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如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如意-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蕙如眉梢微扬,丝毫不让地回视着她。

过了许久,大夫人才说:“妾又如何,妾生的女儿不也一样能当上凤凰?”

蕙如笑了起来,对大老爷说:“怎么样,女儿就知道母亲有这句话搁这儿等着呢。”

大老爷脸都气白了。

这萧氏,真是越老越糊涂。

女儿虽然不是她生的,但是沈家的闺女。

如今有泼天富贵的前程放着,将来可是要当皇后的人。

这时候不好好笼络巴结着,还上赶着要去得罪。

这个女儿是柔中带刚的性子,能得世子女婿那样的爱重,将来必会是沈家的依靠。

现在虽然是称她一声母亲,见面还要行礼。

但将来萧氏见了她还需要下跪,行君臣之礼。

若真为了这种事而跟女儿女婿翻了脸,沈家子弟的前程还要不要了?

沈大老爷一挥袖子:“萧氏你闭嘴!”

“老爷!”大夫人也气了。

丈夫居然当着庶女的面这样吼她,不给她脸面。

世子妃怎么了,太子妃又怎么了?

虽不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但到底还是要叫她母亲。

人伦大道在这里,她就算当上了皇后也不能忤逆自己的母亲。

除非她愿意让世人都骂她不孝,看她将来是否还有这个资格当上皇后!

“父亲与母亲说话吧。女儿出来这么久,身子也有些乏累,先回府了。”蕙如站起身,让兰溪扶着自己的手。

沈大老爷连忙站起身来相送。

蕙如笑着摆了摆手说:“自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还要请父亲多多关照着姨娘和青岚……啊,听说姨娘好像又有动静了?”

沈大老爷老脸一红,不过也甚为喜悦:“常氏已有两个多月身孕,你又要当姐姐了。”

“这可真好。”蕙如很是高兴,又瞥了眼还坐在那里脸色忽青忽白的大夫人,“姨娘那里要请父亲派人多多照料着。这妇人有孕最是马虎不得。若是出了差错,女儿和您女婿可是会很难过的。”

大老爷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说:“放心吧,常氏已经让你祖母接到她那里去住了,安全的很。”

蕙如点了点头,对大老爷微微福了福身,转身便走了出去。

大老爷回了厅中,见大夫人双眼微红正在那里啜泣,已是气不打一处来。

“老爷……”大夫人抬起头,目中带着泪光,“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大老爷冷哼了一声:“你这蠢妇,怎么也不好好想想,只为了一时之气就拿这种事想气她。蕙如那样聪明,还猜不到你是为了什么?你想将来李晟要怎么对待代王夫妻?你是要让李晟以为代王对他承继大统心有怨恨?你这哪里是心疼芳如,明明就是在害她!”

大夫人脖子一梗,可是一想到大儿子青崴和小儿子青崧的前程,又泄了气。

“她总不能因为心里不舒服,就对自己的兄长使绊子吧。若没有娘家帮衬,将来她哪里有底气在宫里立足?”

“你知道便好。”大老爷冷笑一声,“出嫁的女儿与娘家从来都是互助互利,你却是先在内里挑刺抬杠子使气。蕙如从回到京里,哪样做得不周全不厚道?她从来都是将沈家放在头里想,所以母亲会那样疼她,连三弟妹那样眼高于顶的郡主,也喜欢她,帮衬她。你若是个聪明的,就该知道这丫头断断不是表面上那样柔软好捏合,否则怎么人人都要抬举她?是因为她是沈家的姑娘吗?怎么就不见人人去抬别的姑娘?不是我要夸自己的女儿,若蕙如是个男儿,也一定会有大出息。你是沈家宗妇,眼光需放得长远。既然她叫你一声母亲,那么这皇后是芳如还是蕙如又有什么区别?”

大夫人沉默了。

大老爷喘了口气,皱着双眉看着妻子:“你就放开你那小肚鸡肠。代王人品端厚,是个好女婿,但他的性子太宽和,又着迷于读书,他这样,难以驾御朝堂。若是他当了皇帝,不是被权臣左右,就会被内监蒙蔽。你难道愿意看着将来女儿在宫里受苦?看着朝中混乱,沈家被架到火上去烤?”

大夫人嘟囔着:“哪有您说的这样严重?好像代王登基就会天下大乱一样。”

“妇人之见。”大老爷骂了一声,他是往严重了说,不这样说,妻子还心怀着怨气。

“过些日子代王和芳如就要回京,你就将我刚刚的话说给你那宝贝女儿听。我说的你听不进,芳如的话你总会听一听的吧!”

代王夫妻从封地回京是为了参加太子册封大典。

皇帝也想见见这个小儿子,好好与他谈谈,免得他对李晟生出嫌隙。

他如今只剩下这一个儿子,他不想这个儿子将来出事让他伤心。




185姐妹交心

代王夫妻来得很快。

李怡只带了正妻沈氏进京;那两个侧妃都被他扔在了封地范阳。

稍事休息之后,夫妻二人便进了宫。

皇帝见着了小儿子,见他神采奕奕;面色红润;倒完全没有任何憔悴失落之姿,心中也十分高兴。

问了几句范阳的民生风物;他便打发代王妃去见太后;然后带着儿子进了书房。

从宫里出来之后,李怡便去找李晟,而芳如连沈府也没回,先去了宣王府见蕙如。

芳如是一品亲王妃;蕙如是亲王世子妃;又是她姐姐,按礼蕙如要给芳如行礼。

可还没等蕙如蹲下|身,芳如就抢先一步将她拉起来。

“可当不起你这礼。”几个月不见,芳如个子又长高了些,眉目舒展,神态安娴,倒有一股子原来在内宅里见不到的意气风发。

“姐姐瞧着又美了几分。”蕙如笑着挽起姐姐的手,说笑着与她进了屋里。

“美什么啊。”芳如笑着说,“人人都说,当了母亲的妇人是最美的,我瞧你现在可是比当姑娘那会美了许多,怪不得妹夫对你如珍似宝,当眼珠子待了。”

蕙如抿着嘴直乐:“三姐姐您这样说我亏不亏心,我那姐夫难道就不会对你如珍似宝了?听说这回子进京,他谁都没带,就只带着您呢。”

“我是正室,皇家典仪里当然是带正妃,难道妹夫的大日子里,他还要带侧妃们来观礼?”芳如说得理直气壮。

“是是是,代王妃您请用茶。”蕙如将紫微端来的热茶亲手递给了她。

“妹妹您只管放心吧。”芳如喝了一口茶,笑着对她说。

“放心?我有什么不放心的?”蕙如笑出声来。

“我说什么,别人不懂,你还不明白?”芳如正色道,“人人都说是宣王世子抢了代王的太子之位,可我们都觉得,是世子救了代王于水火之中呢。”

蕙如微微笑着,敛着眉眼慢慢地啜着手中的白水。

“好吧,我也不说什么别人了,就是母亲,也写信给我,对他有诸多抱怨。”芳如开门见山,就这样将大夫人给卖了,“我是她亲生的,她难免会有偏向袒护,这些年她对你好不好,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妹妹,我在这儿先代母亲向你赔不是。”说着,芳如站起身,对蕙如行礼。

蕙如连忙站起来:“这可当不得。”

“当得。”芳如叹了一口气说,“代王心性敦厚憨直,咱们姐妹实话实话,他也就是个书呆子。我与他在一起这些时日,也算是摸着了些他的性情。代王是个好男人,好丈夫,却不会是个好太子,好君王。他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守着范阳那小地方,平素管制着下头已经是有些吃力,他还常常抱怨着事情琐碎繁杂,占了他太多的辰光,让他没办法安心做学问。管一个范阳就让他这样厌烦,若是让他当太子,皇上一定会失望。只是这事我知道,代王知道,皇上知道,母亲却不知道。她心里什么都是这个女婿最好,所以若是日后她有什么怨气,有什么对你不敬的地方,还请妹妹看着姐姐的面子上,多担待着一些。”

蕙如点了点头。

芳如一向明理,知道什么是能要的,什么不能要。

所以她可以过得自在,活得舒心。

只是她可能还不知道,在她回来说这些话之前,大夫人已经很好地将自己对庶女和女婿的怨气表达出来了。

像李晟这样护短的男人,听蕙如回府说了大夫人要往府里塞人的话,怎么能善罢甘休?

他可是当时便气得写了封言辞犀利的信,让人送给了沈大老爷,并且言明,以后王府都不欢迎萧氏上门。

再过几天他就要搬到东宫去住,这信里当然不好言明了,但那意思谁都清楚,以后他当了太子,当了皇帝,萧氏都别想踏进宫门一步了。

女儿是太子妃,皇后,当嫡母的居然都不能进宫。这要是被外头人知道,沈家宗妇这么不着未来的太子待见,他沈浩然面子里子可就都没了。

这当然不够。世子大人又让人将信捎了一封给老夫人,让她好好管束一下大儿媳妇。

老夫人看了信,得知儿媳妇居然做了这种没脑子的蠢事,当时便火冒三丈,将大夫人叫到慈安堂好一顿训,又罚她去跪了一天祠堂。就算沈青崴和沈青崧兄弟两个都跪在慈安堂为母亲求情也不行。

“蕙如生孩子之前,你把她给我好好关在屋子里头,哪里也不许她去!”老夫人拿手指头戳着儿子,“若是让她到外头乱说,让人家知道咱们对世子夫妻心中怨恨,想着拥立代王,那咱们沈家还有什么脸在京里头立足?你就对她说,安安份份地老实管着自己院子里的事,若再让我拿到半点不是,我可就顾不得沈家与萧家的情份,要将她撵到家庵里去,也省得给我们沈家招事惹祸。”

大老爷自然是不迭声地应了。

然后将哭哭啼啼的大夫人给圈在了院子里。

等芳如回到娘家,听大老爷将这事前后这么一说,惊得她心头突突乱跳。

幸亏她从宫里出来便直接去找了蕙如,又那样当着面地剖白心迹,否则她和代王这回可真的要被母亲的莽撞给坑苦了。

又想起蕙如从见她时,便是一脸的热忱,完全看不出心怀芥蒂的样子,不免又有些后怕。

这个庶妹将什么都藏在心底,年纪这么轻,就有这么强的定力,实在是她平生见过最难应付的人。

不觉叹了一口气,还好这位不是仇人。

沈家有这样一位女儿,也实在是父亲的运气。

大哥前程远大,因为跟着李晟出生入死一回,便得了皇帝额外的青睐。

二哥虽然没什么志向,但如今进了翰文馆,只管修书编史,也是个安稳不易出事的差事。

想起在宫中,太后对她抱怨的那些话,她不觉暗暗苦笑。

她何尝不想一生一世一双人?何尝不想丈夫只守着她一个人过活?

虽说李怡是个重情重义的,对她也爱重,但他也还有侧妃,前些日子又收了个侍女为姨娘。

若是与别的宗室子弟比,李怡这样已是算是极为自律的亲王了。

可人跟人还就是不能比。

同样是沈家的女儿,蕙如就是有这样好命,嫁了个将来要当皇帝的,却还能守着本心的男人,夫妻同心同德地过日子。

不止丈夫心志坚定,就连她公公也一心向着她,亲自去宫里为儿子儿媳求情,让李晟只守着她一个人。

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芳如心里不免就会想,如果是李怡当了太子,他一定不会有这样的胆色,敢顶撞皇帝,拒绝太后为他选妃的美意。

到那时候,她还能过现今这样舒坦的日子吗?

不停地算计着,算计别人,防人算计。在那深宫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稍有疏忽不但会失去一切,还会祸延亲族。若是那样,她只怕连睡觉都不会踏实。

“母亲是该消停了。”芳如点点头,对父亲说,“如今咱们家就如鲜花着锦,她还能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兄长都有出息,女儿家里和睦,嫂子又为她添了孙儿孙女。女儿去劝劝她,让她好好跟您过日子。”

也不知道芳如是怎么劝的,不过半日的工夫,大夫人就蔫头搭脑地去给老夫人赔罪去了。

总算看在芳如和她两个哥哥的面子了,老夫人也不能一直将大夫人这样给圈起来。

再三叮嘱,再三敲打,这才将大夫人的活动范围从她自己的小院子扩大到了整个沈府。

但是想出府?

门儿都没有!

大夫人在沈家二十几年,还是头一回被全家上下这样数落,多少年的傲气信心,被打击得灰飞烟灭。

不过她好歹也算是想明白了。

家里人再怎么数落她,那也是关起门来的事儿。

她萧氏再怎么着,也是沈家当家的宗妇,沈大老爷的正妻。

那常姨娘就算受着宠,生了个皇后女儿,又有儿子,见了她也一样要行礼叫夫人。

这么一想,心气儿又顺服了不少。

看看自己的儿女们,总算有一位王妃,一位前程似锦的大儿子。茵如和青崧两个,虽然比不上他们的妹妹和哥哥,但也是比上不足,以下有余的。跟旁人家的儿女比起来,也还是好。

争强好胜了一辈子,她如今也有些累了。

芳如说的对,只要她不出错儿,不犯糊涂,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等将来李晟登基,还能少得了她的一品诰封?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没想开时,就一个劲儿往那死胡同里钻。一旦退一步,面前就是开阔天地,整个人生就会变个样子。

沈大夫人这也算是醍醐灌了顶,陡然就安份下来。

大老爷见妻子人也平和下来,又像以前那样温婉柔静着,不再总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心里也十分欢喜。

到底是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发妻,大老爷对她的感情自然不比其他人。

一来二去,原来被她折腾得冷掉的心,又渐渐捂热了。

当然,这也是后话。

八月初八那天,是李晟受册封,祷告先祖的日子。

天还没亮,蕙如就将李晟从床上推起来,夫妻俩沐浴更衣,做着大典前的准备。

而那个时候,一辆青帏油篷车悄无声息地缓缓驶入了宫城。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大夫人严格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人,一心想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偶尔会犯犯蠢,大家就原谅她吧。

先预告一下,明天是给皇后和太夫人发饭盒,大家嘴一个~~么么哒~~~



 186皇后之死

宫门处早有人等着;黑暗里,宫人提着灯,将前方的路照亮。马车上的人换了轿子;继续向宫内行进。

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沙沙的脚步声在略嫌空寂的宫墙内回荡。

八月还是酷热的时节,一天之中;也只有这个时候能有片刻的清凉。

四周还是漆黑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