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是习以为常了。


三十三节:北高加索的局势(二)
更新时间2012721 23:52:36  字数:2501

 最令人心烦的就是那些敢死队性质的苏军小分队。这些家伙们化整为零,总是在人烟稀少的旷野中穿插进德军防区。他们尽一切可能试图破坏德军的后勤工作,要不是因为他们轻身孤军的没办法携带很多重武器,德军的后勤运输还真的会遇到一个大麻烦。
在苏联军队中有很多的女兵,因为整个庞大的苏维埃早就是草木皆兵。斯大林的动员令很彻底,就连女人也不能摆脱走上战场像是男人那样的厮杀搏斗。
俄罗斯大妈那可是出了名的傻大笨粗,这个词也的确是名符其实。只不过形容的仅仅是她们的身材而已,至于粗壮的外表下隐藏的细腻内心则是一如世界上所有优秀民族的伟大女性一样,也是充满了美丽和温柔。她们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中用她们的智慧和韧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联红军中好多个很重要的岗位,都活跃着她们的身影。眼下一支人数30余人的小分队中就有两名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娜塔莎和捷柯娃。她们是一个很优秀的狙击小组。在战斗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每一次战斗中这个小分队都要依靠她们细腻的感觉和精细的观察能力。
现在,她们的任务是在德军经常路过的公路上伏击来来往往的后勤车队。德军运输部队自从换了新式卡车以后,拥有了很不错的自保能力。每一辆卡车上那一座灵活的武器站那可不是吃素的,再加上每一个隐藏在路边的电子眼都可以提前把暗中活动的破坏者找出来。德军的快速反应部队在他们开始破坏活动之前往往能够及时的制止他们。那些隐藏的防步兵装置是一个极端保密的信息,那是白起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秘密布置的。甚至连总参和国家安全局都不知道这件事。他们只是在每一次得到苏军小分队即将破坏公路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有一点纳闷!为什么每一次目标这么小的敌军进行的小动作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呢?
白起上任之后解决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德军的后勤补给工作。他改组了整个主管后勤工作的权力机构。改进了他们的工作方式,运输部门和物资部门分开了。运输部门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具体方式就是用了先进的技术,标准化工作方法。
白起用了以后出现的物流技术,把整个德军600多万军队的后勤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东线战场的后勤工作因为得到了一个优良的港口——列宁格勒因而变得更加轻松。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和第六集团军都以来运能强大的港口补给,之前德军赖以运输物资的铁路基本上被用来维护德军南方集团军群。黑海航线本来可以用作后勤补给之用,但是为了保密的原则白起没有把这个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计算在内。
德国和苏联的铁路轨距不一样,每一次铁路运输都要在车站经过一次转车的过程。德军用的是一种整体吊运的方式,只不过短短3分钟,整列火车的货物就可以转移到适合苏联铁路的火车上。整个东线战场只有两个城市具备这样的能力,分别是铁路枢纽布列斯特和利沃夫。从德国运来的物资经过这两个转车场运抵在苏联战斗的德军手中。根据白起的命令德军大多驻扎在距离铁路的终点不超过10公里的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补给,也为了能够维持整条后勤线路的安全。
斯大林命令在敌占区继续战斗的散兵游勇们发挥不怕死的精神,号召他们为了伟大的祖国尽可能的袭击德军后勤线路,给他们制造麻烦。但至今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还不如波兰境内的游击队活跃。主要原因是因为白起在乌克兰经营的很好,乌克兰民族解放军和乌克兰政府很好的把这个国家控制了,在这里驻扎的德军也因此受益良多。反倒是离开乌克兰国境线的德军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至关重要的后勤线路只是受到了电子眼的保护,这一种很灵敏的自动摄像装置是由一个防步兵雷达和高像素广角成像装置组合而成的,每一个靠近公路的生物都会被监视,一旦有什么出格的不正常举动,负责监视这里的值班员就会发出警报,德军快速反应部队和在路上巡逻的护路部队就会立即赶到现场,把破坏者收拾掉。
今天,这条路的防卫措施要比以往严密许多。因为有一个大人物要来这里视察。
这个大人物就是德国元首白起!这个消息并没有在德军将军级别进行保密。反而大张旗鼓的告之了乌克兰政府和驻扎在罗斯托夫的德军。白起知道苏联势力在乌克兰还广泛存在着,自己来这里的消息一定会被他们侦知。苏军不会放过这个好消息,他们一定会竭尽所能的给自己的视察制造麻烦。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会暗杀自己。
斯大林鼓励布琼尼派出很多小分队针对德军后勤搞破坏,跟白起前来视察的消息也有一点关系。他要看看这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来了。那就要尽可能的搞清楚德国元首来的目的,他自己推断不出意外的话小胡子的接班人是来这里给进攻高加索的德军打气来了。看来德军进攻高加索的战略部署不会变,进攻方式还是像苏联情报部门在41年得到的那一份文件一样。那份文件是英国人提供的,基于保密原则斯大林并没有给别人看到过。他只是针对德军的计划做了相应的部署,现在德国元首要来了,如果他的视察对象是罗斯托夫的德军,那么基本上这份作战计划就是他们的战略方针了。
斯大林找到那一份文件,仔细的阅读着,脑子里思考着德军可能采取的战略。那一份文件的内容是:
“从北高加索出发,越过高加索山脉和伊朗西北部,占领伊朗——伊拉克边境上的腊万迪兹山口和哈纳金山口的战役
战役目的:战役目的是占领高加索石油区,并于1942年9月以前占领伊朗——伊拉克边境上的各山口,以便继续向巴格达推进。
战役阶段:战役分为六个阶段进行(预计持续时间——1941年11月到1942年9月)。
这六个阶段是:
1.在北高加索占领几处战略展开地域(从1941年11月开始);
2.展开兵力准备经由高加索实施进攻(到1942年5月底),
3.分两个阶段经由高加索实施进攻(1942年7月);
4.经由外高加索向阿拉斯河实施进攻;
5.在大不里士和克尔曼沙赫地域占领向伊朗——伊拉克边界进攻的出发阵地;
6.为达到占领伊朗——伊拉克边境上的腊万迪兹山口和哈纳金山口的战役目的实施的进攻(从1942年7月4—6日到9月初)。
战役第一阶段的开始,以当前战役的结局而定。
能否在1941年冬季进到伏尔加河是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经由高加索实施进攻)的先决条件……”


三十四节:战前动员,理顺兵锋
更新时间2012722 21:14:10  字数:2421

 现在看来,德国人果然是按照这个计划在进行着战争。他们按部就班的从外到内,条理分明的在外高加索地区发动进攻。高大巍峨、终年积雪的山脉不是一个理想的装甲兵发挥力量的战场,这一点精通运动战的德国人不会看不清楚。在北高加索地区大张旗鼓的大打出手看似全力进攻,却又不像是这几个月来德军进攻的套路,这几个月以来他们一向是策划精密,出战必胜。把闪电战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现在他们居然在北高加索这样的地形条件展开装甲部队,大不合常理,莫非其中隐藏着什么阴谋不成!
斯大林知道高加索对苏联只一个不得不防备的丹田要害,他对这里的防务工作不断的加强,殚精竭虑为这里堆积各种资源;最终打造了一个遍地堡垒,工事密布的火坑。
斯大林的心理是很矛盾的,在列宁格勒失去以后,德军的兵力解脱出来很多。芬兰跟德国的路上战线连成了一片,那个吞吐量相当可观的港口也为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第六集团军解决了补给问题。德军后勤部门得以省略了很多的运输力量,自然而然的白起把他们调到了南方集团军群这边,更好的保障了他们的后勤。这样对德军有利的局势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斯大林迫切的希望德军能够掉进一个脱不开身的泥潭里面,纵观整个东线战场高加索地区实在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了。苏联剩余的可控制区域也就是高加索有资格担当困住德军的泥沼。
他希望德军在此地大举进攻,并且深深的陷入其中。他对于高加索的整个防务甚为了解,他知道德军在此地会遇到大麻烦。因此他有一个以高加索为诱饵困住德军主力的想法。这实在是不得已之举,斯大林知道德军进攻高加索是势在必行的,这是不可幸免的事情。因此他对这个苏联最重要的丹田要穴经营日久,德军来到了这里必定是硬碰硬的恶战。
斯大林的底气还是很足的,早在战前这里就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区域。且不说世仇土耳其人是不得不防的潜在对手,就是黑海这一个很适合敌人登陆的战场也必须要高度重视。所以苏联在这里的力量还是比较充足的。这也是斯大林充足的底气来源。
黑海沿岸的防御任务交由外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由于土耳其政府公然推行亲德政策,方面军的主力仍然集结在苏土边界附近。此外,根据苏伊条约,方面军一部兵力41年8。25日进驻伊朗。
因此,在战争第—阶段,最高统帅部不能全部调用外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到北面来加强高加索的防御。此外,在战争的头几个月,又从外高加索方面军中抽出7个正规师、377个预备役连和756个坦克乘员组补充到前线上作战的各个集团军去了。将骑兵第17师和第24师调给西方方面军。防守克里木的第5l集团军也从外高加索得到了几个兵团。(已被曼施坦因歼灭)步兵第388师转隶给濒海集团军。当1941年秋,在西南方向出现敌人可能从罗斯托夫和刻赤海峡突到高加索的威胁的时候,外高加索方面军开始向北高加索调动部队。第44集团军的兵团和部队及第47集团军的一部向北高加索进发。这时,步兵第398师、第400师、第317师、坦克第6旅、第54旅、数个炮兵团、2个航空兵师和许多其他兵种部队和分队调给南方方面军。
苏联政府极为重视加强黑海和里海的海军兵力。在战前,苏联在黑海上就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其力量远远超过黑海沿岸各国海军力量的总和,这支舰队不仅能同黑海沿岸各国海军进行有效的斗争,而且也能够同极可能在黑海出现的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舰艇进行有效的斗争。对于保障制海权,控制这里的局势是手到擒来的。他们在黑海区域拥有很多基地,战前在高加索有诺沃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和巴统海军基地。战争开始一个月后,又建立了波提海军基地。
当时苏军新装备的巡洋舰、驱击领舰和驱逐舰具有良好的战术技术性能,特别是航速大、火力强、舰炮操纵灵活。潜艇也很现代化,火炮和鱼雷武器威力大、水面航速高,但是水下航速却很慢而且通信设备又不完善。黑海舰队的飞机几乎全是一些旧式飞机(只有l6架米格—1型新式飞机)。亚速海区舰队的舰艇在全面动员之前都是一些航速低、机动性差和机械已经磨损严重的民用船只,稍加改装并装上火炮(45—130毫米)和机枪。黑海区舰队的舰艇虽然是专门建造的战斗舰艇,但武器装备却与亚速海区舰队完全一样。
这些个多如牛毛的小型舰船在德国空军眼里边真的是不值一提的小菜一碟,他们黑压压的机群一出,那就是英美海军的钢甲巨舰也是怕的不行不行的。何况是这些个小杂毛一样的小型战舰呢?但是心高气傲的德国空军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武器再厉害也是由人来操纵的。武器再不入流,那也要看在什么样的军队手中!
苏联的海军有一条跟他们的陆军一样,那就是一脉相承的拼命精神。其不怕死的程度甚至说他们是漠视死亡也不为过。因此他们手中的武器但凡能够给敌人造成伤害,他们一定会百分百的使出来,根本不计较敌人会给自己什么样的打击。这种拼命地战术是任何人都很计较的,德军也是这样。空军的轻敌引起了白起的不满,因此他决定亲自来罗斯托夫一次,他需要一个人把这里的空军形势改变。他要迫使空军的作战重心转变一下,不仅仅要控制制空权,也要把敌人的海军消灭掉!他要给空军兄弟们强调,他要的是歼灭,而不仅仅是压制苏联海军。
而这也是斯大林矛盾的地方,他知道部队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战斗的极其艰苦。所以他一方面希望德军长期困于此地,有害怕德军控制住局势,掐断苏联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真要是那样的话,苏联的末日就不远了!
斯大林的对手——白起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做为进攻者他要从容的多。因此他有大把精力和时间从容布置,已己之长克敌之短是他这次前去罗斯托夫的目的。这次跟着一起来的是一个德国空军中重量级的人物——里希特霍芬!作为东线德国空军的总司令,这位爷可是很有能力的神仙!他此番亲自前来督战正是白起的要求,白起希望他能够把这个地区的空中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为下一步的空降作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十五节:山地游击战
更新时间2012723 22:01:59  字数:2634

 空降作战注定了是一种突袭性质的战斗,世界各国那些个从天而降的神兵无一不是步兵中精心挑选的精锐。在战斗中伞兵的作用就是可以在出其不意的地点打击敌人,是一种刚刚出现的,还远未成熟的兵种。
白起训练很久的伞兵,经历过好多残酷的实战。他们是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伞兵。各种老步们从未见过的精良准备层出不穷的装备部队,德国为他们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为的是在战斗中这一支精锐伞兵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年多来的不断改进中,他们的火力有了长足进步。反坦克武器逐渐普及伞兵部队之后,他们不再是敌军的装甲部队蹂躏的对象。他们在实战中率先演练成功的15人战斗小组作战模式被证明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战斗编组。撒到哪里都可以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英雄部队。
这一次进攻外高加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