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任何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信任何人-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意场上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对手和合作伙伴。原本是同患难的朋友,遇到他自己的私利时,常常会因为此而产生芥蒂,进而心生不满,勾心斗角,把你出卖了以后你还蒙在鼓里。

    的确,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即使是好朋友,也很有可能是你的敌人,他会为了利益而出卖你。

    走任人唯亲之路时要防心

    有这样一家民营企业,经过诸多磨难的考验,终于达到3。5个亿这样可喜的营业额。然而好景不长,在大家陶醉在这喜悦中还没醒来时,业绩竟一落千丈的下滑了。这并不是偶然,也不是有人图谋不轨,而是他们任人唯亲的选人行径把企业勒下了悬崖。原来这家企业抓生产的是一家之主,而老婆则是管市场的,小舅子也一身兼三职,采购、供应、财务全包。依此看来,他们不仅很难得到外部社会的信任,想取得内部员工的信任更是天方夜谭。这家企业业绩如此不稳,与企业的业务骨干队伍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任人唯亲”是指在任用下属与合作者时,以对象和自己的亲密程度为依据,任用亲属、亲友和亲信。如果说“德”和“才”是任用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亲”则指的是用人者和任用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用人者的角度说,“亲”的因素离自己最接近、最可琢磨,所以他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这一因素来选择下属。这是人难以突破的局限『性』。

    任人唯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限制了人才选择的视野,使有“才”、有“德”者得不到平等地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易于在用人者周围形成阿谀奉承和拉帮结派的风气,培养出一批庸碌无为的“小人”。由此可以看出,晋商们不用“少爷、舅爷”有其先进合理『性』。

    一个管理者只要能以宽广的胸襟去管理企业,不讲私情,任人唯贤,个人非但不会失去什么,反而更能获得员工的欢迎和支持。管理者一定要明白,一个人的眼光有多大,事业才有可能做多大。沃尔玛就是最好的例子,沃尔玛家族拥有者从来不去公司,但沃尔玛整个系统还能够有序地运转,靠的是一套完善的流程和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家族企业的某些特点是相同的,做法也是相近的。不用多说,任人唯贤是个原则,任人唯亲也是个原则,相比之下,后都永远没有前者受人欢迎。其实,细细琢磨,原则有高下,原则有时也不无弹『性』。俗话说,细节容易出魔鬼。任人唯亲肯定是靠不住、有违公正的。企业要发展,就需要改变“子承父业”这一传统,企业管理的接力棒并非一定要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世界先进的家族企业往往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这样还可以解决家族企业矛盾。

    因此,晋商用人“不用‘少爷’、不讲私情”,是现代的家族企业可以借鉴的良好楷模。

    感悟:

    防人之心不可无。朋友也好,亲人也好,在商场上,讲的是规则,是实力,是智慧。在利益的天平上,每个人的心都会变得很脆弱,随时都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上,时刻为自己披上一件“保护衣”,时刻提防身边的人是最为重要的。

    3。铁哥们儿不一定真铁

    在这个无硝烟的战场,使人感到窒息,虚伪、现实、利益充斥着整个商业化的世界。作为一个商场中人,更需要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结交朋友就需要各式各样的应酬,要应酬自然就离不开喝酒,所以就会结交很多酒桌朋友。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朋友就是铁哥们,讲义气,不会背叛。殊不知,在这个无硝烟的商场里,铁哥们也不一定铁,每个人都会以利益为重。

    酒肉朋友并非真正的朋友

    在生意场上,谈生意要喝酒这是避免不了的,在一起喝酒的当然也会成为“酒友”了。刘刚是一家做快速消费品代理公司的总经理,人很讲义气,经常和客户喝酒、聚会,每次“先交朋友,后做生意”不离嘴,因此就结交了许多酒肉桌上的朋友。大家知道刘刚的『性』格,也愿意结交他这个朋友,刚开始刘刚的生意确实红火过一阵子。但此后几年,公司规模一直做不大,而且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公司的其他人劝他,不能只和朋友做生意,这样做不大,并且,酒肉桌上的朋友并不见得那么可靠。他听了,不但不接受,而且很生气,觉得这些人是在诋毁自己的朋友,将人家训斥了一顿。后来,应收账款太多了,公司现金流快要断掉了,他只好亲自出马,找这些生意上的朋友催账,发现有些公司已经不在了,人也找不着了;有些公司又推来推去搪塞他,说不久就给他汇款。他想都是朋友,不会骗他的,但是左等右等,款也不到账,再问,人家公司前不久注销了。最后,刘刚的公司破产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刘刚很困『惑』:难道相信朋友错了?

    不是相信朋友的错,而是因为金钱不能买到真正的朋友。有钱的人可能比没有钱的人交友广阔,但只有“真心相对,肝胆相照”的才是的知己。“酒肉朋友”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他们只会在你身上打主意。比方说,当大家各自拥有一个苹果的时候,“酒肉朋友”只会想办法连你那个也夺去;但若是真心朋友,即使只剩一个苹果,也会共同分享。

    所以,我们应该牢记那首《戒酒》歌中的话“都说是人逢知己千杯少,危难时酒肉朋友见过谁?”。更要明白:酒杯桌上的朋友,如同拿在手里的假币一般;酒桌上的友情,往往像喝酒一样。当时酩酊大醉,但是一夜就醒。

    酒桌上的朋友,有酒有肉,喝酒吃肉时是亲哥蜜姐、至爱亲朋;无酒无肉,没有酒酣耳热、佳肴果腹,便乏了这份激情。当然,这份酒肉激起的亲密友情,往往仅限于酒桌上。离了酒桌,山盟海誓、豪言壮语就一股脑儿地忘在身后。酒话如同疯言痴语,明白人都知道,说得越慷慨激昂、越斩钉截铁,越是一钱不值,千万不能相信他们,从而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朋友。

    在商场,会认识很多朋友,如果用茶来比喻,酒肉朋友不过普通茶叶,随处可见,我们不必观『色』,闻香,品味,只为大口地喝上一杯,解一时的口渴。但真正的朋友如同这杯中的竹叶青,清淡却香气隽永,不一定时时刻刻在你身边,但你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他的香气。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然而,酒肉朋友中能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呢?况且,朋友之间一旦掺杂很多的利益关系,特别是酒肉桌上,就很难会有很纯的朋友了。

    利益当前,没有友谊

    金蝶在2005年年初,还自称是微软“在中国最重要并具有特殊意义的合作伙伴”。而微软之父盖茨在“微软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日”活动上新自演示金蝶k/3。net的产品,更是把金蝶与微软的关系引上了顶峰,市场一度传闻“微软有意收购金蝶”……金蝶与微软,曾经是如此的缠绵。然而还没过半年的时间,金蝶就“倒戈相向”,毅然离开微软。net平台的研发,转而把微软死对头sun的j2ee平台奉为转型的方向。

    自1996年起,金蝶与微软就开始合作,当时金蝶是国内第一个推出windows版决策支持『性』财务软件;1999年金蝶又第一个基于微软dna架构采用三层结构技术的k/3erp系统;而对于微软,net平台的开发,金蝶更是已经投入超过3000万元的研发款项。从这里可以看出,微软之于金蝶,无异于根之于木,水之于鱼。而金蝶之所以如此弃末背源,绝不会是一般的“感情伤害”能使之然。

    所以说,在利益的前提下,友谊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有友谊也是在尊重利益的基础上的友谊,那是市场友谊。正如前英国首相迪斯雷利所言“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生意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利益交换,这和人要吃饭鸡要啄米一样简单。在利益的面前,是没有朋友的。战败者的选择只有收拾残兵败寻找另一处资源而已。在日本的企业界有这样一句名言:“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由此看来,金蝶这次与微软“离婚”,并不是不道德的。

    要明白,在这个利益化的商场中,只有合作伙伴,没有敌人,只有竞争对手,没有道德良心,只有利益驱动。没有利益的存在,友谊是经不起考验的。

    其实,不仅仅在企业中如此,小到个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商场中人,可以说有大部分朋友都是在谋取共同利益的过程中结交的,利益越一致,关系越深厚。尽管人与人之间有各种矛盾,但利益的凝聚力会使双方去磨合、修复,自动寻求平衡。

    朋友是一个多好的词汇,当它与利益放在一个天平上的时候,不用多想,一定是往利益的一边倾斜,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正是因为利益,朋友变成了仇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也正是人际关系的缩影。人之所以需要聚在一起,过社会化的生活,是因为人们需要彼此的帮助和支持,有时是物质的,有时是精神的,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了,友谊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儿时的好友,如果谈的都是往事,难有新的火花,久而久之,关系也会淡化。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不是否定友谊的存在,而是探讨一种使其更长久、更丰富的途径。

    感悟:

    现实中,往往朋友是最容易不讲规则的。因为是朋友,碍于情面,很多规范也都简化了、省略了,人情代替了一切;一旦出问题,利益摆到桌面上的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生意没做好,朋友也没得做了。所以,“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越是朋友,越要将规则定在前面。要知道,在利益在前,友谊是经不起考验的。

    4。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时候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就像你在夜幕的霓虹灯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所看到的颜『色』和白天时看到的颜『色』绝对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仅仅是假象。就像我们抓河中的鱼,总是觉得它离水面很近,但当我们以眼睛判断的位置去抓他们时,却往往空手而归,阳光的折『射』给了我们错误的直觉。在商业中更是如此,陷阱上面总是布满了『迷』人的鲜花,让你一脚踩空还喜不自禁。

    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容易认知失误,造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刑警们如果看到的只是事故现场表象,就很难去逮捕逃犯归案;商人如果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就不会轻易地赢取利益。他们依靠的不仅仅是眼睛,更重要的会思考的大脑,智慧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包括感官和直觉。

    不要被假象『迷』『惑』

    以前有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丈夫常年在外经商,妻子则在家守候。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丈夫突然很想念他妻子,算算自己也好久没有回去过了,就决定回家探望探望。他冒着严寒一路奔波,终于赶到了村口,村里各家各户点燃的灯光让他更感觉温馨,他想自己的爱妻这时候也已经点着了灯盏,于是又加快了脚步。

    但是,当他到了家的大院门口时,却看到了让他伤心欲绝的画面:从窗口里映出了他日思暮想的妻子正与一个男人在吃饭,他看到妻子还欢快地夹菜放到了那个男人的碗里。他再也不想看下去了,他不敢想象自己心爱的妻子会对背叛他。他想不通为什么,但再也难以继续往家走,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冬日的寒气沁人心脾,也冷到了他的所有骨头缝里,他飞奔出村,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转眼之间他已经成为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想想自己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但心中却永远有个令他心痛的结。他不想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他要打开那个心结,要看看那个男人到底是谁,于是他又回到了当年的家。这时候他的妻子也变成了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她一脸的倦容,孤独地一个人生活着,看到妻子这样他突然感觉心好疼,因为曾经自己是那么的爱她。但令他不解的是,为什么妻子一个人孤苦生活呢?当妻子看到了自己日思夜盼的丈夫终于回来了,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泪流满面,说这么多年一直在默默等候着他,问他为什么一走了之,直到现在才回?他又想到了那一幕,就质问妻子,妻子听后身子突然踉跄了一下,她悲苦地说那个男人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弟弟,只不过是来探望她……

    丈夫心里突然涌上来万千滋味,他大哭,抱着妻子久久不愿分开……

    很多时候,人们的思维都容易形成一个定式。他们总是认为,眼见为实,亲眼看到的就是真的。殊不知,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像这对夫妻一样,丈夫一时的鲁莽造成了一对相爱的人几十年的相隔,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呀!如果当时他能够上前问清楚,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根据上面的故事,我们是否该好好斟酌一下,这祖先的经验之谈是否真得是正确的无可挑剔呢?眼睛看见的未必就是事物的真相。

    生活中如此,商场中更是如此,如果你只是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那么类似的悲剧将会不断地上演。因为,商场中是利益至上的,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取,很多人都会故意制造一些假象来『迷』『惑』对手。如果不用理智去战胜这种错误的认知,就很难去用心胸来包容,结果往往做出令自己痛不欲生的决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很早就有这样的辩论:当人身处不同的位置时,所看到的景象也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千万不要只凭自己的认识习惯来判断一些事实,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局限于思维,不要太早下定结论,要用我们智慧的头脑去验证这一切,这样就不会因误会而遗憾终生了。

    商场中如果你过分地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