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年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炸年糕-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宣哄儿子,说给你买小马,让你骑小马玩,咱不骑驴了。
父子两个乐的都快把房顶给掀了,宋佳期在一边忍了又忍才把扫兴的话给咽回肚子里去。宋大海在过年时再三交代过她,不能在男人兴头上扫他的兴。
“你就由着他去做梦,反正等他看明白了,就不会再折腾了。”宋大海这么跟她说。
从那天起,唐宣就一直等着吴小将军提拔他,等啊等,一直没消息。他在营里坐不住,放假回来了又长吁短叹的。唐老太给他做了一堆新衣裳,就是怕他被吴小将军叫去了会在那些官家少爷中丢脸。
老太太每回见他回家都问:“你今天出去不出去?”唐宣要是说不出去,她就一副失望的样子。久而久之,唐宣就是不出去也宁愿躲在外头。
他们娘俩个胡折腾,宋佳期只管带着六六,一句话也不多说。
这么一日日过去,唐老太明白过来了,拉着唐宣说:“你个傻子!那吴小将军是什么人?人家一天多少事?怎么会记得你是谁?你还等着人家来巴结你不成?”
老太太这么一说,唐宣也大悟道,没错,应该他去巴结吴小将军嘛。可这会儿他发现这巴结也要有门路才巴结得上。
自从将军府变成了忠勇伯府,可能前来逢迎拍马的人太多,将军府的门槛一下子变高了。唐宣本来就不是什么要紧人,虽然他自认为跟吴小将军身旁的人都熟,还去吴小将军家喝过酒,但门房的人可不认识他是谁。
唐宣急得抓耳挠腮,要是再过半年,只怕吴小将军连他是谁都忘了。恰在这时,他在营里听说皇帝要给吴小将军过生日,顿时一蹦三尺高!这不是正瞌睡就送来个枕头吗?
他放假回家,进门什么都顾不上就把宋佳期扯回屋里去了。
宋佳期听了他的话,明白道:”你想借着这个机会给吴小将军送礼?“
唐宣点头,这半年来他一直想办法找门路,现在才见到机会,不免松了口气道:“过生日的时候一定有人送礼,到时人一多,门房也顾不上认识不认识。我也不用进去,把礼物放下就行。”
那这个礼物就一定要够贵重或者够显眼才行,这才能保证吴小将军能想起来唐宣。
唐家跟吴小将军府比几乎家徒四壁,除了家里藏的银子以外,别的什么古董字画一样也没有。
宋佳期思来想去,只有那几颗珍珠了。幸好都藏得好好的。她把墙壁再挖开,把珍珠从泥疙瘩里取出来,洗干净拿给唐宣。
唐宣拿走去配了个盒子,在忠勇伯府开门见客后就特地送了过去。门房见唐宣打扮的还算像个人样,虽然是一身的武夫味道,但忠勇伯府以前是将军府,来往的都是武将,所以对唐宣还算客气。
知道他是来给吴小将军送生辰贺礼的,特地拿出名册记下唐宣的姓名,然后恭恭敬敬的把他给送出去。
唐宣送完了礼回家后才松了口气。
“至少礼是送进去了。”他坐在炕沿上不安的攥着手敲炕桌。现在只等着看吴小将军还记不记得他这一号人了。
其实吴小将军这次的生日过得相当低调,没有大宴宾客,也没有请人过来好好热闹热闹。对外只说是吴将军才过世不久,家人仍然十分悲伤,所以吴小将军这次的生日就不大办了。
但因为之前皇帝特意提了一句,京城中的一些大臣还是送了礼物的,不过多数是让下人把礼物送过去,也挺客气的说知道吴小将军孝顺,所以也不用吴小将军再回访了,大家这么熟了,不用客气。
吴小将军坐在屋里看着自己的生辰贺礼,气得整个人都在打颤。这半年他在家里闭门不出,倒也不全是他自己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才躲在家里,而是他倒是想出去,可请谁谁不到,找谁谁不在,好像突然之间这京城里就他一个闲人,别人都忙得脚朝天没空理他。
一次两次不明白,次数多了还能不明白?
吴显到底年纪还小,气极了就在家里大骂,骂张将军、李将军忘恩负义,骂朝廷里的大臣趋炎附势。他心里想的还是等他日后得了权势,再让这些小人好好看看,他们将军府的威风!
卫氏从来不管他,要骂就骂,要生气就生气。反正都在府里,他怎么折腾都行。现在就是她在旁边将送来的生辰礼物一样样记下来,然后准备回礼,吴显在旁边黑着一张脸坐着,看着那些礼物倒不像是贺他生辰的,像是贺他的死期的。
卫氏拿起唐宣送的那个木匣子,旁边记的名字是没听过的人。再看那木匣子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最多值个二两银子。她打开瞧了一眼,十二颗龙眼大的珍珠,要说是好东西,就是品相不太好,都发暗了。
她拿给吴显看,“这人你认识吗?也不知道是哪个落魄的送来的,大概是家里以前存的好东西,这会儿不知道从什么老箱子里翻出来送过来的。”她拿起一颗瞧了瞧,道:“也只能送去磨成粉用了,做簪子什么的可不能看。”
吴显见过的人不多,先把以前认识的姓唐的官家少爷都回忆了一遍后,发现不认识这个人。
“谁知道这是谁?”顺手就把匣子给扔了。剩下的礼物也不看了,吴显站起来气哼哼的走了。
他去院子里耍了一会儿枪,舞了一趟拳,浑身是汗的回屋换衣服,然后就坐在书房里翻兵书看,一边对着沙盘演练。他这一辈子唯一算是亲历的战场就是三年前的那一场,虽说打了三年仗他连一百个兵都没带过,但每时每刻的战报却是活生生的,家将们当着他的面排兵布阵也是他亲眼看过的。
他对着兵书,回忆着当时的战况,想着如果是他带兵上场,那他会怎么打?如果敌军设陷阱,他要怎么办?
卫氏听说他在书房里布阵,就不让人去打扰他。
吴显从白天一直看到晚上,旁边的丫头点了灯他也不知道。直到敲过三更,他才揉着发酸的脖子放下书站起来。
“摆饭吧。”他坐下来,丫头们把晚饭给他端上来,他一边吃一边脑子里还在转着刚才他摆的阵,放下筷子时唐宣这个人从脑海里蹦出来了。
当时吴显也是想上战场的,但也知道这些跟过吴将军的老将军们其实都不服气他,所以他才只但个虚名。
他有时也幻想自己的手下有多少多少兵马,多少猛将如云,如何用兵如神。
唐宣和其他几个人就是他当时从军营里挑出来的,他知道那些家将都看不起他,认为他是小孩子瞎胡闹,他们也不相信他有什么本事。
吴显想起唐宣,他当初挑中他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唐宣不像其他的兵那么邋遢,身上的衣服脚下的鞋都挺干净的,头发也好好的梳成髻,不像其他的士兵那样只是胡乱在脑袋后扎一下,像个乞丐。
后来发现唐宣挺会说话,他那时候年纪小,当然喜欢这种会顺着他的心意说话的。比起总是看不起他的家将,唐宣当然更像个兵。让吴显有自己是个将军的感觉,而不是个摆设。
后来家将把唐宣的事打听完了告诉他,他又觉得这人不可信。家将们说唐宣在娶了宋家的女儿之前什么都没有,连他在京城里的房子都是成亲之后买的。宋家的女儿年纪大了,一直嫁不出去,听后说还是个瘸子。
唐宣跟宋家的女儿成了亲后才有了房子,还把在家乡的老娘接了过来。这么一看,吴显当然认为唐宣不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而是个小人。
直到现在吴显还这么想,可他不像以前那么看不起唐宣了。他觉得,其实唐宣这样的小人还是有好处的,毕竟小人是可以被收买的。就像他们现在的将军府,自从换上了忠勇伯的匾,就再也没有人敢登他们家的门了。
他知道现在那些人都在看他们家的笑话。
这时候唐宣这样的人就显得可贵了,因为他们还敢靠上来,而不是赶紧夹着尾巴逃走。
吴显在心里把唐宣这个人转了几圈,终于决定再见一见他。他现在手里没人,以前他可能看不上唐宣或宋家,但现在有比没有强。就算唐宣现在帮不上他的忙,多留一条人脉总是好的,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得上呢?
第49章
唐宣送了礼就在家里等,可左等右等也不见有人来。他心道怕是吴小将军早就把他这号人给忘到脑后了,灰心丧气的回营里去了。
他想既然这条路走不通,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大头兵吧。
这次出去打了三年仗,他们去的这些人毫发无伤,还能白得银子,这样的好事可是不多见,总有人来打听他们到底跟的是谁。
这些人也不忌讳,张口就说跟的是吴小将军。于是营里就有一阵子沸沸洋洋的说吴小将军如何如何好,后来让上面的人听到了,下令闭嘴,又打了几个人才没有人再传了。
唐宣向来人缘好,这次他跟着吴小将军的事也有不少人知道。很多人都认为他这次必定是要高升,要不就是要发财。
有人哄着让他请客,他也大大方方的掏钱买酒买肉请大家吃。等过年后,营里该升的都升了,该赏的都赏了,却没有唐宣的份时,其他人说什么的都有。
唐宣当时心思都不在这上头,又因为记着吴小将军日后会提拔他,所以不管是骂他的还是笑话他的还是说风凉话的,都能不当一回事。
人家就说唐宣这个人心宽,上面的也觉得他宠辱不惊,是个人才。其他的士兵见他没升官,还是跟他们一样,又围过来了,每天还是哥哥弟弟的叫,亲热得不得了,好像前几个月给他脸色看说酸话的人里没有他们似的。
现在他见吴小将军这条路走不通,再想起这三年除了偷偷带回家的那些金子,其他什么都没捞着,顿时不痛快了。
他是从家里回来后才一副死了老爹的样子的,营里的兄弟都问他是不是在家里跟媳妇吵架了?儿子生病了?老娘管你要钱花了?
唐宣没法说,只能苦笑。那些人就给他出主意,要是媳妇吵架,你就打她,儿子生病就要早点看,缺钱用兄弟借你!要是你娘管你要钱,让她找你媳妇要去!等两个吵起来了你再拉开就行了。
唐宣苦笑着听,一边说谢谢各位兄弟,唐宣记着各位的情谊了。
等唐宣再次放假回来,进家门前就在发愁,要是唐老太问起吴小将军怎么还不找他,他怎么跟老太太说?一面又后悔,不应该早早的把事情告诉她,不然就是不成也不会让老太太失望了。
他再想起宋佳期,觉得还是宋家的女儿懂事,她就从来不问他这些,到底比乡下来的老娘更沉稳些。
结果等他一进门,唐老太眉开眼笑脸冒红光的一把将他扯进来,回身紧紧关上大门,然后一路扯着他到正屋。
“娘,你干什么?”
“你看看,你看看。”唐老太欢喜的话都不会说了,她指着屋里炕上堆的东西说:“这都是小将军送给咱们家的!”
吴显回送的东西不算多,也不算贵重。给唐老太的是一尊一尺五分的观音像,两匹花色鲜艳的布,给宋佳期的是一对镯子,两匹布,给六六的是一副项圈,一把长命锁。
东西好不好是其次的,但对唐家人来说,这就像是皇帝赐下来的宝贝一样,就是张纸片那也要供起来!
唐老太从得了东西以后就坐不住了,那观音像好好的摆在桌子上不说,她一会儿给挪个地方,舀布来回的擦,就怕落了灰,还挺难得的教训六六不许淘气,不许摸观音像,更不许动它!
宋佳期看不惯,她觉得那观音像就真是皇帝老爷赐的,那也没有六六重要啊。他小孩子爱玩爱闹,真碰着磕着了,难不成还比不上那个观音像?不是金的不是银的,就是个瓷的!这就要捧上天了?
可她也只是把六六搂到怀里,不让他去蹦蹦跳跳的,话是一句没说。她记着王氏和宋大海再三交待她的,一是不能跟婆婆顶着干,二是不能跟丈夫顶着干。
唐宣见了东西也激动起来了!他还以为这事没戏了。
他急慌慌的要去将军府谢赏,老太太也急着给他舀衣服换,翻箱倒柜的舀东西。
宋佳期把六六给孙婆婆带着,领着招弟烧了一大锅水,干脆让他洗了个澡,头发指甲都洗干净收拾好,再换上那些好衣服。
唐老太亲自给儿子舀衣服和鞋,还给他梳头,幸好他的头发现在刚刚好长过肩,老太太使出自己给村里的新嫁娘梳头的本事,硬是抿得一根乱发没有,全都整齐的在头上盘了个髻,宋佳期在旁边扮贤惠,舀着自己的梳子镜子胭脂盒问唐宣要不要用。
最后唐宣出门的时候,宋佳期都蘀他累。
唐老太也不急着吃饭了,就坐在屋门口盯着大门,像是打算等唐宣回来。宋佳期先把儿子喂饱了,再端着饭菜哄婆婆吃一点,然后才是自己。
她跟孙婆婆躲在西屋吃饭的时候,没忍住抱怨了一句:“这家人都想当官想疯了!”
孙婆婆哄六六睡觉,给这个当娘的使个眼色要她小点声,慢悠悠道:“男人都这样。我还记得你爹他们刚在这里安家的时候,你爹他还想着当将军,日后带兵打回老家,把当初把他们撵走的人都杀了呢。”
她长叹一口气道:“都一样啊。谁不想当大官呢?”
宋佳期能明白孙婆婆的话,但还是没想通。她死过一次,再活过来后就想着天天吃饱穿暖不受罪,没病没灾的过到一百岁,她这辈子就算知足了。上辈子她就像棵刚抽芽的苗,没开花没结果,没长大就死了。
所以她一直觉得,人什么时候死真是说不准的事,要是把人生给排个时间表,把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再死才能放心闭眼。
上辈子她只顾着浪费时间玩了,其他一事无成。要是她早知道自己只能活二十几年,她一定不会虚度任何一天。
她现在就觉得唐宣和唐老太都是让眼前的东西迷住了。
孙婆婆见她仍是没想开的样,劝道:“你也想想看,他这么费力到底是为了谁?他一回来就把那什么都偷偷给你,他要当官,还不是为了给你和六六好日子过?”
宋佳期听了就像当头一棒,这才转过弯来。
“……那就由他去闯吧,反正我已经嫁给他了。”说是这么说,孙婆婆却见她扭过脸去就笑盈盈的轻轻拍着六六哄他睡觉了。
唐宣到了忠勇伯府,先在门房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才进去,吴显也只是见了他,说声多谢费心,那礼物很好,我娘很喜欢,还说要多谢你。
其他一句没多说,也没留唐宣多坐一会儿就让人领他去给卫氏磕头。
唐宣本来想见了吴小将军也要好好表一表忠心,或者问候吴小将军一声,或者说两句去世的吴将军的威名。打了一肚子腹稿,一句没用上就又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