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300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儿童多动症300问-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但不要因此而中断,以后可逐渐减少或消失。
(3)形成新的行为:要求孩子塑造一种新的行为,但要有一个过程,不要操之过急
如何用教育疗法治疗多动症?
教育疗法是通过争取医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进行教育,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鼓励为主:要有正确的态度关心爱护患儿,理解他们不正当的行为是出于病态,只要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与鼓励。
(2)教育方法要切合实际:对患儿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订过多清规戒律和繁琐的条律,对不正当的行为应用善言相劝。
(3)训练规律生活:对患儿起床、吃饭、游戏、学习、入睡都要形成规律,不要过分迁就,使他们在生活中受到锻炼。
(4)教育疗法要循序渐进,要根据患儿年龄和各种情况,逐渐加强与提高,应注意避免脑力和体力的负担。
如何对多动症进行综合治疗?
通常我们所说的综合治疗,即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教育疗法等等在内的治疗方法。此介绍儿童心理咨询部针对多动症所采取的综合治疗措施,即设立特殊的教育学校。凡是家长和学生自愿接受综合治疗者,通过一定的入学手续,每星期日上午,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可以到特殊学校进行为时半天的特殊教育。具体内容包括:①对学生进行特殊教育: 以复习一周内课程为中心,采用培养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为重点,使这些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能适应学校环境及克服心理卫生问题。②对家长进行集体咨询,或进行家庭治疗:主要是指导家长,掌握儿童心理及运用儿童的学习心理,去帮助子女适应学校及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克服心理障碍。③对患儿进行个别心理治疗:利用学校特殊的课前、课后和课间休息时间,对个别学生的情绪障碍进行心理治疗。④根据病情需要,配以少量药物。
多动症的预后如何?
通过30多年来世界性的广泛研究,特别是一些追踪10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对多动症的预后,已有了较详细的了解。较早期的研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动症为自限性疾患,成年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另一种则认为,多动症预后不佳,到青少年和成人后仍有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冲动任性、人际关系不良等等。近10年来的研究,分别研究单纯多动症、多动伴品行障碍及单纯品行障碍的预后。国外有人对20例3岁时考虑有多动症的患儿,每两年追踪1次至15 岁,共追踪12年,发现其中仍有10例有问题,2例仍诊断为多动症,其他8例为各种行为、情绪障碍或认知问题——如阅读困难等。另有人报告追踪50例男性多动症,至青春期以后(16~23岁 ,平均年龄18。3岁),发现50%有DSMⅢR诊断的精神障碍,包括注意障碍等等;其中30%有两个以上的DSMⅢR的诊断。总之,现代的研究也提示本症预后并不乐观,约半数以上成人后仍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问题。
多动症儿童的血型分布有何特点?
魏瑞陶等通过对106例多动症儿童的血型分布调查,结果发现:B型患儿47例,占44。34%;O型31例,占29。25%;AB型15例,占14。15%;A型13例,占12。26%。据日本人报道,B型血型的人性格是:我行我素,最怕受约束,随心所欲,较为大意,丢三拉四,固执,顽强,任性,情绪多激动,在与别人谈话时时坐时立,手足不停,常给人以坐立不安的印象。这些表现往往在幼儿期也可显露出来,似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而上述调查106例多动症患儿血型分布以B型患儿占第一位,故是否B型多动症患儿的某些临床表现与血型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
多动症儿童的骨龄较正常儿童有区别吗?
据徐勇等报道,通过54名多动症儿童和54名正常儿童骨龄的对比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骨龄落后于正常儿童的骨龄。儿童的骨骼年龄是根据儿童的骨骼钙化程度来确定的,它不仅能说明儿童骨骼的发育成熟水平,而且能反映全身发育(包括大脑发育)的成熟程度,因此,骨龄目前被认为是反映个体儿童身体发育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通过对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骨龄的比较,发现多动症组儿童骨龄落后的人数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说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可能与其发育成熟水平较低有关。
多动症患儿与正常儿童甲皱微循环检测对比有何不同?
王立华等通过对多动症患儿50例与正常儿童15例的甲皱微循环的对比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的甲皱微循环较正常儿有显著差异,其主要表现为:血管异型管袢增加、开放支数减少,管袢长度变短及血管周围情况的改变,如渗出增加,视野不清等以及管袢顶部瘀血等皮肤循环灌注不良的表现。这与国内学者报道的中医“气血虚”、“血瘀”的理论相一致。与多动症脏腑功能不足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形神不足”的证候特点相一致,另外,部分多动症患儿有产伤、颅脑损伤史或气虚等因素,与“血瘀”的微循环改变也基本吻合。
血浆生长抑素、β内啡呔与多动症关系如何?
赵亚茹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3例多动症患儿的血浆生长抑素和β内啡呔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对照组32例正常同龄儿童作比较,结果发现:病例组血浆生长抑素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对照组,血浆β内啡呔含量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血浆生长抑素广泛分布于脑内,在神经系统内主要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脑室或海马内注入血浆生长抑素具有全面觉醒的作用,脑的觉醒是注意力集中、学习、记忆的前提,有人认为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是脑觉醒障碍,而上述病例组血浆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果,支持脑觉醒障碍的病因学说。
β内啡呔为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动物学习、注意、活动等功能的调节,并具有抑制苯丙胺所诱发的动物多动症的作用。本组患儿其血浆β内啡呔与对照组无差异,可能为β内啡呔的水平相对不足,需要较高浓度才能抑制多动症的症状。国外有人认为,多动症患者体内的β内啡呔水平不能在学习时升高,而这种β内啡呔的升高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不具备这种先决条件则可能使儿童出现多动症的表现。
“脑活素”可用于治疗多动症吗?
有人用奥地利产脑活素对多动症儿童进行穴位注入观察治疗,认为该药对多动症临床控制症状有效。
脑活素是一种脑蛋白水解产物,是无蛋白质的标准化器官特异性氨基酸混合物的水溶液,具有改善脑代谢的功能。具体地说,脑活素能越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的神经细胞中;含有神经递质本身;含有生物胺及神经递质前体;具有记忆功能肽类的组成成分等功能。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多动症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枢神经元之间突触间隙处某种神经递质的不足,故而脑活素用于治疗多动症便有了较充分的理论根据。
如何对多动症患儿进行校内治疗?
目前,有作者提出对于智能正常而学习困难的小学生要考虑到多动症的可能性。据国外某些地区的报道,小学生发病率为4%~10%。故国内许积德等提出校内治疗的建议,即由每班教师每晨(必要时中午)集中发药治疗,观察药效,并针对患儿的特点及以往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医师应主动了解治疗效果,并综合患儿、家长及教师的反应(如药物的副作用),调整药物的剂量、改换药物或停药。这样,几方面互相配合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用“脉图法”研究多动症?
“脉图法”是采用CDE型血液循环动力学检测仪(简称脉图仪),按操作规程获得左关脉的脉图参数值。
邓慧英等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3版对多动症的诊断标准,选取了多动症70例,与同群体中随机抽取的66例正常儿童作对比,全部测得7项血流动力参数值,并对两组计算结果进行“t”检验,之后发现,多动症与正常儿童比较,交感反馈系数升高 (即亢进),副交感反馈系数降低(即减退),从而提出小儿多动症的病机之一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减退为多见;并通过反映心肌收缩力的3个指标 (射流压力时间常数、喷血压力、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均降低,提示缺钙可能是多动症的病机之二;此外,又通过2个与微循环有关的指标(综合反射系数和血流平滑度)均不正常,综合反射系数患儿较正常儿高,而血流平滑度又比正常儿低,提出了多动症的病机之三是与微循环受损有关。
如何用“中医计量诊断”判别多动症?
肖代齐等报告了多动症中医计量诊断的研究结果。他们应用二值回归方程,对多动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综合处理,确定了计量诊断值,经过临床验证,符合率为98 68%,他们认为,此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实用价值。
二值回归方程:Y=a+Σ0 20i=1bixi
确定临界值Y=0,把实际观察得的X1,X2……X20的值代入上方程中求Y值,用求得的二值回归方程判别观察对象。
上公式具体为:(中医诊断公式)
Y=a+(bix1……bix20)
当辨证要点的指标为阳性时,xi为1,辨证要点表现为阴性时,xi为0,a=1 0为常数,将辨证要点的项目,在表中查出回归系数bi,代入公式,结果:若Y>0为正常值,Y<0为多动症患者。
对多动症患儿应如何护理?
对多动症患儿,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治病的信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制力;第二,要注意饮食营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家长和老师要多体谅、关心患儿,对其微小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切忌简单、粗暴或过分迁就;第四,在治疗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或决定停、换药,注意坚持治疗,不要让孩子擅自终止用药。
如何对多动症的父母进行心理治疗?
父母对多动症患儿治疗的态度、方法,常常是多动症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关键。因此,要教育父母认识患儿症状的性质,共同分析可能促使症状持续的环境因素,以及治疗的原则。诸如: 学习帮助患儿避免过度兴奋、激动及过度疲劳,正确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建立生活规律;学会帮助儿童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等;克服简单粗暴、过分溺爱等不良教育方法。国外有人提出将父母与儿童间的相互关系及不适应行为进行电视、磁带录像,然后再放映出来,让父母能更清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对患儿进行帮助。当父母有病态心理时,应给予父母个别治疗。特别当患儿成了家庭中的“替罪羊”时,则对这类父母的心理治疗,更成了治疗儿童的关键问题。
家长应如何对待多动症的孩子?
作为多动症孩子的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得了多动症和得了其他病一样,虽然表现不同,但和其他病儿一样需要关心和体贴。不能误认为小儿的病态是“不学好”、“故意捣乱”等。更不能因为孩子那些不受欢迎的病态行为而动辄责打,否则加重了患儿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更差,长此下去,患儿的症状势必加重。
对于医生认为需要服药治疗的患儿,家长应当按医嘱给其服药并仔细观察其反应,并将服药后的情况如实反映给医生。因为医生主要是根据父母提供的情况来判断服药的效果和进行药物或剂量的调整的。
孩子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如防止感冒和过度疲劳,避免嘈杂的环境、不适宜的责打等,保证充分的睡眠。如有食欲减退,可改为饭后服药,并适当加餐和增加营养,故家长要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在家中感到愉快和温暖。平时要让患儿过有规律的生活,制订作息制度,让他们按时起床、就餐、就寝等等。
对于服药治疗的患儿,家长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无论是服西药还是中药,均需一定的疗程,家长务必与医生配合好。
学校老师应如何对待多动症的学生?
作为老师,应当给多动症的患儿多一份关心和帮助。比如,为了便于督促,可把他们安排坐在第一排,这样在老师的不断督促和指导下,他们不适宜的行为相应减少;可组织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打乒乓球为例,一方面可使他们过多的精力得以疏泄并学习遵守一定的规则,另一方面打球必须集中注意力,平衡身体,协调动作,对改善他们的病症很有好处。但应当避免剧烈竞赛的体育活动。
作为老师,还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要歧视多动症儿童,不能在其他同学面前羞辱他们,更不能把他们赶出教室或学校。否则,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引起情绪波动和敌对行为,甚至自暴自弃,失去纠正病态行为的信心。
多动症儿童一旦有了进步,老师应给予表扬,使患儿增强信心,逐渐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和正常行为。
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如何调节?
由于多动症患儿大多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证候,因此,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之品,以免更耗阴精,更助阳亢之势。对于多动症的不同证型,可采用相应的饮食疗法。
(1)百合、甘草各10g,大麦30g,红枣15g,加水适量煮水服,1次/日,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或以猪脊髓,淡盐蒸服适量,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之多动症。
(2)龙眼肉500g,白糖50g,将龙眼肉放碗中加白糖,反复蒸晾3次,使色泽变黑,将龙眼肉再伴少许白糖装瓶备用,每天服2次,每次4~5颗,连服7~8天,或芡实100g,甘草18g,大枣15枚,水煎服每天早晚分服,连服数天。适用于心脾气虚之多动症。
(3)竹笋15g,荸荠9g,红糖适量,水煎饮汤,每天1次,连服。适用于湿热内蕴、痰火扰心之多动症。
多动症有哪些预防措施?
多动症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而多动症的表现是一组症候群。目前西医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脑神经递质代谢、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