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觉跟着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让感觉跟着跑-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欢迎啊,李局长,您来了!”双方握手。
“这位是人民医院的吕主任。”
“你好,吕主任,欢迎欢迎。”
“你好,客气啦!”
“他啊,是机场大厅的林经理。”
“李局,救援专机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小宁,一定要尽一切努力救助灾区的人,还有就是务必让大家注意安全!”李局将手用力地搭在杨宁的肩上。
“放心吧,李局!”
队伍跟在夏经理和工作人员的后面接受安检,一个个地登上了飞机,学生队伍随后也上了机。
“各位朋友,欢迎乘坐抗震救灾专机,我代表机场所有工作人员向你们表示敬意。飞机即将起飞,请各位系好安全带,谢谢。”扬声器的语调温暖。
空姐开始在舱内进行检查。
舱外,灯火通明。
飞机起飞了,向夜空飞去,缓缓向上,飞向那需要帮助的地方。

成都,这个“天府之国”的心脏,多少年,历经沧桑,勤劳美丽的人民创造了久远而灿烂的历史文明。
蜀道难,难不住勤劳聪慧的人民。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应有尽有。
灾难是短暂的,人民的力量终将战胜它。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临时候机大厅,由中央抗震救灾指挥所成立的抗震救灾指挥分队正忙碌地工作着。接线电话不断,计算机拼命地工作,几个大屏幕不断更新画面,气象图,地质图不断地变化着。
“报告,从上海赶赴灾区的救援队和学生志愿者即将下机!”一个年轻士兵严肃地向正在看着大屏幕的领导报告。
“知道了!”
“郑局长,我和黄主任去接机,你留在这儿。”
“放心吧,何指挥!”
说着一行十来人便朝出站口而来。
“东A53抗震救灾专机即将进港,请工作人员做好接机准备!”扬声器传出温和的语音。
这个戴着大眼镜,穿了件黄色西服的中年人对身边的黄主任说:“黄主任,回去给救援小队安排住处,并立即和指挥部联系,看安排他们到何地参与救援工作!”
“好的!”
杨宁一行跟着工作人员出了来,走向迎接队。
“杨队长,这位是机场抗震救灾指挥所的何指挥!”
“上海第一救援队报道,随时接受安排。”杨宁敬了个军礼。
“好样的,同志们,我代表灾区热烈地欢迎你们。你们暂时休息一下,我们马上同灾区指挥部联系,尽快安排你们进入灾区。”
“大家请跟我走!”一工作人员喊道。
队伍从左旁走去,进入临时休息室。
“指挥部来电,请何指挥接电话。”
“好,走。”
大厅内,各台机器不舍昼夜地工作着,工作人员同样一丝不苟地奋战着。
“好,好,知道了,我们立刻安排。”何指挥严肃地。




肩负使命赴灾区,挽救同胞最可爱

夜是黑沉沉地压着大地,毛毛细雨像小雪花一样飘洒着。深夜的机场如白天一样,飞机进出不曾停止,旅人来来去去,都各不相干?救援队员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安静地在垫子上休息。
两辆军用大篷车开进了机场停车场,一个身穿军官服的军人下了车进了机场大厅。
工作人员走进了休息室,靠近杨宁。
“杨队长,杨队长,去灾区的车来了!”
“好的,我们马上到。”杨宁翘了起来。
“大家醒醒,出发了……”
大伙像接了命令似的清醒过来,大学生队伍显得格外兴奋。
“我真想立刻到达汶川……”一个女生说到,背着自己的大旅行包。
“我也是 ……”
队伍在停车场集合,何指挥等领导出了来。
“同志们,同学们,我再次代表灾区人民感谢你们。此次救灾不同其它灾难。交通中断,食物匮乏,加之余震不断,所以希望你们能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带去更多的希望。除此之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同学们,你们将和杨宁的队伍一起赶赴重灾区,望你们平安,详细的安排将由罗连长为你们讲述,出发吧!”
“上车吧,同志们。”刚才下车的军官招手叫到。
一个个背着背包的战士从车尾爬上了车,学生队伍上了第二辆军车。
车子发动了,倒车后缓缓驶出停车场,何指挥一行目送汽车驶向远处,直到消失在黑雾里…… 
“杨队长,这次救灾是这样安排的。”罗连长拿着一张地图在中间给杨宁讲了起来“我们乘车到都江堰市,然后经国道G317,G213到汶川县;另外,我们的车只能到达新店乡,后面的路你们只能步行到汶川县,最终救援地点是汶川县的珂窟乡。我们选珂窟乡,主要是因为到汶川的所有交通都中断了,成都军区部分部队救援队和医疗队已经赶到哪里进行救灾,珂窟乡三面环山,只有一条乡级公路通向外界。对于珂窟乡的受灾情况目前还不清楚,灾后余震不断,所以大家要格外地注意安全,就这样了,大家休息一下吧。”
夜仍是低沉得要人窒息似的,四周都是黑洞洞的,悄无声息。鹅毛细雨飞舞着,不懂得怜情地快乐着。
队员一个个地靠在车壁上,闭着眼,安详地睡着。汽车快速地前进,偶尔停下来司机换开,但没有人察觉。

车开始颠簸起来,山区被薄雾覆罩着。天还是阴沉着,似乎不管人间疾苦,翻脸不认人。灾区交通阻断,天却下着小雨不曾断过,给抢修道路和救人造成不小的影响。
队员渐渐被跳动的车弄醒了,山腰上的公路乱石狼藉,没多远就有一小队一小队军人在抢修公路。所有灾区的公路,要么断裂,要么改道。滑坡对公路的损害特别严重,小型挖掘机不舍昼夜地工作,救灾的战士更是换着班睡在路边。
“哄哄哄……”汽车向前奔着,但立马又后退下来。后轮将路面刨了两个大坑,只见细泥不停地飞到后面。
“怎么了?”车上一阵诘问。
两司机下车,后去瞧过究竟,后面一辆汽车的司机也下车走了过来,杨宁跳下车看了看。
“所有警员下车推车。”
几个警员敏捷地跳了下来,从路边拾了些小石头将车轮刨出的坑填好。
“我去发动,大家用力推。”一司机说着便上了车。
车启动了,起初抖得厉害。
“………”大家齐声大喊,汽车逃出了囹圄。
大家快速爬上了车,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前方。
人心是急切的,每个救援队员都在思索着,都想赶快到达灾区展开救援,生命的珍贵让救援工作刻不容缓。就这样,汽车颠颠簸簸地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新店乡。汽车再以不能往前开了,没有路可以让这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行走。
新店乡位于岷江河畔,城区不大,不过也是被地震震得面目全非。生命如陨星一样,一个个在垮塌的房檐下消失。没有呼喊,只有遗留的生命的悲鸣和嚎啕。
车停了下来。
“杨队长,我只能送你们到这儿,这是新店乡,地图给你。你们只要顺着这条国道一直走,大约六个小时就能到达汶川县城。就这样,我们也得立刻赶回去接下一队救援队伍。”说着将车尾的后挡板放下。
大家背上自己的背包,从车上跳下来。
“杨队长,车上的工具你们也带上!”
杨宁和几个警员从车上取下铁锹,铁铲。
“杨队长,没什么事我们就回去了,你们要注意安全。”
“好的,谢谢罗连长了!”两人互敬军礼。
队伍上了路,等到把新店乡甩到身后,救援队已经行走在山区的公路上。路是从一座一座山的腰间开辟的,路面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一路都是这样,有的地方,塌方将路给掩埋了。翻过山头,山下是峡谷河流,不小心摔下去,便是粉身碎骨。
杨宁和几个警员在前面开路。队伍因路被塌方阻断了,不得不翻过这座还不算太高的山。学生队伍走在后面,另有4名警员断后。
杨宁突然想起了什么,跑到薇的面前。
“薇,包给我!”
薇大汗淋漓地停住看着他:“我还行,你快走吧。”
杨宁话没说,放下手中的铁锹,强行把薇的背包抢下来扛在肩上,另一只手拾起铁锹向前跑去,薇生气地只提了个药箱。
“杨宁,你……”她没说完,杨宁就已经跑了!
“这地方也太山区了。”
“可不是吗,人家说西部到处都是山,什么条件都不好!”
“那当然,不然怎么让人来支教呢!”
几个女学生边走边唠起嗑来。
灌木,大树,荆棘守护的山,让人寸步难行。前面开路的警员的手臂和腿早被扎破了,可路照样还得走下去,而且还要保持速度。
就在队伍下到山腰时,大地开始摇动起来,越来越厉害。学生和医生们乱套了,人们站立不稳地乱串起来,有人更是大喊,惊恐万分。
“大家别乱动,不要往山上跑,不要到大树下去……”杨宁大声地喊着,女学生们惊叫着,不过还是听了话。
大地渐渐平静下来,这近两分钟的惊心,如赴地狱般,连突生恐惧的想法都没来得及,只觉有人大叫“别乱动”就定格住了似的!
“没事了。”有人叫着。
“没事,没事……”几个女学生摸了摸自己,拉手跳了起来。
杨宁跑了过来,很紧张地问薇
“薇,你没事吧。”
“没事,你也要小心!”
“嘿嘿,我啊,还有那么多人等着我去搭救呢,就算阎王来请,也没时间跟他去,放心吧!”
“你……”两人对视着,相视而笑。
“大家继续赶路,一定要注意安全,报道说近两天余震不断,所以再遇到余震时一定不要惊慌,更不要乱跑。在赶路的时候,大家可以谈谈发生地震时的自救常识!”
在整个队伍中,没有人因长途跋涉而要求退出的,大家只想快些赶到灾区,生命可是不等人的,早到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命重见光明。




大爱降灾区,天地齐沸腾

队伍到达了汶川县城,界碑被地震震歪得很厉害,给人醒目的提示,提示这儿发生了灾难。
据国家地震台网报道,汶川地震是汶川地区百年难遇的大地震,其受灾程度便可想而知。
废墟,废墟,除了废墟还是废墟,没有一栋建筑是还算好的。一切都死一般地爬在了地上,高楼变成了土丘,如弓似的救灾人员在废墟上忙碌。身着绿军装和黄色工程服的身影最显眼,一个个行色匆匆。
杨宁领导的救援队伍站在汶川县环城路的高点,这就是所看到的一切。
“队长,我们不想走了,想留在这里救灾!”两个很哀伤的女同学上前对杨宁说。后面的几个女同学也相互依靠着,护士们也轻掉着泪,汗水和泪水同样齐下,分不清楚。
“同学们,我们必须赶快到达珂窟乡,这儿需要我们,那里也需要我们,指挥所既然安排我们到珂窟乡,我们就不能打乱救援计划。相比之下,珂窟乡的救援人员更少,也急需外界救援。现在我们就快到达目的地了,出发吧!”说完又跑到前面去了。
队伍向西北方向快进,杨宁和身边两个警员边看地图边用卫星定位系统查看自己的位置。
川河交错,深谷峻岭,这就是四川西北部的地形。翻山越岭,穿洞过桥的公路那受得住级的大地震,这一震,可谓遍体鳞伤。
“大家在快些,饿了就边走边吃点东西,马上就到了,过了杂谷脑河就是珂窟乡。”前面手持导航仪的何成叫了起来。
“救命啊……”
一声惊叫,大家都慌了。
“小娟,小娟……”女生们大乱都挤在损坏了的公路边。
杨小娟同学不慎滚下了坡,幸好在半山腰时抓住一棵灌木,吊在那里,不然就滚到下面的河谷里,粉身碎骨。
杨宁等人跑回来
“大家别站在边上,下了几天的雨,土质很松,我马上下去拉她!”说着将两个大包一放,就拉着一株株灌木向下慢慢滑去。
“来,拉住我的手!”杨宁沉着地伸出右手给双手都吊在一棵灌木上的杨小娟。“不用怕,松开右手,然后紧紧抓住我。”
“我怕……”哭丧着不时回头看身后的万丈深渊。
“别向后看。”杨宁又使劲向下移动,一把抓住杨小娟的左手腕。
“小心啊……”上面的人叫了起来。
“杨宁,慢点!”
杨宁显然没受上面的影响,每一步都踩得实实的,一点一点将杨小娟往上拖。
总算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插曲,两人都没事,一上来小娟就抱着杨宁哭了起来,杨宁看了看薇,很似尴尬地轻轻拍了拍她的臂膀
“没事了!”
“大家接着赶路!”罗明叫着“一定要小心。”
杨宁拾起两个大包一个背在背上,一个扛在肩上,铁棒被罗明拿了去。
“没事吧!”薇站在杨宁面前。
“没…没事。”杨宁傻笑着。
“还说没事。”薇拉着他的右手,上面抓了几道口子,一道伤口上的皮已经掉了。
“把包放下。”
杨宁很听话地放下扛着的包,薇从箱子中取出两张创口贴给他贴上。
“走吧。”说着要去背地上的背包,杨宁一把提到了肩上。
“还是我来!”
薇没办法,只好让给他,两人走在队伍后面,靠得很紧。薇将手提箱换到左手,用右手牵着杨宁的左手,谁也没说话。
两女生悄悄将头一偏,看到这种情景,便是回头一笑。
队伍到了杂谷脑河岸,桥已经破坏,不能通过,桥下的小路倒是可以走。河面有一个个混凝土石墩,过河倒是轻松无碍。河水仍是混浊的,两岸到处是滑坡,断裂。前面几家民房已倒塌在地。路边坐着几个女人,蓬头垢面,天上两架军用运输机大声地喧叫着。走了一段残破的公路,过了一个破加油站,珂窟乡已在眼前。


正如出发前所料,所有的一切都是伤痕累累,所有的生气都变成荒凉死寂,所有的希望只剩下救援。
几个男人跑了过来,用蹩脚的普通话问走在前面的杨宁。
“请问你们是?”带头的中年男人深情地看着面前的队伍,面容憔悴和疲倦。
“我们是上海第一救援队,我是队长杨宁。我想详细了解一下这儿的受灾和救灾情况,另外我们会马上投入到救灾中去。”
“杨队长,你们的到来实在太好了,我们边走边说。”紧握着杨宁的手。
“大家跟上。”
“杨队长,我是珂窟乡副乡长汪志文,这次地震我们受灾非常严重啊,房屋全部受损,大部分是倒塌了的。镇里的居民也大部分受伤,特别是孩子们……”汪乡长说到这儿也是哽咽住了,用手擦了擦双眼又勉强地说了下去“特别是上学的学生,大部分都在教室,四家幼儿园也是一样。昨天和今天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