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如意-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夫人笑着接了茶盏抿了一口说:“你知道些什么。青岚是她一个娘胎里的同胞弟弟,能这么帮兄弟前程着想,这才是咱们家姑娘该有态度。家国天下,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成国。咱们沈家不是靠一两个人便能撑起的,子弟越有出息,家族才能越繁盛。青崴是个出息的,青崧也有才学,青岚本也是个聪明的,只可惜老大媳妇目光短浅,一味打压着,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说到这儿,她才又想起,“春闱又近了,也不知青崧在书院准备得如何,只盼着今年能中,他父亲也就能安心帮他寻门好亲事了。”

妙音笑着说:“您放心吧,二少爷那般的才学,奴婢们虽回来不久,可也听了不少赞誉的。今年二少爷高中,大老爷房里可是一门父子三进士,在京里都是头一份儿的。”

沈青崧只比沈青崴小了一岁,但与沉稳凝练的沈大少爷不同,沈二少爷颇有些恃才傲物,疏狂不峻,才名在京里是有的,只可惜下了场的文章总是不能得到考官的青眼。与大哥同年中的举人,同年去应大考,明明他年少才名选胜于兄,但最后却是大哥中了进士,他名落孙山。大老爷认为二儿子一天到晚只知道吟风咏月的不务正业,一怒之下,将他打发去了京郊的白鸟书院过起了苦行僧的日子,且发狠说,若今年再不中,就要将他远远地发落去僻远的凉州寻个教正的小差事,用西北的风沙来磨砺他。

二少爷被吓破了胆,怕父亲真的将他送到那不毛之地与黄沙为伍,终于收了玩心,拼命用功起来。

“二少爷没过初五就被大老爷送回书院了,那里清净是清净,不过也太清苦,哪里比得上家里有暖炕暖炉,读起书来也更舒坦。”妙音叹了一口气,将用过的茶具给收了起来。

大夫人那边一直殷殷等着丈夫探听回来消息,谁知道大老爷和二老爷被三老爷叫去后,兄弟三人关着房门说了半日话,出的门来却都一个个黑着脸孔。二老爷沈博然回了房里就催着二夫人给家里适龄的姑娘说亲。二夫人便提起当日在王府中的事,说道:“莲如那孩子虽说是庶出的,但一直在我身边养着,跟嫡出的姑娘并无不同。倘若人家真有那个心思,那咱们莲丫头可不是天大的造化,何必现在就要急急地将她许给旁人?”

沈博然冷笑一声道:“你真当人家与你说了几句话,便不知天高地厚起来?我不过一个五品官,还是武职,便是嫡女人家都会嫌配的低了,何况莲丫头还是个姨娘生的。且不说出身,就看莲丫头的长相也比大哥房里的几个丫头差了不少,你倒说说看,安平侯府凭什么能瞧的上她?”

二夫人听这话心中有些不快,虽然分了府,但她向与那个大嫂攀比惯了的,莲如虽不是她亲生,但亲生的女儿还小,怎么也轮不到她,若真的将那门好亲事让给了大房,她如何肯甘心。

“什么低不低的,咱们家还出了宫妃呢。”二夫人当下就拿出大女儿来说,一时胆气壮了不少。

“那又如何?她入宫这几年了,不过就是个充容,只怕连皇上面都没见过几次,更别提生个一儿半女。”沈博然想到自己那大女儿,不免心疼难过,“若不是你当初非要让莹儿入宫去挣那份脸面,何至于咱们连见女儿一面都这么难?”

二夫人没了声音。过了半晌方说:“这一时半会的,让我去哪儿找合适的人家打听?”

沈博然站起身来,袖子一甩道:“我有几位同年家里倒是有几个合适的儿郎,明日我便去各家探听,你莫看不起武官,不肯与人走动。清贵的世家咱们高攀不起,女儿嫁过去也是受罪,不若找那知根知底,家里人口简单,孩子耿直正派的。告诉你,有那样的亲家才是享福。”

说完便走了。

至于沈浩然,回到房里也是愁眉紧锁,长吁短叹。大夫人几次想要上次问话,只是口还没张便被大老爷给打发出去,言语神态上颇为不耐,这一下子便让大夫人起了疑惑。问了随身的小厮,得知大老爷昨儿晚上从西园出来便自己回了书房去睡,并未到哪房姨娘那里,想来不是为了女人的事。

大夫人这心还没定上一定,大老爷却走出来到她面前,只丢了一句:“我的女儿断不能嫁去安平侯府,当日那些事你便当没发生过,也不许再与侯府和东昌郡王妃来往。若让我知道你私下乱许了什么,我便将你送回萧家去。”

大夫人脑袋“嗡”的一声,眼前一片空茫,人都傻了。原来老爷想了一宿,烦到现在,竟然是为了芳如的亲事。

“老爷,这是为何?”

大老爷看着她冷笑了一声道:“别总盯着人家的爵位富贵,指望着一朝飞上枝头当凤凰。前些日子胡侍郎向我提起家中还有两位公子没有订亲,你有空往胡家走动看看。胡侍郎为官清正,教出的孩子应该不错。”

胡侍郎?!那位侍郎比大老爷官位还低了半级,为人刻板守旧,家里连个像样点的产业也没有,全家就指望着那点微薄的俸禄过活,家无隔宿米粮。这样的穷人家,让芳如嫁过去岂非受罪?

“老爷,怎么好端端地想到胡侍郎家?”大夫人又惊又恐,若大老爷一心要将芳如嫁去胡家,那不跟要了她半条命似的?安平侯府哪里不好?这明明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姻缘!可这些话哽在大夫人的嗓子里,吐吐不出来,咽咽不下去。直憋的她一口血堵在胸口,眼前阵阵发晕。

“清正严谨之家有何不可?”大老爷看着她,叹了一声说,“女人家管好内宅便可,儿女婚姻大事,还是不要轻率决定。这里头的事,你们不懂。”


、一厢情愿

正因是大事,所以更要慎之又慎啊!随便扯个胡侍郎家里出来便说要走动议亲,大老爷这么做不是更加轻率?大夫人只气得心口疼。外头的事自有大老爷们去处理,可她们在内宅之中的女人又如何不是助力?有时候枕头风吹吹比什么都有用处。借着联姻,让父亲兄弟的仕途更为顺达,这不也正是女儿家的用处?

“安平侯世子是连皇上都夸过的,人品样貌无一不是上上,安平侯平素也没听过有什么差错,若是能与他家成为姻亲,于老爷有何不妥之处?”大夫人挣扎着站起来,想要再为女儿争上一争,“芳如嫁过去便是世子夫人,过些年,便能当正经的侯夫人,正是给沈家添脸面,挣荣光的,原本老爷不也动了心的?为何这时候却又说这些绝情份的话?”

大老爷皱着双眉,平素觉得萧氏很聪慧明理,怎么这时候却偏偏钻了牛角尖,一味心思只想着与安平侯府结亲了?

“你不懂,安平侯已靠上了东昌郡王,他们全都是二皇子那一派的,现在皇储是皇长子,你觉得日后太子继了位,全力支撑着二皇子的东昌郡王一派会有什么好下场?”因着面前的是情义深厚的结发妻子,大老爷压住了心中的不满,耐心解释与她听。

大夫人闻言怔了怔,想想又说:“东昌郡王的女儿已经没了,安平侯与他家便算不上多亲近。除非二皇子争储位,否则便是太子登基也不会无缘无故去牵扯大臣勋贵。若是争了,以二皇子那般的人才和皇上的喜爱,未必不能赢,到那时候,咱们家说不得更可借了势……”

“糊涂!”大老爷气得胡须都翘起来了,“真是妇人之见!太子是嫡子又是长子,这位子坐得稳稳的,只要不犯大错,无人可以夺了他的位子。皇储之争从来便没有安稳不见血的,此时我沈家更该明哲保身,不能搅进这是非圈里去。咱们沈家只能忠于皇上,而非哪个皇子。不论将来是谁继承了大统,只要我沈家立身正,便可以保得阖家平安,仕途顺遂。此事不用再商量,我沈家不论是哪个女儿,断不能嫁到安平侯府去!”

大老爷甩袖便走了,只留了大夫人一人在屋里。

陈妈妈悄悄儿进了屋,见大夫人脸色苍白,神情萎顿,忙上前将她扶到榻上,又端了热茶过来。

“夫人您跟老爷争什么呢,气成了这样。”

大夫人摇了摇头,叹气道:“我只想着将女儿嫁的好,他们却非要想这想那。明明都没影子的事,却仿佛嫁过去就要让沈家大祸临头一般。也不知老三到底跟他说了什么,从西园回来就这么怪腔怪调的。我只心疼芳如,难得是个聪明通透的,却不能像茵如一样,找个高门贵第嫁过去。你让我如何能甘心。”

陈妈妈迟疑了片刻说:“方才我听了消息,好像二夫人也开始张罗着要去相看女婿。说不得二老爷与大老爷想到一处去了。”

“胡扯!”大夫人一拍床沿怒道,“都是三叔挑唆的,连二叔也跟着糊涂起来。若真不满意安平侯家,便细细去寻合适的,哪能这样急忙忙就找起来?寻不到好的,将来受罪的还不是咱们自己家的姑娘!”

“可不是嘛!”陈妈妈点头,“夫人您主意拿的正,三小姐哪样都是出挑顶好的,千万要帮她找个好人家才是。”

大夫人闻言颓然将身向后靠:“我是这样想,可老爷偏偏不肯,我又能怎么办。”

陈妈妈犹豫着说:“不若,您去跟老夫人说说?老夫人总是要向着亲孙女的,若她发话,便是老爷也不好驳了的。”

大夫人垂头想了想说:“倒也不急,这事只是咱们自己猜度的,那安平侯府至今也没有个说法,若只是咱们自做多情猜错了,将来可不有的是人笑话咱们的?只再等等瞧,若侯府那边真的透露出来有联姻的意思,我再去求老夫人,想来这么好的姻缘老夫人也不会置之不理。”

这一等便足足等了近三个月。王府那日之事,便如风卷云烟一般不留痕迹。安平侯府一点动静也没传出来,那位侯夫人也安之若素,不见与哪家有特别近的走动。大夫人等着心急火燎,却又不能自己过府去问,更不敢让大老爷去探问消息。这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原本那颗火烫的心也就一点一点凉了下来。

这些日子里,一向行事低调的孙姨娘与常姨娘走动得勤了些,每日里两人都结了伴来慈安堂给老夫人请安。常姨娘想借机多看女儿一眼倒也正常,只是孙姨娘也这么勤快倒是让人颇觉讶异。

蕙如这些日子忙着看铺子里历年的账簿,也没空多想,直到有一天老夫人叫了她过去,她才恍然大悟,敢情孙姨娘来讨好老夫人是为了菀如。

“我与你父亲说了,眼见着你和五丫头年纪都大了,也到了要说亲的时候,虽说你们在我心里头跟三丫头也差不多,但外头人总要看着嫡庶的名头。若想给你们说门好亲,还是要将你们都记在你们母亲名下才好。”老夫人看着蕙如说,“你父亲也应下了此事,我想着,下个月带你们回老家一趟,开了宗祠将你们的名字记到家谱里去。”

“那母亲可愿意?”蕙如暗地松了一口气,能记到嫡母名下当然是个好事,便不是为了将来说亲,顶着嫡小姐的名头办事情也要方便许多。不过改记到嫡母名下并非易事,一来嫡母要同意,二来宗族要同意,这样才能开宗祠将名字记到族谱上去。大夫人这人她是知道的,表面上慈霭亲切,实际上对庶子女没什么好心。她们三人年岁相近,为着芳如着想,大夫人也应该不会轻易答应了这事。

“自有你父亲去说。”老夫人笑了笑,“有你父亲出面,她便有再多理由也不能拒绝。老家那边我已去了信,这几日便该有信回来,应该也不会有问题。咱们老家在晋阳府,离京城倒也不是太远,路上不过三四天的工夫,那时候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咱们家祖屋后头靠着方山,山上全是桃树,门前有一条映花溪,那桃花落在水里随着水流飘过来,可是一大美景。我带着你去住几日,保你住了都不想回来。”

蕙如笑着偎到老夫人怀里:“祖母光是这么一说,孙女都等不及想现在就去看了。不过又想着若到了夏天里去,一准儿还有大桃儿可以吃。”

“就知道吃!”老夫人笑着戳戳她的额头,“平素吃的也不少了,怎不见你身上多长些肉。”

“虽没长肉,这个子却长了不少呢。”蕙如站直了身体,拿手在头顶上比划,“可见祖母这儿伙食好,可养人了。”

阳春三月,正是春光明媚之时。室外绿叶茵茵,繁花盛放,阳光透过窗棂将一室照得雪亮,穿着天水碧色的半臂,下着杏花色折技桃花裙的少女眉目如画,星光一样灿然的眸微微弯着,红润的双唇向上微翘,比窗外的花儿更艳,比窗内的阳光更耀人双目。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欢快的自信笑容,仿佛一朵含苞的牡丹,在这阳光下,在这春光里,傲然舒张开柔嫩鲜艳的花瓣儿。

看着她的样子,老夫人就如喝了蜜似的嘴里都是甘甜的滋味,一把将人拉进怀里,揉着乌黑的发髻叫了通肉儿。

祖孙两个睡了午觉起来,就听丫鬟在门外说:“三少爷来了,要给老祖宗请安呢。”

“快让他进来。”

门帘儿一挑,沈青岚穿着一身青色棉布书生衫神采奕奕地进来。

“孙儿给祖母请安。”他眼光一扫,正见到站在老夫人身后的蕙如,于是笑了笑又说,“姐姐好。”

蕙如抿着唇儿笑了笑。青岚这半年长高了不少,身段眉眼都长开了些,原本相貌还有些女相,如今添了许多英气,腿长腰直,眉目俊朗,已经长成一个翩翩少年郎的模样了。自打去了荣王府上学,原本那些畏畏缩缩的懦弱相一扫而空,像换了个人似的洒脱从容,落落大方,让人险些掉落了眼珠儿。

见儿子犹如脱胎换骨的样子,沈浩然自然喜不自禁,觉得王府请的先生果真大才,教导有方,为此专门到荣王府狠狠谢了荣王爷一回,两家走动的也就更勤了。回到府里,又给老母亲去磕了头,自惭自愧这么些年没能好好教导幼小,让他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大好的光阴。

大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蕙如不用猜也知道,其实府里这么些人,除了常姨娘,大概也只有自己知道这个弟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前些年难为他那么小的孩子要将真实性情隐藏起来,过得缩手束脚。蕙如喜欢终于能将自己真实面目展现出来的弟弟,平日里将老夫人送的好吃的东西,好看的衣料也悄悄儿送过去不少。常姨娘见蕙如待自己的亲弟弟如此亲近喜爱,一颗心也放下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