吃了两天的药,我自己觉得身上轻夹多了。你们各干各的去.没的全拘在这儿闻药味儿。“
小冬笑著说:“就算让我回去了.我的心也还留在太后娘娘这儿呢.还不如留在这儿,省得回去了牵肠挂肚的。“
圣慈太后问她“你从皇后那儿来?她病的好些了?”
“我没见着皇后娘娘.说是刚吃了药睡下了。“
圣慈太后点了点头、对小冬说:“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孩子.你五姐姐昨天还去护国寺.替我求了一签,上上签呢。 “
小冬心说就算求了个下下签.五公主也肯定给掉包成上上签再拿回来。这个真假并不要紧.世人求签.其实求的就是一个心安。心情一好了.病肯定也好得快。
采姑在一旁说:“想.郡主前儿亲手做的素圆子也好.太后娘娘说吃了挺合口.一点也不腻。“
“太后娘娘要是喜欢.我今儿再做一回。不过……小冬想了想:“换换口味是不是更好?老吃一样儿也腻烦。太后娘娘觉得是豆腐羹好.还是素笋汤好?“
圣慈太后笑着点点头:“那就笋汤吧。”
豆腐羹比较费事.圣慈太后选的是简单的。
小冬拉着采姑去小厨房.五公主也跟了过来帮忙。
小冬见五公主眼下的青圈.低声说:“五姐姐自己要多保重.别思虑太多了。“
五公主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又很快低下头去:“我知道……只是晚上一合上眼就……“
小冬心中恻然。
纵然相处的时间不算太久.可是毕竟是夫妻一场。一夜夫妻百日恩。
一个人离开了.再也见不到他的样子.听不到他的声音.伸出手去也永远触不到他的存在一一
要接受这样一份失去.需要很久很久的一段时间。
有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忘记那个人已经不在。听到什么响动.还会脱口叫出他的名字.回过头来却只看到空荡荡的屋子。
两人默默的洗好木耳香菇.切好的细笋片在沸水中淖了一下。五公主看着小冬有条不紊的忙碌.轻声问:“小冬妹妹天天在家中也是这样忙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