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霹雳娇娃-之巾帼八杰-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延安的群众;中共中央的各个直属机关;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都早已经撤走了。

  敌人已经到达南离延安城还有七里路的七里铺,能听到清晰的炮声。

  敌人空投的炸弹,将窗户炸得轰隆轰隆响,炸碎了窗户纸;窗玻璃。

  窑洞里桌子上的暖水瓶忽悠忽悠地晃。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急切地希望毛泽东赶紧离开延安,但是,作为中共领袖的毛泽东仍然沉着地研究着眼前的局势,对敌人的进攻方向和自己的撤退方向进行分析。

  毛泽东;周恩来撤离延安前在驻地会见了刚刚率部从晋绥赶来的王震;并嘱咐彭德怀;一定要让部队把房子;院子都打扫干净。

  黄昏入暮时分;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十年的延安;从容地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程。

  按照军委建制,陕北部队归晋绥联防司令部领导,司令员是贺龙。

  然而此时,贺龙正在忙于处理晋绥问题,近日不可能脱身。

  那么,这场空前严酷的战争由谁指挥呢?

  那是几天以前,为了能够掩护中央机关和延安人民安全转移,从南线视察回来的彭德怀主动请缨。

  他推开毛泽东的窑洞门,看见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正围在火盆边讨论问题,就犹豫了一下。毛泽东问,彭老总回来了?

  彭德怀说:“主席,我想……。”

  周恩来递给彭德怀一个热气腾腾的杯子,说:“先别忙说,先喝口茶。”


第一五一章。 实力智慧的较量
一。

  风尘仆仆的彭德怀心急火燎地从外面闯进毛泽东的窑洞,劈头就说: “前边快顶不住了,你们为什么还不走? ”

  警卫员看见彭德怀脸涨得紫红,样子相当凶,看得出来,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彭德怀自己当然从来就没怕过,但是,作为这里的前线指挥员,他从心里怕伤着毛泽东和周恩来。

  彭德怀见毛泽东没有吭声,火更大了:“前边的战士每时每刻仍然在流血;在牺牲,你们知不知道? ”

  毛泽东还是不说话。

  刚从前线下来的彭德怀搞不清毛泽东为什么不走,越说越火:“保卫你们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你们出了事不是你们个人的问题。

  你们对自己不负责任,我们可还要对人民负责任。” 

  彭德怀脾气不好,但心绝对好。

  毛泽东明白,敌人还没有到延安,我不能走。

  等敌人进了延安,我再走也不迟。

  我现在撤离,对不起前方的战士。

  前方的战士要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可是敌人还没有到,毛主席就走了,你叫他们保卫谁呢?

  彭德怀又说道,你知不知道,现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流血,他们一退再退,已经到了最后的防线了。

  我来时,松树岭阵地已经在肉搏了,被敌人占领,又被我们夺回。

  你再不走,就,就危险了。 

  延安是一定要放弃的,但陕北不能放弃。

  毛泽东在延安还要等一等。

  他在等一个人。

  是谁?

  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在彭德怀走后,警卫排长阎长林告诉毛泽东,新四旅的干部想见您,他们在延安近郊掩护转移已经打了六天六夜了。

  毛泽东说,让他们来吧。

  袁学凯,那时是新四旅的一个团长,他起初在团指挥所接到电话还以为听错了呢,不过他马上想起了上次阎长林来玩时,大家曾表示想见一见毛主席。

  不过当时只是说说,谁知毛主席立即答应了。 

  袁学凯和新四旅的干部来到毛泽东所住的窑洞。

  阎长林说,毛主席说很对不起你们,不能来亲自迎接你们,他正在批阅文件,请你们稍等一小会儿。不一会儿,毛泽东拿着文件出来,顺手放在桌上,笑着说:“让你们久等了。

  你们看,要搬家了,要给胡宗南腾延安嘛,忙一些。”

  说完,毛泽东便大笑起来。

  刚从火线下来的虎将们也开怀大笑,一时间,笑声淹没了枪炮声。 



  毛泽东与他们一一握手,询问他们的名字,然后请他们抽烟。

  两种烟随便吸吧,这一种是咱们自己造的,那一种,还是日本人送给我们的呢。

  毛泽东点上一支土造烟问:“打得怎么样?

  伤亡大不大?

  袁学凯说:“只要中央下令,战士们保证不让敌人进延安城。”

  毛泽东又说:“小袁,你说说,你们有些什么想法?”

  “一枪不放,就把延安让给敌人,真不太甘心。”

  袁学凯长征时给毛泽东当过警卫员,和毛泽东很熟,说话自然随便些。

  毛泽东笑起来说:“你可以放枪呀,你完全可以放枪欢迎胡宗南嘛,告诉他,我们走了,延安这个包袱我们免费送给他,让他背吧。”

  二.

  这时在延安的外围,国民党的军队正在迅速逼近,有着十年中共中央驻地历史的延安即将沦入胡宗南之手。

  直到3月18日下午,敌人越来越近了,仍在办公室办公的毛泽东都能听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敌人的枪声。

  周恩来与毛泽东从容自在地在窑洞中吃了晚饭,才最后撤离延安。

  趟过延河时,看见延安城已经被火海染成桔红色,有些人都不由地抽泣起来,频频回过头去,像守望自己可爱的家乡,脚步开始迟滞。

  大家知道这是战略上需要,这是为了将来打下西安,打下南京,打下全中国。

  但在感情上就是过不去,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慢慢地直到夜色吞没了这座小小的古城和那一片火海。

  开始了转战陕北一年多的历程。

  战争,不仅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智慧的较量。

  中央军委和各野战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国民党军始终摸不清楚中共中央和各野战军司令部的确切地址。

  为便于行动,中共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按军事编制,组成一支名为昆仑支队的短小精悍队伍,由任弼时任司令员,化名史林,陆定一任政治委员,化名郑位。

  毛泽东则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

  在将蒋介石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吸引;牵制在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的同时,毛泽东与周恩来等又谋划其他解放区的反攻问题。

  此后,从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各个战场上,都传来捷报。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再次提出一年前产生的“强兵南下,突破中原”的战略构想。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党中央在清涧县的枣林沟,毛泽东在这里部署了青化砭战役,一举歼灭胡宗南部第三十一旅,活捉团长李纪云。

  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召开扩大会议。

  天赐湾是一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村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都住在一个窑洞里。

  走了一天一夜,没有好好吃一顿饭,部队正要埋锅造饭,两股敌人从东西两个方向以常规速度向天赐湾开来,离村子只有十五里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任弼时命令部队出村阻击,掩护毛泽东,周恩来撤走。毛泽东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体隐蔽。任弼时与毛泽东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周恩来最终代替任弼执行了毛泽东的决定。

  部队全部进入窖洞隐蔽起来。

  在村外面看起来,这完全是个在战火中居民逃走一空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不久,从东而来的那股敌人已经走近村子,敌人骂骂咧咧地从村外走过。

  一个士兵提出搜查村子,那个连长认为毛泽东他们这些不可能藏在这个村子,命令部队离开了村子。

  这时忽然从西边村外小河旁传来一阵枪声,周恩来一惊,看了毛泽东一眼,毛泽东无所谓地摆摆手,拿起《水浒传》看起来。

  周恩来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抹了一把汗说:“主席今天唱了一出空城计啊?”

  毛泽东得意地说:“我早就料到,胡宗南进行的是反人民战争,官兵没有那么大积极性,只要向胡宗南交差就行了,饿着肚子和我们转悠他们才不干呢。”

  吃完饭,毛泽东征求众人的意见离开了天赐湾。

  他们走了不到三个小时,路过村子的敌人又回原地搜索。
第一五二章。 西北战局的转折点
一。

  毛泽东率领前委同敌人的巧妙周旋,为陕甘宁边区作战部队歼敌有生力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战机。

  刚到王家湾的第三天,即4月14日,继青化砭大捷后,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兵团又在羊马河一带彻底歼灭了全副美械装备的敌第一三五旅4700余人,活捉了代理旅长麦宗禹。首创西北战场我军全歼敌人一个整旅的范例。

  捷报传来的第二天,即4月15日,为了彻底粉碎胡宗南军队的进犯,就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问题,毛泽东在靖边县王家湾一个破旧的土窑洞里,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彭德怀,习仲勋来电:“敌人现在已相当疲劳,但尚未十分疲劳。

  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端困难。”

  “目前敌之方针是不顾疲劳粮缺,将我军主力赶到黄河以东,然后封锁绥德,米脂,分兵‘清剿'”。

  “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之。”

  “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即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

  换言之,这种战术是“忍耐等候,不骄不躁”以寻“歼敌机会”。

  他还十分强调指出:“此种办法是最后战胜敌人必经之路。”

  西北战场的一连串胜利,意义重大。

  4月17日,毛泽东在修改新华社社论稿《战局的转折点—评蒋军一三五旅被歼》时,加写了两段话:“可以预计,四月开始的两三个月内,蒋军将由攻势转变为守势,人民解放军将由守势转变为攻势。”

  “历史事变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外,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的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

  社论坚定地认为,西北战局的转折点,同时就是全国战局的转折点。

  任弼时担任昆仑支队的司令,不仅要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研究部署我军的战略行动,而且要直接负责党中央机关的居住,物资供应,安全警戒,敌情侦察等工作。

  为了不让毛泽东,周恩来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分心,他总是尽量把一切事情考虑安排周到一些。

  每到一地,他都要到群众中间去了解情况,教育干部战士,帮助群众搞好生产,进行坚壁清野。

  如果遇上紧急情况,迅速布置好警戒阻击部队,催促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转移,并随时做好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

  二.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那天傍晚,狂风大作,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毛泽东一行当晚在距神泉堡不远的曹庄宿营。

  这是中央机关进入佳县后的第一个住地。

  他和周恩来,任弼时研究第二天的行军路线时,警卫员在窑门外听见毛泽东生气地说:我决不过黄河。

  要过你们过,给我留一个排就行了。

  这是毛泽东转战陕北以来第三次明确表达不过黄河。第一次在枣林沟,当时青化砭战役刚刚结束,彭德怀风尘仆仆地来见毛泽东,劝毛泽东赶快过黄河。

  毛泽东摆摆手说:“我是不走的,我一走,胡宗南就抽出手压到别的战场上了。

  我不走,牵着他在陕北转,把他拖死。”

  第二次在小河,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也前来参加会议,一见毛泽东就说:主席啊,我们都在为你担心呢,旅长们都要求来保护你。

  毛泽东摆摆手说:“我才不要他们来呢。

  告诉旅长们吧,我在这里牵住胡宗南,叫他们放心大胆地打。”

  主席的第三次表态决定了部队向佳县以北转移,也向着更危险的地带挺进。

  解放军连续取得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战三捷”的战果,军民斗志昂扬。

  不久前还因占了几座空城而自鸣得意的胡宗南,这时却损兵折将两万多,被毛泽东牵着鼻子走,到处扑空,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敌军既疲劳又缺粮,仍疲于奔命。

  而我军却已转移至安塞附近休整去了。

  昆仑支队在离延安几十里路的小河村住了下来,这个小山村叫王家湾真是名副其实:住的老乡不但王姓居多,而且村里湾子也特别多。

  由于河水长期的冲刷,水土严重流失,不是山挡水,就是水绕山,形成了许多沟沟岔岔,湾湾道道。

  由于村子小,司令部和机关人员住得十分拥挤,简陋。领导同志就住在一户农民让出来的两孔半窑洞里。

  这窑洞都有些年头了,烟熏火燎,又黑又破。

  左边住着毛泽东和江青。

  右边住着任弼时,这个窑洞临窗有个土炕,前半截睡人,后半截堆放着农户的粮食与耧犁等生产工具,因而只能算半间。

  任弼时睡觉鼾声如雷,所以这个半间只住他一人。中间的一间稍微大一点,住着周恩来和陆定一,后来,胡乔木搞土改回来,也挤在这个炕上。

  这孔窑洞除了一个土炕外,还有一个腌咸菜的大缸,上面盖着薄薄的一块青石板,就成了办公桌,周恩来经常在这上面批阅文件。

  在这里的窑洞中,他们进一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一五三章。 摆出个“迷魂阵”
一。

  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又给蒋介石摆了个“迷魂阵”,即以部分部队和群众混合,在吴堡县宋川到佳县螅蜊峪的黄河岸边,摆出一副东渡黄河的架势。

  一时间,河面上船只来往摆渡,部队,群众如穿梭般来来往往。

  此番景象的情报传到南京后,蒋介石由此得出结论:###在陕北呆不住了,已开始东渡黄河。

  于是,他立即命令胡宗南主力9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