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其谁:胡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舍我其谁:胡适-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弧白允游薰畲笳咭病保═he greatest of faults; I should say; is to be conscious of none)(卡黎尔
莱尔',Carlyle);“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曾文正);“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惜时:“古人云,一刻千金,一年间有许多金子!既不卖人,又不受用,不知放在何处,只是花费无存,可惜”(邹东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武穆);“一事失诸晚,万事随而晚”(si unam rem sero feceris; omnia opera sero facies:If you do one thing too late; you do everything too late)(卡陀,Cato the Elder);'8'
勤:“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滞矣”(曾文正);“懈心一生,便是自暴自弃”(小程子);
恒与专:“凡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文正);“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荀子);
为学:“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知”(张子);“杀人须在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王阳明);“学者须占定第一义做工夫,方是有本领学问;此后自然歇手不得,如人行路,起脚便是长安道,不患不到京师”(刘蕺山);“千古学术,只就一念之微上求”(王龙溪);
知行:“人生而不学,与不生同;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道而不行,与不知同”(贝原益轩);“学惟在力行。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刘元城);
事功:“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唐太宗);“愿得一脉暖,散为天下春;援手水火间,以道拯斯民”(郑所南);“行尔所能,死尔所职”(Va où tu peux; mourir où tu dois:Go where you can; die where you must)(法国俚语);'9'
处世:“人处忧患时,退一步思量,则可以自解。此乃处忧患之大法”(吕东莱);“天道在人,凡有不如意者,皆人之罪,皆人之不德无智所致”(福泽谕吉);
智愚之判:“智者一切求诸己,愚者一切求诸人”(Der Weise bekommt alles von sich; der Thor alles von andern:The wise man gets everything from himself; but the fool gets everything from others)(袁波尔,Jean Paul Richter);
偶然:“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流血。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王荆公)。
胡适在这本澄衷的《自治日记》圈点了哪些格言,固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同样有意义的,是哪些是他当时所没有圈点的格言呢?特别是,如果我们以胡适后来的兴趣与关注来作准则,他当时没选,而后来可能会选的格言,可能又是哪些呢?我们可以列出一个意外落选的格言榜。如果以他后来最喜欢说的口头禅:“拿证据来!”以及他后来总是叫人不要被牵着鼻子走的教训来作标准,这个意外落选格言榜的榜首,毫无疑问地,应当是罗马的哲学言辞大家西塞罗(Marcus Cicero,公元前10643年)所说的一句话:“世俗之断事,凭真理者少,凭先入之僻见者多”(Vulgus ex Veritas; ex opinione multa aestimat:The mon people judge of a few things by real truth; and of many things from prejudice)。'10'以胡适后来批判东方文明只知苟存歹活,不像西方文明真能作到利用厚生的看法为准则,这个意外落选格言榜的第二名,应该是罗马诗人马提亚利斯(Marcus Martialis,公元38/41103?)的格言:“生命在健'有价值',不在活”(non est vivere sed valere vita est:Not to live; but to be healthy'worthwhile',in life'Life is more than just being alive')。'11'以胡适日后乐观进取、人定胜天的信念为准据,第三名应该是本·琼森(Ben Jonson,15721637)的格言:“人不遇艰难,不知我躬之有大力”(He knows not his own strength that has not met adversity)。'12'
另外还有一句格言,以胡适当时对爱国的执著、对维多利亚美德、特别是他对服从这个公德的崇尚来说,是他应该会圈点,却很意外地漏选了的,是罗马史家塔西佗(Publius Tacitus,大约公元56117年)的格言:“人自为战,则总军必胜'注:误译,应译为‘败’'”(dum singuli pugnant; universi vincuntur:While each is fghting separately; the whole are conquered)。'13'这个格言因为翻错了一个字,而意思刚好相反。胡适没圈点这个格言的原因,当然有可能只是他疏忽了,但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只看了中文翻译,由于这句格言错译的关系让他不同意,所以没圈点。
这些当时被胡适圈点,以及当时漏选、而日后极可能会被他圈点的格言,等于是胡适心路历程上的里程碑。我们如果把它们拿来对比,就可以发现留美以前的胡适,与留美以后的胡适,其实是有极为不同的地方。他在澄衷的《自治日记》里所圈点的格言,大多是属于传统修身进德的范畴。王安石“风吹瓦堕屋”那句偶然论的格言是一个特别的例子。那跟他从司马光、范缜那儿所启发而得的偶然论、无神论有很大的关系。至于那些他当时没有圈点的格言,除了塔西佗的“人自为战,则总军必败”,因为翻译错误,而没有被他圈点以外,其所反映的,都是他留美以后,思想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以后的新理念。这个对比告诉了我们什么呢?那就是,胡适在思想上的心路历程固然有其相当大的连续性,但重要的断裂性也同时存在。因此,我们要了解胡适思想形成、蜕变、成熟的轨迹,特别是从他青少年在上海求学的时代到他留美以至于回国的阶段,就绝对不能只根据他的《四十自述》。因为那是他建构出来的心路历程史,他有自己的选择与考虑;他要说的故事,与其说是青少年时期的他,不如说是要在青少年的他的身上找到四十岁的自己的胚芽。
胡适对修身进德的焦虑,可以说是到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程度。他在1906年3月18日的日记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夜间天气颇暖,辗转不能寐,一切往事皆来袭余心,益烦闷不可耐。自念当是心不安静之故,因披衣起坐,取节本《明儒学案》读之。每读至吴康斋(与弼):‘人须整理心下,使教莹净常惺惺地,方好。’,又,‘责人密,自治疏矣’,又,‘人之病痛,不知则已,知而克治不勇,使其势日甚,可乎哉?’等,窃自念小子心地龌龊,而又克治不勇,危矣殆哉!'14'
两天以后,他又在日记这里样责怪自己:
子舆氏有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耻之于人,大矣”。小子自念颇具廉耻心,惟名誉心太重,每致矫揉文过之弊,欲痛革而未逮也。每念孔子“学者为人为己”之戒,胡居仁“为学在声价上做,便自与道离了”之语,辄怵惕危惧不自已,记此所以自警也。'15'
胡适说,自己的毛病在于“名誉心太重”,或者用他当时常用的另一句话来说,是“太好名”。他3月23日的日记说:“程子‘学始于不欺暗室’一语,正是为小子好名之戒。”'16'有趣的是,不只胡适觉得自己好名,他二哥也这么说他。当然,这好名的症候,也有可能因为那疑心自己犯有“好名症”的人,一再自我“供认”以后,就变成了被“公认”的罪状。我们在本章澄衷学堂那一节,描述了胡适因为天热,自动取消班上的体操课,而跟澄衷的教务长白振民冲突的事情。他的二哥就以这件事为例,责备胡适好名。他二哥在信上规劝胡适说:“弟所以致此者,皆好名之心为之,天下事,实至名归,无待于求。名之一字,本以励庸人,弟当以圣贤自期,勿自域于庸人也。”'17'在这封信里,他二哥一方面用了“庸人”这么重的字眼来责备他,但另一方面,又鼓励他要“以圣贤自期”。两天以后,5月20日,胡适从学校回到他们家在上海开的店,他二哥又当面告诫他:“二兄为予言好名之病,复以朱子《近思录》授予,命予玩味之,谓当择其切于身心处读之,其‘太极’、‘无极’之说可姑置之也。”'18'
胡适发现自己除了好名以外,又有严于责人,疏于治己的毛病。他在1906年4月16日的日记里说:“予喜规人过,而于己之过失或反不及检点,此为予一生大病。千里师尝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相勖,顾虽深自克制,犹不能克除净尽矣。康斋曰:‘责人密,自治疏矣’。呜呼,此言吾其朝夕置之脑中也。”'19'胡适说他好于规劝别人,恐怕确是实情。他在4月8日的班自治会上提议:“每人各备一册,半以记己过,半以记人过。”胡适在日记里说,这个提案“蒙会众赞成,遂实行”。'20'胡适不但坐而言,要大家用本子把自己与别人的过错写下来,他还起而行,付诸行动。在他提这个动议的前四天,他就已经规劝过一个同学,说他犯了懒病。意外的是,那个同学承认他懒,但是他反过来规劝胡适的话,却使胡适自己震撼良久。胡适在日记里描述了这件事:“曾文正‘百种弊病皆从懒生’云云,实具至理。友人郭君虞裳粹于国文,性极聪颖,惟有懒病。予尝以‘精神愈用则愈出’之语相勉。郭君答予以‘君崇拜此语诚是,但恐君他日将坐此而促其寿命耳’。余闻之,心为之震动不已,徐思之,盖至言也。”'21'
即使胡适真的好名、喜规人过,他最严求的还是自己。澄衷《自治日记》5月2日印的格言是程颐的“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胡适在圈点了这句格言以后,在日记里说:“余平时行事,偶拂意,则怫然,怒不可遏,以意气陵人。事后思之,辄愧怍无已,盖由于不能克己之故,即程子所谓‘为气所胜、习所夺’也,后当深戒之。”'22'胡适越反求诸己,就越发现自己问题越多。他在5月22日的日记里说:“予一生大病根有三:(一)好名、(二)卤莽、(三)责人厚。未尝不自知之,每清夜扪心,未尝不念及而欲痛改之。阳明云‘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噫,骍也,乃竟欲见呵于子王子欤?”'23'
胡适在上海求学的时期,虽然已经受到了维多利亚美德思潮的浸染,他的整个思想、价值体系仍然是传统的。从某个角度来说,维多利亚的美德适足以用来重新诠释传统价值、赋予其新生,乃至于巩固他对传统思想文化的信心。他在6月5日的日记里说:“偶读《学记》,至‘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句,未尝不生大感触。夫本校教员有不藉记问之学而足为人师者乎?无有也。学堂且开预备室以使其记问。呜呼!真人师哉?昔二兄言中国文学三十年后将成为绝学,吾始闻而疑之,今观乎今日之为人师者而大惧,惧吾兄之言或果验也。”'24'记问之学,居然可以致使中国的学术成为绝学,这在在显示了胡适心目中的学问之道是传统的。他在这本日记内页写下陆九渊的“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他也”这句作为自警的话,是在当年农历五月,也就是阳历六月底以后。换句话说,是在他写说记问之学会使中国的学术成为绝学以后。这是胡适从尊德性作道问学的最后阶段。留美以后,他在美国的所学所见,将会彻底地挑战他这个传统的学术、思想、价值体系。他对基督教的兴趣,他几乎成为基督徒的事实,其所反映的,就是传统修身进德体系对基督教道德体系的全面臣服;他在美国所渐次发展出来的中西考证学的汇通,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其意义,就是从尊德性作道问学的土崩瓦解。
'1' 有关胡适《澄衷中学日记》的印刷格式,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页157。
'2'《胡适日记全集》,1:22。
'3'《胡适日记全集》,1:26。
'4' 胡适,《时闻》,《胡适全集》,21:50。
'5'《胡适日记全集》,1:16。
'6' 胡适,“Address at the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胡适全集》,36:202203。
'7'《胡适日记全集》,1:22。
'8' 此则卡陀的箴言是烦请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室的邹新明先生扫描提供的,由邹先生在2009年11月9日电邮寄给笔者。特此致谢。
'9' 此则法国俚语是烦请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室的邹新明先生扫描提供的,由邹先生在2009年11月9日电邮寄给笔者。特此致谢。
'10' 胡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页23。
'11' 胡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页33。
'12' 胡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页47。
'13' 胡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页50。
'14'《胡适日记全集》,1:4。
'15'《胡适日记全集》,1:5。
'16'《胡适日记全集》,1:6。
'17'《胡适日记全集》,1:31。
'18'《胡适日记全集》,1:32。
'19'《胡适日记全集》,1:18。
'20'《胡适日记全集》,1:14。
'21'《胡适日记全集》,1:12。
'22'《胡适日记全集》,1:23。
'23'《胡适日记全集》,1:33。
'24'《胡适日记全集》,1:43。
爱国
胡适所崇尚的维多利亚时期的美德之本,一言以蔽之,就是爱国。他从1908年底到1909年初,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一系列四篇《白话》论说:《爱国》、《独立》、《苟且》与《名誉》,就是最好的例子。很明显地,这四篇文章的论点,都受到《真国民》的影响。这其中三篇,我们都已经先后征引过。《名誉》这篇,我们在第二章讨论胡适的社会不朽论时征引过。如果丰功伟业可以使人不朽,荣誉心就是它的促因。荣誉心是维多利亚时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