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的智慧-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翻看了李常送来的信函,云峥想不佩服这个家伙都不成了,一个监军竟然能让堂堂的文彦博的命令出不了三十里。

文彦博总以为富弼是自己的助力,谁知道云峥早就抛出一个诺大的陇右节度使让富弼对文彦博的困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文彦博的命令需要通过李常才能传达,而李常仗着受皇帝宠信,硬是把监军使的权利运用到了最大程度。文彦博为了扭转自身不利的因素,抛出来无数的好条件,希望能够像收服周同一样的收服姜哲他们为自己所用,但是姜哲郎坦等人早就有自己明确的做事目标,对文彦博抛出来的条件置若罔闻。

而那些降服的西夏蛮子更是只听李常的话,文彦博坐镇青塘毫无建树,不得已只好请旨回京,和云峥想的一样,庞籍等人包括云峥都大力举荐富弼为新任的陇右节度使节度使!

说起来非常的不公平,当富弼接任陇右节度使的时候,凤翔府和京兆府的精兵开始向秦州聚拢,然后,这些精兵就会向陇右进发,当他们到达青唐城的时候,李常就会带着京西十五路的大军返回东京,皇帝有意派这些经过战场洗礼的精悍军队派去守卫雁门关。

雁门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

远在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李牧就是从这里出发平灭代州蛮族的,虽然雁来雁往不知过了多少春秋,山上的李牧祠堂依旧香火繁盛,那里的百姓都希望能借助这位千古名将的威名继续能够保卫自己的生活不受蛮族的影响,只可惜,这个目的没有达成,外三关从来都没有断绝过狼烟战火,城墙上传来的战鼓声比天上的雷声都要频繁。

军队换防是一件极度繁琐的事情,对于大宋来说更是如此,高家的长子高继宣镇守雁门关已经十五年了,虽然没有大功,却也没有大过,说起来,高继宣在辽人频繁的骚扰之下雁门关依旧牢牢地掌握在大宋手中,可谓是劳苦功高,再加上他是武烈王高琼的儿子,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怠慢,所以京中对这一次大换防非常的小心。

高继宣回京将担任捧日军主将,并且兼任殿前司指挥使,这样的职位想必会让这位眼高于顶的将军满意,至于派遣京西十五路兵马入驻雁门关,这是庞籍的选择,这样的骄兵悍将他们宁愿拿来守国门,也不能继续让这些人待在京西惹是生非了。

文臣们其实很清楚,自从太祖开国以来,大宋还真的没有出现过一位投敌的将军,而云峥这种人更是一点投敌的可能都没有,用来守国门大家心里都舒坦一点。

云峥不在意这些事情,大军去了雁门关也不错,这里是大宋最重要的关隘,大军去了那里实在是不说是被排挤了,重臣中的武将去守边这是大宋的规矩,他在这一点上无法指责庞籍。

五沟似乎被所有人遗忘了,这很奇怪,包拯这种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人竟然对五沟杀人事件抛到了脑后,五沟按理说病红了些,就该回开封府大牢,但是期限过去了很久之后他也没有提起过。

云峥监视五沟喝完了恐怖的药汁之后就上了木屋,狄青在那里已经自斟自饮了很久。见云峥进来之后就笑道;“代州防御使这个职位如何?”

云峥点点头道:“这是大宋最重要的职位之一,我实在是找不出拒绝的理由,高继宣替天下百姓守了十五年了,确实该回来了,再守下去会有问题。”

狄青笑道:“你有这样的看法就好,庞籍等人担心你有别的想法,特意委托我来劝说你一下,我早就告诉他们,只要把你放在干实事的地方上,再艰苦你也不会有怨言,果然如此!”

云峥用左手熟练地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道:“还有话,接着说,庞籍才不会担心我不会接受这个职位呢,他一般把我往一个位子上一塞就不管了,反正在大宋当官,没人问过我的意见,对付我简单粗暴就对了,我是天生的贱人。”

狄青犹豫了半晌,才难为情的道:“不是庞籍他们,是王安石,他希望你能放过吕惠卿……”说到这里狄青叹了口气道:“包拯查到吕惠卿了,他们的意见是流放崖州,遇赦不赦,这该是最重的惩罚了,你不必赶尽杀绝,坏了士大夫不杀头的规矩。”

“怎么查的?”云峥笑嘻嘻的看着狄青,最近老包不和自己说话,上去搭腔人家也会匆匆的走掉,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徐生的家眷在陈留找到了,幸亏开封府的衙役快了一步,否则他们就死定了,他们家收了陌生人的钱,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徐生觉得自己快死的时候,就去云家后门守候,一旦五沟出现,就死在五沟手里就好。徐生发现自己不成了,就把家人打发到陈留居住,自己去赴约,然后就死在五沟手里了,这人相用自己的死来为家人落一个温饱,算不得恶人,你就不要追究了。”

云峥剥了一瓣橘子放进嘴里点头道:“如果我处在徐生的地步,也会这么干,所以对他的家人我不生气,无非是求活而已,算不上大恶。继续说吧,吕惠卿是怎么回事?”

狄青瞅着云峥的面容道:“吕惠卿养蛊害人罪在不赦,就这么简单。”

“没了?”云峥吐掉橘子核急忙问道。

“当然没了,难道你还要打听如何养蛊。放蛊害人不成?只要沾上这个罪和“魇镇”这个人就死定了,当年汉武帝为这个杀了数万人,自己的儿子都没放过,他吕惠卿聪明反被聪明误,用了这种邪门歪道的法子,他不死谁死?哪代的皇帝会容忍这种事?”

狄青狐疑的问道。

云峥一口酒没咽下去猛地呛咳出来,一张脸被憋得通红。

ps:第二章,我继续,兄弟们手头有免费年度最佳票的投一下,就在本书的首页上,有一个标签。谢谢。

第二十八章吕惠卿的**

“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

这句在开封流传的民谣,说明了大运河与开封的关系。汴河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没有汴河,就没有北宋东京城168年的绝世繁华;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举世闻名的画卷,很大一部分描绘的是汴河边的场面。

汴河的前身是战国时的鸿沟。鸿沟是在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鸿沟沟通了黄河与淮河,开封成为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个节点。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通济渠是其中重要的一段。

唐代以后,通济渠改称为汴河。到了大宋时期,全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漕运,汴河依据它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东京城的辉煌,很大一部分是汴河带来的。

汴河东西横贯东京城,“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成为京师的“建国之本”,成为当时东京乃至全国漕运交通的枢纽。

吕惠卿乘舟南下,老母的突然逝世,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将要得手的利益,如今迎着风站在船头,心头的抑郁之气却怎么也无法排遣。

三年丁忧,再回首已是物是人非了。天不佑啊,这句话是吕惠卿这些天发出的最多的一句感慨的话,这句话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而不能诉诸于外人道,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心里隐隐的对母亲有些怒意,儒家多年的教育告诉他,这样的怒意是大逆不道的,虽然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他还是立刻换上了一副悲切的表情。

刚刚过去了一艘盐船,船只最触目的三桅大方头船。这是个外来客。由长江上来的,运盐是它主要的职务。它大多数只到宿州为止,进不得汴河,普通人叫它做“盐船”。名实相副。船家叫它做“大鳅鱼头”。名字虽俗。来源却很古。这种船只大多数是用乌油漆过,所以颜色多是黑的。这种船按季候行驶,因为要大水大风方能行动。杜甫诗上描绘的“洋洋万斛船。影若扬白虹”,也许指的就是这种水上东西。

才入冬不久,北风依旧强劲,船帆被风鼓荡的很满,所以船速很快,这种船乘坐舒适,即使在大风大浪中也非常的平稳,刚才还隐隐听到有丝竹之声,这是富贵人家才有的便利。

吕惠卿其实是很羡慕的,在这样的船上旅行,就像是在一座活动的宫殿里,只可惜自己只是一个国子监的穷教谕,还付不起这样的船钱。

自己的坐船只有单桅,船身异常秀气,头尾突然收敛,令人入目起尖锐印象,全身是黑的,名叫“乌江子”。

它的特长是不怕风浪,安全,这是吕惠卿一向的要求,他从不愿意把自己放在危险的境地上。

这艘船形体结构上的特点是桅高,帆大,深舱,锐头。盖舱篷比船身小,因为船舷外还有护舱板,弄船人同船只本身一样,一看很干净,秀气斯文,行船既靠风,上下行都使帆,所以帆多整齐,船上用的水手不多,仅有的水手会拉篷,摇橹,撑篙,不会荡桨,——这种船上便不常用桨。放空船时妇女还可代劳掌舵。至于想要舒适是做不到的,五贯钱只能有这样的待遇了。

自己匆匆南下,身无长物,多余的钱财已经存入了大宋钱庄,他身上只有一张汇票,还有一些并不充足的盘缠,汇票还需要等到泉州才能取用,回到老家,自己的妻儿还需要照顾,三年丁忧自己只有一些微薄的俸禄,还不足以应付母亲丧事留下的窟窿。

想起自己离家时的豪情万丈,吕惠卿只要想起妻儿殷切的目光,就有些无地自容,自己宦海浮沉四载,归家的时候依旧行囊空空。

“天不佑我啊!”这一次吕惠卿咬牙切齿的念出了这句话,他的长随阿佑似乎听到老爷在说话,连忙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吕惠卿烦躁的朝他挥挥袖子,干脆盘腿坐在船头,越发的自怨自怜起来。

如果不是王雱要求自己想办法拖住云峥,好让自己的父亲用最快的速度施行《农田水利法》,自己就不必把漫长的四个月时间消耗在一个无用的和尚身上,有这四个月的时间,足够自己研究透大宋钱庄的运行规律,而后再把自己的见解呈献给王安石,最后获得钱庄的职位,一旦进入了钱庄,母亲病逝对自己的影响就不足为虑了,自己正好接手泉州钱庄。

吕惠卿早就发现钱庄是一个极度出功劳的地方,只要在钱庄历练几年,在三司使中足矣谋到一个不错的位置,如果没有王雱的要求,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和云峥结怨。

云峥那双似乎能看透人心肺的眼睛,让吕惠卿极为忌惮,那场大雨里的那双眼睛,时时惊得他从睡梦里惊醒。都是些什么人啊,云峥把王安石的《青苗法》变成了钱庄,就让王雱怒火中烧,傻子都看得出来,钱庄之策,要比《青苗法》好的太多了,就为了一时的虚名,难道就能够罔顾大宋百姓的利益吗?人活一世难道就是为了名声活着?

吕惠卿想到这里不由得苦笑出来,他发现自己的思维出了问题,明明脑子里面想的全是为国为民之策,但是到了行动的时候,却会习惯性的出现偏差。

徐生已是必死之身,废物利用死的其所而已,吕惠卿觉得这事情自己办的没有什么错。至于收买了病人,请五沟品尝一根有白点的熏肉腿确实有些丧良心。

五沟的贪吃出乎自己的预料,一个出家人六根不净,竟然喜欢用刀子把生肉削成薄片蘸上酱料生吃,食量还那么大,一个猪腿竟然能吃的干干净净……

这是他自己招祸,怨不得人啊,如今,这个花和尚一定和自己小时候见到的那个满身疙瘩的人一样早就发狂而死了吧?云峥这时候一定无心上朝理事了吧?没心情再次把王安石的《农田水利法》改的面目全非了吧?

有谁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自己之手呢?

吕惠卿哀叹一声,瞅着前面缓缓停泊在渡口的大船用力的捶捶船板,锦衣夜行的感觉并不好受。

大船上的丝竹声更加的哀怨,吕惠卿觉得身上一片冰凉,抬头看时却发现天上已经开始下雪了,他却舍不得进船舱。大船上的歌声袅袅,似乎在向这天地倾诉人间的离愁。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吕惠卿觉得这首歌句句都化作钢针刺进自己的心肺,令他痛彻心扉,不由得长啸一声,站在船头歌道:“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莫把阑干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大名鼎鼎的福建子竟然没有诗词传世,为了符合情节,自己写了一首,结果太难看了,不得已,引用另一个宋人万俟永的诗词应景,莫怪。)

大船上顿时安静下来,就听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从大船上传来:“怪不得琵琶的弦子会断,原来有人在偷听,看模样似乎也是一位雅人,既然天暮降雪,何不上来共饮一杯酒?”

这声音清脆的就像黄鹂鸟鸣叫,却又带着浓浓的慵懒意味,只听声音,吕惠卿就能想到这声音该是从一位绝色女子口中发出的。

既然主人家已经相邀,吕惠卿挺直了身板纵声长笑道:“泉州吕惠卿在此,夫人好意相邀,吕吉甫敢不从命!”

说话间一个眉目如画的翠衣女童攀在船舷边上娇憨的问道:“吕惠卿,吕惠卿,夫人说船上尽是些妖魔鬼怪,你也敢上来?小心你的浑身血肉都被吞噬干净。”

吕惠卿大笑道:“如果妖魔鬼怪都如你一般可爱,吕惠卿就算被吞噬干净也无怨无悔。”

一个粗壮的大汉拎着翠衣女童的衣领将她捉了回去,而后走出来抱拳道:“先生雅人,如今天寒地冻,我家夫人有请先生登舟。”

吕惠卿见一介仆役都礼仪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