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级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四级簿-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伦敦南邓水晶宫附近的一套公 寓里。故友重逢,共享外卖的比萨饼,边吃边叙别情,珍妮说起往啊,总觉得 给大家添了麻烦。其实,她静思当年往事,总也想不起那段苦痛的经历。我想, 忘掉那一切倒是件好事,何必时常挂念,多受难忘的折磨?珍妮两口子现已迁 居伦敦西区,已有三个子女。 塞拉利昂标志着我个人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从事拉沙热项目研究是 1985 年到 1990 年间的事。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嗣后每年都去那儿一两次, 住上一段时间。有时与乔同去。每去一次,都发现当地又发生了同上次不同的 变化,变好的不多。1990 年去的那次,刚到就看出塞格布韦马变了模样。但是, 对它的变化规模和程度,都是直到当天晚上回到镇内时才知道些眉目。

    那天傍晚,我正在临街的一家小酒吧里坐着,不是埃迪酒吧。埃迪早已离 去了。一般说来,街上应该是熙熙攘攘,乡亲们从田间归来,忙着采购。当地 的孩子喜欢拥在酒吧周围,围观我们这些老外。他们叫我们“pumwe(白人佬)”。 爹娘不来赶,是不舍得离开的。坐在酒吧里,望哪儿,哪儿都是悠悠晃晃、蹈 蹈跳跳的牲口,无主的太多,鸡羊更成群。还有勉勉强强凑乎着上街跑上几趟 的车辆。所有这些构成塞格布韦马上下班高峰段的交通风景线。精彩的是司 机们的真功夫,瞧他们:个个左转右拐,前后腾挪,在这一堆活物缝隙中前进 的大好身手。别忘了还有路面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然而,具体到这天傍晚,街 上静得叫人寒战。连狗羊也无踪影,孩子们全都消失。仅有的望得着的不多几 个也是一脸紧张神『色』。即使偶而看我们一眼,眼神也紧张。看来就是要出事。 空气凝重、沉重,全然不是因为要下雨的缘故。

    突然,一辆军用卡车窜上山坡,开过坐落在一棵大树荫里的警察局面前, 惊起在树上营案的一群黄肚皮传巢鸟。等它们再次落下来护寞时,嗽耿声响成 一片。军车就在我和朋友们坐着的酒吧面前停住,打车上跳下一名军官向警察 局奔去,像是有什么必需解决的急事。军车上守着几个穿着完全不合身的『迷』彩 服的新兵,一脸惊恐地望着我们,个个冲锋枪在手,长弹盒上膛。顿时,整个 街面上一片惴惴不安的寂静。大家集中目光,等着看军车那儿的动静。过了 几分钟,军官回到车边,钻进连厢。军车起动,下坡,加速,走了。

    “一切太平,没事了,”我们说道。

    就这样,静静地过了一小会儿,大家好像是约好了似的,一起呼出了一口 气,又都活跃起来。我们把杯里的啤酒喝干,起身走了,没说话。当天晚上, 我还按以前的老习惯,一个人蹲坐在奥斯汀住宅外面那块高耸的岩石上。太阳 余热尚在,暖乎乎的,最让我感到称心惬意了。极目远眺,望得到潘古玛山峦 起伏处的一轮红球似的落日,在暮覆里仍然金光闪闪。 棕榈树上百鸟唱和,白鸳展翅飞过一片稻田,归巢在望了。

    天『色』已黑,只有伸向凯内马方向的山坡公路上,一辆颠簸前行的卡车灯光 映入眼帘。我只能进屋,蚊子大多。

    塞格布韦马的老百姓哪能不害怕。事情真相我们事后方知。头几天中午时 分,一股反叛武装从利比里亚方向越界入境。他们大多是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 一到凯拉亨和科因杜两处市集,端起冲锋枪就任意扫『射』。这两处同塞格布韦马 挨得特近。所以镇上才显得空『荡』『荡』的。 实际上,塞格布韦马人人都躲到丛林里去了。一直躲到消息肯定,说是危 险过去了,叛军已被击退,至少眼前是走了。 既然出了事,我们这些洋人心情就不太平了。该地区的全部英国医务工作 人员奉命撤离。这就是说把这里唯一的一所医院、也就是唯一的求『药』问医的来 源关闭了。临走之前,英国外科大夫进行的最后一例手术是截肢,伤者就是那 一天在凯拉亨市集上胳臂挨的枪子儿,大夫没法保全。大夫人在手术室,心 在手术外,比如说能不能走得成啊。因为边境虽说关了,紧邻利比亚既然已是 一片混战,塞拉利昂想控制局势,制止内『乱』,成吗?乔同我在塞拉利昂小住期 间,原已听说过叛军头头出于该国本国的一些情况,已向『政府』送交最后通碟。 但是真情实况究竟如何,那帮叛军究竟是何等样人,我们自己不清楚,问别人, 别人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只能焦虑地等待奥斯汀·登比从达鲁联络站给我们 带回些消息来。因为达鲁那儿有驻军,是个基地。奥斯汀在军队里有朋友,他 去到哪儿,哪儿就有朋友。不论是谁,这个人若是有消息可说的活,奥斯汀就 肯定能把消息从他那儿挖出来。

    总算把奥斯汀盼回来了,他神情很紧张。据他说,目前事态虽然平静下来, 看来不像能维持多久。他的意思我们还是中断我们塞格布韦马的日程,提前离 开的好。

    我们同意他的看法,这里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太平了。不过,我们还得举 行一次大型晚会,就在主楼里。这是传统啊!人们期望着呢,我们欠他们的情 多了。

    于是我们抬掇了平房。把从园子四周采摘来的花草同棕橱树宽大复叶拼合 起来摆满四周。啤酒当然得买足。随后是烤山羊,无羊不成宴。买了两大头山 羊,就拴在树下。我来来回回都看见它们,顿生怜悯之情。想到它们即将被宰, 实在不忍,更别说下刀叉吃它们的肉了。

    这次宴会宣告我们在塞拉利昂的日子的结束。乔也好,我也好,今后怕难 再来了。塞拉利昂整个东方省已落入叛军之手,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惨遭屠 杀。一小半人口被迫逃亡,流离失所。我们只能凭想象,遥望塞格布韦马遭 叛军践踏的惨象。项目中心在劫难逃,恐怕已被掳掠一空。乔苦心孤诣制定的 捕鼠灭鼠计划全完了,鼠族将卷土重来,随鼠而来的必定是拉沙热病毒。加上 房破人挤,难民成堆,情况必定更为糟糕。但是,再想要找拉沙热病房、拉沙 热医生,拉沙热灵『药』,不会有了。下会再看到我们的大卡车跳跳蹦蹦开来开去, 也不会听到“拉沙热、大坏蛋”的歌声响彻大街小巷了。

    

第一卷 25。老鼠与花生壳之谜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蛰伏战壕的士兵不只身受轮番炮火、毒气和机关枪『射』 击的恐怖,还有一种奇怪的疾病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主要症状是肾衰竭和出血, 二战期间,这种疾病再次出现,在挪威和芬兰两地服役的德国士兵逃脱厄运的 绝无仅有。一直没人能说清那是什么病。只有一点,它似乎在战争期间滋生。 有人说是细螺旋体疾病,得名于血『液』中出现长而细的螺旋体菌,由老鼠传播。 另一种说法怀疑它系某类病毒所致的肾综合症出血热,相同的是这类病毒群也 由老鼠传播。现在我们已知道的情况是这类病毒多见于欧洲,尤其多见于两次 大战时多次战役发生的地区。那里战壕中充满了老鼠。 年时,在法国的英军部队中,首次爆发这类疾病,统称之为“肾水肿”。在此前后,东部俄罗斯的港口城市海参威一带平民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疾病。此 病的下一个攻击点是侵入满洲地区的日本军队,那是本世纪 30 年代。当时把它 叫作“松花热”。40 年代盛见于中国,统称流行『性』出血热,不可抗拒地继续往 甫蔓延。30 年代以来在斯堪的纳维亚,也有一种类似的疾病同样著名,称之为 肾耗损『性』流行病。同亚洲的疾病有明显的密切关系,但要轻缓得多。

    这种疾病终于在医学文献中崭『露』头角。当时约有 3000 名联合国军士兵得 病,美国籍军人也不少,死亡 400 人。这种疾病每出现一次就换 3 个名称。这 次也不例外,改名叫“高丽出血热”。其相同特点,据信还是传染『性』质,只是 罪魁何在,查无实据而已。

    追索肾综合症出血热病因的工作可以断言,至少始自 30 年代。多半是盲 目追击,其实化验,实验,试验也是瞎撞,谈不明白,秘不告人。一种说法是 把某种“渗透『性』媒介”(说大白话,就是病毒)注入“自愿”作试验的人体中去。 说这是苏联进行的实验。日本方面有同样实验的记录,他们作过这类的实验, 把日本占领下的中国人作为罪犯抓来向这些人身上注『射』病毒。50 年代有一个名 叫迈尔曼(myrhman)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做了一次更冒险的试验。他把 15 毫 升受感染的『尿』一口喝下去,想看看人体的反应如何,结果没有什么反应。

    他又把从感染病人身上抽出来的 5 毫升血『液』给自己注『射』了。他之所以没有 因此而得病,是他幸运:他的病人的『尿』和血清中已经不存在病毒把了。 年,卡尔·约翰逊和朝鲜同行贺玉李(howangle)(音译)回到朝鲜实地调查。他们估计传染祸首该是啮齿动物老鼠,所以从得过高丽出血热而已 康复的病人身上抽取血清,同岛上田鼠体内的肾组织切片配合试验,以观反应。 看来他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分离出一种病毒,并以当地的江河命名为“汉堂” (音译 hantaan)。此类病毒见之于一种名为“阿波德漠斯·阿格拉利乌斯” (apedemuskagrarius)(音泽)的条纹田鼠。其不同体征为沿脊椎两侧长 有金『色』『毛』皮条纹。卡尔此举开创了先例,一时间大家都争相试验分离病毒,美 国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有一所属于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军事实验室, 该室的乔治·弗伦奇(georgcfrench)仿用卡尔和李的方法也成功地分离出 稀浓度、低含量的该类病毒。但是他没用田鼠作试验,而是研制出了另一种价 格便宜、做来容易、较为实际的组织培养基。

    我对“汉堂”病毒的兴趣始于 1981 年。可是取得的量始终不足以认定它的 『性』质和特点。明确他说,“汉堂”病毒得自老鼠和组织培养基,科研人员只能到 此为止。然而要认定这类病毒的类型,形状,大小、结构和其各类近属,必需 能提取到高浓度的病毒才成。合乎逻辑的后续努力重点,当然是取得足够应用 和认定该类病毒的数量的病毒。有了足够数量的病毒,我们才有进行常规诊断 试验的可能,才能摆脱当时大家使用的十分繁重的方法。那时候,想要认定一 例人体感染,非得抽取患者血清,同取自感染病毒的田鼠肾组织切片一起试验 才行。

    这个问题后来是自行解决的。保尔·普赖斯和卡尔·约翰逊两人在“疾病 控制中心”“克隆”出一条组织培养基细胞线,取名为“维洛 e6”(veroe6)。 这里说的克隆,就是将一个单细胞不断分裂,产生出含有完全相同的、作为共 同祖先遗传物质的同样的单细胞。

    此举果真妙极,像拉沙热和埃波拉病毒等出血热病患的病毒的提取问题, 都可迎刃而解。肾综合症出血热自然不妨一试。我们的目标不外乎取得足够病 毒粒子,以供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所需。使用电子显微镜时,只需把病毒粒子安 放在专用格栅上,然后,电子『射』线就能显示病毒原形。只要我们『摸』清了病毒的 体形大小和构造,我们也就能分析出这个病毒的属类来。问题是一定要高浓度, 即每立方毫升,也就是 20 滴『液』体左右,至少应含 100 万病毒。这可是一大群病 毒啊!为了弄清楚病毒的分子特『性』,高浓度的病毒是决不可少的。如果组织培 养基使用的方法高明,也有助于我们方便易行地取得新的病毒。如果一切进行 顺利的话,最终我们一定能找到我们想找到的更好的诊断试验方法。

    我找卡尔想听听他对我做的实验的看法。此时卡尔正准备辞去“疾病控制 中心”的工作,调去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供职。

    “乔,”他答道,“我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们想让‘汉堂’在普通‘维 洛’细胞里繁殖,可是它不。所以很难相信它能在‘e6’细胞里生长。”尽管他 悲观,我想我们仍应继续试试。同我们前一阵子一起在塞拉利昂搞拉沙热项目 的唐娜·萨索负责安排可供我们试验用的培养基,我们要眼见为实、非看看病 毒究竟能不能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繁殖起来不可。我们准备使用的病毒就是卡尔 和贺王李从啮齿类运动材料中分离出来的。一开始,进展极其缓慢,我几乎有 点沉不住气了。接下去又过了一两天,卡尔来实验室串门。

    “关于实验的问题,我说得不对,”他自我检讨说。“当然,你应当试试。 不能因为‘维洛’没搞成而把试试‘e6’的门也关死。两者可能不一样。”他 这儿句话给我鼓了大劲。同谁比,卡尔都是个精明而十分实事求事的人,在知 识面前从来不弄虚作假,对事业,始终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责人自责,真是 最好的良师益友。

    我们花尽心血,病毒坚决不同我们合作。坚持不承认我们的细胞线的存在。 后来实验只得中止,因为出了细菌沾染。这一下我们被迫另起炉灶,打开冷冻 箱,再找啮齿类组织材料。这次使用的组织块含病毒量特小。说实在的,我有 点儿泄气。唐娜每次在培养基里加入一份新的病毒,每次像变戏法似的,一眨 眼就没有了,更别说指望病毒老老实实繁殖了,连留它呆上一会儿它都不干。 按正常程序,我们隔两三天换一次细胞营养『液』。唐娜却认为让『液』体留在那里, 留多久也不至于有什么损失,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也许数量一大,病毒会出现 也未可知。再就是病毒的存量也应比一开始时增多,希望能加快事情的发展。 但是往组织培养基里添加病毒是非常细致的工作,多了少了都不合适,要恰到 好处才是。少了不会产生什么。多了,病毒自身干扰,反而破坏繁殖。

    这就像果农知道摘苹果的量该怎样掌握好,才能每次运往市场时,保证都 是带粉含『露』刚下树的鲜货。一个科研人员也应该知道病毒成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