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王花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灌篮王花道-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也是,马到成功!”

“我们各自办完事情,晚上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人一边问路一边找寻着体育馆,花道这才感到了紧张的情绪。

“杨平,你说我要是无法通过测试可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准备买去北京的票了?”花道对从未做过什么体测,对此很陌生。他不由得想起北体大这个备胎,这才让他有一点底气。

“你就别担心自己了。篮球特招几乎都会通过的,只有我和龙天正这样的体育特招生才可能被淘汰。”杨平道:“因为每个学校的篮球特招名额很少,所以都会给到特别心仪的球员。多数情况下都是球员拒绝学校,极少有学校淘汰球员。如果一所学校屡屡淘汰掉篮球特招的邀请生,以后还有谁敢加盟他们学校啊?”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你要加油啊!”花道这才露出了傻呵呵的笑容。

很快他们来到了体育馆,找到了负责体能测试的老师。

“教练,请您多多关照了。”杨平道。

“不不,我不是教练。我叫张鹏,请叫我张老师就好。”这位老师30岁出头,看上去精干强壮却意外地性格老实。他有些慌乱地说:“我是北体大的体育管理系博士生毕业生,专攻体能测试方向。刚到这里任教没几年,只是个讲师。原来的教练刚刚卸任,新任教练将在新学期就职。你们今天来得早了,请稍待片刻。一会还有位同学要来,你们三人一同进行测试。”

很快,就有人推门而入。张鹏皱了皱眉,这家伙居然不敲门,真是缺少教养。

杨平定睛一看,进来的居然还是个熟人。来者一张白净的大圆脸,长眉大眼,唇上一小撮稀疏的胡须,正是他们在全国大赛上交手过的长春市11高球队的首发小前锋。

“老师您好,我是11高的于日子,前来报道!”他声音洪亮,听上去很有精神。

张鹏还没来得及答话,于日子却盯上了一旁的杨平,他大呼小叫道:“湘北的人?”

“湘北,杨平。”“湘北,花道。”两人的回答倒也简短。

于日子盯着花道看了又看,嘟哝道:“没见过啊,是替补吧?”

花道的脸色顿时黑了几分。当时11高输了球后马上就返回了学校,并没有继续看湘北后面的比赛。所以于日子并不清楚花道在后面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好了好了。”张鹏看不下去了,赶紧打断道:“跟我走,去体测房。”

花道站起身来紧跟着张老师走出了房门,于日子却扭头去,圆睁一双大眼对杨平道:“你们能赢下比赛是因为刘川太强了,这次体测可没有刘川帮你们了!”

“哦,那我可拭目以待了。”杨平笑了笑,并不逞口舌之快。

“先做一些基础数据的采集,赤脚高度。”张老师站在了一台普通的测身高仪器旁。

“179cm!”于日子大声答道。

“195cm!”花道也跟着大声回答道。

杨平在一旁捂脸。

“谁问你们身高了?”张老师一脑门黑线,“现场测试,脱鞋站上来!”

他一边看着数据一边记录着:“于日子,裸足178。5cm。”

“怎么少了?”于日子委屈地叫着,可没有人搭理他。

“杨平,173。1cm。”

“还长了一点点呢。”杨平仍然是一脸微笑。

“花道,198。2cm。咦?你不是说你195cm吗?”张鹏诧异道。

“噢,上次都是大半年前量的了。”花道漫不经心地说:“又长了一些吧。”

岂止是一些啊?张老师几乎要在心里怒骂出来了。对于内线球员而言,能多长高1厘米也是好的啊,何况这都3厘米多了。但他涵养还是不错的,仍然面不改色进行着下一项。

“手掌长度和宽度。于日子,18。2cm,18。5cm……杨平,19。0cm,19。2cm……花道,25。9cm,25。7cm!”

杨平以为花道应该会洋洋得意自吹自擂一番,可花道居然没说什么。其实是杨平想多了,花道根本不知道这些体测数据代表着什么。

“臂展测量。”张老师继续着下一项。

“于日子,180。6cm……杨平,179。4cm。”张老师不由得多看了杨平一眼,打篮球的往往手长比个高还好用。脖子以上部分的身高都是没用的,脑袋再大脖子再长对打球也没有帮助。杨平身高比于日子差了不少,可臂展相差无几。

“花道……218cm????”张鹏揉了揉眼睛,仔细检查了一下仪器上的读数,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这家伙,NBA球员水平的臂展啊!”他暗暗称奇,但不动声色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测试:“这是体脂仪,它会发出微量电流,通过测量生物电阻计算出体脂率。”

“于日子,17。5%。。。。。。杨平,9。25%。。。。。。花道,5。5%!”张老师又一次目瞪口呆。

“哈哈哈哈,这项我终于完爆你们了,哈哈哈哈。”于日子狂笑道,笑得杨平和张老师一阵无语。

“这个……”花道开口道:“虽然我不太懂体脂率是什么意思,但我理解应该是脂肪的含量吧?”

于日子低头看了下自己身上的小赘肉,突然呆住了。

“这个……脂肪含量应该是越低越好吧?”花道疑惑地问道。

于日子的脸变成了猪肝色,他哑口无言。

张老师没有理会他,却在心中惊叹花道的测试结果,从基础数据来看,花道比穆刚宪还强得多啊,他的体脂率甚至低于绝大多数职业球员,在职业选手中也是很顶尖的了!

又测了几项后,张鹏终于表示结束了。

“这就完了?”花道奇道:“我们可以走了?”

“当然不是。”张鹏哑然失笑:“只是基础的数据测完了,下一步是一些运动数据的采集。比如摸高,冲刺跑等等。”

“哈哈,你这个傻大个,太天真了!”于日子嘲笑着花道:“刚才你靠着个子高,基础测试占据了优势。可比起运动能力,就看出真功夫的差距了!”

张鹏心中一凛。这次于日子说得不错,基础体测数据只是一小部分,运动能力往往更加重要。在篮球历史上,身体条件看似出色但最终沦为水货的年轻球员不胜枚举。

第六十七章 体能测试(下)

“最终通过测试的一定是我,我才是今年体育特招的第一新人!”于日子嚣张不已。

“哼,你只是嘴巴功夫厉害。不服比比看?”花道终于忍不了这个嚣张的家伙了。

“比就比,先比3/4场冲刺如何?”于日子看来也是有了一些准备。事实上他提早就对测试项目进行了一些练习,早就成竹在胸。

“好,输的人请中午饭!”花道毫不客气:“不过3/4场冲刺是什么?”

于日子:“……”

张老师并没有制止两人的冲突,在他看来年轻人有点竞争意识并非坏事。他还真的推波助澜,先测试了3/4场冲刺。

“这个项目很简单,就是从这里开始跑,跑到底线位置。也就是跑过3/4个篮球场地,越快越好。”张鹏看着花道,为他解释道。

“我先来,我先来!”于日子毫不客气,又是抢在了第一个。

“3。51秒,还不错。”张老师计时道。别看于日子有几分虚胖,但毕竟常年锻炼,身体素质还真不赖。

“杨平,3。49秒。”杨平看了看于日子,这个项目两人基本打成平手,可这下他心里就有底了,花道再怎么差也会比自己快一点的。

“花道……3。04秒!”张鹏又一次震惊了,CBA的纪录好像也就是刚刚杀进3秒吧?这花道一下就接近纪录了?

“第一次跑,有点不适应这么短的跑道。”花道犹自在抱怨着:“如果再来一次有经验了会更好一点。喂,那边的胖子,中午饭归你了。”

于日子欲哭无泪。只得暗叹湘北太强了,连替补都这么变态啊!

接下来他们又做了原地摸高,最大摸高,底线折返跑等项目,花道无一例外全部遥遥领先。这些全测下来尤其是做了卧推以后,于日子已经气喘吁吁了,而花道却还若无其事。这些表现都被张鹏看在眼中。

“传统的体测项目就是这些了,接下来是近年的一些科技新项目。”张老师介绍道:“正是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世界的篮球水平才会不断持续提高。下一项是撞力仪测试,需要休息的同学可以申请休息一会。”

“我……”于日子刚要举手示意,却被花道打断了。

“没必要休息啊,热身都没热开呢!”花道很随便地说道:“继续吧!”

“啊……”于日子哀怨地看了他一眼,咬了咬牙道:“我也没问题,继续!”

张鹏将三人带至一台较大的仪器旁边,介绍道:“撞力仪是测量对抗力量的测试仪器,最常用于内线球员的背身单打测量。”

于日子松了口气,道:“内线球员的测量工具,我总可以不测了吧?”

张老师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道:“想成为职业选手的话,拥有错位能力是很重要的。外线选手最好还是也具备一些低位的能力,所以我们球队的新人一向是都进行测试。”

“好好好,我测。”于日子又郁闷了。

“撞力仪的发明者是美国内华达大学的贾维尔。麦基教授,所以撞力的计量单位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了。这种单位叫麦基,简称为麦。通常我们要测试攻方和守方两种麦值,均值即为球员的撞力值。”张老师显然还是很精通测试仪器的,讲起来滔滔不绝。三人倒也乐得听听这些新鲜东西,张老师足足讲了二十分钟,倒也让于日子休息够了,这才让三人登上了机器。

“于日子,攻…21麦,守…24麦。”“杨平,攻…22麦,守…27麦。”张鹏念完统计摇了摇头。这二人的对抗能力还是太差了。

“老师,我有个疑问。”杨平插话道:“为何我们的数据都是负值呢?这有什么理由吗?”

“是这样,麦基教授为了便于统计,把普通职业运动员大致的平均水平设定为0麦。这个平均水平大概相当于CBA前锋的撞力值吧,通常CBA的中锋可以达到5麦以上,而NBA的内线球员多数都在10麦以上,优秀的中锋甚至可以达到20麦。”张老师耐心讲解道:“所以作为国内普通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哪怕是1号位,最少也应该达到…15麦的对抗能力。而CBA的控卫通常都在…7麦以上。”

“我准备好了,可以测了。”花道在机器上喊了起来。

“好,开机了,小心。”

花道这才感受到背后那个模拟人形的机器正在不断对他施压,他尝试着用腰背力量扛过去,对抗机器的怪力。

“不错嘛,机器已经自动调整到更高水平的力量了,他还扛得住。”张老师有些兴奋地说。过了一会,花道又转为守方,以胸膛抗击模拟人形背打的机器的不断发力冲撞。

“花道,攻…8麦,守…5麦。咦?”张老师奇道:“你怎么守值比攻值还高?”

“哦,开始还没适应这个机器的发力方式,没用上力。第二次就习惯了。”花道随意地答道。

“你回来,再测一次攻值!”张老师眼神一凛,一把将花道抓了回来。

这次测完了,张老师连声音都颤抖了:“攻…1麦?”

“怎么样啊,老师?”花道迷迷糊糊地问,刚刚张老师的讲解,他什么都没听懂。

“花道同学,我可以提前宣布,你被吉大篮球队录取了!”张老师激动地说。他原本是没有权限做录取决定的,可他非常清楚,花道的体测数据太杰出了,校方根本不会有人拒绝他的加盟了。刚刚18岁就能达到…1麦啊!稍加培养就是CBA水准对抗能力的内线了。

“可是,测试还没结束吧?”于日子道。

“确实还有几个项目。”张鹏这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了,连忙掩饰道:“不过花道同学之前的表现过于优秀,应该可以提前录取了。”

“最重要的还没测不是吗?”于日子看上去对吉大的体能测试倒是有所研究:“领域测试?”

“行啊,小子知道不少啊。”张鹏笑道:“不过拥有领域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在你们这个年龄。所以很难有人通过这种测试。”

他戴上了领域测试镜,示意三人去球场上做出各种规定的篮球动作。经过10分钟左右的运动后,张鹏示意三人下场。

“你们三人还都没有接触到领域。不过别灰心,你们都很年轻,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张鹏不无遗憾地说,在他观察下三人都没有触发领域。“接下来还有一项测试,传统的篮球管理人员并不重视这项测试,而我认为它很重要。”

“哦?是什么呢?”这次连早早做了功课的于日子都不明所以了。

“精神力测试!”

第六十八章 精神测试

“精神力测试?”别说花道和杨平了,连于日子也不知道还有这个项目。

“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测试,通过测试运动员的精神强度和集中注意力的程度,来判定他在高度疲惫的时候还有多少精神能专注于比赛。精神力强和专注度高的球员往往能把8分的实力发挥到10分,反之10分的能力可能只发挥出7分。”张鹏解释道。

“那,这个分数多少算是及格呢?”杨平问道。

“通常来说,精神力80,专注度50%就算及格水准了。”张鹏将三人带至另一台大型设备前,示意三人可以开始了。

“还是我先来吧!”于日子勇敢地坐上了机器,张鹏并不熟练地看着说明,在他头上吸了几个连电线的吸盘上去,又带上了一个类似头盔的道具。

“这台精神测试仪我们也是刚购买没多久,我也没用过几次。”张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等下开始后,请你在测试中一直思考关于篮球的内容。”

当机器启动后,数值开始渐渐增长起来,可于日子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他的身体一僵,突然一动不动,这时机器上的读数也很快稳定在了一个固定的值上。张老师知道,这时于日子在测试盔下的眼神已经迷离了起来,他的意志力这么快就沦陷了,成绩应该不会好。

“精神力87,专注度48%,成绩一般。”张鹏遗憾地说。

杨平显然就比于日子坚持了更久才身体一颤,随即剧烈抖动了几下。这几下中,机器的读数也剧烈地上升了几次。

“这些异常的行为,比如颤抖,都是测试中正常的现象。”张老师解释道。

杨平的测试值最终定格在了精神力102,专注度59%,远远超过了平均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