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女医-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景龙32年冬,太医道陛下病弱,无药可救之时。陛下就下诏请宁王回来监国,主持大局。
冬天,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笼罩着丝丝凉意,黄色的琉璃瓦闪烁着阴冷的白光,高大恢弘的华丽宫殿在偶尔的霞光的衬映下,俨然如一道道山峰,苍凉而森严,寒冷的北风在它的栋梁彩绘和重檐之间嘶鸣。
紫禁城如同一座阴森的古堡矗立在一片惨白苍茫的地平线上,奔流不息的护城河停止了呜咽,一切似乎寂静了。
宇文凌天的寝宫大殿外,早已密密麻麻站满了一大群皇宫侍卫、御医和朝廷重臣。寝宫内,皇后以及**各位妃嫔无一不是满面愁色,甚至有年轻的妃嫔隐忍不住,当场就低声啜泣哽咽起来。
宇文凌天静静躺在龙榻上,面色浮肿、苍白如纸,印堂间透出暗黄的颜色,任凭祁皇后如何呼唤,依旧昏迷不醒。
大殿之中众臣早已得消息,静默的矗立着,害怕一说话就破坏了这一片宁静。
这是有一个侍卫大声道:“宁王到!”
皇后迎了出来,对宁王道:“这几日陛下虽然病势沉重,仍在勉力支持,想必是心中挂念着你,盼望你早日回京有事叮嘱。我已遣礼部早作筹备,即使近日山陵有变,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宁王快步走到寝宫之内,陛下见了宁王,招了招手,道:“三弟,我把我儿并江山一起交给你了!”
又对太子道:“凡是听三叔的话!”
见两人点了头,宇文凌天含笑闭上双眼。
景龙朝开国皇帝宇文凌天殡天,享年五十又八。
侍卫在寝宫门前守候良久,忽然听见宫内传来众妃嫔的哭泣之声,且有小内侍掩面啜泣着狂奔而出,传话道:“皇上……皇上……戊时驾崩归天了!”
宫廷内外诸人闻听消息,顿时哀声一片。
众臣伏地大哭,呼喊“万岁”之声不绝。消息传至**,众多后妃、宫女更是大恸不已,如同天塌地陷一般号啕大哭起来。
--------------------------------分割线--------------------------------------------------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子继位众望所归,宁王有陛下旨意:宁王监国。
太子少傅钱大人先停了哭声,道:“太子登基。”
便有无数人附和道:“太子登基。”
一时间,“太子登基”的呼号声响彻云霄。
太子登上帝位,受了文武百官朝见便算登基。
照前朝例,先帝驾崩后,太子坐上帝位之时,便算继位,即为登基。新皇帝就会被大臣们称为皇上。先帝驾崩一月内,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直到登基大典完成后,皇帝才算名正言顺。
太子登基,有两件事很重要:第一件事就是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第二件事就是先帝驾崩第七日的安葬。
在此之前,按例下旨:王以下文武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在京的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帽着丧服为我哀悼,二十七天不准祈祷和报祭,一个月内不准有嫁娶,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一百天内不准有娱乐活动。
皇帝死后停殡宫中,这时被称为「大行皇帝」。灵柩中的大行皇帝,接受宫中备极哀崇的丧礼仪式:发丧、宫中举哀、沐浴、饭含、入敛、发引。在这过程中,以嗣皇帝为首的举哀成员按礼仪官的指挥,高声哭、踊(顿足)。
负责此职的内廷侍从先在殿西廊下设灶,煮热水,准备好沐浴用的器具物件:盆、盘、瓶、鬲(形状似鼎的瓦瓶)、帛巾、沐巾、浴巾、栉、浴衣。内掌事者端著盛以米潘(淘米水)和热开水的盘,授给沐者入内后,嗣皇帝与妃、公主等退出帷外,立在殿东楹间,向北痛哭。
沐浴完皇帝的遗体后,梳理头发。内中有执事者六人抗衾,御者四人用浴巾拭大行皇帝身上的水分,再用浴衣擦拭;浴后,将皇帝安放在东侧的新床上,该床上层是竹席(簟),下层是蒲草席(莞)。头下设枕,枕下有一小囊,盛著掉下的头发和剪下的指甲,准备在大敛时纳入棺中。皇帝身上被裹以明衣、裳,明衣裳适合浴后穿。然后以方巾覆面,以大敛之衾盖身。沐浴仪式以内外的哭声为结束。
负责这一事务的内廷侍从,恭敬地端著水盘走上堂来,嗣皇帝在帷外,用盘中水宽手,再在另外的盘中洗涤宛若贝肉的玉块,然后放在竹器中,执入帷内。嗣皇帝面向西,坐在大行皇帝的床前,揭开面巾,撤去枕头,由太子太傅操作亲纳粱饭,次含玉。完毕,嗣皇帝回到原来站立的位置。掌管服饰的人员抬过来装著袭衣十二称的箱篚,放在席上,摘去大行皇帝的面巾,换上面衣,再以玉塞耳,叫做「充耳」。手上套以长一尺二寸,宽五寸的囊,叫做「握手」,再加上手衣。脚上著舄。十二套衣服,一层层穿上,之后覆以大敛之衾。开帷,内外哭声一片。
第二日,为大行皇帝着十九称衣,称之为小敛。第三日,为大行皇帝着三十称衣,称之为大敛。大敛完毕之后,公卿大夫下堂,回到哭吊之位。嗣皇帝抱持大行皇帝胸口,“冯尸”。然后嗣皇帝捧住大行皇帝的头部抬尸入棺,盖上棺盖后,有司在棺上涂饰。
宫中诸人、文武百官以及有诰命的命妇,入宫哭丧。
第七日发引,也就是出殡,送入陵墓。景龙二十年,宇文凌天就开始在青州为自己修陵,耗时5年。嗣皇帝扶了灵柩,文武百官跟着,缓缓而行,朝青州进发。
及午时,才到青州,送灵柩入陵墓,填了土,等到一行人回了上京,已是酉时了。
这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第二十四章 登基大典
更新时间2013214 20:51:53  字数:2063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也是国师选定的吉日。
天亮日出,就看到整个天空湛蓝一片,没有半丝云彩,阳光如同清澈的泉水清澈明亮,落在紫禁城上,泛起一层金黄。风不大不小,既可以缓缓地展开旗帜,又不足以让人衣襟凌乱,吹拂在人的身上,就如同慈母在整理着即将远行的游子的衣襟,让人心头发软。
辰时刚到,二十八声金号角在皇宫中缓缓响起,宇文磊头戴亮黑明珠挂帘龙冠,身穿明黄九五至尊龙袍,脚踏白银驱虎踏云龙靴。
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充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
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正龙绣得正襟危坐,一团威严,行龙绣得极富活力,似动而非动。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部位,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这寓意九五至尊。但是我们这样粗略的算下来却只有八条金龙,这与史书上记载的有出入,于是有人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本身就是一条金龙,穿着龙袍后金龙就达到九条了。其实这第九条金龙绣在里面的衣襟上,要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
在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这里被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寓意福山寿海,同时也隐含了“江山一统”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龙袍上除了龙纹,还有十二章纹样,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祥云、蝙蝠等。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镇;龙取其变;华虫取其文、会绘;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若斧形,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取其辩。这些各具含义的纹样装饰于帝王的服装,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龙,应机布教,善于变化;如山,行云布雨,镇重四方;如华虫之彩,文明有德;如宗彝,有知深浅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涤荡,清爽洁净;如火苗,炎炎日上;如粉米,供人生存,为万物之依赖;如斧,切割果断;如两己相背,君臣相济共事。”总之,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
宇文磊率文武百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坛。各礼完毕,再以皇太子的身份御驾太安殿,正式即皇帝位。正式即位后,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群臣行礼之后,依照历朝惯例颁布即位诏书。
每一位新登上宝座的皇帝,在太安殿举行登基仪式的同时,都要隆重发布即位诏书。文武百官在太安殿前跪听诏书颁布,之后再出宫来到运天门前依次站好。
仪卫官托着放在云盘里的诏书,由从官举着黄盖护送出了靖门,将诏书会被安放在靖门外事先停好的龙亭里,一队仪卫校尉庄重严肃地抬着龙亭随着皇宫御仗,出靖门,瑞门,然后沿着承安门背面的阶梯缓缓送上承安门城楼。
接着,宣诏官恭敬地接过诏书在承安门上庄重地大声宣读。之后诏书被放置在礼器中,由承安门徐徐降下,象征着皇帝的诏令从此通行宇内。
最后诏书又由礼部官员恭敬地接下,仍放在龙亭里,然后被一路恭送到礼部,刻版印制,颁行到各部各州。
皇宫外承安门前广场上观礼的人群,跪下,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重重宫门内跪倒的文武百官、王朝贵戚,林立于皇宫内外的红翎内卫,以及广场上如海潮漫滩般的平民百姓尽数拜倒,挤挤拥拥如同海底火山爆发后震平的海面,声浪直达天宇!
金碧辉煌的蟠龙宝座,宏伟高大的壮美太安殿,依序而列肃颜整衣的文官武将……
宇文磊坐在那金碧辉煌的太安殿宝座中,坐在那高高的万人之上的中央,成为新一代帝王,颁年号为“景康”。
待礼成,一干人等精疲力尽,却还得站着,还有圣旨得颁啊!
首先是给生母皇后李氏上皇太后的尊号,内阁翰林院拟好的尊号是“仁寿”,并皇太后的表文、册文、金册、金宝这些证明文件及仪仗颁与李氏,皇太后从乾清宫搬到宁寿宫。
其次是册封太子妃刘氏的旨意。册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咨刘氏。乃大臣刘尧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
皇后的表文、册文、金册、金宝这些证明文件及仪仗自送去与刘氏,待皇太后搬完家以后,刘氏再从东宫搬到乾清宫。
又有任命宁王为顾命大臣的,又有大赦天下的,林林种种。
待念完册文,贴身太监小卓子轻声的呼唤:“皇上,皇上!”
宇文磊回过神,道:“众卿平身,朕初登大宝,朝廷的一切还都要靠众位卿家。先皇归天,举国大丧,朕登位又大赦天下。值此政事繁多之时,还劳众位卿家为朕分忧,为国奔忙。有事请奏,无事退朝吧!”
宇文磊见无人出列,挥挥手,回去补瞌睡去了。众大臣也各回各家,吃午饭去了,真的饿啊!


第二十五章 林府大寿 六郎求师
更新时间2013214 20:52:05  字数:2046

 景龙朝换了个皇帝与洛谦家没有什么影响。若勉强要说,就是洛谦没得高官做。但一家团圆也是好的,洛谦也没想升官发财。
让洛谦烦恼的是六郎,六郎这个孩子虎头虎脑的,不像他和徐氏,六郎十足像了外公徐老爷子。洛谦与三个小包子启蒙得都早,六郎比起哥哥姐姐,愚钝得像木头。三娘学三字经只用了一月时间,四郎学三字经也不过三月,六郎学了整整一年半。
好吧!也不是人人都如四郎和三娘般聪慧。不过,六郎啊!你爹没本事,穷啊!你不要动不动把碗捏碎了玩儿,好不?那个石凳子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玩儿的!地上怎么又多一坑,六郎,你轻点,球要破了!
六郎还想习武,洛谦却是犹豫了。没习武还招呼不过来呢!要习武了,家里还能有好家什么?
林老爷子的请帖正在洛谦伤脑筋的时候递来了--林老爷子五十大寿,大宴宾客,准备摆三天三夜流水席。
林老爷子本来没打算办那么盛大的,无奈林老爷子在武林之中,德高望重,乐善好施,人缘好呢!
你说什么?林老爷子才五十,不算德高望重?这你就见识浅薄了吧!林老爷子是林家枪法的嫡传弟子,他太爷爷最后收的关门弟子,年十三,与武林大会上,乘其不备用枪挑了武林盟主张坚的玉佩,张坚还没察觉来着。还好,林家太老爷打圆场,道小孩子调皮,这才圆过去。
林老爷子无心武林盟主,就是出镖,也是不多的。林老爷子喜欢四处游历,挑战高手。说白了,喜欢踢馆。
所以,林老爷子交友甚广,曾有只带了枪出门,半年后,人家用马车送他回家的事儿。还好方氏不计较,只道:“出门就丢了,进门当捡着了。”
洛府与林府素有来往,两家关系也比较亲密。林老爷子大寿,全家前去道贺来着。
六郎已经四岁了,日日听着一府人说着:四郎四岁时怎样怎样,三娘四岁时怎样怎样。自然是不服气的,想来想去,自己与姐姐没得比,也就力气比哥哥大些。哥哥凭力举石凳得了一个好老师,自己力气比哥哥大,也能找个好老师。
这不,机会不就到了么?林老爷子大寿之日,六郎寻了空子,跑去与林老爷子道:“哥哥的师傅大人,你可知道哪位英雄武艺最高?”
林老爷子哑然,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然天下之大,越是武艺高强,越是不敢妄自尊大。
好半晌,林老爷子才找回声音,道:‘六郎问这干嘛啊!‘
六郎瓮声瓮气的道:“俺想拜师学艺,至少有点比哥哥强!”
林老爷子被呛着了。这孩子这话······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哥哥姐姐太优秀,这孩子压力太大。这孩子习文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